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鹤唳的消息,终究是没能被宫墙完全禁锢。
仅仅三日,整个前朝便已暗流涌动。
帝王无故罢朝,这在大晏王朝,是比边关战败更令人心惊的信号。
含元殿东暖阁,这个昔日象征着帝国最高权力中枢的地方,此刻却成了一座密不透风的茧,将君王与整个世界隔绝开来。
唯一能自由出入的,只有寥寥数名哑巴太监,以及每日奉命检修殿内通风走龙的工部匠官,冯承恩。
第三日黄昏,冯承恩满面凝重,疾步登上百草苑高塔。
他手中托着一个用油纸层层包裹的小方块,甫一靠近,沈流苏便闻到了一股极其诡异的气味。
那是一种甜到发腻的香,仿佛将百花蜜用烈火熬干,又混入了一丝腐朽的枯木气息。
它诱人沉醉,却又在深处透着一股令人作呕的颓靡。
“香主,”冯承恩的声音压得极低,仿佛怕惊动了什么,“这是从含元殿那尊麒麟香炉的底槽积灰里刮出来的。连着三日,陛下命人昼夜焚烧一种名为‘梦回春’的私调香,烧完的香灰本该是灰白色,可底槽积垢,却……却是暗紫色的,质地黏腻,绝非寻常草木之灰。”
沈流苏接过那块油纸,小心翼翼地展开。
暗紫色的积垢在夕阳下泛着妖异的光。
她甚至不必动用银针或药水,只凭那股萦绕不散的气味,瞳孔便骤然一缩。
“往昔引。”
她吐出这三个字,声音冰冷如铁。
冯承恩一怔:“这是何物?是毒吗?”
“它不属毒,却比世上任何一种见血封喉的毒药,更伤人心智。”沈流苏的指尖轻轻捻起一点粉末,那股甜腻的气息仿佛有了生命,争先恐后地往她鼻腔里钻,“它能无限放大一个人心中最深的执念,诱其沉溺于过往的幻象,直至将现实彻底抛诸脑后,不愿醒来。”
她霍然起身,快步走向高塔内那一排排顶天立地的巨大书架。
这里是香政司的核心,存放着大晏开国以来所有的《帝王用香档》。
她踩着梯子,纤细的手指飞速掠过一卷卷贴着黄签的宗卷,最终,从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抽出了一本早已泛黄的薄册。
《淑妃遗稿》。
册子被保养得很好,却掩不住岁月的痕迹。
沈流苏飞快翻动,果然在末页找到了一张独立的香方——梦回春。
配方旁,还有一行娟秀的小字注解:“愿君常安,夜夜梦归少年时。”
淑妃,萧玦尚是皇子时,唯一真心相待、却因宫廷斗争早早病逝的女子。
她曾是少年帝王心中,唯一的温情与柔软。
沈流苏的心,一寸寸沉了下去。
这不仅是沉溺,更是主动的逃避。
她立刻调阅了近三年来所有由香政司记录的“情绪档案”,两相对照,一个令人心寒的规律浮出水面。
每逢朝局剧烈动荡、帝王面临艰难抉择之际,这股“梦回春”的香气,便会如鬼魅般,在养心殿极微弱地出现一两日。
只是以往剂量极小,混在其他安神香中,如同一滴墨落入大海,未曾被人察觉。
而这一次,秋狝归来,朝中因彻查“忘忧籽”一案而掀起的清洗刚刚开始,盘根错错的利益集团如同一张大网,每一次拉扯都牵动着无数人的生死荣辱。
萧玦,正处在风暴的中心。
他终究,还是选择了逃回那座用回忆筑成的牢笼。
彻夜不熄的焚香,是他主动向自己的心魔缴械投降。
“香主,我们必须立刻进谏!再这么下去,陛下……”冯承恩焦急道。
“不。”沈流苏断然拒绝,她的眼神冷静得可怕,“此刻去劝,只会将他推得更远。一个决意要醉的人,你砸了他的酒坛,他只会恨你,然后去找另一坛。”
