不料身侧竟是悬空!他失衡坠落,右臂伤口在撞击中彻底撕裂,鲜血喷涌,顷刻浸透戎服,将半边铠甲染得猩红。
失血与眩晕让燕乃视野模糊,他挣扎爬起,却如醉汉般摇晃趔趄。
数支长矛悄然而至——寨墙下的汉军士卒极有耐心,直至矛尖逼近才骤然发力突刺!
待燕乃听见破风声,已然避无可避。三支矛尖同时贯入他的胸腹。
“燕乃杀进去了?”
远处的孛罗帖木儿眯眼眺望,只见燕乃与敌将交锋数合后,身影倏然消失。
破头潘紧盯着墙头那魁梧敌将,眉间阴云密布:“此人是谁?”
周遭将领竭力张望,却纷纷摇头。孛罗帖木儿迟疑道:“太远了看不清……大帅莫非认为燕乃已遭不测?”
话音未落,众人骤见那汉将接过墙下抛来一物,高举示众——
“燕乃的首级!”蒙古将领失声喊道。虽面目难辨,但那独特的发辫与左耳金环已昭示身份。燕乃部众见状顿时溃散,阵脚大乱。
破头潘闭目长叹:“令辅兵加强攻势,再调弓箭手压制城头。”
军令迅疾传达。
片刻后,漫天箭雨如黑云压城。
“大人快看!”孛罗帖木儿突然厉声疾呼。
箭矢飞向寨墙,还未触及汉兵,便如同撞上无形之墙,纷纷坠落。
蒙古将士无不骇然,连弓箭手也惊得忘了继续放箭。
“这……这就是朱贼的法术?!”
“恐怕是的。”
“太可怕了!”
纸上谈兵与亲眼所见截然不同,面对这等超乎常理的力量,众人心神俱震!
破头潘及其部将皆瞠目结舌。
最先回神的仍是孛罗帖木儿,他厉声喊道:“快!命弓箭手继续放箭,耗竭朱慕法力!”
破头潘猛然醒悟,向孛罗帖木儿投去赞许的目光,心中暗想:南人若皆如此可怕,此人战败倒也不冤。
“弓箭手,继续攻击!”
破头潘一声令下,传令兵疾驰传讯。
片刻后,箭雨再度倾泻。
然而寨墙上已无汉兵踪影——他们早已趁隙撤离。
孛罗帖木儿满腹疑惑:朱慕这是何意?竟弃守寨墙?
“大人,是否派精兵上前查探?”他提议道。
破头潘迟疑未决,孛罗帖木儿却主动请缨:“寨墙既无守军,风险不大。末将愿遣兵探查,以明汉贼营中虚实。”
破头潘略作思量,点头应允,同时令辅兵加紧破坏寨墙。
孛罗帖木儿的士兵攀上寨墙,未敢贸然跃入,只探头张望。
不多时,一名百夫长转身挥臂高呼:“当心!汉军骑兵已在营中列阵!”
孛罗帖木儿闻言色变,急勒马回奔至破头潘身前:“大人不妙!朱慕军恐欲出营冲阵!”
话音未落,轰然巨响中,寨门轰然倒塌,拥挤在前的辅兵瞬间被碾为肉泥。
铁骑洪流踏着寨门残骸汹涌而出,辅兵如泥沙般被席卷溃散。
“弓箭手!放箭!”
箭雨转向骑兵倾泻。
朱慕长刀一挥,无形屏障再现,箭矢再度纷纷弹落。
更多将士目睹了这骇人景象,元军阵营中弥漫着难以言喻的震撼。
城楼之上,妥欢帖睦尔率领文武群臣观战,此刻众人皆屏息凝神。
如此场景,纵使百见亦难自持。
对这位大元天子而言,朱慕不可战胜的阴影再度裹挟着往昔恐惧席卷心头。他暗自懊悔,不该率众前来观战。
屡败于朱慕之手的经历已让他心生怯意,只是黄金家族的骄傲与 尊严将这份畏惧深藏。每当朱慕展现神威,这份恐惧便再难掩饰。
妥欢帖睦尔内心充满矛盾,曾经的果决早已消磨殆尽。
他死死盯着破头潘,在心底嘶吼:你若败阵,朕必取你首级!
