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几个深夜的潜心勾勒,
沈棠的保密笔记本上,那份关于新型单兵火箭筒的设计草图逐渐丰满起来。
她遵循着从原理到结构、从整体到局部的严谨步骤,确保每一笔都有据可依。
草图旁密密麻麻的注解,
不仅涉及材料选择,
大胆提出了几种新型合金和陶瓷复合材料的应用可能,
还包括了初步的弹道计算、膛压估算以及人机工程学方面的考量,
如发射筒的重量分布、抵肩形状的设计等。
虽然许多细节仍是推演和假设,
需要大量实验验证,
但整个设计框架已显露出超越时代的简洁、高效与致命性。
她深知这份草图的分量。
在一个寻常的工作日下午,
她带着笔记本,
敲开了刘所长办公室的门。
阳光透过窗户,在水泥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办公室里弥漫着茶叶和旧书报的味道。
“所长,占用您一点时间。”
沈棠将笔记本翻到那一页,推到刘所长面前,
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郑重,
“这是我近期结合材料研究的一些延伸思考,
关于单兵反装甲武器的一点不成熟构想,想请您把关。”
刘所长正端着搪瓷缸喝茶,闻言放下缸子,戴上老花镜,起初表情还有些随意。
然而,当他的目光落在那些精准的线条和详尽的标注上时,轻松的神色瞬间凝固了。
他身体前倾,手指下意识地跟着图纸上的结构移动,呼吸渐渐变得粗重。
“这……这是……”
他猛地抬起头,镜片后的眼睛瞪得老大,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发颤,
“沈棠!这图……这思路……你从哪里得来的灵感?!”
他指着那个独特的药型罩结构和创新的尾翼稳定设计,手指都在微微发抖。
“主要是基于对现有武器不足的思考,以及我们在高强度和耐高温材料上的一些新发现,做的推演。”
沈棠回答得谨慎而谦逊,
“很多地方还只是纸上谈兵,需要大量验证。”
“纸上谈兵?这可不是纸上谈兵!”
刘所长激动地站起来,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拿起笔记本又放下,反复端详,
“这药型罩的形状!这燃烧室的压力曲线设计!还有这个……这个复合材料发射筒的构想!天才!
简直是天才般的构想!
虽然细节粗糙,但大方向绝对正确!
这要是真能搞出来,咱们战士手里就多了一把能敲掉乌龟壳的硬榔头啊!”
他猛地停下脚步,严肃地看着沈棠,压低声音:
“沈棠同志,这份东西……价值连城!它已经超出了我们材料所的研究范畴!
我必须立刻、马上向院党委和更高层汇报!
你要有心理准备,很可能会有更高级别的专家介入,
甚至……项目地点也会调整,保密级别会提到最高!”
沈棠平静地点点头:“我明白,所长。一切服从组织安排。”
刘所长重重地拍了拍沈棠的肩膀,
眼神充满了激赏和前所未有的郑重:
“好!好样的!沈棠!你这次……可能是立了一个天大的功劳!我这就去打电话!”
他拿起笔记本,像捧着珍宝一样,快步走向保密电话机。
刘所长的紧急汇报,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
院党委高度重视,连夜召开秘密会议。
与会领导和技术权威在仔细审阅了沈棠的草图后,无不感到震惊。
经过激烈讨论和紧急请示上级,一项绝密决定迅速下达:
一、立即成立代号“利剑”的专项预研小组,由沈棠担任技术总负责人,刘所长任行政协调人。
二、从全院范围内,秘密抽调最可靠、业务能力最强的机械、化工、弹药、材料等方面的专家,加入小组。
抽调原则:政治绝对可靠,业务精湛,口风严。
三、将研究院后院一栋独立、僻静、原本存放废旧仪器的小红楼紧急腾空,
进行保密改造,作为“利剑”小组的专用工作场所。
安保级别提升至最高。
四、沈棠的设计草图列为最高机密,所有参与人员必须签署终身保密协议。
消息在研究院最高层面悄然传开,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被点名的专家们既感到荣幸,又深知责任重大,彼此心照不宣地开始交接手头工作。
整个研究院的气氛,无形中多了一丝紧张和肃穆。
普通职工虽然不明就里,但也隐约感觉到,有重大的事情正在发生。
傍晚,沈棠比平时晚了一些回到小院。
钱教授已经炒好了青菜,蒸了一碟咸鱼,锅里还温着小米粥。
苏老爷子和赵教授正在棋盘上厮杀,见沈棠回来,都抬头笑了笑。
“今天所里忙啊?”
