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运公司仓库的最后一台空调刚调试完,冷风扫过堆积的纸箱,李朴的手机就响了。
“小李,我是老王,中国援建项目的洗沙船,要装四台空调,你现在能来码头吗?” 电话里的声音裹着海风的咸,“船明天要出海,今天必须装好。”
李朴擦了擦额角的汗,看了眼表 —— 下午两点,太阳正毒。“行,我带工人现在过去。”
挂了电话,他对着正在收拾工具的黑人工人喊:“哈桑,穆萨,走,去码头,还有活。”
皮卡往码头深处开,越靠近海边,风越烈。
吊机的轰鸣声、货轮的鸣笛声混在一起,浪头拍打着岸堤,溅起的水花落在车窗上,留下一道白痕。
洗沙船停在临时泊位,铁锈色的船身比想象中大,甲板上堆着钢管和绳索,几个穿蓝色工装的华人正忙着检查机器,看到李朴来,老王赶紧迎上来。
“可算来了!” 老王抓着他的胳膊往船上走,“船舱里的控制室和休息室,各两台,空间小,得省着位置装。”
李朴刚踏上跳板,船就晃了一下。
他赶紧扶住栏杆,脚下的铁板硌得慌,海风裹着沙粒,打在脸上又疼又痒。“这船晃得厉害,安装得稳点。”
“可不是嘛!” 老王笑着说,“昨天刚从海上回来,船底还沾着海藻呢。”
工人把空调外机、管线扛上船,甲板上顿时响起 “哐哐” 的脚步声。
李朴先去控制室看 —— 不足十平米的空间里,摆着几台仪表盘,屏幕亮着绿光,温度表显示 32 度。“外机装在甲板侧面,管线从窗户缝穿进来,别挡着操作。”
哈桑和穆萨点点头,立刻开工。
电钻的 “滋滋” 声盖过了海浪声,铁屑落在甲板上,被风一吹,飘进海里。
李朴蹲在旁边递螺丝,船时不时晃一下,他得紧紧攥着栏杆才站得稳。海风把衬衫吹得贴在背上,汗湿的布料沾着沙,磨得皮肤发紧。
“小李,喝口水!” 老王递过来一瓶冰镇可乐,瓶身凝着水珠,“这船在海上待久了,比仓库还热,没空调根本扛不住。”
李朴拧开瓶盖,气泡 “滋滋” 冒,一口下去,凉意从喉咙窜到胃里。他抬头看天 —— 刚才还晴着的天,不知何时飘来几朵乌云,风也比之前急了。
“要下雨?” 他问。
老王抬头看了看:“说不定,海边的天气,说变就变。”
话音刚落,豆大的雨点就砸了下来。
“赶紧躲躲!” 李朴喊着,和工人一起把工具搬到船舱里。
雨点越来越密,砸在甲板上 “噼里啪啦” 响,海浪也大了,船晃得更厉害,有人扶着墙,脸色发白。
李朴靠在船舱门口,看着外面的雨幕。
远处的海是灰的,浪头卷着白沫,像煮开的粥。吊机停了,货轮也安静下来,只有雨声和浪声在耳边绕。
“这雨下得急,估计下不长。” 老王递过来一块干毛巾,“等雨停了再装,安全第一。”
李朴点点头,擦了擦脸上的雨水。
大概过了半小时,雨突然停了。
太阳从乌云缝里钻出来,金色的光洒在海面上,像撒了把碎金子。
“出太阳了!接着干!” 哈桑喊了一声,率先冲出去。
李朴刚要跟上,突然听到穆萨喊:“李哥!你看!”
他顺着穆萨指的方向抬头 ——
天空中,一道彩虹正挂在海面上。
不是平时见的小半道,是完整的一个弧,从浪尖起,到云里落。七色的光绷得直,红的艳,橙的暖,黄的亮,绿的透,青的润,蓝的深,紫的柔,像有人在天上架了座彩桥。
海水是碧的,像揉了把翡翠,彩虹的影子映在水里,随着浪晃,分不清哪是天,哪是海。
甲板上的人都停了手。
电钻不响了,扳手也放了,连老王都忘了说话,举着手机,手指抖着按快门。
“我的天……” 穆萨喃喃地说,眼睛瞪得溜圆,“我在海边活了二十年,从没见过这么好看的彩虹。”
李朴也看呆了。
来非洲一年多,见惯了草原的辽阔、火山口的壮观,却从没见过这样的海上彩虹 —— 没有高楼挡,没有树木遮,就那样完完整整地铺在海天之间,干净得像没沾一点尘。
海风还吹着,带着雨后的凉,彩虹的颜色却越来越亮。
有海鸥从彩虹底下飞过,白色的翅膀沾着光,像画里的景。
“赶紧拍!赶紧拍!” 老王反应过来,拉着李朴的胳膊,“这景,这辈子都难见第二回!”
