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德才被她那冰冷的眼神看得心里一哆嗦,下意识地就想往后躲。
就在这时,清虚道长也走了过来。
他先是对着肃封帝和鹤御川行了一礼。
“贫道清虚,见过皇上,见过王爷。”
“道长不必多礼。”肃封帝抬了抬手,他看着清虚道,眉头却皱了起来,语气里带着几分责备。
“清虚,你既然可占卜天机,趋吉避凶。为何这鹿城发生如此大的灾祸,你却没能提前算出来?”
“若是你能早些预警,又何至于让这么多无辜的百姓,惨死于非命!”
肃封帝的质问,让清虚道长羞愧地低下了头。
“皇上,是贫道无能。”他叹了口气,脸上满是惭愧和无奈。
“贫道道行浅薄,只能窥得一丝天机皮毛,像这等关乎国运的大事,实在是……算不出来。”
他顿了顿,脸上露出了深深的忧虑。
“皇上,不瞒您说,贫道夜观天象,发现紫微星黯淡,妖星四起,我大封的国运,如今是岌岌可危啊。”
“天灾人祸,接连不断。若是再找不到那位身负‘天启命格’的女子,来辅佐君王,拨乱反正,我大封……恐怕真的要亡了!”
清虚道长的话,让在场所有人的心,都沉到了谷底。
他口中那个“天启命格”的女子,传说是一个年方二十的奇女子。
只有她才能扭转乾坤。
可茫茫人海,要去哪里找这么一个人?
这简直比大海捞针还要难。
就在众人愁云惨淡的时候,昭昭却突然走到了那个胖知府孙德才的面前。
她仰着小脸,看着这个比她高出两个头的胖子,开门见山地质问道:
“孙德才我问你,鹿城的情况,为何会如此之差?”
“你上报的奏折里说,多数百姓都已妥善安置,为何我看到的却是满城尸骨无一活口?”
“还有,为何这城中的多数死者面黄肌瘦、腹中空空,看起来不像是被水淹死的,反倒是像……被活活饿死的?”
昭昭的每一个问题,都像一把尖刀,狠狠地扎在孙德才的心上。
孙德才的冷汗,瞬间就下来了。
他没想到,这个小郡主,观察得竟然如此仔细。
但他依旧抱着侥幸心理,想要狡辩。
“郡主,您……您误会了!他们……他们就是被淹死的!”
“这洪水来得太快,大家都没来得及跑,很多人被卷走,好几天才找到尸体,泡得……泡得不成样子了,看起来像饿死的,也很正常嘛!”
“至于城里没有活人,那是因为……因为下官已经把所有幸存的百姓,都转移到城外的安置点了!城里到处都是尸体,容易引发瘟疫,下官这也是为了他们的安全着想啊!”
他编得有鼻子有眼,试图将一切都推到天灾身上。
“是吗?”昭昭冷笑一声,“你倒是挺会为自己开脱。”
“不过,你觉得你刚才说的话能骗到谁?”
她的小手,突然指向了孙德才那肥胖的肚子。
“孙大人,你这身膘可不像是一个为了救灾,日夜操劳的人,该有的样子啊。”
“而且,”她的目光,又落在了孙德才那油光满面的脸上,“你印堂发黑,头顶怨气冲天,这可是大孽之相。”
“你敢不敢,让我算一算,你这些年,都做了些什么好事?”
昭昭的话,就像一道惊雷,在孙德才的头顶炸响。
算?
算他做了什么好事?
他做的那些“好事”,要是被算出来,他就是有十个脑袋也不够砍的!
孙德才的脸色“唰”地一下,变得惨白如纸。
他看着眼前这个眼神冰冷,仿佛能洞穿一切的小姑娘,一股巨大的恐惧,从心底里蔓延开来。
他有一种强烈的直觉,这个小郡主,真的能算出来!
“郡主,臣惶恐。”
他深吸一口气,露出被污蔑后的委屈模样,
“烬王,郡主即便身份尊贵也不过是个小孩子,她懂什么面相!您纵容她这般妄言惑众,污蔑朝廷命官。”
“就不怕令人心寒吗?”
