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小红楼内的“攻坚”-《六零悍女:末世大佬的逆袭之路》

  小红楼彻底与世隔绝,成为了院中之院。

  厚重的窗帘终日紧闭,只有排气扇低沉的嗡鸣证明着这里并非空置。

  楼内,时间仿佛失去了意义,白昼与黑夜的界限模糊,只有墙上挂钟的滴答声记录着时间的流逝。

  “利剑”小组的攻坚工作从一开始就陷入了僵局。

  沈棠草图上的构想虽然精妙,但落实到具体参数和材料上,困难重重。

  最大的难题首先出现在发射筒材料上。

  沈棠设想的是采用一种新型高比强度复合材料,

  既要足够轻便单兵携带,

  又要能承受极高的膛压和高温燃气冲刷。

  材料组的小孙和小陈在实验室里泡了三天三夜,

  尝试了多种树脂基体和纤维增强方案,

  不是强度不达标,就是耐温性不够,

  或者工艺过于复杂根本无法实现小批量生产。

  “沈工,您看这个数据,”

  小孙顶着两个黑眼圈,指着记录本上曲折的曲线,声音沙哑,

  “热压罐成型后,层间剪切强度还是不够理想,

  模拟膛压测试到百分之七十就出现分层了。”

  老周拿着一个失败的样品,

  对着灯光仔细查看,

  眉头拧成了疙瘩:“这材料是轻了,可也太‘脆’了,战场上磕磕碰碰,可靠性怎么保证?”

  沈棠看着疲惫的团队成员,

  没有急于下结论。

  她拿起失败的样品,用手指感受着材料的质感,又仔细查看了微观结构照片。

  “也许我们的思路错了,”

  她沉吟道,

  “不一定非要追求单一的极致性能。能不能尝试功能梯度材料的思路?

  在承受高压的关键部位用高强高模量纤维,其他部位适当降低要求,兼顾韧性和轻量化?”

  这个思路让众人眼前一亮。

  但随之而来的是更复杂的工艺设计和计算。

  小红楼里的灯光,又亮了一个通宵。

  尽管保密措施严格,但小组成员总要吃饭。

  食堂成了唯一能与外界产生微弱联系的场所。

  沈棠和团队成员们总是错开高峰期,坐在角落匆匆用餐,很少与人交谈。

  这天中午,沈棠去得稍晚,食堂里人已不多。

  她打好饭,刚坐下,一个身影就坐在了她对面——是研究院党委的齐副书记,一位平时笑容可掬、但眼神锐利的老革命。

  “小沈啊,最近气色不太好啊,要注意休息。”

  齐副书记关切地说,

  目光却似有若无地扫过沈棠放在桌边、印着“保密”字样的文件夹,里面只是一些无关紧要的演算草稿。

  “谢谢齐书记关心,所里最近任务紧,大家都一样。”

  沈棠礼貌而谨慎地回答。

  “是啊,都是为了国家嘛。”

  齐副书记笑了笑,夹起一块红烧肉,看似随意地闲聊,

  “听说你们材料所最近动静不小啊,连后面那栋破楼都收拾出来了?是有什么大项目吗?”

  沈棠心中警铃微作,脸上却不动声色:“所里安排,我们只管干活。具体内容有保密纪律,不方便说。”

  “理解,理解。”齐副书记点点头,不再追问,转而聊起了天气和食堂的饭菜口味。

  这看似寻常的闲聊,却让沈棠背后生出一层细汗。

  齐副书记的试探,是出于正常的领导关心,还是别有用心?

  她不敢确定,但“幻影”组织的阴影让她对任何打探都格外敏感。

  回到小红楼,她立刻将这次“偶遇”报告给了刘所长和保卫处。

  调查反馈,齐副书记背景清白,历史经过多次审查,暂时未发现异常。

  但沈棠心中的那根弦,绷得更紧了。

  经过近一个月的艰苦攻关,发射筒材料的梯度复合方案终于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小孙和小陈通过调整纤维铺层角度和树脂配方,

  成功制备出了满足模拟测试要求的样段。虽然工艺依然复杂,但至少看到了实现的可能。

  然而,更大的挑战接踵而至。

  火药专家老吴那边遇到了麻烦。

  沈棠设计的高燃速、高比冲推进剂配方,

  在实验室小样制备时表现良好,

  但一旦放大到接近实战尺寸装药,就出现了燃烧不稳定和临界直径过大的问题。

  这意味着要么发射筒做得更粗更重,

  失去单兵便携的意义,要么就必须找到新的稳定剂和工艺来控制燃烧过程。

  老吴是个倔脾气,连续失败了十几次,脸色铁青,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不吃不喝。

  沈棠去看他时,只见他头发凌乱,眼里布满血丝,对着满桌子的实验数据发呆。

  “老吴,歇歇吧,身体要紧。”沈棠劝道。

  “不行!搞不定这个,前面所有努力都白费!”

  老吴猛地一拍桌子,声音嘶哑,

  “这鬼东西,理论计算没问题,怎么一到实际就走样!”

  沈棠没有劝他,而是拿起失败的数据报告,仔细看了很久。

  她注意到一个细节:每次放大试验,环境湿度的微小变化似乎对结果有显着影响。

  “老吴,”

  她指着数据说,

  “会不会是吸湿性?我们用的那种新型氧化剂,是不是对湿度特别敏感?放大后表面积体积比变化,吸湿导致成分微变,影响了燃速?”

  老吴愣了一下,猛地抢过报告,仔细核对,半晌,

  重重叹了口气:“妈的!可能真是这个原因!我怎么就没想到!”

  他像是重新注入了活力,立刻开始设计新的防潮包覆方案。

  小红楼里,再次充满了紧张而忙碌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