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考场内外-《平凡的世界之王满银的躺平人生》

  政治考试的铃声刚落,孙少安跟着交了卷的人流走出教室,太阳穴还带着点紧绷后的酸胀。

  走廊里满是脚步声和低声议论,有人攥着试卷边角嘟囔“那道论述题没答全”,有人靠着墙抽烟,眉头拧成疙瘩。

  王满银在教学楼门口的老槐树下等着,见他出来,递过一个军用水壶:“喝点水,缓口气。”

  少安拧开壶盖,凉丝丝的糖水滑过喉咙,刚才答题时的紧张劲散了大半。“姐夫,题……太简单了,全是咱背过的。”他声音压得低,眼里却闪着亮。

  王满银瞥了眼周围,用胳膊肘碰了他一下:“小声点。考完一科丢一科,别再说。”

  少安这才留意到,旁边几个考生正垂头丧气地叹气。一个戴眼镜的后生蹲在地上,双手抓着头发:“阶级斗争那道题,我答得乱七八糟,肯定要砸。”

  另一个络腮胡汉子接话:“可不是嘛,论述题我都不知怎么说,课本上没有……。”

  他抿了抿嘴,把剩下的话咽了回去,心里扑腾得厉害,这时才知道胸有成竹的含金量。十五分钟过得飞快,铃声再次响起,少安快步走进语文考场。

  语文试卷刚发下来,少安先扫了眼作文题——《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我的实践与体会》。他心里一松,笔尖在纸上顿了顿,稳了稳神。

  基础题都是识字写字、词语解释,还有一段《为人民服务》的节选默写,这些他闭着眼都能写对。

  文学鉴赏考了一段鲁迅的短文,问段落大意和思想内涵,姐夫当初跟他讲过,鲁迅的文章要抓“批判”和“唤醒”,他顺着这个思路往下写,笔尖不停。

  实用读写是让写一份生产队春耕动员通知,格式姐夫教过,称呼、正文、落款、日期,一项都不能少。他想着双水村春耕时的场景,把播种时间、劳力分配、注意事项一条条写清楚,语言简练,符合要求。

  到了作文,少安没有急着动笔。他想起在农技站宿舍,姐夫坐在炕沿上跟他说:“写作文就像种地,得有根有据。先摆事实,再讲道理,最后拔高。”

  润叶姐也帮他改过类似的范文,让他结合自己带领村民修水渠、种庄稼的事来写。

  他笔尖落下,先写了双水村以前缺水,庄稼种不好,村民们心不齐。

  后来他跟着父亲和村里的老人们,挨家挨户动员,一起找水源、挖水渠,手上磨起了泡也没人退缩。

  水渠修成那天,看着水流进旱地,村民们脸上的笑,他才真正明白“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这句话的意思。

  在作文最后收尾升华他是这么写的。“回望这段实践之路,我愈发坚信:群众的智慧藏在朴素的话语里,群众的力量聚在实干的行动中。

  “英雄”从不是孤胆的传奇,而是亿万人民的共同名字。他们以双手耕耘希望,以坚守诠释担当,用最实在的行动书写着历史的篇章。

  站在新的起点,我深知,唯有始终把自己放在群众之中,拜群众为师、向群众学习,才能汲取无穷的力量,在建设祖国的道路上勇毅前行,让“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这一真理,在新时代绽放更璀璨的光芒。”

  文章写得流畅,两个小时的考试时间,他还剩半个钟头就写完了,又从头到尾检查了一遍,改了几个错别字,才放下笔。

  中午吃饭时,王满银没有和他讨论考试的题目,只是让他放松再放松。

  下午两点,数学考试开始。少安接过试卷,心里更有底了。分数运算、一元二次方程,都是姐夫反复让他练的基础题。平面几何考了三角形面积计算,还有一道相似三角形证明,他画了辅助线,一步步推导,很快就有了答案。

  最让他觉得亲切的是应用题,一道算农田面积,说一块梯形的地,上底多少,下底多少,高多少,让求产量。

  他想起润叶教他算自家的自留地方法,算得又快又准。还有一道算农具耗材,问打造多少把锄头需要多少铁,他结合队里铁匠铺的情况,很快算出结果。

  物理和化学考试也没超出范围。物理考了杠杆原理,问用锄头锄地时的支点和用力点,还有照明电路的简单故障分析。

  化学考了铁生锈的原因,还有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的反应,这些都是姐夫用农村常见的例子跟他讲过的,比如队里的锄头生锈了怎么处理,种地时怎么用石灰调土壤。

  最后一门化学考完,铃声响起时,少安几乎是立刻站了起来。他走出教学楼,阳光晃得他眯了眯眼,心里的兴奋再也按捺不住。他小跑到王满银面前,声音都带着颤:“姐夫!太简单了!所有题我都会!没有一道超出咱复习的范围!”

  王满银赶紧拉了他一把,往旁边人少的地方走,压低声音:“别咋呼!沉住气……。”

  少安这才注意到,周围的考生大多垂头丧气。刚才那个戴眼镜的后生,眼圈都红了,跟身边的人说:“数学的方程我都没解对,物理的电学题完全摸不着头脑。”

  还有个女考生,一边走一边抹眼泪:“化学的很多方程式我记不起来,这下肯定考不上了。”

  他脸上的笑容淡了些,心里却更踏实了。王满银看着他,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走,先回宿舍休息一下,晚上吃点好的。”

  两人往临时宿舍走,路上遇到几个同宿舍的考生。张大力拍了拍少安的肩膀:“兄弟,考得咋样?我那物理,好多题都没看懂。”

  少安老实说:“都一样,我也糊涂着呢。”

  李建军推了推眼镜,叹了口气:“还是没复习好,我这语文作文都没写够字数,心里慌得很。”

  回到宿舍,少安开始收拾书本和网兜。那些翻得卷边的课本,写满字迹的笔记,此刻都显得格外亲切。

  王满银坐在一旁抽烟,看着他忙碌的身影,慢悠悠地说:“考完了就别想了,等五号张榜。咱明天把学校好好转一转,在这学校里,就能让人感受到知识的厚重。”

  少安“嗯”了一声,手里的动作没停。他看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心里充满了期待。

  他知道,这场考试,不仅是对他这半年努力的检验,更是他人生的一个新起点。

  无论结果如何,他都不会后悔这一路的奔波和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