“皇上!您可要为微臣做主啊!这元昭郡主,仗着您的宠爱,无法无天,竟然当众污蔑微臣的清白!此风不可长啊!”
他恶人先告状,试图用“朝廷体面”来压人。
肃封帝冷冷地看着他,一言不发。
那眼神,像是在看一个死人。
鹤御川更是直接拔出了腰间的佩剑,剑尖直指孙德才的咽喉。
“再敢对我女儿不敬,现在就宰了你!”
冰冷的剑锋贴着皮肤,传来刺骨的寒意。
孙德才吓得浑身一哆嗦,再也不敢多说一个字。
昭昭根本不理会他的垂死挣扎。
她转过身,对着肃封帝一字一句地说道:
“皇爷爷,孙德才在说谎。”
“鹿城的百姓,根本就不是死于水患。”
“他们是死于饥饿,死于人祸!”
“孙德才,身为鹿城父母官,在水患来临之际,非但没有开仓放粮,组织百姓抗灾。”
“反而,监守自盗,将朝廷下拨的赈灾款项和粮食,尽数贪墨,中饱私囊!”
“他用那些本该救济灾民的钱,在城外修建豪宅,豢养美妾,夜夜笙歌!”
“而鹿城的百姓,却只能在洪水和饥饿中,绝望地死去!”
昭昭的声音清脆而又冰冷,每一个字都像一把重锤,狠狠地砸在所有人的心上。
她的话揭开了一个血淋淋的,令人发指的真相。
“不!你血口喷人!你有什么证据?!”孙德才状若疯癫地咆哮道。
他知道自己完了。
但他还是想做最后的挣扎。
只要没有证据,他们就不能把他怎么样!
“证据?”昭昭看着他,笑了。
那笑容,冰冷而又嘲讽。
“孙德才,你以为,你的那些腌臢事,做得天衣无缝吗?”
“你以为,你把账本销毁,把知情的人都处理掉,就没人知道了吗?”
“我告诉你,人在做,天在看。”
“你做的每一件恶事,都清清楚楚地写在了你的命数里。”
“我,看得一清二楚。”
她伸出小手,指向城东的方向。
“你贪墨的银两,就藏在你为你那第十八房小妾,修建的‘金屋’之下,一共有三十万两黄金,五十万两白银,还有无数奇珍异宝。”
她又指向城南的方向。
“你私吞的赈灾粮,被你换成了沙土和稻草,藏在官仓的最底层。”
“而换来的粮食,则被你高价卖给了外地的粮商,获利百万。”
她最后,指向了孙德才自己。
“至于那些知道你秘密的人,都被你用各种意外灭了口。他们的尸骨,就埋在你府衙后院的那口枯井里。”
“孙德才,我说的……对?还是不对?”
昭昭每说一句,孙德才的脸色就白一分。
当昭昭说完最后一句时,他整个人,已经像是被抽走了所有的骨头,瘫软在了地上。
他看着昭昭的眼神,充满了无边的恐惧和绝望。
魔鬼!
这个小姑娘,就是个魔鬼!
她怎么会知道得这么清楚?
连他藏银子的地点,枯井里埋着尸骨,都知道得一清二楚!
这些事情,都是他最核心的秘密,除了他自己和几个已经死了的心腹,根本不可能有第三个人知道!
她……她真的能算出来!
“不……不……都是假的……都是你编的……”
孙德才还在做着最后的徒劳的挣扎。
“是不是编的,去看看不就知道了?”昭昭冷冷地说道。
“来人!”肃封帝的声音,已经冷得能掉出冰渣子。
他此刻的愤怒,已经达到了顶点。
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治下的官员,竟然会腐败到如此丧心病狂的地步!
“兵分三路!”
“一队人去城东,给朕把那个什么‘金屋’,掘地三尺,也要把赃款给朕挖出来!”
