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仅是袭扰,轻骑自然不惧重骑,但当时轻骑必须拖住敌方重骑兵,被迫正面硬撼,实属以弱击强,焉能不败?若由自己率军迎战,必能以重骑牵制敌军,再以狼骑侧击,定可击溃朱贼重甲骑兵。
可惜时光无法倒流,宋哈无从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但今日,他誓要证明自己的实力,同时证明孛罗帖木儿为泄私愤将他调至后军是何等谬误!
宋哈毫不犹豫立下军令状,随即率本部骑兵出营。
孛罗帖木儿凝视其背影,目 杂难辨。他心知昨日确有私心作祟,却仍不认为宋哈的一万人能扭转战局。此刻再度调遣宋哈,私怨未消,却又矛盾地对其麾下探马 怀有一丝期待——即便无法取胜,若能多消耗朱慕兵力,亦算有所裨益……
他暗自思忖。
……
亳州。
朝堂之上。
韩林儿面色苍白地读完战报,强压恐惧问道:诸位爱卿,察罕自汴州入境,究竟是借道,还是意在攻我?
群臣面面相觑,最终目光齐集于杜遵道身上。
自刘福通隐退军营拒不上朝后,大宋朝政尽归杜遵道掌控。名义上虽由韩林儿决策,实则皆由杜遵道独断专行。
此刻韩林儿终于懊悔当初助杜遵道过度打压刘福通。他恍然醒悟, 心术贵在制衡,岂能凭个人好恶偏袒一方?
若刘福通尚在朝堂,杜遵道岂敢如此嚣张!
杜遵道凝视着龙椅上的韩林儿,眼中早已不见半分敬畏,或许……他从未真正敬畏过,不过是借势而为罢了。
他悠然拂了拂衣袖,神色倨傲,缓缓开口:“朱慕竟敢以孤军直捣元廷大都,此举出乎天下人意料。虽不愿承认,但这一壮举确实令各路义军振奋。”
提及此事,杜遵道心中亦觉朱慕胆大包天。仅凭五千人马便敢攻打元大都,无论成败,单是这份胆魄便足以让天下义军对“朱慕”二字肃然起敬。
然而,他心底却暗自期盼朱慕在大都遭遇重挫,甚至殒命。若朱慕败亡,大宋义军便可独占鳌头,成为反元势力之首。更何况……江南这块富庶之地,他早已垂涎三尺。
若朱慕当真兵败,他必挥师南下,抢占江南。什么盟友情谊?大元失鹿,天下共逐!那至尊之位,旁人争得,他杜遵道为何争不得?
野心之火愈燃愈烈。
“杜爱卿?杜爱卿!”韩林儿的呼唤打断了杜遵道的沉思。
杜遵道一时未能收敛情绪,竟冷冷瞪了韩林儿一眼。韩林儿心头一颤,愈发坚定了召回刘福通的念头,面上却愈发恭敬:“杜爱卿,众卿皆在等你的高见,还请速速道来。”
见韩林儿如此顺从,杜遵道稍感满意,压下杂念,继续道:“朱慕攻打大都,元廷必倾力应对。察罕出兵,定是驰援大都,而非图谋我等。”
“何以见得察罕不会对我等下手?”
一道质疑声骤然响起。
韩林儿不必回头,便知是关先生——如今朝中唯一敢与杜遵道针锋相对之人。
他悄然向关先生投去赞许的目光,暗自盘算如何与其结交。
杜遵道嗤笑一声,讥讽道:“关先生,世人皆赞你足智多谋,我却觉得不过如此。察罕若此时对付我们,元廷岂能容他?莫非你与刘福通被察罕吓破了胆,才这般草木皆兵?”
“哦?那便请杜大人赐教。”关先生冷然回应。
“愿闻杜大人高见。”
关先生目光如刀,直视杜遵道。
杜遵道不甘示弱,反唇相讥:“元大都危在旦夕,天下兵马皆应勤王。察罕若敢违逆,元帝岂会轻饶?莫非你真以为那元帝宽宏大量?还是说……你与刘福通被察罕打得丧了胆,如今只会疑神疑鬼?”
关先生强压怒火,目光平静地注视着杜遵道:究竟是疑神疑鬼还是目中无人?你杜遵道又不是察罕肚子里的蛔虫,怎敢断言他不会假借勤王之名行偷袭之实?