战马嘶鸣间,苦战整日的辅兵终于崩溃。七万余人哭嚎溃退,冲垮督战队防线,席卷弓箭手阵地,直至撞上破头潘本阵才被刀锋逼退,向两翼逃散。
二十万元军如潮水般铺展天地。
纵是朱慕也不敢贸然突进。
铁骑专挑溃兵 ,刀光所至血肉横飞。
孛罗帖木儿残部已撤回本阵,他本人更早早躲入军中。若论对朱慕的恐惧,这位险些命丧刀下的将领比皇帝更甚。
将军以为如何?
破头潘愈发重视孛罗帖木儿的谏言。
望着远处纵横驰骋的朱慕骑兵,孛罗帖木儿面颊涨红,最终选择了保守策略:朱慕军未见疲态,可见法力尚存。不如遣轻骑远射袭扰,同时驱使溃兵消耗敌军体力。双管齐下,必能加速其法力枯竭。
破头潘当即调遣两万轻骑出击。这些骑兵始终与朱慕军保持距离,箭雨不绝的同时,不断将溃兵驱赶至敌阵前方。
每当朱慕军试图逼近,轻骑便迅速后撤,继而驱赶更多乱兵阻截。
朱慕未曾料想,敌军竟以自家溃兵为屏障。这般狠毒战法,实属平生仅见。
这些被强征的汉人辅兵,在破头潘眼中不过是消耗朱慕的弃子。若能拖垮敌军,万条性命亦不足惜。
朱慕眉头微蹙,这般消耗下去,体内热流流失太快。幸而持续杀戮能不断补充热流,否则他绝不愿这般僵持。
的!这些骑兵滑得像泥鳅,咱们铠甲太重,根本追不上!
眼见敌军骑兵再次逃脱,常遇春狠狠啐了口唾沫。
朱慕凝视着敌军如长城般严密的阵型,正盘算是否要发起冲锋。忽见营寨方向,元军轻骑分成数队冲破溃兵,直扑营地——原来敌军误判朱慕全军出击,想趁机端掉大营。
这正是孛罗帖木儿的计策:朱慕既倾巢而出,不如焚其粮草。没了营地,
“好,孛罗帖木儿,你率四万本部兵马出击,另拨一万骑兵为你策应。务必谨慎!”
“遵命!末将定当保全自身,竭力为大人攻破汉军营寨!”
孛罗帖木儿心中虽暖,言辞仍留三分余地。
回营后,他即刻统领四万大军稳步推进,左翼由一万骑兵掩护,严防朱慕骑兵突袭。
其部卒依汉法操练,阵型严整远超北地诸军,行进间队列丝毫不乱,令破头潘与众将暗自惊叹。
往日轻视之人竟有如此能耐,而击败他的南将声名尚不及朱慕——思及此处,诸将对汉军愈发忌惮。
“汉王,东北方向有异动。”
蓝玉率先发现敌情,高声示警。
朱慕正挥刀劈砍溃逃的汉人辅兵,闻声勒马回望。见那面熟悉将旗猎猎招展,他冷笑提刀直指:“随我斩旗!”
铁蹄轰鸣震地时,亲兵急报:“大人!朱慕杀来了!”
孛罗帖木儿早已察觉动静。左翼铁骑开始缓驰热身,万副铁甲寒光凛冽——这是破头潘麾下最精锐的五万重骑分拨而来,色目人与蒙古勇士混编成军,终日专精骑射厮杀。能得此强援,足见破头潘对其器重。
这些百战锐卒虽见朱慕神异,却浑不在意。铁律铸就的杀心,早盖过了对超常之事的畏惧。
破头潘将骑兵主力部署在大军侧翼和后方,远处的异状难以察觉,士兵们并未像知晓内情的将领那般心生恐惧。
实际上,整支军队中,恐惧最深的莫过于破头潘及其麾下将领。前列士兵因目睹异状而惊惶,其余人马则因阵型绵延十余里,大多未能看清状况,情绪尚算稳定。
朱慕策马当先,率领骑兵疾驰冲锋。
对面的官军铁骑亦加速迎击,两支重装骑兵如洪流对冲,夹在中间的溃兵顷刻间粉身碎骨,化作血肉残渣。
朱慕察觉到热流急速消耗(两侧袭扰的轻骑兵加剧了攻势),又迅速补充(沿途溃兵不断被吞噬),透明的气墙笼罩全军……
常遇春亲眼目睹箭矢在眼前弹飞、坠落。
他从未在战场上感受过如此强烈的安全感,甚至……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
仿佛只需追随汉王,便可抛开一切杂念,尽情厮杀!
