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回到月子中心-《回到80年代,乡村幸福快乐生活》

  周振华推开“静月轩”厚重的隔音门,清晨柔和的阳光和室内恒温的暖意一同涌来。他身上还带着外面微凉的空气和一丝匆忙赶路的气息,但眼神在踏入房间的瞬间就变得无比柔和,仿佛卸下了所有重担。

  高红梅正半倚在宽大柔软的电动护理床上。

  与前几日苍白如纸、气若游丝的模样相比,此刻的她仿佛被注入了新的生机。虽然眉宇间仍有挥之不去的疲惫,但脸颊透出了健康的红晕,嘴唇也有了血色。她身上盖着轻软的羽绒被,目光温柔地追随着房间里的动静。

  她正含笑看着床边。

  高大娘搬了个小凳子,紧挨着并排的三张婴儿床坐着。

  老太太精神头十足,脸上每一道皱纹都舒展开来,洋溢着纯粹的幸福。

  她手里拿着一个色彩鲜艳的、会发出轻微沙沙声的布摇铃,正小心翼翼地、有节奏地在大宝周平平的小床前轻轻摇晃。

  三个小宝宝

  周平平(大宝) 躺在最左边的小床里,睁着乌溜溜、像黑葡萄似的大眼睛,安静地看着外婆手里的摇铃,小嘴巴偶尔无意识地吮吸一下。

  她是三个孩子里最“稳重”的一个。

  周安安(二宝)躺在中间的床上,似乎被姐姐那边的动静吸引了,也努力地偏着小脑袋想看。她比姐姐瘦小一些,但脸色红润了不少,不再是那种令人心忧的透明感。

  一只小手伸出襁褓,在空中轻轻抓挠着。

  周振东(小宝) 在右边的小床里显得最“活跃”。

  小胳膊小腿不安分地在襁褓里蹬动着,小脑袋转来转去,嘴里发出“啊啊”的、中气十足的哼唧声,似乎在抗议大家没关注他。

  “平平看外婆这儿,看这小铃铛,沙沙沙……”

  高大娘的声音压得低低的,带着哄孩子的绵软腔调,脸上笑开了花,

  “哎哟,我们平平真乖,看得多认真,像个小大人儿似的!”

  她逗完平平,又赶紧把摇铃挪到安安眼前:

  “安安也看看,漂亮不?沙沙响,好听不?”

  安安的目光果然被吸引过来,小嘴也学着姐姐的样子嘬了嘬。

  “啊啊!啊!”

  小宝振东的抗议声更大了,小腿蹬得更欢实。

  “哎呀呀,我们的小祖宗,急啥?”

  高大娘乐呵呵地,又把摇铃转向他,

  “少不了你的!看看,小老虎,劲儿真大!跟你爹小时候一样,是个急脾气!”

  摇铃一过来,振东立刻安静了些,黑亮的眼睛好奇地盯着晃动的色彩。

  高红梅看着母亲逗弄孩子,脸上是恬静满足的笑容,偶尔轻声提醒:

  “娘,别太累了,歇会儿吧。他们刚吃饱,看一会儿自己就睡了。”

  “不累不累!看着这几个小讨债鬼,浑身都是劲儿!”

  高大娘嘴上这么说,还是听话地把摇铃放低了些,动作更轻柔。

  这时,周振华走到了高红梅床边。

  “回来啦?”

  高红梅抬起头,看向丈夫,眼中是毫不掩饰的依赖和温柔。

  她的气色确实好得出奇,连眼底那抹深重的青黑都淡了许多,整个人像是被精心滋养过的花儿,虽然还带着风雨的痕迹,却已绽放出明丽的光彩。

  这变化,连高大娘都啧啧称奇,直说是月子中心伺候得好,祖宗保佑。

  周振华坐到床边,很自然地握住了高红梅放在被子外的手。

  他的手温暖而有力。

  “嗯,去书店交了稿,又跟李编辑聊了会儿,接了个新活。”

  他低声说着,目光仔细地在她脸上巡视,带着一种失而复得后的小心翼翼和满足,

  “感觉怎么样?昨晚睡得还好吗?还疼吗?”

