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大茂入狱,刘海中进养老院,阎埠贵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四合院里,曾经的三位大爷,就只剩下易中海还勉强维系着表面的存在,但他所面临的,却是比前两者更为煎熬和无处可逃的困境——养老困境。
这个问题,像一把钝刀,日夜不停地切割着他早已千疮百孔的内心。以前,这个问题还可以用“我是八级工”、“我是一大爷”、“我有傻柱这个备选”来自我安慰或主动谋划。可现在,所有的遮羞布都被扯掉了。
身体的衰退是无法抗拒的。 他的腰比以前更弯了,上几步台阶都要喘口气。那双曾经稳定无比、能加工精密零件的手,现在连端个稍烫的碗都会微微颤抖。厂里看他年纪实在大了,技术也跟不上新设备,便让他办了退休,算是全了最后一点情面。可离开了工作岗位,失去了“八级钳工”这个身份,他感觉自己就像被抽掉了主心骨,人生的价值仿佛瞬间蒸发了一大半。
经济的窘迫是现实的。 退休金虽然饿不死,但也仅仅是维持他和一大妈最基本的生活。一旦生病,尤其是需要住院吃药的大病,那点积蓄根本不经花。他看着阎埠贵为了几分钱斤斤计较,以前不屑,现在却隐隐有些羡慕,至少阎老西还能算计,而他,连算计的底气和空间都所剩无几。
最致命的,是精神上的孤立无援和未来的彻底无望。 一大妈的身体比他还要差些,两人是真正的“相依为命”,却也意味着谁也无法成为谁的依靠。他看着院里的人,秦淮茹自身难保,且早已和他离心;阎埠贵精于自保,绝不可能沾染他这个麻烦;何雨柱……那是他连想都不愿多想,却又无时无刻不存在的阴影,那个他曾经最属意的养老人选,如今已成了他失败和屈辱的象征,更是他困境最无情的对照。
他也曾拉下老脸,试图和秦淮茹修复关系,暗示将来能互相照应。可秦淮茹只是低着头,含糊地应付着,眼神里满是疏离和自身的愁苦。他明白了,贾家那个泥坑,自己跳进去只会陷得更深。
他甚至想过,是不是也该像刘海中那样,去找厂里,看能不能也进养老院。可一想到刘海中在养老院里那无人问津、如同等死的凄惨模样,他就感到一阵彻骨的寒意。那不是他易中海该有的结局!他曾经是受人尊敬的八级工,是院里的一大爷啊!
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心态,让他更加痛苦。他放不下过去的架子和执念,无法像阎埠贵那样彻底“不要脸”地只为活着而活着,又无力改变现状,找到一条真正的出路。
晚上,他和一大妈对坐无言,屋里只有钟摆的滴答声和两人沉重的呼吸声。一大妈偶尔会咳嗽几声,每一声都让易中海的心揪紧一下。
“老了……真的老了……”一大妈叹着气。
易中海沉默着,无法回应。他能说什么?说我们会有办法的?连他自己都不信。
养老的困境,像一张无形的大网,将他牢牢罩住,越收越紧,让他喘不过气。他清晰地感觉到,自己正被时光和现实一点点推向那个黑暗的、无人关注的角落,而他却连一点反抗的力气和方向都没有。
这种眼睁睁看着自己滑向深渊,却无能为力的感觉,比许大茂的恐慌和刘海中的茫然,更加残酷和持久。
这是对一个老人精神和物质的双重折磨,是悬在头顶,不知何时会落下的利剑。
中院的何雨柱,某次推着崭新的自行车从外面回来,看到易中海拄着拐棍,站在自家门口望着天空发呆,那背影萧索得如同深秋的枯叶。何雨柱脚步未停,心里连一丝嘲讽都懒得升起。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算计柱爷我的时候,没想到有今天吧?”