这正是常遇春最钟意的状态。
他不愿费神思索,即便他并非愚钝之人,但就是厌恶动脑。
跟着汉王征战,痛快至极,无需多想!
他心中畅快呐喊。
常遇春可以不必思考,朱慕却不得不运筹帷幄。
以不足五千重骑硬撼一万敌军?
绝无可能!
他真正的意图,是将这支骑兵诱离孛罗帖木儿的侧翼。
这份自信源于他对麾下骑兵如臂使指的掌控——朱慕能直接操控士卒的意志!
于是,在两股铁骑即将相撞的刹那,朱慕骤然变向。四千余骑随之而动,行云流水般划出一道弧线,几乎贴着蒙古铁骑擦身而过。
“长生天在上!汉人骑兵竟有这般本事?!”
破头潘身后,一名蒙古将领发出刺耳的惊呼,却无人斥责。
所有人都被这四千骑的极限——不,超越极限的变向震撼得哑然失声。
即便蒙古精锐,也绝无可能在如此角度与速度下完成这般变阵!
这是铁律,无人可破。
在场皆是沙场老将,谁曾见过这等骑术?谁又能做到?
无人可及!
但朱慕做到了。
这些南人,这些汉人,怎会拥有如此神乎其技的骑术?
常遇春心中充满疑惑,他并非系统士兵,不会盲目服从命令。当汉王突然下令转向时,他一时难以理解,但出于对汉王长久的信任,他还是毫不犹豫地执行了指令。
那一刻,常遇春甚至做好了人仰马翻的准备。
然而,奇迹发生了——他不仅成功完成了这个高速急转的动作,整个骑兵队伍也无一失误。
这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他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放声狂吼起来。
而对面的蒙古骑兵却彻底懵了,眼睁睁看着近在咫尺的汉军骑兵以匪夷所思的方式避开了他们的冲锋,惊得他们心跳骤停。
“什么?!”
失血与眩晕让燕乃视野模糊,他挣扎爬起,却如醉汉般摇晃趔趄。
数支长矛悄然而至——寨墙下的汉军士卒极有耐心,直至矛尖逼近才骤然发力突刺!
待燕乃听见破风声,已然避无可避。三支矛尖同时贯入他的胸腹。
“燕乃杀进去了?”
远处的孛罗帖木儿眯眼眺望,只见燕乃与敌将交锋数合后,身影倏然消失。
破头潘紧盯着墙头那魁梧敌将,眉间阴云密布:“此人是谁?”
周遭将领竭力张望,却纷纷摇头。孛罗帖木儿迟疑道:“太远了看不清……大帅莫非认为燕乃已遭不测?”
话音未落,众人骤见那汉将接过墙下抛来一物,高举示众——
“燕乃的首级!”蒙古将领失声喊道。虽面目难辨,但那独特的发辫与左耳金环已昭示身份。燕乃部众见状顿时溃散,阵脚大乱。
破头潘闭目长叹:“令辅兵加强攻势,再调弓箭手压制城头。”
军令迅疾传达。
片刻后,漫天箭雨如黑云压城。
“大人快看!”孛罗帖木儿突然厉声疾呼。
箭矢飞向寨墙,还未触及汉兵,便如同撞上无形之墙,纷纷坠落。
蒙古将士无不骇然,连弓箭手也惊得忘了继续放箭。
“这……这就是朱贼的法术?!”
“恐怕是的。”
“太可怕了!”
纸上谈兵与亲眼所见截然不同,面对这等超乎常理的力量,众人心神俱震!
破头潘及其部将皆瞠目结舌。
最先回神的仍是孛罗帖木儿,他厉声喊道:“快!命弓箭手继续放箭,耗竭朱慕法力!”
破头潘猛然醒悟,向孛罗帖木儿投去赞许的目光,心中暗想:南人若皆如此可怕,此人战败倒也不冤。
“弓箭手,继续攻击!”
