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运会赛程接近尾声,盛大的闭幕式筹备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这天,刘晓艺刚刚结束一轮场馆引导工作,正准备休息,就被志愿者领队叫住了。
“刘晓艺,有个紧急又光荣的任务交给你和几位同学。”
领队脸上带着笑意,“闭幕式上需要一个多语种的欢送视频,需要几位青年代表进行配音。宣传部点名要你和北外的几位同学一起完成中文和英语部分。”
又是配音?刘晓艺微微一怔,随即一种熟悉而又兴奋的感觉涌上心头。
她没想到,在志愿服务即将结束之时,还能再次获得这样的机会。
来到指定的录音棚,她果然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连诗晴。
两人相视一笑,一种“又是我们”的默契在空气中流淌。
“看来我们成了官方指定搭档了?”连诗晴笑着打趣道,依旧是那副傲气又从容的模样。
“看来是的,”刘晓艺也笑了,“这次压力更大,是欢送视频,代表着中国青年送别朋友们。”
除了她们,录音棚里还有几位来自北广和北外其他语种专业的佼佼者,他们将分别负责法语、阿拉伯语、俄语等版本的配音。
大家虽然来自不同学校,但此刻都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气氛严肃而又融洽。
拿到稿件,刘晓艺和连诗晴立刻投入状态。相比于上次的宣传片,这次的稿件情感更加饱满,既有对盛会成功的庆贺,更有对各国朋友的不舍与祝福。
她们细细揣摩每一句的情感基调,调整着语气和停顿,力求用最温暖、最真诚的声音,传递出东道主的友谊与好客。
“亲爱的朋友们,难忘的时光总是匆匆…”刘晓艺对着麦克风,声音清亮而真挚,仿佛真的在与一位即将分别的老友对话。
“…愿和平、友谊与拼搏的精神长存心间。”连诗晴粤语的接续沉稳而深情,带着美好的祝愿。
她们一遍遍练习,互相听评,和导演沟通细节,直到每一个发音、每一处气息都达到完美。
当最后一句“再见,朋友!北京永远欢迎您!”的多语种合音在录音棚里完美收束时,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她们知道,她们又一次代表中国青年,献上了一份庄重而动人的礼节性祝福。
这次亚运志愿者之旅,对刘晓艺而言,收获远不止于两段珍贵的配音经历。她的专业能力在实战中得到了淬炼。
面对各国运动员和官员,她的外语口语水平,尤其是临场应变能力突飞猛进,不再局限于课本上的对话,而是真正融入了生活和工作场景。
她对大型活动流程、媒体协作、跨文化沟通都有了更直观和深刻的理解。
而更大的财富,来自于那些真挚的友谊。她那些亲手制作的小小徽章,仿佛成了开启友谊之门的钥匙。
那位收到她橘子棒棒糖胸针后破涕为笑的越南体操小妹妹,在比赛结束后特意找到她,送给她一个用越南传统丝绸做成的精致小香囊。
那位总爱和她聊天的马来西亚志愿者,送给她一包地道的白咖啡,叮嘱她一定要尝尝。
一位斯里兰卡的运动员用一枚小巧的木雕大象,换走了她的梧桐叶胸针。
一位泰国志愿者则送给她一包散发着清香的香米皂…
她的交换品库里,增添了来自东南亚各国的明信片、特色零食、小手工艺品,每一件小玩意背后,都是一张友善的笑脸和一段短暂的、却温暖的交流。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礼物,远比任何奖章更让她感到珍贵。她不仅交到了朋友,更透过他们,窥见了一个更加广阔和鲜活的世界。
充实的假期和学校特意为志愿者放宽的管理政策,让她有了一段难得的时间来充分吸收、沉淀这段经历带来的能量。
她就像一块贪婪的海绵,汲取着专业知识、文化见闻和人际交往的养分。
当亚运会最终圆满落幕,所有志愿者任务结束,刘晓艺重返北广校园,重新投入到规律的学业中时,她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不同。
课堂上,老师讲到国际传播案例时,她脑海中浮现的是亚运村里与各国媒体打交道的场景,理解得更加深刻。
在广播站录制节目时,她对着麦克风更加自信从容,气息控制、情感表达仿佛经过了一次无形的升华。
甚至只是和同学日常交流,她的视野和谈吐也似乎变得更加开阔和沉稳。