钱教授一边盛粥一边问。
“嗯,有点事。”
沈棠含糊地应道,接过粥碗,心里琢磨着如何跟陆铮说。
她知道,这事瞒不过他,也必须让他知道。
陆铮回来时,天色已黑。他脱下军帽,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依旧锐利。吃饭时,沈棠寻了个空隙,低声对他说:“饭后有点事跟你说。”
陆铮看了她一眼,点点头。
饭后,两人回到自己屋里。
沈棠关上门,
将“利剑”小组的事情简单告诉了陆铮,
省略了具体技术细节,只说是上级看重她材料研究的背景,
让她参与一项新的重要国防项目,以后可能会更忙,保密要求更高。
陆铮静静地听着,眉头微微蹙起。
他走到窗边,望着窗外漆黑的夜色,沉默了片刻。
作为军人,他当然明白“重要国防项目”意味着什么,也清楚其背后的风险。
“项目地点在哪?”他问,声音低沉。
“就在院里,后面那栋小红楼。”沈棠说。
陆铮转过身,目光深沉地看着她:“安保措施呢?”
“最高级别。”沈棠迎着他的目光,“刘所长亲自抓,保卫处会加派人手。”
陆铮走到她面前,握住她的手,她的手有些凉。
“棠棠,”
他的声音很轻,却带着千钧之力,
“我知道你的能力,也支持你为国防出力。但‘幻影’的阴影还没散去。你现在……会更显眼,更危险。答应我,一切小心,严格遵守保密纪律,任何时候,安全第一。”
沈棠感受着他掌心传来的温度和力量,
重重地点头:“我明白。我会小心的。你也是。”
夫妻二人相视无言,
却都读懂了对方眼中的担忧与坚定。
窗外,夜风拂过树梢,发出沙沙的轻响,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
沈棠的保密笔记本上,那份关于新型单兵火箭筒的设计草图逐渐丰满起来。
她遵循着从原理到结构、从整体到局部的严谨步骤,确保每一笔都有据可依。
草图旁密密麻麻的注解,
不仅涉及材料选择,
大胆提出了几种新型合金和陶瓷复合材料的应用可能,
还包括了初步的弹道计算、膛压估算以及人机工程学方面的考量,
如发射筒的重量分布、抵肩形状的设计等。
虽然许多细节仍是推演和假设,
需要大量实验验证,
但整个设计框架已显露出超越时代的简洁、高效与致命性。
她深知这份草图的分量。
在一个寻常的工作日下午,
她带着笔记本,
敲开了刘所长办公室的门。
阳光透过窗户,在水泥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办公室里弥漫着茶叶和旧书报的味道。
“所长,占用您一点时间。”
沈棠将笔记本翻到那一页,推到刘所长面前,
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郑重,
“这是我近期结合材料研究的一些延伸思考,
关于单兵反装甲武器的一点不成熟构想,想请您把关。”
刘所长正端着搪瓷缸喝茶,闻言放下缸子,戴上老花镜,起初表情还有些随意。
然而,当他的目光落在那些精准的线条和详尽的标注上时,轻松的神色瞬间凝固了。
他身体前倾,手指下意识地跟着图纸上的结构移动,呼吸渐渐变得粗重。
“这……这是……”
他猛地抬起头,镜片后的眼睛瞪得老大,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发颤,
“沈棠!这图……这思路……你从哪里得来的灵感?!”
他指着那个独特的药型罩结构和创新的尾翼稳定设计,手指都在微微发抖。
“主要是基于对现有武器不足的思考,以及我们在高强度和耐高温材料上的一些新发现,做的推演。”
沈棠回答得谨慎而谦逊,
“很多地方还只是纸上谈兵,需要大量验证。”
“纸上谈兵?这可不是纸上谈兵!”
刘所长激动地站起来,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拿起笔记本又放下,反复端详,
“这药型罩的形状!这燃烧室的压力曲线设计!还有这个……这个复合材料发射筒的构想!天才!
