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间最大的舞台,有时恰是由天意亲自搭建。
大晏王朝连着三月未落一滴雨,春耕受阻,民心浮动。
钦天监连卜三卦,皆指向“阴阳失衡,秽气蒙尘”,需一场盛大的国祭,以至诚感召上苍。
朝会之上,百官为祭典规制争论不休,萧玦端坐龙椅,眸色沉沉,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龙案。
就在此时,沈流苏自女官之列出班,声音清泠如玉石相击。
“启禀陛下,古有‘九炉通天’之法,以九种奇香净化天地,沟通神明。香衡院新立,愿承此重任,为陛下分忧,为万民祈福。”
此言一出,满朝皆惊。
祈雨大典向来由礼部与太常寺主持,何曾有香衡院这个新设衙门置喙的余地?
太常寺卿当即出列反驳:“香衡使所言闻所未闻,祭天乃国之重器,岂能以区区香料儿戏!”
沈流苏不卑不亢,缓缓道:“大人此言差矣。香,上可敬神明,下可安黎庶,中可疗顽疾。天地万物,皆有其气,气正则万物生,气乱则灾祸起。‘九炉通天香阵’并非儿戏,而是以金、木、水、火、土、风、雷、光、暗九种至纯之气,调和阴阳,扫除秽气,此乃大道,亦是正道。”
她一番话说得玄之又玄,却又暗合道法自然之理。
更重要的是,她给了焦头烂额的皇帝一个全新的、听上去无比高妙的解决方案。
萧玦锐利的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片刻,最终吐出两个字:“准奏。”
三日后,天坛。
九座高达丈许的青铜巨鼎,按九宫方位列阵,气势恢宏。
沈流苏一身素白祭服,立于阵前,亲手为九鼎点燃了第一缕香。
刹那间,九股截然不同又奇妙融合的香气冲天而起,在空中交织成肉眼可见的氤氲华盖。
百官按位次列席,太子萧子瑜居于最前列的主祭位,神情肃穆。
他面前的香炉中,焚的正是沈流苏特意为其准备的九香之一——“醒魂引”。
此香以安神静心的白檀为基底,辅以数种凝神草药,气味清雅平和,与寻常安神香无异。
然而,无人知晓,其中掺入了一味早已被世人遗忘的“破妄草”粉末。
此草无毒无害,却能与一种名为“迷心藤”的慢性毒药产生奇妙的反应。
长期吸入迷心藤者,再闻到破妄草的气息,脑中被压抑的记忆碎片便会如潮水般涌现,造成短暂的幻觉与失神。
祭典开始,钟鼓齐鸣。太子萧子瑜依礼跪拜,动作一丝不苟。
一拜天地,风起云涌,九鼎香烟愈发浓烈。
二拜山河,百官屏息,空气中的燥热似乎都消减了几分。
当太子起身,准备进行第三拜,拜祭列祖列宗时,异变陡生!
他身形猛地一晃,仿佛被无形的力量击中。
原本肃穆的脸庞瞬间煞白如纸,双目圆睁,瞳孔涣散,直勾勾地盯着前方虚空,口中喃喃念道:“……灯……灯不能灭……灯灭了,娘就不见了……”
话音未落,他双膝一软,整个人直挺挺地向后倒去,当场昏厥!
“太子殿下!”
“传太医!快传太医!”
场面瞬间大乱。
萧玦“霍”地从龙椅上站起,脸色铁青,一股滔天的帝王之怒如乌云般笼罩了整个天坛。
他三步并作两步冲下祭台,看着不省人事的儿子,眼中是前所未有的阴鸷与寒意。
几名太医连滚带爬地赶来,一番急诊,为首的老太医战战兢兢地回禀:“回……回陛下,太子殿下脉象虚浮,似是……心神受扰,惊惧过度所致。”
心神受扰?在国之大典上?