她没有贸然行动,而是下达了一连串看似毫不相干的命令。
“传令香衡司,立刻秘密采集含元殿周边空气,每半个时辰一次,绘制‘情绪气流图’。”
“命百草苑匠人,即刻备制‘醒神露’三百斤,以青竹、薄荷、龙脑为主,不求香,只求其清冽之气。”
“冯匠官,我要你在今夜子时之前,在含元殿外围九宫格位,布设九座微型喷雾机括,引活水驱动,借风力将‘醒神露’化为无形水雾,缓慢送入殿宇范围。记住,要慢,要润物无声,绝不能惊动圣驾。”
一道道指令发出,整个百草苑如同一个精密的仪器,悄然运转起来。
那张“情绪气流图”很快被绘制出来。
图上用不同颜色的线条,标注着含元殿内外空气的流动与成分变化。
代表着“梦回春”的甜腻气息,如同浓稠的沼泽,将整个东暖阁包裹得密不透风,殿内气压低沉滞涩。
连带着,廊下值守的宦官和侍卫,也一个个精神萎靡,频频打盹,甚至有人在交接班时言语错乱,颠三倒四。
这香,已在无形中污染了整个权力核心的环境。
子时一到,九座由冯承恩亲手打造的机关准时启动。
肉眼看不见的水雾,携带着“醒神露”凛冽的清气,顺着夜晚的微风,一丝一缕地渗入那片甜腻的“沼泽”。
它并非强行驱散,而是像在浑浊的水中,注入一道微弱却持续不断的清泉。
第一日,图上的紫色区域边缘,颜色淡了微不可查的一丝。
第二日,殿外廊下的宦官打盹的次数减少了,眼神也恢复了些许清明。
第三日清晨,当最新的“情绪气流图”送到沈流苏面前时,她看着图上那片紫色沼泽中心,出现了一个极其微小的、代表着清气的白色漩涡时
果然,未及午时,含元殿的大门,三日来第一次,缓缓开启了一道缝。
传旨的太监声音沙哑,只说了一句:“陛下,于殿外回廊,召见香主。”
沈流苏换上一身素净的宫装,未带任何香品,独自一人前往。
萧玦就站在檐下,负手而立。
他依旧穿着那身常服,身形挺拔如松,但脸色却苍白得像一张宣纸,眼下的乌青泄露了他连日来的煎熬。
然而,那双深邃的眸子,却已褪去了混沌,恢复了往日的清明与锐利。
风吹过回廊,带来远处草木的清新气息。
“你没来劝我?”他率先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久未言语的沙哑,眼神复杂地落在她身上。
沈流苏垂下眼帘,平静地回答:“陛下若真想醒,不必人劝;若不愿醒,臣劝也无用。臣只是,让风,带回了一点现实的味道。”
她微微抬手,指向远处百草苑高塔上那面迎风缓缓转动的“执风”铜印风标。
“今晨的‘清浊香报’显示,含元殿范围内的香氛浓度,比昨日下降了半成。”她顿了顿,一字一句道,“是您自己,减了香的用量。”
空气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萧玦的目光从她身上移开,望向虚空,仿佛穿透了层层宫墙,看到了遥远的过去。
良久,他才发出一声极轻的叹息,那叹息里,有疲惫,有自嘲,更有卸下伪装后的坦诚。
“小时候,她说,这香能让人梦见自己的家。”他的声音低沉下去,“后来,她死了,我也成了一个……永远不能回家的人。每一次做决定,都像在亲手砍自己的骨头。朕……只是想再闻一次。”
那份无人可见的脆弱,终于在此刻,暴露在了沈流苏面前。
她没有说“节哀”,也没有说“陛下要以江山为重”之类的空话。