我虽不识察罕,却深知皇权之威!圣旨当前,谅他不敢违逆!
此言既出,韩林儿与关先生同时变色,殿内群臣顿时交头接耳。
杜遵道暗自懊恼,方才被关先生言语相激,竟将埋藏心底的怨气脱口而出。
关先生心中暗喜:大帅果然料事如神,这二人没了共同对手,立刻互相倾轧。大帅这招以退为进,当真妙绝!
偷眼瞥见韩林儿阴晴不定的神色,杜遵道本欲转圜,忽想起近日韩林儿暗中联络刘福通之事,怒火中烧,索性昂首道:陛下莫非觉得微臣所言有误?
杜遵道向来刚愎自用,野心勃勃。昔日因忌惮刘福通,尚能在韩林儿面前装模作样。如今刘福通蛰伏不出,令他渐生独揽大权之念,对韩林儿也越发倨傲无礼。近日察觉韩林儿竟与旧敌暗通款曲,更觉遭其背叛,逆反之心愈盛。
多重积怨之下,终酿成今日局面。
闻此狂言,韩林儿神色几变,忽展颜笑道:杜卿所言极是。见杜遵道面色稍霁,又徐徐道:不过关先生所虑也不无道理。
杜遵道顿时怒形于色。
韩林儿不待他发作,继续温言道:古人云防患未然。无论察罕意图如何,我军都该早作准备。纵是虚惊一场,总好过临阵慌乱。
杜遵道眉头紧锁,忽然发觉这个少年天子竟不似想象中那般容易掌控......
关先生险些笑出声来,再度叹服刘福通慧眼如炬。大帅果然深知韩林儿秉性,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又暗藏锋芒,哪是什么甘心受人摆布的傀儡?杜遵道啊杜遵道,今 可算作茧自缚了。
韩林儿这番话确实高明,既给双方留足颜面,又彰显 决断。杜遵道若再咄咄逼人,反倒显得目无君上。
果然杜遵道沉吟片刻,未再出言顶撞,心中却已警铃大作:这个看似温顺的少年皇帝,恐怕远比自己预想的更难对付。
......
大都城外,宋哈率万余探马 列阵出营,朝着汉军骑兵方向缓缓推进。
孛罗帖木儿凝视着他远去的背影,眼中闪烁着期待,暗自盼着此人能多削弱些朱慕的军力。他心中满是不甘——不甘心落败,更不甘心在皇帝面前颜面尽失......
昨夜接见城中来使后,他方才知晓昨日那场败仗竟被陛下在城头尽收眼底。这消息令他心头一沉,深知此事大为不妙。
他深知这位天子脾性,早年尚算英明勤政,如今年岁渐长却愈发懒散荒淫,专好虚名。若不能在此战中扭转颓势,恐怕此生再难重返朝堂中枢。
宋哈啊宋哈,你既夸下海口,可莫要令我失望!
孛罗帖木儿神色凝重,低声传令各部整军备战。只待哈麻旗开得胜,便是他挥师出击之时。
城楼之上。
陛下圣驾。哈麻躬身行礼,眼底掠过一丝讶异。原以为昨日兵败后,这位主子要在深宫闷上几日。
妥欢帖睦尔鼻腔里哼了一声,眼皮微掀,面露愠色。
哈麻识趣地退至一旁,不再多言。
天子凭栏远眺,见己方竟主动出兵挑战朱慕,不由露出诧异神色。今 本不愿再登城楼,连日来的败绩已令他颜面扫地。但昨夜那密使自孛罗帖木儿营中归来,却带来一个意外之约——
正是那位名叫宋哈的蒙古将领的邀约。
宋哈暗中派遣使者向皇帝传话,信誓旦旦地保证今日必为陛下献上一场大胜,恳请妥欢帖睦尔清晨登城观战。
为传递这个消息,宋哈耗费了不少银两。
起初,妥欢帖睦尔对使者的话嗤之以鼻——五万大军都败于朱慕之手,区区一万人如何能胜?
不知不觉间,朱慕已成为元顺帝心中不可战胜的阴影。
然而,今晨与李婉仪修炼秘法后,妥欢帖睦尔思虑再三,最终还是登上了城楼。
万一真能取胜呢?