萧玦猛地回头,目光如刀,扫过在场每一个噤若寒蝉的官员。
最后,他的视线落在了同样面露“惊愕”的沈流苏身上。
“传朕旨意!”皇帝的声音仿佛淬了冰,“即刻封锁东宫!任何人不得进出!将东宫所有日常用度之物,尤其是香料熏香,尽数封存,送交香衡院、大理寺、太医院三司会审!”
旨意一下,禁军雷动。
一场本该祈求甘霖的盛典,转瞬间变成了一场席卷宫廷的风暴。
混乱中,无人注意到,冯承恩早已领了沈流苏的密令,第一个带人冲向了东宫的香库。
香库之内,一排排架子上摆满了各式名贵香料。
冯承恩目光如炬,直接略过那些贴着“贡品”标签的锦盒,径直走向库房最深处一个不起眼的角落。
他搬开几个积满灰尘的空箱,露出下方一块颜色略有差异的地砖。
撬开地砖,一个三尺见方的暗格赫然出现。
暗格内,静静地躺着数十包用油纸包裹的香料,包装的样式、封口的火漆,竟与十年前从沈家查抄没收的物品清单上描绘得一模一样!
冯承恩眼神一凛,他没有声张,而是迅速从怀中取出一个外观、重量、手感都别无二致的仿品包裹,与其中一包真品进行了调换。
在将那包真品重新放入怀中前,他指尖一弹,一撮无色无味的“显痕香灰”已悄无声息地植入了包裹的夹缝之中。
这种香灰由特殊矿物研磨而成,一旦包裹被开启或经过剧烈移动,香灰便会逸散而出,如无形的幽灵,牢牢附着在接触者的衣袖、鞋底,持续十二个时辰,非特制药水浸泡不能去除。
他将一切恢复原状,亲自监督着禁军将所有香料装箱、贴上封条,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没有任何第三人察觉到那电光火石间的调换。
与此同时,香衡院内,沈流苏端坐灯下,面前铺开的是近三个月所有出入宫禁物资的“清白帖”申请记录。
这是她创立香衡院后,强制推行的新规,任何流入宫中的香料、药材、织物,都必须有香衡院签发的“清白帖”,以证其无毒无害。
这看似繁琐的制度,此刻却成了一张无形的天网。
她的指尖在数百份记录上缓缓划过,最终,精准地停留在了几个名字上——这几位商人,为东宫采办杂物的频率高得异乎寻常。
“青雀,”她头也不抬地吩咐,“以‘春季库藏抽检,核查合规性’为由,带人去这几家商号查验库存。记住,查‘恒源号’时,多带一队暗卫,守住所有出口。”
“是,香主。”
一个时辰后,消息传来。
香衡院女官抵达城南“恒源号”时,掌柜的先是故作镇定,但当女官点名要查验他私库中那批“从南洋重金购回的贡品级沉水香”时,他脸色剧变,竟不顾一切地冲向后院,试图点燃账房,焚毁账册。
然而,他刚冲到门口,数道黑影便从天而降,早已埋伏在此的香衡院暗卫瞬间将他制服在地。
从密室夹层中搜出的账册,记录的内容触目惊心:过去两年间,“恒源号”打着“贡品级沉水香”的名义,向宫中秘密输送经过特殊处理的伪香,累计高达三百余斤。
而账册上,每一个收款人的名字背后,都指向了同一个身份——太医署那些早已因各种“意外”或“重病”故去的官员亲属。
夜深,养心殿。
萧玦独自坐在灯下,面前摊开的正是那本从“恒源号”搜出的账册。
他一页一页地翻看,脸色愈发阴沉。
一条完整而恶毒的链条,在他眼前清晰地浮现:东宫之内有人(极可能是太子的乳母家族)通过宫外势力操控香料采办,再经由太医署内部的蛀虫为其伪造“清白”出身,最后由“恒源号”这样的商家伪造来源,将毒香源源不断地送入宫中。
其目标,早已不是单纯地让某个皇子体弱多病,而是要用这种日积月累、难以察觉的方式,逐步侵蚀、甚至控制帝王的心志!