“一队人去官仓,把粮仓给朕掀了!朕要亲眼看看,那些粮食,是不是都变成了沙土!”
“还有一队人去他的府衙,把后院那口井给朕挖开!”
“朕倒要看看,他孙德才的身上到底背了多少条人命!”
“是!”
鹤御川亲自领命,带着几队人马疾驰而去。
孙德才瘫在地上面如死灰。
他知道自己的一切都完了。
等待他的,将是比死亡还要可怕的下场。
他突然发了疯似的从地上一跃而起,朝着旁边的一堵断墙,就冲了过去。
他想自尽!
然而,他刚跑出两步,一道银光闪过。
一根细如牛毛的银针,精准地刺入了他后颈的穴位。
孙德才的身体猛地一僵,然后直挺挺地倒了下去,动弹不得。
是鹤折玉。
他虽然看不见,但那出神入化的听声辨位之能,却让他精准地制止了孙德才的自尽。
“想死?”鹤折玉的声音,清冷而又漠然,“太便宜你了。”
“你欠鹿城百姓的债,要用你的命一点一点地来还。”
不到半个时辰,三路人马都回来了。
结果与昭昭“算”出来的分毫不差。
城东的金屋下挖出了堆积如山的金银珠宝,那刺目的光芒几乎闪瞎了所有人的眼睛。
官仓的底层,全是塞满了沙土和稻草的麻袋,真正的粮食连一成都不到。
而孙德才府衙后院的那口枯井里,更是挖出了十几具已经化为白骨的尸骸。
当这些血淋淋的证据,摆在肃封帝面前时。
这位年迈的帝王再也支撑不住,气得浑身发抖,眼前一黑,险些晕厥过去。
“畜生!畜生啊!”
他指着瘫在地上的孙德才,声音都在颤抖。
“来人!把这个畜生,给朕拖到城门口!朕要当着全天下人的面,将他凌迟处死!”
“朕要让他,为鹿城枉死的数万百姓,血债血偿!”
肃封帝的雷霆之怒,让整个鹿城都为之震动。
命令很快传达下去。
孙德才像一条死狗一样,被拖到了城中心最显眼的十字路口,绑在了临时搭建的行刑台上。
与此同时,鹤御川派人快马加鞭,赶往城外的灾民安置点,将皇帝亲临鹿城,并要公开处决贪官孙德才的消息,传了出去。
消息一出,整个安置点都沸腾了。
那些原本已经麻木,对生活不抱任何希望的灾民们,眼中第一次重新燃起了光芒。
那是希望的光,也是复仇的光。
“皇上来了?”
“皇上要为我们做主了?”
“那个天杀的孙德才,终于要遭报应了!”
“走!我们去看看!我们要亲眼看着那个畜生,是怎么死的!”
灾民们互相搀扶着,拖着虚弱的身体,从四面八方朝着鹿城涌来。
他们的人数越来越多,从最初的几十人到几百人,再到成千上万。
很快,整个行刑台的周围,就围满了黑压压的人群。
他们一个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但那双眼睛里,却燃烧着熊熊的怒火。
他们看着被绑在行刑台上的孙德才,那眼神,恨不得将他生吞活剥。
“杀了他!杀了他!”
“这个畜生!还我爹娘命来!”
“我的孩子……我的孩子就是被活活饿死的!孙德才!你这个天杀的!你不得好死!”
百姓们的咒骂声、哭喊声,汇成了一股巨大的声浪,在鹿城的上空回荡久久不息。
孙德才被绑在柱子上,看着台下那一张张充满了仇恨的脸,听着那一声声撕心裂肺的控诉,吓得魂飞魄散,屎尿齐流。
他想求饶,可嘴巴被堵着,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只能发出“呜呜”的,绝望的哀鸣。
肃封帝站在高台上,看着台下群情激奋的百姓,他的心在滴血。
他缓缓地走上前,“是朕无能。”
听到这四个字,现场落针可闻。
百姓们屏住呼吸,他们本以为自己早就被皇上放弃了,却没想到皇上竟然亲自来到鹿城为他们做主。
竟然……
还说他无能?
