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

  她天生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圣洁面容,明眸如秋水般澄澈,微高的颧骨衬着挺拔鼻梁,别具英气逼人的美感。

  此刻她刻意流露的妩媚风情,在圣洁中平添几分妖娆,这般矛盾的美感令在场男子无不心旌摇曳。

  哈麻暗自盘算,待君王兴致消退后或许能......他嘴角浮现意味深长的笑意,眼神逐渐变得暧昧起来。

  妥欢帖睦尔迫不及待离席,亲自搀扶李赛起身,摩挲着她纤手笑道:朕已等不及要欣赏姑娘舞姿了,曲谱在何处?速速取来予乐师。

  曲谱尚在马车的案几上。

  没听见吗?还不快去取!妥欢帖睦尔转头对侍立的中年美妇催促道。

  美妇立即指派:小青,去马车处将曲谱取来。

  李赛循声望去,只见先前引路的少女出列施礼,碎步奔向马车。

  原来这宫女名叫小青。

  ......

  庐州城郊。

  察罕部队即将与王保保会师之际。

  常遇春的铁骑突然开始行动。

  五千精锐骑兵迂回包抄向察罕侧翼。

  为驰援庐州,常遇春仅率五千背嵬军轻装疾行。

  兵力不足敌军十分之一。

  即便如此,察罕仍避其锋芒不欲交锋。

  背嵬军威震四方,曾随朱慕长途奔袭大败脱脱大军,连续数日鏖战仍能奋勇杀敌,堪称精锐中的精锐。

  察罕心知肚明,自己麾下的骑兵恐怕难以匹敌这支劲旅,即便加上步兵或许能勉强抗衡,但必定伤亡惨重。更何况敌军很可能还有增援,一旦陷入缠斗,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当常遇春现身时,察罕的第一反应不是进攻,而是防守。待王保保率部赶到,他想的仍是借助步兵侧翼掩护,尽快撤离庐州战场。

  常遇春岂能让他如愿。五千铁骑徐徐推进,即便在战场上依然从容不迫,两万铁蹄踏地却几乎不起尘埃。这般严整军容,任谁都看得出绝非等闲之师。

  察罕神色凝重。王保保更是回想起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那场滂沱大雨中的厮杀,至今仍是他噩梦的素材。

  常遇春一动,察罕军不得不应。他不能让侧翼暴露在敌军锋芒之下。但步兵的机动终究不及骑兵,更何况他们还是仓促应战。

  突然,常遇春眼中精光一闪,钢刀高举。背嵬军中顿时号角齐鸣,唢呐与骨哨声刺破长空。原本缓行的铁骑骤然加速,如雷霆般冲向敌阵。

  五千铁骑卷起漫天黄尘,马蹄声震天动地。察罕坐骑不安地嘶鸣,被他及时控住。敌军来袭!准备迎战!他高声喝令。

  察罕军步兵闻令振奋,纷纷架起盾牌长枪严阵以待。他们同样是百战雄师,即便庐州小挫也未尝败绩。

  铁骑逼近的轰鸣与甲胄碰撞声令人胆寒。步兵阵中,蒙古 厉声喝道:稳住阵型!后退者斩!

  面对排山倒海般的压力,官兵阵列出现轻微 动。弓箭手拉满弓弦,只待发射命令。

  就在此时,背嵬军突然变向,贴着射程边缘向右迂回。官兵弓箭手本能地松开弓弦,箭雨腾空却大多落空,仅有数十骑中箭。但这些身披重甲的骑士依旧策马如飞,寻常箭矢难伤要害。

  厉声喝道:换重箭!

  第一轮箭矢收效甚微,当即调整战术。然而重箭射程有限,敌军骑兵已抢先发动骑射。

  常遇春率军迂回,始终紧盯敌阵动向。见对方更换箭矢,他立即摘下背后长弓,一箭离弦。

  他箭术 ,这一箭只为传令——特制的鸣镝在风中发出尖啸。霎时间,骑兵阵中箭雨腾空,黑压压地倾泻在官兵头顶。

  举盾!

  放箭!敌骑逼近!

  官兵嘶声呐喊。弓手们仓促射出重箭,却见敌军骑兵再度灵巧转向,精准停在射程边缘,气得官兵目眦欲裂。

  常遇春展现惊人天赋,接掌背嵬军后进步神速,连朱慕都为之惊叹。此刻他故技重施,诱使官军又射一轮,随即率军绕至敌阵三百步外。

  五千铁骑如臂使指,在震天唢呐声中齐刷刷勒马。官军屏息凝神,察罕紧张回望,见王保保部正加速靠拢。

  常遇春策马沿阵前疾驰,猛然擎刀向天。十几支唢呐骤然轰鸣,五千将士爆发出撼动山河的怒吼:大汉!大汉!

  这声浪排山倒海,席卷战场每个角落。系统出身的背嵬军本无需鼓舞,此刻这雷霆般的呐喊只为——震慑敌胆!

  官军阵中人人色变。五千人的咆哮仿佛要震裂苍穹,将万物碾作齑粉。

  那充满无比自信的怒吼,彰显着对荣耀的渴望,对死亡的蔑视,睥睨天下的气势如狂风般席卷官军阵营,令士兵们的士气骤然动摇。

  察罕微微一怔,随即冷笑。

  大汉?

  他猛然策马冲向掌旗兵,一把夺过帅旗,高举右手,纵马奔至阵前。

  官兵的目光瞬间被他吸引。

  察罕挥舞大旗,厉声喝道:“我们是谁?我们是大元的战士!大金、大宋、 、罗刹,多少强敌在我大元铁蹄下灰飞烟灭,金人、宋人、色目人,谁不曾跪地求饶?如今,区区伪汉贼寇,竟让你们胆寒?”