  他的问题总是很具体,透着浓浓的关切。

  “好多了,真的。”

  高红梅反手握紧他的手,语气带着一种新生的力量,

  “伤口不怎么疼了,身上也有力气了。你看我脸色是不是好多了?连护士都说我恢复得特别快。”

  她说着,脸上飞起一抹淡淡的红晕,眼神里有一丝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的惊奇。

  周振华看着她红润的脸颊和明亮的眼睛,心中了然。

  他之前每天都会趁人不注意,将稀释过的、蕴含生机的空间灵泉水混入高红梅的温水或汤里。

  这来自神秘空间的泉水,正悄无声息地滋养着她受损的元气,加速着伤口的愈合。

  “是好多了。”

  周振华眼中带着笑意和深藏的温柔,指腹轻轻摩挲着她的手背,

  “看着你这样,我就放心了。”

  他的目光转向那三个小小的生命,看着丈母娘乐此不疲地逗弄着,看着孩子们或安静或活泼的反应,一股暖流充盈心间。

  房间里一时充满了温馨的细碎声响:

  高大娘哄孩子的呢喃,孩子们偶尔的哼唧,还有窗外隐约的鸟鸣。

  周振华看着妻子气色红润、眼神清亮的样子,又看了看窗外明媚的春光,一个念头忽然冒了出来。

  他凑近高红梅,声音压得更低,带着一丝试探和不易察觉的期待:

  “红梅,你看今天天气多好,阳光暖暖的,一点风都没有。”

  高红梅顺着他的目光看向窗外,庭院里绿意盎然,花圃里似乎有早开的花在阳光下闪着光。她眼中也流露出向往:

  “是啊,在屋里待了这些天,感觉像过了很久。”

  周振华握紧了她的手,语气带着鼓励和一丝“预谋”的意味:

  “我问过护士长了,她说你恢复得很好,刀口愈合情况非常理想。只要注意保暖,别累着,别吹风,在院子里稍微走走,透透气,活动活动筋骨,对恢复反而有好处。”

  他顿了顿,看着她的眼睛,终于说出了想法:

  “要不……等下午太阳最好的时候,我陪你去楼下小花园里走走?就一小会儿?看看花,呼吸呼吸新鲜空气?老在屋里闷着也不好。”

  高红梅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像被点燃的小火苗。

  自从生产那鬼门关走了一遭,她几乎以为自己要被永远困在这病床上了。

  能走出这间屋子,哪怕只是在楼下小花园站一站,对她来说都是巨大的诱惑和奢侈。

  “真的?可以吗?”

  她的声音带着惊喜和一丝不确定,下意识地看向自己的腹部。

  “当然可以!”

  周振华肯定地点头,语气沉稳可靠,

  “我问得很清楚。护士长说适当活动有利于排气和防止粘连,只要注意分寸就行。我会一直扶着你,咱们慢点走,觉得累就马上回来。你看你这几天精神头多足,出去透透气肯定更好。”

  高大娘也听到了他们的对话,转过头来,脸上先是闪过一丝担忧,但看到女儿那瞬间焕发的光彩和女婿笃定的样子,又想到女儿确实恢复得超出预期,便也笑着帮腔:

  “去吧去吧!振华说得对,老躺着骨头都僵了!趁着日头好,让振华扶着你,在院子里溜达一小圈,看看花花草草,心情也好!娘在这儿看着三个小的,你们放心去!记得裹严实点,帽子围巾都戴上!”

  得到母亲的支持,高红梅脸上的笑容更加明媚了,那是一种对自由和健康的渴望得到满足的喜悦。她用力地点点头,看向周振华,眼中充满了期待和依赖:

  “嗯!那……我们下午去?”

  “好,下午去!”

  周振华看着她眼中重燃的光彩,心中也充满了喜悦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成就感。

  带她走出去,不仅是散步,更是带她重新拥抱这个劫后余生的、充满阳光的世界的第一步。

  他仿佛已经看到下午温暖的阳光下,妻子倚靠在他臂弯里,脸上洋溢着久违的、轻松笑容的模样。这一刻,岁月静好,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