她确实完成了一次极大的跃进。这跃进不仅仅是专业技能的提升,更是眼界、心态和综合素养的全面成长。
亚运的圣火已然熄灭,但那段经历点燃的光,却持续照亮着她前行的路,让她更加明确自己的方向,也更加自信地迈向未来。
她带回学校的,不仅是行李箱里那些充满异国风情的小礼物,更是一个被盛大舞台历练过、更加丰盈和强大的自己。
亚运会的圣火缓缓熄灭,盛大的闭幕式为这场亚洲体育盛宴画上了圆满的句号。随着各国代表团陆续离京,喧闹已久的城市渐渐恢复了往日的节奏。
刘晓艺和所有志愿者一样,在收获无数感动、友谊与成长后,也圆满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脱下了那身蓝白色的志愿者服。
生活重心迅速回归校园,但人生的下一个目标已清晰地在眼前铺开——出国交流学习。
这份早在亚运之前就已萌芽的计划,经过盛会的洗礼和视野的开阔,变得更加坚定和迫切。
成绩单上,她的名字始终稳定地排在专业前列,这为她的申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厚厚的申请材料早已准备妥当,个人陈述中,她特意加入了亚运志愿者经历带来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国际视野的提升。
此刻,相关的材料已经递交,出国签证的办理也提上了日程,进入了繁琐却充满希望的准备阶段。
而横亘在梦想之路上的最后一道,也是最重要的一道关卡——语言考试,已然迫在眉睫。雅思和托福,这两个曾经看起来还有些遥远的 acronym(缩写),如今成了她生活中最具体、最需要真刀真枪去攻克的目标。
没有任何犹豫,刘晓艺迅速调整了状态,将全部身心投入到了备考之中。
她的日程表变得前所未有的紧凑和高效,仿佛又回到了高考前那段拼搏的岁月,但目标更为明确,动力也更加内化。
除了必须完成的专业课和广播站定期值班(这是她不愿放弃的爱好和责任),她暂时向舞蹈社申请了暂停活动。
心爱的舞蹈不得不为梦想让路,但她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告别。
从此,校园里再次多了一个行色匆匆却又无比专注的身影。
这天,刘晓艺刚刚结束一轮场馆引导工作,正准备休息,就被志愿者领队叫住了。
“刘晓艺,有个紧急又光荣的任务交给你和几位同学。”
领队脸上带着笑意,“闭幕式上需要一个多语种的欢送视频,需要几位青年代表进行配音。宣传部点名要你和北外的几位同学一起完成中文和英语部分。”
又是配音?刘晓艺微微一怔,随即一种熟悉而又兴奋的感觉涌上心头。
她没想到,在志愿服务即将结束之时,还能再次获得这样的机会。
来到指定的录音棚,她果然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连诗晴。
两人相视一笑,一种“又是我们”的默契在空气中流淌。
“看来我们成了官方指定搭档了?”连诗晴笑着打趣道,依旧是那副傲气又从容的模样。
“看来是的,”刘晓艺也笑了,“这次压力更大,是欢送视频,代表着中国青年送别朋友们。”
除了她们,录音棚里还有几位来自北广和北外其他语种专业的佼佼者,他们将分别负责法语、阿拉伯语、俄语等版本的配音。
大家虽然来自不同学校,但此刻都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气氛严肃而又融洽。
拿到稿件,刘晓艺和连诗晴立刻投入状态。相比于上次的宣传片,这次的稿件情感更加饱满,既有对盛会成功的庆贺,更有对各国朋友的不舍与祝福。
她们细细揣摩每一句的情感基调,调整着语气和停顿,力求用最温暖、最真诚的声音,传递出东道主的友谊与好客。
“亲爱的朋友们,难忘的时光总是匆匆…”刘晓艺对着麦克风,声音清亮而真挚,仿佛真的在与一位即将分别的老友对话。
“…愿和平、友谊与拼搏的精神长存心间。”连诗晴粤语的接续沉稳而深情,带着美好的祝愿。
她们一遍遍练习,互相听评,和导演沟通细节,直到每一个发音、每一处气息都达到完美。
当最后一句“再见,朋友!北京永远欢迎您!”的多语种合音在录音棚里完美收束时,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她们知道,她们又一次代表中国青年,献上了一份庄重而动人的礼节性祝福。