肃封帝继续说道:“是朕识人不明,用人不当,才让此等奸佞之徒祸害一方,害得众位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朕,对不起你们!”
帝王之尊当着万民的面,躬身谢罪。
台下的百姓们,都愣住了。
他们没想到,高高在上的皇帝,竟然会向他们这些草民低头认错。
        就在这时,清虚道长也走了过来。
他先是对着肃封帝和鹤御川行了一礼。
“贫道清虚,见过皇上,见过王爷。”
“道长不必多礼。”肃封帝抬了抬手,他看着清虚道,眉头却皱了起来,语气里带着几分责备。
“清虚,你既然可占卜天机,趋吉避凶。为何这鹿城发生如此大的灾祸,你却没能提前算出来?”
“若是你能早些预警,又何至于让这么多无辜的百姓,惨死于非命!”
肃封帝的质问,让清虚道长羞愧地低下了头。
“皇上,是贫道无能。”他叹了口气,脸上满是惭愧和无奈。
“贫道道行浅薄,只能窥得一丝天机皮毛,像这等关乎国运的大事,实在是……算不出来。”
他顿了顿,脸上露出了深深的忧虑。
“皇上,不瞒您说,贫道夜观天象,发现紫微星黯淡,妖星四起,我大封的国运,如今是岌岌可危啊。”
“天灾人祸,接连不断。若是再找不到那位身负‘天启命格’的女子,来辅佐君王,拨乱反正,我大封……恐怕真的要亡了!”
清虚道长的话,让在场所有人的心,都沉到了谷底。
他口中那个“天启命格”的女子,传说是一个年方二十的奇女子。
只有她才能扭转乾坤。
可茫茫人海,要去哪里找这么一个人?
这简直比大海捞针还要难。
就在众人愁云惨淡的时候,昭昭却突然走到了那个胖知府孙德才的面前。
她仰着小脸,看着这个比她高出两个头的胖子,开门见山地质问道:
“孙德才我问你,鹿城的情况,为何会如此之差?”
“你上报的奏折里说,多数百姓都已妥善安置,为何我看到的却是满城尸骨无一活口?”
“还有,为何这城中的多数死者面黄肌瘦、腹中空空,看起来不像是被水淹死的,反倒是像……被活活饿死的?”
昭昭的每一个问题,都像一把尖刀,狠狠地扎在孙德才的心上。
孙德才的冷汗,瞬间就下来了。
他没想到,这个小郡主,观察得竟然如此仔细。
但他依旧抱着侥幸心理,想要狡辩。
“郡主,您……您误会了!他们……他们就是被淹死的!”
“这洪水来得太快,大家都没来得及跑,很多人被卷走,好几天才找到尸体,泡得……泡得不成样子了,看起来像饿死的,也很正常嘛!”
“至于城里没有活人,那是因为……因为下官已经把所有幸存的百姓,都转移到城外的安置点了!城里到处都是尸体,容易引发瘟疫,下官这也是为了他们的安全着想啊!”
他编得有鼻子有眼,试图将一切都推到天灾身上。
“是吗?”昭昭冷笑一声,“你倒是挺会为自己开脱。”
“不过,你觉得你刚才说的话能骗到谁?”
她的小手,突然指向了孙德才那肥胖的肚子。
“孙大人,你这身膘可不像是一个为了救灾,日夜操劳的人,该有的样子啊。”
“而且,”她的目光,又落在了孙德才那油光满面的脸上,“你印堂发黑,头顶怨气冲天,这可是大孽之相。”
“你敢不敢,让我算一算,你这些年,都做了些什么好事?”
昭昭的话,就像一道惊雷,在孙德才的头顶炸响。
算?
算他做了什么好事?
他做的那些“好事”,要是被算出来,他就是有十个脑袋也不够砍的!