他想起了太子在天坛上那句疯癫之语:“灯不能灭……灯灭了娘就不见了……”
萧玦沉默了许久,空气死寂得可怕。
他忽然抬头,声音沙哑地问向身边侍立了几十年的老太监:“王德,朕……近来是否常常梦魇?”
老太监“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身体抖如筛糠,颤声道:“陛下……陛下近半年来,夜里……夜里时常惊醒,口中……皆唤着‘母后,勿闭灯’……”
萧玦猛地闭上了眼睛,撑在龙案上的手青筋暴起,宽阔的肩头竟控制不住地微微颤抖。
母后……
他的生母贤妃,正是在他十岁那年的一个深夜,于寝宫灯火尽灭之后,被发现“梦中窒息”而亡。
原来,他自己,早已是这盘棋上被香气操纵的棋子!
同一时刻,香衡院地底,那座专门为审讯与香有关罪案而设的“香狱”。
沈流苏独坐在一间牢室中,与她相对的,是东宫那位掌管所有熏香事宜、此刻却面如死灰的掌香姑姑。
对方一言不发,拒不认罪。
沈流苏也不审,不问。
她只是取出一只小巧的博山炉,点燃了一支香。
香烟升腾,一股奇特的暖香瞬间弥漫开来。
那是以紫麝、冰片,混合了极少量催产草的根茎炼制而成,气味与当年贤妃寝宫最常用的那款“暖情香”,有九成相似。
那老妇闻到香气的瞬间,全身猛地一颤,像是被烙铁烫到一般剧烈抽搐起来。
她浑浊的双眼骤然涌出大颗大颗的泪珠,整个人蜷缩在地,发出野兽般的哀鸣。
“……是贵人……是贵人命奴婢做的……”她语无伦次,彻底崩溃,“贵人说,只要让几位年幼的皇子常年体弱,圣心自然会全部偏向太子殿下……灯……灯必须灭……因为……因为那尊八宝琉璃灯的香炉夹层,只有在趁着换烛的黑暗中……才能打开……”
沈流苏静静地听着,手中的笔在纸上飞速记录,一字未删。
直到老妇哭到力竭,昏死过去,她才缓缓起身,吹熄了那支名为“归忆”的香。
“你说的每一句话,”她对着黑暗中的人影低语,声音没有一丝温度,“都会成为钉进一副棺材的钉子。”
牢门外,冯承恩的身影如山岳般伫立。
他默默记下了供词的时间,上前接过沈流苏手中的原始笔录,看也未看,便将其与那包从东宫暗格中换出的毒香、以及恒源号的账册原本,一同密封进一只沉重的铜匣,亲自送入了御书房的密格之中。
子夜,香衡院密室。
沈流苏独自站在窗前,望着天际那轮残月。
人证、物证、供词、账册……一张足以将东宫连根拔起的大网,已经完全织就。
每一个环节都严丝合缝,每一份证据都铁证如山。
她只需要走进养心殿,将这一切呈给那个已然惊怒交加的帝王,就能瞬间引爆一场惊天动地的宫廷风暴,让所有仇人万劫不复。
然而,她却只是静静地站着,指尖轻轻抚过窗棂上冰冷的雕花。
将这些证据直接呈上,是复仇。
可复仇,从来不只是为了让仇人死去。
更是为了让逝者安息,让真相昭告天下,让沉冤彻底洗雪。
这副足以定人生死的牌,现在握在她手里。
但仅仅打给皇帝一个人看,这场戏,未免太过冷清了。
她需要一个更大的舞台,需要更多的看客,需要让这张网在众目睽睽之下,以一种最无可辩驳、最震撼人心的方式,缓缓收紧。
一个念头,在她心中悄然成形。
她转身,走到那幅巨大的《天下香脉图》前,目光却没有落在代表东宫的那个点上,而是缓缓移向了另一处——皇后所出的嫡长公主,即将举行的及笄大典。
大晏王朝连着三月未落一滴雨,春耕受阻,民心浮动。
钦天监连卜三卦,皆指向“阴阳失衡,秽气蒙尘”,需一场盛大的国祭,以至诚感召上苍。
朝会之上,百官为祭典规制争论不休,萧玦端坐龙椅,眸色沉沉,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龙案。
就在此时,沈流苏自女官之列出班,声音清泠如玉石相击。
“启禀陛下,古有‘九炉通天’之法,以九种奇香净化天地,沟通神明。香衡院新立,愿承此重任,为陛下分忧,为万民祈福。”
此言一出,满朝皆惊。
祈雨大典向来由礼部与太常寺主持,何曾有香衡院这个新设衙门置喙的余地?