破头潘一声令下,传令兵疾驰传讯。
片刻后,箭雨再度倾泻。
然而寨墙上已无汉兵踪影——他们早已趁隙撤离。
孛罗帖木儿满腹疑惑:朱慕这是何意?竟弃守寨墙?
“大人,是否派精兵上前查探?”他提议道。
破头潘迟疑未决,孛罗帖木儿却主动请缨:“寨墙既无守军,风险不大。末将愿遣兵探查,以明汉贼营中虚实。”
破头潘略作思量,点头应允,同时令辅兵加紧破坏寨墙。
孛罗帖木儿的士兵攀上寨墙,未敢贸然跃入,只探头张望。
不多时,一名百夫长转身挥臂高呼:“当心!汉军骑兵已在营中列阵!”
孛罗帖木儿闻言色变,急勒马回奔至破头潘身前:“大人不妙!朱慕军恐欲出营冲阵!”
话音未落,轰然巨响中,寨门轰然倒塌,拥挤在前的辅兵瞬间被碾为肉泥。
铁骑洪流踏着寨门残骸汹涌而出,辅兵如泥沙般被席卷溃散。
“弓箭手!放箭!”
箭雨转向骑兵倾泻。
朱慕长刀一挥,无形屏障再现,箭矢再度纷纷弹落。
更多将士目睹了这骇人景象,元军阵营中弥漫着难以言喻的震撼。
城楼之上,妥欢帖睦尔率领文武群臣观战,此刻众人皆屏息凝神。
如此场景,纵使百见亦难自持。
对这位大元天子而言,朱慕不可战胜的阴影再度裹挟着往昔恐惧席卷心头。他暗自懊悔,不该率众前来观战。
屡败于朱慕之手的经历已让他心生怯意,只是黄金家族的骄傲与 尊严将这份畏惧深藏。每当朱慕展现神威,这份恐惧便再难掩饰。
妥欢帖睦尔内心充满矛盾,曾经的果决早已消磨殆尽。
他死死盯着破头潘,在心底嘶吼:你若败阵,朕必取你首级!
战马嘶鸣间,苦战整日的辅兵终于崩溃。七万余人哭嚎溃退,冲垮督战队防线,席卷弓箭手阵地,直至撞上破头潘本阵才被刀锋逼退,向两翼逃散。
二十万元军如潮水般铺展天地。
纵是朱慕也不敢贸然突进。
铁骑专挑溃兵 ,刀光所至血肉横飞。
孛罗帖木儿残部已撤回本阵,他本人更早早躲入军中。若论对朱慕的恐惧,这位险些命丧刀下的将领比皇帝更甚。
将军以为如何?
破头潘愈发重视孛罗帖木儿的谏言。
望着远处纵横驰骋的朱慕骑兵,孛罗帖木儿面颊涨红,最终选择了保守策略:朱慕军未见疲态,可见法力尚存。不如遣轻骑远射袭扰,同时驱使溃兵消耗敌军体力。双管齐下,必能加速其法力枯竭。
破头潘当即调遣两万轻骑出击。这些骑兵始终与朱慕军保持距离,箭雨不绝的同时,不断将溃兵驱赶至敌阵前方。
每当朱慕军试图逼近,轻骑便迅速后撤,继而驱赶更多乱兵阻截。
朱慕未曾料想,敌军竟以自家溃兵为屏障。这般狠毒战法,实属平生仅见。
这些被强征的汉人辅兵,在破头潘眼中不过是消耗朱慕的弃子。若能拖垮敌军,万条性命亦不足惜。
朱慕眉头微蹙,这般消耗下去,体内热流流失太快。幸而持续杀戮能不断补充热流,否则他绝不愿这般僵持。
的!这些骑兵滑得像泥鳅,咱们铠甲太重,根本追不上!
眼见敌军骑兵再次逃脱,常遇春狠狠啐了口唾沫。
朱慕凝视着敌军如长城般严密的阵型,正盘算是否要发起冲锋。忽见营寨方向,元军轻骑分成数队冲破溃兵,直扑营地——原来敌军误判朱慕全军出击,想趁机端掉大营。
这正是孛罗帖木儿的计策:朱慕既倾巢而出,不如焚其粮草。没了营地,
“好,孛罗帖木儿,你率四万本部兵马出击,另拨一万骑兵为你策应。务必谨慎!”