孙德才的脸色“唰”地一下,变得惨白如纸。
他看着眼前这个眼神冰冷,仿佛能洞穿一切的小姑娘,一股巨大的恐惧,从心底里蔓延开来。
他有一种强烈的直觉,这个小郡主,真的能算出来!
“郡主,臣惶恐。”
他深吸一口气,露出被污蔑后的委屈模样,
“烬王,郡主即便身份尊贵也不过是个小孩子,她懂什么面相!您纵容她这般妄言惑众,污蔑朝廷命官。”
“就不怕令人心寒吗?”
“皇上!您可要为微臣做主啊!这元昭郡主,仗着您的宠爱,无法无天,竟然当众污蔑微臣的清白!此风不可长啊!”
他恶人先告状,试图用“朝廷体面”来压人。
肃封帝冷冷地看着他,一言不发。
那眼神,像是在看一个死人。
鹤御川更是直接拔出了腰间的佩剑,剑尖直指孙德才的咽喉。
“再敢对我女儿不敬,现在就宰了你!”
冰冷的剑锋贴着皮肤,传来刺骨的寒意。
孙德才吓得浑身一哆嗦,再也不敢多说一个字。
昭昭根本不理会他的垂死挣扎。
她转过身,对着肃封帝一字一句地说道:
“皇爷爷,孙德才在说谎。”
“鹿城的百姓,根本就不是死于水患。”
“他们是死于饥饿,死于人祸!”
“孙德才,身为鹿城父母官,在水患来临之际,非但没有开仓放粮,组织百姓抗灾。”
“反而,监守自盗,将朝廷下拨的赈灾款项和粮食,尽数贪墨,中饱私囊!”
“他用那些本该救济灾民的钱,在城外修建豪宅,豢养美妾,夜夜笙歌!”
“而鹿城的百姓,却只能在洪水和饥饿中,绝望地死去!”
昭昭的声音清脆而又冰冷,每一个字都像一把重锤,狠狠地砸在所有人的心上。
她的话揭开了一个血淋淋的,令人发指的真相。
“不!你血口喷人!你有什么证据?!”孙德才状若疯癫地咆哮道。
他知道自己完了。
但他还是想做最后的挣扎。
只要没有证据,他们就不能把他怎么样!
“证据?”昭昭看着他,笑了。
那笑容,冰冷而又嘲讽。
“孙德才,你以为,你的那些腌臢事,做得天衣无缝吗?”
“你以为,你把账本销毁,把知情的人都处理掉,就没人知道了吗?”
“我告诉你,人在做,天在看。”
“你做的每一件恶事,都清清楚楚地写在了你的命数里。”
“我,看得一清二楚。”
她伸出小手,指向城东的方向。
“你贪墨的银两,就藏在你为你那第十八房小妾,修建的‘金屋’之下,一共有三十万两黄金,五十万两白银,还有无数奇珍异宝。”
她又指向城南的方向。
“你私吞的赈灾粮,被你换成了沙土和稻草,藏在官仓的最底层。”
“而换来的粮食,则被你高价卖给了外地的粮商,获利百万。”
她最后,指向了孙德才自己。
“至于那些知道你秘密的人,都被你用各种意外灭了口。他们的尸骨,就埋在你府衙后院的那口枯井里。”
“孙德才,我说的……对?还是不对?”
昭昭每说一句,孙德才的脸色就白一分。
当昭昭说完最后一句时,他整个人,已经像是被抽走了所有的骨头,瘫软在了地上。
他看着昭昭的眼神,充满了无边的恐惧和绝望。
魔鬼!
这个小姑娘,就是个魔鬼!
她怎么会知道得这么清楚?
连他藏银子的地点,枯井里埋着尸骨,都知道得一清二楚!
这些事情,都是他最核心的秘密,除了他自己和几个已经死了的心腹,根本不可能有第三个人知道!
她……她真的能算出来!
“不……不……都是假的……都是你编的……”
孙德才还在做着最后的徒劳的挣扎。
“是不是编的,去看看不就知道了?”昭昭冷冷地说道。
“来人!”肃封帝的声音,已经冷得能掉出冰渣子。
他此刻的愤怒,已经达到了顶点。
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治下的官员,竟然会腐败到如此丧心病狂的地步!