太常寺卿当即出列反驳:“香衡使所言闻所未闻,祭天乃国之重器,岂能以区区香料儿戏!”
沈流苏不卑不亢,缓缓道:“大人此言差矣。香,上可敬神明,下可安黎庶,中可疗顽疾。天地万物,皆有其气,气正则万物生,气乱则灾祸起。‘九炉通天香阵’并非儿戏,而是以金、木、水、火、土、风、雷、光、暗九种至纯之气,调和阴阳,扫除秽气,此乃大道,亦是正道。”
她一番话说得玄之又玄,却又暗合道法自然之理。
更重要的是,她给了焦头烂额的皇帝一个全新的、听上去无比高妙的解决方案。
萧玦锐利的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片刻,最终吐出两个字:“准奏。”
三日后,天坛。
九座高达丈许的青铜巨鼎,按九宫方位列阵,气势恢宏。
沈流苏一身素白祭服,立于阵前,亲手为九鼎点燃了第一缕香。
刹那间,九股截然不同又奇妙融合的香气冲天而起,在空中交织成肉眼可见的氤氲华盖。
百官按位次列席,太子萧子瑜居于最前列的主祭位,神情肃穆。
他面前的香炉中,焚的正是沈流苏特意为其准备的九香之一——“醒魂引”。
此香以安神静心的白檀为基底,辅以数种凝神草药,气味清雅平和,与寻常安神香无异。
然而,无人知晓,其中掺入了一味早已被世人遗忘的“破妄草”粉末。
此草无毒无害,却能与一种名为“迷心藤”的慢性毒药产生奇妙的反应。
长期吸入迷心藤者,再闻到破妄草的气息,脑中被压抑的记忆碎片便会如潮水般涌现,造成短暂的幻觉与失神。
祭典开始,钟鼓齐鸣。太子萧子瑜依礼跪拜,动作一丝不苟。
一拜天地,风起云涌,九鼎香烟愈发浓烈。
二拜山河,百官屏息,空气中的燥热似乎都消减了几分。
当太子起身,准备进行第三拜,拜祭列祖列宗时,异变陡生!
他身形猛地一晃,仿佛被无形的力量击中。
原本肃穆的脸庞瞬间煞白如纸,双目圆睁,瞳孔涣散,直勾勾地盯着前方虚空,口中喃喃念道:“……灯……灯不能灭……灯灭了,娘就不见了……”
话音未落,他双膝一软,整个人直挺挺地向后倒去,当场昏厥!
“太子殿下!”
“传太医!快传太医!”
场面瞬间大乱。
萧玦“霍”地从龙椅上站起,脸色铁青,一股滔天的帝王之怒如乌云般笼罩了整个天坛。
他三步并作两步冲下祭台,看着不省人事的儿子,眼中是前所未有的阴鸷与寒意。
几名太医连滚带爬地赶来,一番急诊,为首的老太医战战兢兢地回禀:“回……回陛下,太子殿下脉象虚浮,似是……心神受扰,惊惧过度所致。”
心神受扰?在国之大典上?