  “勇士们,握紧兵器!我们战无不胜!”

  “为大元,杀——”

  士兵们被他的话语点燃,仿佛忘却了敌人的咆哮仍在大地上回荡,纷纷举起武器,嘶声怒吼:

  “杀——”

  常遇春笑了。

  他指向敌阵左侧的刀盾兵,对左右道:“看见了吗?那就是破绽。待会儿随我冲锋,先迷惑敌军,待我转向,务必紧跟!我不停,谁也不准停!”

  敌阵左侧的刀盾兵正狂热响应主帅,浑然不知已被盯上。

  这支军队是察罕蛰伏大都时亲手训练的精锐,战力仅次于骑兵。

  然而,常遇春却视其为弱点。

  并非他眼拙,而是对方所处之地形——低洼之处,阵列倾斜,面对骑兵需仰攻,战力大打折扣。

  这正是常遇春等待的时机。

  他早已察觉地形之利,故意等敌军移动至此才发动进攻,就是要逼停对方。

  如今,他成功了。

  轰隆隆——

  铁骑再度冲锋,正面官军严阵以待,主帅在后督战,士气高昂。

  然而下一刻,察罕脸色骤变,官兵 面色惨白。

  敌军铁骑在极近处猛然转向!

  刀盾兵统领瞳孔骤缩,嘶声狂吼:“不好!冲我们来的!举盾!快举盾!”

  天空乌云压顶,仿佛藏着噬人凶兽,凄厉的尖啸撕裂长空。

  刀盾兵们本欲支援友军,却未料死神已至眼前。

  刺耳的破空声骤然停歇,刀盾兵们条件反射般举起盾牌,身体蜷缩成团。

  黑色箭雨裹挟着风雷之势狠狠钉入盾面、地面和血肉之躯。闷响与哀嚎交织,即便精锐如他们,在剧痛与死亡面前仍会战栗崩溃——而这恰是系统士兵鲜少显露的弱点。

  箭雨方歇,常遇春已率背嵬军杀至。借助斜坡与战马冲势,铁骑如黑云压顶,轻易掠过盾阵前沿。

  察罕瞳孔骤缩。

  铁骑凌空跃过士卒头顶的刹那,察罕面色剧变。他仓促撤军时竟未察觉这处缓坡——地势虽平缓到肉眼难辨,对步兵或轻骑影响甚微,却成为重骑兵碾压战阵的关键支点。

  常遇春此人虽不通战略,战场嗅觉却如野兽般精准。

  轰隆!

  铁蹄碾入盾阵。冲在最前的常遇春刀锋染血,连斩十余人后忽觉视野昏黄。原来刀盾兵统领郭竟急令扬尘蔽目,飞沙走石间冷箭骤发,数名骑兵应声 。

  常遇春钢刀翻飞格挡箭矢,一支漏网之箭擦过臂甲迸出火星。冲!不许停!他炸雷般的吼声穿透烟尘,为骑兵指明方向。

  刀光如练,常遇春所过之处尸横遍地。直至冲入敌阵五十步,阻力陡增——那些悍不畏死的亲兵,终于露出了将领的踪迹。

  常遇春扔下卷刃的大刀,抄起马鞍上的铁矛,平举直刺。

  铁矛贯穿敌兵胸口,强劲力道将其挑离地面。常遇春手腕一抖, 轰然坠地。

  矛锋横扫,两名刀盾兵应声飞出。回矛再刺,却被的一声架住。

  烟尘弥漫中,一柄钢刀抵住矛杆。尘埃起落间,常遇春看清对面——披锦袍穿亮甲的魁梧将领正用盾牌猛砸铁矛,周遭五十余名亲兵杀气腾腾扑来。

  郭竟见援军逼近,急令亲卫合围。盾牌重重砸在矛上,却只激起轻微震颤。铁矛猛然弹起,寒光闪过。

  三名亲兵已杀至眼前。常遇春左扫铁矛格开劈砍,右腕轻送,矛尖如毒蛇般穿透刀盾间隙。左侧敌兵胸膛血箭飙射,当场毙命。

  旋身避过正面刀锋,常遇春左手钳住钢刀猛拽。刀盾兵掌心皮肉撕裂,踉跄前扑。右臂抡圆铁矛砸下,敌颅爆裂,七窍溢血。

  右侧亲兵统领趁机突进,战靴踏起滚滚黄沙。

  此人同样悍勇,见两名同伴接连倒下,却毫无惧色,不退反进,逼近常遇春时,猛然扑出,欲将其拽下马背。

  然而常遇春动作更快,长矛往地上一插,反手抽刀,寒光闪过,亲卫统领头颅滚落。

  短短片刻,常遇春连斩三人。

  郭竟心头剧震,却知此刻不容迟疑,咬牙厉喝,率剩余部众再度冲杀而上。

  众人如疯似狂,围着常遇春轮番猛攻,誓要取其性命。

  常遇春虽勇,终究孤身一人,敌众我寡,一时似被缠住。

  远处官兵见状,透过烟尘呐喊助威,为郭竟等人鼓劲。

  片刻后,常遇春估算距离,眼中精光暴涨,骤然暴喝:“呔,给我死!”

  (兄弟们,刀盾阵中,常遇春看似受困。

  四周官兵呼声震天,为郭竟助阵。

  察罕旗下众将亦面露喜色。

  一蒙古将领高声道:“大帅,机不可失!趁那黑脸贼将被郭竟拖住,速速合围,歼灭敌骑,进退皆由我等!”

  众人纷纷附和。

  庐州城得而复失,众将心有不甘。

  自随察罕征战以来,未尝败绩,此番因常遇春不战而退,岂能服气?

  如今局势有望逆转,谁不心动?

  察罕却沉默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