这次亚运志愿者之旅,对刘晓艺而言,收获远不止于两段珍贵的配音经历。她的专业能力在实战中得到了淬炼。
面对各国运动员和官员,她的外语口语水平,尤其是临场应变能力突飞猛进,不再局限于课本上的对话,而是真正融入了生活和工作场景。
她对大型活动流程、媒体协作、跨文化沟通都有了更直观和深刻的理解。
而更大的财富,来自于那些真挚的友谊。她那些亲手制作的小小徽章,仿佛成了开启友谊之门的钥匙。
那位收到她橘子棒棒糖胸针后破涕为笑的越南体操小妹妹,在比赛结束后特意找到她,送给她一个用越南传统丝绸做成的精致小香囊。
那位总爱和她聊天的马来西亚志愿者,送给她一包地道的白咖啡,叮嘱她一定要尝尝。
一位斯里兰卡的运动员用一枚小巧的木雕大象,换走了她的梧桐叶胸针。
一位泰国志愿者则送给她一包散发着清香的香米皂…
她的交换品库里,增添了来自东南亚各国的明信片、特色零食、小手工艺品,每一件小玩意背后,都是一张友善的笑脸和一段短暂的、却温暖的交流。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礼物,远比任何奖章更让她感到珍贵。她不仅交到了朋友,更透过他们,窥见了一个更加广阔和鲜活的世界。
充实的假期和学校特意为志愿者放宽的管理政策,让她有了一段难得的时间来充分吸收、沉淀这段经历带来的能量。
她就像一块贪婪的海绵,汲取着专业知识、文化见闻和人际交往的养分。
当亚运会最终圆满落幕,所有志愿者任务结束,刘晓艺重返北广校园,重新投入到规律的学业中时,她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不同。
课堂上,老师讲到国际传播案例时,她脑海中浮现的是亚运村里与各国媒体打交道的场景,理解得更加深刻。
在广播站录制节目时,她对着麦克风更加自信从容,气息控制、情感表达仿佛经过了一次无形的升华。
甚至只是和同学日常交流,她的视野和谈吐也似乎变得更加开阔和沉稳。
她确实完成了一次极大的跃进。这跃进不仅仅是专业技能的提升,更是眼界、心态和综合素养的全面成长。
亚运的圣火已然熄灭,但那段经历点燃的光,却持续照亮着她前行的路,让她更加明确自己的方向,也更加自信地迈向未来。
她带回学校的,不仅是行李箱里那些充满异国风情的小礼物,更是一个被盛大舞台历练过、更加丰盈和强大的自己。
亚运会的圣火缓缓熄灭,盛大的闭幕式为这场亚洲体育盛宴画上了圆满的句号。随着各国代表团陆续离京,喧闹已久的城市渐渐恢复了往日的节奏。
刘晓艺和所有志愿者一样,在收获无数感动、友谊与成长后,也圆满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脱下了那身蓝白色的志愿者服。
生活重心迅速回归校园,但人生的下一个目标已清晰地在眼前铺开——出国交流学习。
这份早在亚运之前就已萌芽的计划,经过盛会的洗礼和视野的开阔,变得更加坚定和迫切。
成绩单上,她的名字始终稳定地排在专业前列,这为她的申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厚厚的申请材料早已准备妥当,个人陈述中,她特意加入了亚运志愿者经历带来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国际视野的提升。
此刻,相关的材料已经递交,出国签证的办理也提上了日程,进入了繁琐却充满希望的准备阶段。
而横亘在梦想之路上的最后一道,也是最重要的一道关卡——语言考试,已然迫在眉睫。雅思和托福,这两个曾经看起来还有些遥远的 acronym(缩写),如今成了她生活中最具体、最需要真刀真枪去攻克的目标。
没有任何犹豫,刘晓艺迅速调整了状态,将全部身心投入到了备考之中。
她的日程表变得前所未有的紧凑和高效,仿佛又回到了高考前那段拼搏的岁月,但目标更为明确,动力也更加内化。
除了必须完成的专业课和广播站定期值班(这是她不愿放弃的爱好和责任),她暂时向舞蹈社申请了暂停活动。
心爱的舞蹈不得不为梦想让路,但她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告别。
从此,校园里再次多了一个行色匆匆却又无比专注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