他心底仍残存着一丝对元军的期待。
此次,他仅带着侍卫和太监立于城头,未再 百官陪同。
城下,宋哈的探马军如潮水般涌出营寨,气势汹汹地扑向朱慕的五千骑兵。
放眼望去,探马军阵型严整,骑兵列成雁行阵,铁甲森然,军旗猎猎。
冲锋之际,铁蹄如雷,战马嘶鸣,甲胄碰撞声与战士怒吼交织,震天动地!
妥欢帖睦尔紧握双拳,欲言又止。
他强压下冲动,告诫自己不可急躁——毕竟对手是朱慕!
一旁的哈麻亦目不转睛,凝视着奔腾而去的元军铁骑,神色复杂。
与探马军的狂暴冲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背嵬军 的黑色军阵。
朱慕立于阵前,目光如炬,周身散发着不可撼动的气势。
突然,他挥刀直指汹涌而来的敌军,高声道:“背嵬军战无不胜,今日便让元军见识何为真正的铁骑!”
“杀!”数千将士齐声怒吼。
在震天的喊杀声中,背嵬军战马渐次加速,如黑色洪流般迎向敌军。
城头之上,妥欢帖睦尔被突如其来的两声惊得双腿发颤,昔日军队溃败的恐惧再度涌上心头。探马军方才激起的斗志,此刻已荡然无存。
轰然巨响中,两军轰然相撞。
甫一交锋,朱慕便察觉这支敌军与众不同。无论是士卒战力还是战斗意志,都远胜此前遭遇的任何部队,就连脱脱与襄阳王的亲卫精锐也难以企及。至于久疏战阵的怯薛军,更是相形见绌。
果然大元最后的精锐尽在漠北!
朱慕神色一凛,收起轻敌之心,眼中战意却愈发炽烈。自兵临大都以来,唯有这支劲旅能让他热血沸腾。儿郎们,随我杀!
大关刀顿时化作夺命旋风。
全力施为的朱慕究竟有多可怕?
经过神秘热流淬炼,他的体魄已臻至人类极限——力可降龙,迅若惊鸿,反应更胜猎豹。此后热流主要强化其精神力量,余下皆被贮存备用。
此刻面对探马军,他终于毫无保留地展露锋芒。
沉重的大关刀在他手中轻若柳叶,刀光如雪纷飞,美则美矣,却暗藏致命杀机。宽大刀刃已快至肉眼难辨,唯见道道残影拖曳寒芒。
可惜时光无法倒流,宋哈无从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但今日,他誓要证明自己的实力,同时证明孛罗帖木儿为泄私愤将他调至后军是何等谬误!
宋哈毫不犹豫立下军令状,随即率本部骑兵出营。
孛罗帖木儿凝视其背影,目 杂难辨。他心知昨日确有私心作祟,却仍不认为宋哈的一万人能扭转战局。此刻再度调遣宋哈,私怨未消,却又矛盾地对其麾下探马 怀有一丝期待——即便无法取胜,若能多消耗朱慕兵力,亦算有所裨益……
他暗自思忖。
……
亳州。
朝堂之上。
韩林儿面色苍白地读完战报,强压恐惧问道:诸位爱卿,察罕自汴州入境,究竟是借道,还是意在攻我?
群臣面面相觑,最终目光齐集于杜遵道身上。
自刘福通隐退军营拒不上朝后,大宋朝政尽归杜遵道掌控。名义上虽由韩林儿决策,实则皆由杜遵道独断专行。
此刻韩林儿终于懊悔当初助杜遵道过度打压刘福通。他恍然醒悟, 心术贵在制衡,岂能凭个人好恶偏袒一方?
若刘福通尚在朝堂,杜遵道岂敢如此嚣张!
杜遵道凝视着龙椅上的韩林儿,眼中早已不见半分敬畏,或许……他从未真正敬畏过,不过是借势而为罢了。
他悠然拂了拂衣袖,神色倨傲,缓缓开口:“朱慕竟敢以孤军直捣元廷大都,此举出乎天下人意料。虽不愿承认,但这一壮举确实令各路义军振奋。”
提及此事,杜遵道心中亦觉朱慕胆大包天。仅凭五千人马便敢攻打元大都,无论成败,单是这份胆魄便足以让天下义军对“朱慕”二字肃然起敬。
然而,他心底却暗自期盼朱慕在大都遭遇重挫,甚至殒命。若朱慕败亡,大宋义军便可独占鳌头,成为反元势力之首。更何况……江南这块富庶之地,他早已垂涎三尺。
若朱慕当真兵败,他必挥师南下,抢占江南。什么盟友情谊?大元失鹿,天下共逐!那至尊之位,旁人争得,他杜遵道为何争不得?