李朴掏出手机,镜头对准彩虹。
画面里,碧色的海、七色的虹、白色的船,还有甲板上仰头的人,像一帧帧会动的画。他连着拍了十几张,又录了视频,风把手机吹得晃,却舍不得移开镜头。
“以前只在电视上见过这样的彩虹。” 哈桑凑过来看,笑着说,“原来真的有这么好看的东西。”
李朴没说话,只是看着彩虹。
刚才装空调的累、被雨浇的凉,此刻都没了踪影。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得满满的,又暖又软 —— 在异乡的海上,在忙碌的间隙,能撞见这样的美,像老天给的惊喜。
大概过了十分钟,彩虹的颜色慢慢淡了。
先是紫色隐了,再是蓝色浅了,最后只剩下淡淡的红和黄,像被风吹散的纱,渐渐融进云里。
“没了……” 穆萨小声说,语气里满是不舍。
“能见到就值了。” 老王拍了拍他的肩膀,“赶紧干活,天黑前得装完。”
大家这才回过神,拿起工具接着干。
电钻的声音又响起来,却没之前那么吵了。
李朴蹲在甲板上递管线,偶尔抬头看海 —— 彩虹没了,海水却更碧了,太阳斜着照下来,浪尖上的光闪得人睁不开眼。
“小李,” 老王走过来,递给他一根烟,“咱们中国人在这儿干活不容易,能撞见这样的景,是好兆头。”
李朴接过烟,没点,夹在耳朵上。“是啊,比在小黑屋那会儿,强多了。”
老王笑了:“那可不!你看这海,这船,都是咱们中国人的项目,以后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傍晚六点,最后一台空调终于装完。
控制室的冷风扫过仪表盘,温度表慢慢降到 26 度。老王试了试,笑着竖起大拇指:“太好了!晚上值班的人,终于能睡个好觉了。”
李朴收拾好工具,和工人往岸上走。
跳板晃得没之前厉害,夕阳把船身染成金红色,海水也泛着橙光。
“李哥,明天还会有彩虹吗?” 哈桑问。
李朴笑着摇头:“不知道,但以后肯定还能见到更好看的。”
皮卡往院子开,风里的咸味渐渐淡了。
李朴掏出手机,翻看着刚才拍的彩虹照片,忍不住发给张田和刘景。
没过多久,张田回复:“好家伙!这景绝了!早知道我也去!”
“小李,我是老王,中国援建项目的洗沙船,要装四台空调,你现在能来码头吗?” 电话里的声音裹着海风的咸,“船明天要出海,今天必须装好。”
李朴擦了擦额角的汗,看了眼表 —— 下午两点,太阳正毒。“行,我带工人现在过去。”
挂了电话,他对着正在收拾工具的黑人工人喊:“哈桑,穆萨,走,去码头,还有活。”
皮卡往码头深处开,越靠近海边,风越烈。
吊机的轰鸣声、货轮的鸣笛声混在一起,浪头拍打着岸堤,溅起的水花落在车窗上,留下一道白痕。
洗沙船停在临时泊位,铁锈色的船身比想象中大,甲板上堆着钢管和绳索,几个穿蓝色工装的华人正忙着检查机器,看到李朴来,老王赶紧迎上来。
“可算来了!” 老王抓着他的胳膊往船上走,“船舱里的控制室和休息室,各两台,空间小,得省着位置装。”
李朴刚踏上跳板,船就晃了一下。
他赶紧扶住栏杆,脚下的铁板硌得慌,海风裹着沙粒,打在脸上又疼又痒。“这船晃得厉害,安装得稳点。”
“可不是嘛!” 老王笑着说,“昨天刚从海上回来,船底还沾着海藻呢。”
工人把空调外机、管线扛上船,甲板上顿时响起 “哐哐” 的脚步声。
李朴先去控制室看 —— 不足十平米的空间里,摆着几台仪表盘,屏幕亮着绿光,温度表显示 32 度。“外机装在甲板侧面,管线从窗户缝穿进来,别挡着操作。”
哈桑和穆萨点点头,立刻开工。
电钻的 “滋滋” 声盖过了海浪声,铁屑落在甲板上,被风一吹,飘进海里。
李朴蹲在旁边递螺丝,船时不时晃一下,他得紧紧攥着栏杆才站得稳。海风把衬衫吹得贴在背上,汗湿的布料沾着沙,磨得皮肤发紧。
“小李,喝口水!” 老王递过来一瓶冰镇可乐,瓶身凝着水珠,“这船在海上待久了,比仓库还热,没空调根本扛不住。”
李朴拧开瓶盖,气泡 “滋滋” 冒,一口下去,凉意从喉咙窜到胃里。他抬头看天 —— 刚才还晴着的天,不知何时飘来几朵乌云,风也比之前急了。
“要下雨?” 他问。
老王抬头看了看:“说不定,海边的天气,说变就变。”
话音刚落,豆大的雨点就砸了下来。
“赶紧躲躲!” 李朴喊着,和工人一起把工具搬到船舱里。
雨点越来越密,砸在甲板上 “噼里啪啦” 响,海浪也大了,船晃得更厉害,有人扶着墙,脸色发白。
李朴靠在船舱门口,看着外面的雨幕。
远处的海是灰的,浪头卷着白沫,像煮开的粥。吊机停了,货轮也安静下来,只有雨声和浪声在耳边绕。
“这雨下得急,估计下不长。” 老王递过来一块干毛巾,“等雨停了再装,安全第一。”
李朴点点头,擦了擦脸上的雨水。
大概过了半小时,雨突然停了。
太阳从乌云缝里钻出来,金色的光洒在海面上,像撒了把碎金子。
“出太阳了!接着干!” 哈桑喊了一声,率先冲出去。
李朴刚要跟上,突然听到穆萨喊:“李哥!你看!”