她只是轻声道:“可如今,宫墙内外,有无数人等着您做主,让他们能安稳地回到自己的家。他们等您,不是为了权术制衡,而是为了让他们,不必再像您一样,躲进回忆里才能活下去。”
她从袖中取出一只通体洁白、没有任何纹饰的素瓷小瓶,双手奉上。
“这是臣新调的‘当下露’。”她的声音温柔却坚定,“它没有甜,也没有痛,闻到的,只有每一次呼吸本身。”
萧玦的视线,缓缓落在那只小瓶上。
“呼吸本身……”他低声咀嚼着这几个字,他没有伸手去接,只是道:“换上吧。”
当晚,含元殿紧闭的大门彻底敞开。
内阁首辅张居同等人被连夜召见,一道道积压了三日的政令,如流水般发出,迅速稳定了骚动不安的朝局。
殿内,那尊麒麟香炉中焚烧的,已换成了“松针雪芽”与“当下露”的组香。
清冽如霜的气息里,裹挟着一丝若有若无、如同雨后青草般的宁静。
冯承恩带人清理旧炉时,在炉内夹层中,起出了一枚被熏得发黑的薄铜片。
他擦去灰烬,只见上面用刀尖刻着一行极小的字:宁负天下,不负初心。
他手一紧,便要将其投入火盆销毁,这等帝王心迹,泄露出去便是弥天大祸。
“留着吧。”沈流苏的声音从他身后传来,制止了他。
冯承恩不解地回头。
沈流苏看着那枚铜片,目光幽深:“收进香政司的密档。不是为了纪念软弱,是为了记住——他曾有过可以逃的资格,却还是,选择回来了。”
深夜,皇宫深处,那口由无数香案遗址的灰烬铸成的铜钟,在无风的静夜里,竟自行发出一声极轻微的震颤,嗡鸣声一闪而逝,仿佛在回应着某个尘埃落定的无声誓言。
这一场君王与心魔的角力,似乎就此落幕。
京城迎来了一场久违的安宁。
然而,所有人都忽略了,当新的秩序建立之时,那些被埋在旧秩序废墟之下的幽魂,并不会甘于寂静。
腊月初七,天降薄雪。
雪落无声,堪堪覆盖了京城青石路上的旧日尘埃,也似乎要将那些深埋的秘密,一并冰封。
内务府一名掌管旧档的老吏,在清点前朝废弃的卷宗时,指尖无意中划过一个尘封已久的木匣。
木匣上,用早已褪色的朱砂写着三个字——脂泽坊。
他犹豫了一下,终究还是将一份关于脂泽坊旧人旧事的卷宗,从积灰的架子上取了下来,吹了吹上面的灰。
仅仅三日,整个前朝便已暗流涌动。
帝王无故罢朝,这在大晏王朝,是比边关战败更令人心惊的信号。
含元殿东暖阁,这个昔日象征着帝国最高权力中枢的地方,此刻却成了一座密不透风的茧,将君王与整个世界隔绝开来。
唯一能自由出入的,只有寥寥数名哑巴太监,以及每日奉命检修殿内通风走龙的工部匠官,冯承恩。
第三日黄昏,冯承恩满面凝重,疾步登上百草苑高塔。
他手中托着一个用油纸层层包裹的小方块,甫一靠近,沈流苏便闻到了一股极其诡异的气味。
那是一种甜到发腻的香,仿佛将百花蜜用烈火熬干,又混入了一丝腐朽的枯木气息。
它诱人沉醉,却又在深处透着一股令人作呕的颓靡。
“香主,”冯承恩的声音压得极低,仿佛怕惊动了什么,“这是从含元殿那尊麒麟香炉的底槽积灰里刮出来的。连着三日,陛下命人昼夜焚烧一种名为‘梦回春’的私调香,烧完的香灰本该是灰白色,可底槽积垢,却……却是暗紫色的,质地黏腻,绝非寻常草木之灰。”
沈流苏接过那块油纸,小心翼翼地展开。
暗紫色的积垢在夕阳下泛着妖异的光。
她甚至不必动用银针或药水,只凭那股萦绕不散的气味,瞳孔便骤然一缩。
“往昔引。”
她吐出这三个字,声音冰冷如铁。
冯承恩一怔:“这是何物?是毒吗?”