野心之火愈燃愈烈。
“杜爱卿?杜爱卿!”韩林儿的呼唤打断了杜遵道的沉思。
杜遵道一时未能收敛情绪,竟冷冷瞪了韩林儿一眼。韩林儿心头一颤,愈发坚定了召回刘福通的念头,面上却愈发恭敬:“杜爱卿,众卿皆在等你的高见,还请速速道来。”
见韩林儿如此顺从,杜遵道稍感满意,压下杂念,继续道:“朱慕攻打大都,元廷必倾力应对。察罕出兵,定是驰援大都,而非图谋我等。”
“何以见得察罕不会对我等下手?”
一道质疑声骤然响起。
韩林儿不必回头,便知是关先生——如今朝中唯一敢与杜遵道针锋相对之人。
他悄然向关先生投去赞许的目光,暗自盘算如何与其结交。
杜遵道嗤笑一声,讥讽道:“关先生,世人皆赞你足智多谋,我却觉得不过如此。察罕若此时对付我们,元廷岂能容他?莫非你与刘福通被察罕吓破了胆,才这般草木皆兵?”
“哦?那便请杜大人赐教。”关先生冷然回应。
“愿闻杜大人高见。”
关先生目光如刀,直视杜遵道。
杜遵道不甘示弱,反唇相讥:“元大都危在旦夕,天下兵马皆应勤王。察罕若敢违逆,元帝岂会轻饶?莫非你真以为那元帝宽宏大量?还是说……你与刘福通被察罕打得丧了胆,如今只会疑神疑鬼?”
关先生强压怒火,目光平静地注视着杜遵道:究竟是疑神疑鬼还是目中无人?你杜遵道又不是察罕肚子里的蛔虫,怎敢断言他不会假借勤王之名行偷袭之实?
我虽不识察罕,却深知皇权之威!圣旨当前,谅他不敢违逆!
此言既出,韩林儿与关先生同时变色,殿内群臣顿时交头接耳。
杜遵道暗自懊恼,方才被关先生言语相激,竟将埋藏心底的怨气脱口而出。
关先生心中暗喜:大帅果然料事如神,这二人没了共同对手,立刻互相倾轧。大帅这招以退为进,当真妙绝!
偷眼瞥见韩林儿阴晴不定的神色,杜遵道本欲转圜,忽想起近日韩林儿暗中联络刘福通之事,怒火中烧,索性昂首道:陛下莫非觉得微臣所言有误?
杜遵道向来刚愎自用,野心勃勃。昔日因忌惮刘福通,尚能在韩林儿面前装模作样。如今刘福通蛰伏不出,令他渐生独揽大权之念,对韩林儿也越发倨傲无礼。近日察觉韩林儿竟与旧敌暗通款曲,更觉遭其背叛,逆反之心愈盛。
多重积怨之下,终酿成今日局面。
闻此狂言,韩林儿神色几变,忽展颜笑道:杜卿所言极是。见杜遵道面色稍霁,又徐徐道:不过关先生所虑也不无道理。
杜遵道顿时怒形于色。
韩林儿不待他发作,继续温言道:古人云防患未然。无论察罕意图如何,我军都该早作准备。纵是虚惊一场,总好过临阵慌乱。
杜遵道眉头紧锁,忽然发觉这个少年天子竟不似想象中那般容易掌控......
关先生险些笑出声来,再度叹服刘福通慧眼如炬。大帅果然深知韩林儿秉性,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又暗藏锋芒,哪是什么甘心受人摆布的傀儡?杜遵道啊杜遵道,今 可算作茧自缚了。
韩林儿这番话确实高明,既给双方留足颜面,又彰显 决断。杜遵道若再咄咄逼人,反倒显得目无君上。
果然杜遵道沉吟片刻,未再出言顶撞,心中却已警铃大作:这个看似温顺的少年皇帝,恐怕远比自己预想的更难对付。
......
大都城外,宋哈率万余探马 列阵出营,朝着汉军骑兵方向缓缓推进。
孛罗帖木儿凝视着他远去的背影,眼中闪烁着期待,暗自盼着此人能多削弱些朱慕的军力。他心中满是不甘——不甘心落败,更不甘心在皇帝面前颜面尽失......