他顺着穆萨指的方向抬头 ——
天空中,一道彩虹正挂在海面上。
不是平时见的小半道,是完整的一个弧,从浪尖起,到云里落。七色的光绷得直,红的艳,橙的暖,黄的亮,绿的透,青的润,蓝的深,紫的柔,像有人在天上架了座彩桥。
海水是碧的,像揉了把翡翠,彩虹的影子映在水里,随着浪晃,分不清哪是天,哪是海。
甲板上的人都停了手。
电钻不响了,扳手也放了,连老王都忘了说话,举着手机,手指抖着按快门。
“我的天……” 穆萨喃喃地说,眼睛瞪得溜圆,“我在海边活了二十年,从没见过这么好看的彩虹。”
李朴也看呆了。
来非洲一年多,见惯了草原的辽阔、火山口的壮观,却从没见过这样的海上彩虹 —— 没有高楼挡,没有树木遮,就那样完完整整地铺在海天之间,干净得像没沾一点尘。
海风还吹着,带着雨后的凉,彩虹的颜色却越来越亮。
有海鸥从彩虹底下飞过,白色的翅膀沾着光,像画里的景。
“赶紧拍!赶紧拍!” 老王反应过来,拉着李朴的胳膊,“这景,这辈子都难见第二回!”
李朴掏出手机,镜头对准彩虹。
画面里,碧色的海、七色的虹、白色的船,还有甲板上仰头的人,像一帧帧会动的画。他连着拍了十几张,又录了视频,风把手机吹得晃,却舍不得移开镜头。
“以前只在电视上见过这样的彩虹。” 哈桑凑过来看,笑着说,“原来真的有这么好看的东西。”
李朴没说话,只是看着彩虹。
刚才装空调的累、被雨浇的凉,此刻都没了踪影。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得满满的,又暖又软 —— 在异乡的海上,在忙碌的间隙,能撞见这样的美,像老天给的惊喜。
大概过了十分钟,彩虹的颜色慢慢淡了。
先是紫色隐了,再是蓝色浅了,最后只剩下淡淡的红和黄,像被风吹散的纱,渐渐融进云里。
“没了……” 穆萨小声说,语气里满是不舍。
“能见到就值了。” 老王拍了拍他的肩膀,“赶紧干活,天黑前得装完。”
大家这才回过神,拿起工具接着干。
电钻的声音又响起来,却没之前那么吵了。
李朴蹲在甲板上递管线,偶尔抬头看海 —— 彩虹没了,海水却更碧了,太阳斜着照下来,浪尖上的光闪得人睁不开眼。
“小李,” 老王走过来,递给他一根烟,“咱们中国人在这儿干活不容易,能撞见这样的景,是好兆头。”
李朴接过烟,没点,夹在耳朵上。“是啊,比在小黑屋那会儿,强多了。”
老王笑了:“那可不!你看这海,这船,都是咱们中国人的项目,以后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傍晚六点,最后一台空调终于装完。
控制室的冷风扫过仪表盘,温度表慢慢降到 26 度。老王试了试,笑着竖起大拇指:“太好了!晚上值班的人,终于能睡个好觉了。”
李朴收拾好工具,和工人往岸上走。
跳板晃得没之前厉害,夕阳把船身染成金红色,海水也泛着橙光。
“李哥,明天还会有彩虹吗?” 哈桑问。
李朴笑着摇头:“不知道,但以后肯定还能见到更好看的。”
皮卡往院子开,风里的咸味渐渐淡了。
李朴掏出手机,翻看着刚才拍的彩虹照片,忍不住发给张田和刘景。
没过多久,张田回复:“好家伙!这景绝了!早知道我也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