“遵命!末将定当保全自身,竭力为大人攻破汉军营寨!”
孛罗帖木儿心中虽暖,言辞仍留三分余地。
回营后,他即刻统领四万大军稳步推进,左翼由一万骑兵掩护,严防朱慕骑兵突袭。
其部卒依汉法操练,阵型严整远超北地诸军,行进间队列丝毫不乱,令破头潘与众将暗自惊叹。
往日轻视之人竟有如此能耐,而击败他的南将声名尚不及朱慕——思及此处,诸将对汉军愈发忌惮。
“汉王,东北方向有异动。”
蓝玉率先发现敌情,高声示警。
朱慕正挥刀劈砍溃逃的汉人辅兵,闻声勒马回望。见那面熟悉将旗猎猎招展,他冷笑提刀直指:“随我斩旗!”
铁蹄轰鸣震地时,亲兵急报:“大人!朱慕杀来了!”
孛罗帖木儿早已察觉动静。左翼铁骑开始缓驰热身,万副铁甲寒光凛冽——这是破头潘麾下最精锐的五万重骑分拨而来,色目人与蒙古勇士混编成军,终日专精骑射厮杀。能得此强援,足见破头潘对其器重。
这些百战锐卒虽见朱慕神异,却浑不在意。铁律铸就的杀心,早盖过了对超常之事的畏惧。
破头潘将骑兵主力部署在大军侧翼和后方,远处的异状难以察觉,士兵们并未像知晓内情的将领那般心生恐惧。
实际上,整支军队中,恐惧最深的莫过于破头潘及其麾下将领。前列士兵因目睹异状而惊惶,其余人马则因阵型绵延十余里,大多未能看清状况,情绪尚算稳定。
朱慕策马当先,率领骑兵疾驰冲锋。
对面的官军铁骑亦加速迎击,两支重装骑兵如洪流对冲,夹在中间的溃兵顷刻间粉身碎骨,化作血肉残渣。
朱慕察觉到热流急速消耗(两侧袭扰的轻骑兵加剧了攻势),又迅速补充(沿途溃兵不断被吞噬),透明的气墙笼罩全军……
常遇春亲眼目睹箭矢在眼前弹飞、坠落。
他从未在战场上感受过如此强烈的安全感,甚至……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
仿佛只需追随汉王,便可抛开一切杂念,尽情厮杀!
这正是常遇春最钟意的状态。
他不愿费神思索,即便他并非愚钝之人,但就是厌恶动脑。
跟着汉王征战,痛快至极,无需多想!
他心中畅快呐喊。
常遇春可以不必思考,朱慕却不得不运筹帷幄。
以不足五千重骑硬撼一万敌军?
绝无可能!
他真正的意图,是将这支骑兵诱离孛罗帖木儿的侧翼。
这份自信源于他对麾下骑兵如臂使指的掌控——朱慕能直接操控士卒的意志!
于是,在两股铁骑即将相撞的刹那,朱慕骤然变向。四千余骑随之而动,行云流水般划出一道弧线,几乎贴着蒙古铁骑擦身而过。
“长生天在上!汉人骑兵竟有这般本事?!”
破头潘身后,一名蒙古将领发出刺耳的惊呼,却无人斥责。
所有人都被这四千骑的极限——不,超越极限的变向震撼得哑然失声。
即便蒙古精锐,也绝无可能在如此角度与速度下完成这般变阵!
这是铁律,无人可破。
在场皆是沙场老将,谁曾见过这等骑术?谁又能做到?
无人可及!
但朱慕做到了。
这些南人,这些汉人,怎会拥有如此神乎其技的骑术?
常遇春心中充满疑惑,他并非系统士兵,不会盲目服从命令。当汉王突然下令转向时,他一时难以理解,但出于对汉王长久的信任,他还是毫不犹豫地执行了指令。
那一刻,常遇春甚至做好了人仰马翻的准备。
然而,奇迹发生了——他不仅成功完成了这个高速急转的动作,整个骑兵队伍也无一失误。
这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他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放声狂吼起来。
而对面的蒙古骑兵却彻底懵了,眼睁睁看着近在咫尺的汉军骑兵以匪夷所思的方式避开了他们的冲锋,惊得他们心跳骤停。
“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