昨夜接见城中来使后,他方才知晓昨日那场败仗竟被陛下在城头尽收眼底。这消息令他心头一沉,深知此事大为不妙。
他深知这位天子脾性,早年尚算英明勤政,如今年岁渐长却愈发懒散荒淫,专好虚名。若不能在此战中扭转颓势,恐怕此生再难重返朝堂中枢。
宋哈啊宋哈,你既夸下海口,可莫要令我失望!
孛罗帖木儿神色凝重,低声传令各部整军备战。只待哈麻旗开得胜,便是他挥师出击之时。
城楼之上。
陛下圣驾。哈麻躬身行礼,眼底掠过一丝讶异。原以为昨日兵败后,这位主子要在深宫闷上几日。
妥欢帖睦尔鼻腔里哼了一声,眼皮微掀,面露愠色。
哈麻识趣地退至一旁,不再多言。
天子凭栏远眺,见己方竟主动出兵挑战朱慕,不由露出诧异神色。今 本不愿再登城楼,连日来的败绩已令他颜面扫地。但昨夜那密使自孛罗帖木儿营中归来,却带来一个意外之约——
正是那位名叫宋哈的蒙古将领的邀约。
宋哈暗中派遣使者向皇帝传话,信誓旦旦地保证今日必为陛下献上一场大胜,恳请妥欢帖睦尔清晨登城观战。
为传递这个消息,宋哈耗费了不少银两。
起初,妥欢帖睦尔对使者的话嗤之以鼻——五万大军都败于朱慕之手,区区一万人如何能胜?
不知不觉间,朱慕已成为元顺帝心中不可战胜的阴影。
然而,今晨与李婉仪修炼秘法后,妥欢帖睦尔思虑再三,最终还是登上了城楼。
万一真能取胜呢?
他心底仍残存着一丝对元军的期待。
此次,他仅带着侍卫和太监立于城头,未再 百官陪同。
城下,宋哈的探马军如潮水般涌出营寨,气势汹汹地扑向朱慕的五千骑兵。
放眼望去,探马军阵型严整,骑兵列成雁行阵,铁甲森然,军旗猎猎。
冲锋之际,铁蹄如雷,战马嘶鸣,甲胄碰撞声与战士怒吼交织,震天动地!
妥欢帖睦尔紧握双拳,欲言又止。
他强压下冲动,告诫自己不可急躁——毕竟对手是朱慕!
一旁的哈麻亦目不转睛,凝视着奔腾而去的元军铁骑,神色复杂。
与探马军的狂暴冲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背嵬军 的黑色军阵。
朱慕立于阵前,目光如炬,周身散发着不可撼动的气势。
突然,他挥刀直指汹涌而来的敌军,高声道:“背嵬军战无不胜,今日便让元军见识何为真正的铁骑!”
“杀!”数千将士齐声怒吼。
在震天的喊杀声中,背嵬军战马渐次加速,如黑色洪流般迎向敌军。
城头之上,妥欢帖睦尔被突如其来的两声惊得双腿发颤,昔日军队溃败的恐惧再度涌上心头。探马军方才激起的斗志,此刻已荡然无存。
轰然巨响中,两军轰然相撞。
甫一交锋,朱慕便察觉这支敌军与众不同。无论是士卒战力还是战斗意志,都远胜此前遭遇的任何部队,就连脱脱与襄阳王的亲卫精锐也难以企及。至于久疏战阵的怯薛军,更是相形见绌。
果然大元最后的精锐尽在漠北!
朱慕神色一凛,收起轻敌之心,眼中战意却愈发炽烈。自兵临大都以来,唯有这支劲旅能让他热血沸腾。儿郎们,随我杀!
大关刀顿时化作夺命旋风。
全力施为的朱慕究竟有多可怕?
经过神秘热流淬炼,他的体魄已臻至人类极限——力可降龙,迅若惊鸿,反应更胜猎豹。此后热流主要强化其精神力量,余下皆被贮存备用。
此刻面对探马军,他终于毫无保留地展露锋芒。
沉重的大关刀在他手中轻若柳叶,刀光如雪纷飞,美则美矣,却暗藏致命杀机。宽大刀刃已快至肉眼难辨,唯见道道残影拖曳寒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