萧玦猛地回头,目光如刀,扫过在场每一个噤若寒蝉的官员。
最后,他的视线落在了同样面露“惊愕”的沈流苏身上。
“传朕旨意!”皇帝的声音仿佛淬了冰,“即刻封锁东宫!任何人不得进出!将东宫所有日常用度之物,尤其是香料熏香,尽数封存,送交香衡院、大理寺、太医院三司会审!”
旨意一下,禁军雷动。
一场本该祈求甘霖的盛典,转瞬间变成了一场席卷宫廷的风暴。
混乱中,无人注意到,冯承恩早已领了沈流苏的密令,第一个带人冲向了东宫的香库。
香库之内,一排排架子上摆满了各式名贵香料。
冯承恩目光如炬,直接略过那些贴着“贡品”标签的锦盒,径直走向库房最深处一个不起眼的角落。
他搬开几个积满灰尘的空箱,露出下方一块颜色略有差异的地砖。
撬开地砖,一个三尺见方的暗格赫然出现。
暗格内,静静地躺着数十包用油纸包裹的香料,包装的样式、封口的火漆,竟与十年前从沈家查抄没收的物品清单上描绘得一模一样!
冯承恩眼神一凛,他没有声张,而是迅速从怀中取出一个外观、重量、手感都别无二致的仿品包裹,与其中一包真品进行了调换。
在将那包真品重新放入怀中前,他指尖一弹,一撮无色无味的“显痕香灰”已悄无声息地植入了包裹的夹缝之中。
这种香灰由特殊矿物研磨而成,一旦包裹被开启或经过剧烈移动,香灰便会逸散而出,如无形的幽灵,牢牢附着在接触者的衣袖、鞋底,持续十二个时辰,非特制药水浸泡不能去除。
他将一切恢复原状,亲自监督着禁军将所有香料装箱、贴上封条,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没有任何第三人察觉到那电光火石间的调换。
与此同时,香衡院内,沈流苏端坐灯下,面前铺开的是近三个月所有出入宫禁物资的“清白帖”申请记录。
这是她创立香衡院后,强制推行的新规,任何流入宫中的香料、药材、织物,都必须有香衡院签发的“清白帖”,以证其无毒无害。
这看似繁琐的制度,此刻却成了一张无形的天网。
她的指尖在数百份记录上缓缓划过,最终,精准地停留在了几个名字上——这几位商人,为东宫采办杂物的频率高得异乎寻常。
“青雀,”她头也不抬地吩咐,“以‘春季库藏抽检,核查合规性’为由,带人去这几家商号查验库存。记住,查‘恒源号’时,多带一队暗卫,守住所有出口。”
“是,香主。”
一个时辰后,消息传来。
香衡院女官抵达城南“恒源号”时,掌柜的先是故作镇定,但当女官点名要查验他私库中那批“从南洋重金购回的贡品级沉水香”时,他脸色剧变,竟不顾一切地冲向后院,试图点燃账房,焚毁账册。
然而,他刚冲到门口,数道黑影便从天而降,早已埋伏在此的香衡院暗卫瞬间将他制服在地。
从密室夹层中搜出的账册,记录的内容触目惊心:过去两年间,“恒源号”打着“贡品级沉水香”的名义,向宫中秘密输送经过特殊处理的伪香,累计高达三百余斤。
而账册上,每一个收款人的名字背后,都指向了同一个身份——太医署那些早已因各种“意外”或“重病”故去的官员亲属。
夜深,养心殿。
萧玦独自坐在灯下,面前摊开的正是那本从“恒源号”搜出的账册。
他一页一页地翻看,脸色愈发阴沉。
一条完整而恶毒的链条,在他眼前清晰地浮现:东宫之内有人(极可能是太子的乳母家族)通过宫外势力操控香料采办,再经由太医署内部的蛀虫为其伪造“清白”出身,最后由“恒源号”这样的商家伪造来源,将毒香源源不断地送入宫中。
其目标,早已不是单纯地让某个皇子体弱多病,而是要用这种日积月累、难以察觉的方式,逐步侵蚀、甚至控制帝王的心志!