“它不属毒,却比世上任何一种见血封喉的毒药,更伤人心智。”沈流苏的指尖轻轻捻起一点粉末,那股甜腻的气息仿佛有了生命,争先恐后地往她鼻腔里钻,“它能无限放大一个人心中最深的执念,诱其沉溺于过往的幻象,直至将现实彻底抛诸脑后,不愿醒来。”
她霍然起身,快步走向高塔内那一排排顶天立地的巨大书架。
这里是香政司的核心,存放着大晏开国以来所有的《帝王用香档》。
她踩着梯子,纤细的手指飞速掠过一卷卷贴着黄签的宗卷,最终,从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抽出了一本早已泛黄的薄册。
《淑妃遗稿》。
册子被保养得很好,却掩不住岁月的痕迹。
沈流苏飞快翻动,果然在末页找到了一张独立的香方——梦回春。
配方旁,还有一行娟秀的小字注解:“愿君常安,夜夜梦归少年时。”
淑妃,萧玦尚是皇子时,唯一真心相待、却因宫廷斗争早早病逝的女子。
她曾是少年帝王心中,唯一的温情与柔软。
沈流苏的心,一寸寸沉了下去。
这不仅是沉溺,更是主动的逃避。
她立刻调阅了近三年来所有由香政司记录的“情绪档案”,两相对照,一个令人心寒的规律浮出水面。
每逢朝局剧烈动荡、帝王面临艰难抉择之际,这股“梦回春”的香气,便会如鬼魅般,在养心殿极微弱地出现一两日。
只是以往剂量极小,混在其他安神香中,如同一滴墨落入大海,未曾被人察觉。
而这一次,秋狝归来,朝中因彻查“忘忧籽”一案而掀起的清洗刚刚开始,盘根错错的利益集团如同一张大网,每一次拉扯都牵动着无数人的生死荣辱。
萧玦,正处在风暴的中心。
他终究,还是选择了逃回那座用回忆筑成的牢笼。
彻夜不熄的焚香,是他主动向自己的心魔缴械投降。
“香主,我们必须立刻进谏!再这么下去,陛下……”冯承恩焦急道。
“不。”沈流苏断然拒绝,她的眼神冷静得可怕,“此刻去劝,只会将他推得更远。一个决意要醉的人,你砸了他的酒坛,他只会恨你,然后去找另一坛。”
她没有贸然行动,而是下达了一连串看似毫不相干的命令。
“传令香衡司,立刻秘密采集含元殿周边空气,每半个时辰一次,绘制‘情绪气流图’。”
“命百草苑匠人,即刻备制‘醒神露’三百斤,以青竹、薄荷、龙脑为主,不求香,只求其清冽之气。”
“冯匠官,我要你在今夜子时之前,在含元殿外围九宫格位,布设九座微型喷雾机括,引活水驱动,借风力将‘醒神露’化为无形水雾,缓慢送入殿宇范围。记住,要慢,要润物无声,绝不能惊动圣驾。”
一道道指令发出,整个百草苑如同一个精密的仪器,悄然运转起来。
那张“情绪气流图”很快被绘制出来。
图上用不同颜色的线条,标注着含元殿内外空气的流动与成分变化。
代表着“梦回春”的甜腻气息,如同浓稠的沼泽,将整个东暖阁包裹得密不透风,殿内气压低沉滞涩。
连带着,廊下值守的宦官和侍卫,也一个个精神萎靡,频频打盹,甚至有人在交接班时言语错乱,颠三倒四。
这香,已在无形中污染了整个权力核心的环境。
子时一到,九座由冯承恩亲手打造的机关准时启动。
肉眼看不见的水雾,携带着“醒神露”凛冽的清气,顺着夜晚的微风,一丝一缕地渗入那片甜腻的“沼泽”。
它并非强行驱散,而是像在浑浊的水中,注入一道微弱却持续不断的清泉。
第一日,图上的紫色区域边缘,颜色淡了微不可查的一丝。
第二日,殿外廊下的宦官打盹的次数减少了,眼神也恢复了些许清明。
第三日清晨,当最新的“情绪气流图”送到沈流苏面前时,她看着图上那片紫色沼泽中心,出现了一个极其微小的、代表着清气的白色漩涡时
果然,未及午时,含元殿的大门,三日来第一次,缓缓开启了一道缝。
传旨的太监声音沙哑,只说了一句:“陛下,于殿外回廊,召见香主。”
沈流苏换上一身素净的宫装,未带任何香品,独自一人前往。