他只觉得这老家伙碍眼,挡了他出门的路。至于易中海在想什么,愁什么,关他屁事?他自己的宏图大业还没开始,哪有闲心去管一个老废物的死活。
易中海的养老困境,在四合院里无声地蔓延,无人能解,也无人愿解。这成了压垮这个旧时代“道德楷模”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个问题,像一把钝刀,日夜不停地切割着他早已千疮百孔的内心。以前,这个问题还可以用“我是八级工”、“我是一大爷”、“我有傻柱这个备选”来自我安慰或主动谋划。可现在,所有的遮羞布都被扯掉了。
身体的衰退是无法抗拒的。 他的腰比以前更弯了,上几步台阶都要喘口气。那双曾经稳定无比、能加工精密零件的手,现在连端个稍烫的碗都会微微颤抖。厂里看他年纪实在大了,技术也跟不上新设备,便让他办了退休,算是全了最后一点情面。可离开了工作岗位,失去了“八级钳工”这个身份,他感觉自己就像被抽掉了主心骨,人生的价值仿佛瞬间蒸发了一大半。
经济的窘迫是现实的。 退休金虽然饿不死,但也仅仅是维持他和一大妈最基本的生活。一旦生病,尤其是需要住院吃药的大病,那点积蓄根本不经花。他看着阎埠贵为了几分钱斤斤计较,以前不屑,现在却隐隐有些羡慕,至少阎老西还能算计,而他,连算计的底气和空间都所剩无几。
最致命的,是精神上的孤立无援和未来的彻底无望。 一大妈的身体比他还要差些,两人是真正的“相依为命”,却也意味着谁也无法成为谁的依靠。他看着院里的人,秦淮茹自身难保,且早已和他离心;阎埠贵精于自保,绝不可能沾染他这个麻烦;何雨柱……那是他连想都不愿多想,却又无时无刻不存在的阴影,那个他曾经最属意的养老人选,如今已成了他失败和屈辱的象征,更是他困境最无情的对照。
他也曾拉下老脸,试图和秦淮茹修复关系,暗示将来能互相照应。可秦淮茹只是低着头,含糊地应付着,眼神里满是疏离和自身的愁苦。他明白了,贾家那个泥坑,自己跳进去只会陷得更深。
他甚至想过,是不是也该像刘海中那样,去找厂里,看能不能也进养老院。可一想到刘海中在养老院里那无人问津、如同等死的凄惨模样,他就感到一阵彻骨的寒意。那不是他易中海该有的结局!他曾经是受人尊敬的八级工,是院里的一大爷啊!
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心态,让他更加痛苦。他放不下过去的架子和执念,无法像阎埠贵那样彻底“不要脸”地只为活着而活着,又无力改变现状,找到一条真正的出路。
晚上,他和一大妈对坐无言,屋里只有钟摆的滴答声和两人沉重的呼吸声。一大妈偶尔会咳嗽几声,每一声都让易中海的心揪紧一下。
“老了……真的老了……”一大妈叹着气。
易中海沉默着,无法回应。他能说什么?说我们会有办法的?连他自己都不信。
养老的困境,像一张无形的大网,将他牢牢罩住,越收越紧,让他喘不过气。他清晰地感觉到,自己正被时光和现实一点点推向那个黑暗的、无人关注的角落,而他却连一点反抗的力气和方向都没有。
这种眼睁睁看着自己滑向深渊,却无能为力的感觉,比许大茂的恐慌和刘海中的茫然,更加残酷和持久。
这是对一个老人精神和物质的双重折磨,是悬在头顶,不知何时会落下的利剑。
中院的何雨柱,某次推着崭新的自行车从外面回来,看到易中海拄着拐棍,站在自家门口望着天空发呆,那背影萧索得如同深秋的枯叶。何雨柱脚步未停,心里连一丝嘲讽都懒得升起。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算计柱爷我的时候,没想到有今天吧?”
他只觉得这老家伙碍眼,挡了他出门的路。至于易中海在想什么,愁什么,关他屁事?他自己的宏图大业还没开始,哪有闲心去管一个老废物的死活。
易中海的养老困境,在四合院里无声地蔓延,无人能解,也无人愿解。这成了压垮这个旧时代“道德楷模”的最后一根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