他想起了太子在天坛上那句疯癫之语:“灯不能灭……灯灭了娘就不见了……”
萧玦沉默了许久,空气死寂得可怕。
他忽然抬头,声音沙哑地问向身边侍立了几十年的老太监:“王德,朕……近来是否常常梦魇?”
老太监“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身体抖如筛糠,颤声道:“陛下……陛下近半年来,夜里……夜里时常惊醒,口中……皆唤着‘母后,勿闭灯’……”
萧玦猛地闭上了眼睛,撑在龙案上的手青筋暴起,宽阔的肩头竟控制不住地微微颤抖。
母后……
他的生母贤妃,正是在他十岁那年的一个深夜,于寝宫灯火尽灭之后,被发现“梦中窒息”而亡。
原来,他自己,早已是这盘棋上被香气操纵的棋子!
同一时刻,香衡院地底,那座专门为审讯与香有关罪案而设的“香狱”。
沈流苏独坐在一间牢室中,与她相对的,是东宫那位掌管所有熏香事宜、此刻却面如死灰的掌香姑姑。
对方一言不发,拒不认罪。
沈流苏也不审,不问。
她只是取出一只小巧的博山炉,点燃了一支香。
香烟升腾,一股奇特的暖香瞬间弥漫开来。
那是以紫麝、冰片,混合了极少量催产草的根茎炼制而成,气味与当年贤妃寝宫最常用的那款“暖情香”,有九成相似。
那老妇闻到香气的瞬间,全身猛地一颤,像是被烙铁烫到一般剧烈抽搐起来。
她浑浊的双眼骤然涌出大颗大颗的泪珠,整个人蜷缩在地,发出野兽般的哀鸣。
“……是贵人……是贵人命奴婢做的……”她语无伦次,彻底崩溃,“贵人说,只要让几位年幼的皇子常年体弱,圣心自然会全部偏向太子殿下……灯……灯必须灭……因为……因为那尊八宝琉璃灯的香炉夹层,只有在趁着换烛的黑暗中……才能打开……”
沈流苏静静地听着,手中的笔在纸上飞速记录,一字未删。
直到老妇哭到力竭,昏死过去,她才缓缓起身,吹熄了那支名为“归忆”的香。
“你说的每一句话,”她对着黑暗中的人影低语,声音没有一丝温度,“都会成为钉进一副棺材的钉子。”
牢门外,冯承恩的身影如山岳般伫立。
他默默记下了供词的时间,上前接过沈流苏手中的原始笔录,看也未看,便将其与那包从东宫暗格中换出的毒香、以及恒源号的账册原本,一同密封进一只沉重的铜匣,亲自送入了御书房的密格之中。
子夜,香衡院密室。
沈流苏独自站在窗前,望着天际那轮残月。
人证、物证、供词、账册……一张足以将东宫连根拔起的大网,已经完全织就。
每一个环节都严丝合缝,每一份证据都铁证如山。
她只需要走进养心殿,将这一切呈给那个已然惊怒交加的帝王,就能瞬间引爆一场惊天动地的宫廷风暴,让所有仇人万劫不复。
然而,她却只是静静地站着,指尖轻轻抚过窗棂上冰冷的雕花。
将这些证据直接呈上,是复仇。
可复仇,从来不只是为了让仇人死去。
更是为了让逝者安息,让真相昭告天下,让沉冤彻底洗雪。
这副足以定人生死的牌,现在握在她手里。
但仅仅打给皇帝一个人看,这场戏,未免太过冷清了。
她需要一个更大的舞台,需要更多的看客,需要让这张网在众目睽睽之下,以一种最无可辩驳、最震撼人心的方式,缓缓收紧。
一个念头,在她心中悄然成形。
她转身,走到那幅巨大的《天下香脉图》前,目光却没有落在代表东宫的那个点上,而是缓缓移向了另一处——皇后所出的嫡长公主,即将举行的及笄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