萧玦就站在檐下,负手而立。
他依旧穿着那身常服,身形挺拔如松,但脸色却苍白得像一张宣纸,眼下的乌青泄露了他连日来的煎熬。
然而,那双深邃的眸子,却已褪去了混沌,恢复了往日的清明与锐利。
风吹过回廊,带来远处草木的清新气息。
“你没来劝我?”他率先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久未言语的沙哑,眼神复杂地落在她身上。
沈流苏垂下眼帘,平静地回答:“陛下若真想醒,不必人劝;若不愿醒,臣劝也无用。臣只是,让风,带回了一点现实的味道。”
她微微抬手,指向远处百草苑高塔上那面迎风缓缓转动的“执风”铜印风标。
“今晨的‘清浊香报’显示,含元殿范围内的香氛浓度,比昨日下降了半成。”她顿了顿,一字一句道,“是您自己,减了香的用量。”
空气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萧玦的目光从她身上移开,望向虚空,仿佛穿透了层层宫墙,看到了遥远的过去。
良久,他才发出一声极轻的叹息,那叹息里,有疲惫,有自嘲,更有卸下伪装后的坦诚。
“小时候,她说,这香能让人梦见自己的家。”他的声音低沉下去,“后来,她死了,我也成了一个……永远不能回家的人。每一次做决定,都像在亲手砍自己的骨头。朕……只是想再闻一次。”
那份无人可见的脆弱,终于在此刻,暴露在了沈流苏面前。
她没有说“节哀”,也没有说“陛下要以江山为重”之类的空话。
她只是轻声道:“可如今,宫墙内外,有无数人等着您做主,让他们能安稳地回到自己的家。他们等您,不是为了权术制衡,而是为了让他们,不必再像您一样,躲进回忆里才能活下去。”
她从袖中取出一只通体洁白、没有任何纹饰的素瓷小瓶,双手奉上。
“这是臣新调的‘当下露’。”她的声音温柔却坚定,“它没有甜,也没有痛,闻到的,只有每一次呼吸本身。”
萧玦的视线,缓缓落在那只小瓶上。
“呼吸本身……”他低声咀嚼着这几个字,他没有伸手去接,只是道:“换上吧。”
当晚,含元殿紧闭的大门彻底敞开。
内阁首辅张居同等人被连夜召见,一道道积压了三日的政令,如流水般发出,迅速稳定了骚动不安的朝局。
殿内,那尊麒麟香炉中焚烧的,已换成了“松针雪芽”与“当下露”的组香。
清冽如霜的气息里,裹挟着一丝若有若无、如同雨后青草般的宁静。
冯承恩带人清理旧炉时,在炉内夹层中,起出了一枚被熏得发黑的薄铜片。
他擦去灰烬,只见上面用刀尖刻着一行极小的字:宁负天下,不负初心。
他手一紧,便要将其投入火盆销毁,这等帝王心迹,泄露出去便是弥天大祸。
“留着吧。”沈流苏的声音从他身后传来,制止了他。
冯承恩不解地回头。
沈流苏看着那枚铜片,目光幽深:“收进香政司的密档。不是为了纪念软弱,是为了记住——他曾有过可以逃的资格,却还是,选择回来了。”
深夜,皇宫深处,那口由无数香案遗址的灰烬铸成的铜钟,在无风的静夜里,竟自行发出一声极轻微的震颤,嗡鸣声一闪而逝,仿佛在回应着某个尘埃落定的无声誓言。
这一场君王与心魔的角力,似乎就此落幕。
京城迎来了一场久违的安宁。
然而,所有人都忽略了,当新的秩序建立之时,那些被埋在旧秩序废墟之下的幽魂,并不会甘于寂静。
腊月初七,天降薄雪。
雪落无声,堪堪覆盖了京城青石路上的旧日尘埃,也似乎要将那些深埋的秘密,一并冰封。
内务府一名掌管旧档的老吏,在清点前朝废弃的卷宗时,指尖无意中划过一个尘封已久的木匣。
木匣上,用早已褪色的朱砂写着三个字——脂泽坊。
他犹豫了一下,终究还是将一份关于脂泽坊旧人旧事的卷宗,从积灰的架子上取了下来,吹了吹上面的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