简直是天才般的构想!
虽然细节粗糙,但大方向绝对正确!
这要是真能搞出来,咱们战士手里就多了一把能敲掉乌龟壳的硬榔头啊!”
他猛地停下脚步,严肃地看着沈棠,压低声音:
“沈棠同志,这份东西……价值连城!它已经超出了我们材料所的研究范畴!
我必须立刻、马上向院党委和更高层汇报!
你要有心理准备,很可能会有更高级别的专家介入,
甚至……项目地点也会调整,保密级别会提到最高!”
沈棠平静地点点头:“我明白,所长。一切服从组织安排。”
刘所长重重地拍了拍沈棠的肩膀,
眼神充满了激赏和前所未有的郑重:
“好!好样的!沈棠!你这次……可能是立了一个天大的功劳!我这就去打电话!”
他拿起笔记本,像捧着珍宝一样,快步走向保密电话机。
刘所长的紧急汇报,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
院党委高度重视,连夜召开秘密会议。
与会领导和技术权威在仔细审阅了沈棠的草图后,无不感到震惊。
经过激烈讨论和紧急请示上级,一项绝密决定迅速下达:
一、立即成立代号“利剑”的专项预研小组,由沈棠担任技术总负责人,刘所长任行政协调人。
二、从全院范围内,秘密抽调最可靠、业务能力最强的机械、化工、弹药、材料等方面的专家,加入小组。
抽调原则:政治绝对可靠,业务精湛,口风严。
三、将研究院后院一栋独立、僻静、原本存放废旧仪器的小红楼紧急腾空,
进行保密改造,作为“利剑”小组的专用工作场所。
安保级别提升至最高。
四、沈棠的设计草图列为最高机密,所有参与人员必须签署终身保密协议。
消息在研究院最高层面悄然传开,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被点名的专家们既感到荣幸,又深知责任重大,彼此心照不宣地开始交接手头工作。
整个研究院的气氛,无形中多了一丝紧张和肃穆。
普通职工虽然不明就里,但也隐约感觉到,有重大的事情正在发生。
傍晚,沈棠比平时晚了一些回到小院。
钱教授已经炒好了青菜,蒸了一碟咸鱼,锅里还温着小米粥。
苏老爷子和赵教授正在棋盘上厮杀,见沈棠回来,都抬头笑了笑。
“今天所里忙啊?”
钱教授一边盛粥一边问。
“嗯,有点事。”
沈棠含糊地应道,接过粥碗,心里琢磨着如何跟陆铮说。
她知道,这事瞒不过他,也必须让他知道。
陆铮回来时,天色已黑。他脱下军帽,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依旧锐利。吃饭时,沈棠寻了个空隙,低声对他说:“饭后有点事跟你说。”
陆铮看了她一眼,点点头。
饭后,两人回到自己屋里。
沈棠关上门,
将“利剑”小组的事情简单告诉了陆铮,
省略了具体技术细节,只说是上级看重她材料研究的背景,
让她参与一项新的重要国防项目,以后可能会更忙,保密要求更高。
陆铮静静地听着,眉头微微蹙起。
他走到窗边,望着窗外漆黑的夜色,沉默了片刻。
作为军人,他当然明白“重要国防项目”意味着什么,也清楚其背后的风险。
“项目地点在哪?”他问,声音低沉。
“就在院里,后面那栋小红楼。”沈棠说。
陆铮转过身,目光深沉地看着她:“安保措施呢?”
“最高级别。”沈棠迎着他的目光,“刘所长亲自抓,保卫处会加派人手。”
陆铮走到她面前,握住她的手,她的手有些凉。
“棠棠,”
他的声音很轻,却带着千钧之力,
“我知道你的能力,也支持你为国防出力。但‘幻影’的阴影还没散去。你现在……会更显眼,更危险。答应我,一切小心,严格遵守保密纪律,任何时候,安全第一。”
沈棠感受着他掌心传来的温度和力量,
重重地点头:“我明白。我会小心的。你也是。”
夫妻二人相视无言,
却都读懂了对方眼中的担忧与坚定。
窗外,夜风拂过树梢,发出沙沙的轻响,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