“兵分三路!”
“一队人去城东,给朕把那个什么‘金屋’,掘地三尺,也要把赃款给朕挖出来!”
“一队人去官仓,把粮仓给朕掀了!朕要亲眼看看,那些粮食,是不是都变成了沙土!”
“还有一队人去他的府衙,把后院那口井给朕挖开!”
“朕倒要看看,他孙德才的身上到底背了多少条人命!”
“是!”
鹤御川亲自领命,带着几队人马疾驰而去。
孙德才瘫在地上面如死灰。
他知道自己的一切都完了。
等待他的,将是比死亡还要可怕的下场。
他突然发了疯似的从地上一跃而起,朝着旁边的一堵断墙,就冲了过去。
他想自尽!
然而,他刚跑出两步,一道银光闪过。
一根细如牛毛的银针,精准地刺入了他后颈的穴位。
孙德才的身体猛地一僵,然后直挺挺地倒了下去,动弹不得。
是鹤折玉。
他虽然看不见,但那出神入化的听声辨位之能,却让他精准地制止了孙德才的自尽。
“想死?”鹤折玉的声音,清冷而又漠然,“太便宜你了。”
“你欠鹿城百姓的债,要用你的命一点一点地来还。”
不到半个时辰,三路人马都回来了。
结果与昭昭“算”出来的分毫不差。
城东的金屋下挖出了堆积如山的金银珠宝,那刺目的光芒几乎闪瞎了所有人的眼睛。
官仓的底层,全是塞满了沙土和稻草的麻袋,真正的粮食连一成都不到。
而孙德才府衙后院的那口枯井里,更是挖出了十几具已经化为白骨的尸骸。
当这些血淋淋的证据,摆在肃封帝面前时。
这位年迈的帝王再也支撑不住,气得浑身发抖,眼前一黑,险些晕厥过去。
“畜生!畜生啊!”
他指着瘫在地上的孙德才,声音都在颤抖。
“来人!把这个畜生,给朕拖到城门口!朕要当着全天下人的面,将他凌迟处死!”
“朕要让他,为鹿城枉死的数万百姓,血债血偿!”
肃封帝的雷霆之怒,让整个鹿城都为之震动。
命令很快传达下去。
孙德才像一条死狗一样,被拖到了城中心最显眼的十字路口,绑在了临时搭建的行刑台上。
与此同时,鹤御川派人快马加鞭,赶往城外的灾民安置点,将皇帝亲临鹿城,并要公开处决贪官孙德才的消息,传了出去。
消息一出,整个安置点都沸腾了。
那些原本已经麻木,对生活不抱任何希望的灾民们,眼中第一次重新燃起了光芒。
那是希望的光,也是复仇的光。
“皇上来了?”
“皇上要为我们做主了?”
“那个天杀的孙德才,终于要遭报应了!”
“走!我们去看看!我们要亲眼看着那个畜生,是怎么死的!”
灾民们互相搀扶着,拖着虚弱的身体,从四面八方朝着鹿城涌来。
他们的人数越来越多,从最初的几十人到几百人,再到成千上万。
很快,整个行刑台的周围,就围满了黑压压的人群。
他们一个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但那双眼睛里,却燃烧着熊熊的怒火。
他们看着被绑在行刑台上的孙德才,那眼神,恨不得将他生吞活剥。
“杀了他!杀了他!”
“这个畜生!还我爹娘命来!”
“我的孩子……我的孩子就是被活活饿死的!孙德才!你这个天杀的!你不得好死!”
百姓们的咒骂声、哭喊声,汇成了一股巨大的声浪,在鹿城的上空回荡久久不息。
孙德才被绑在柱子上,看着台下那一张张充满了仇恨的脸,听着那一声声撕心裂肺的控诉,吓得魂飞魄散,屎尿齐流。
他想求饶,可嘴巴被堵着,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只能发出“呜呜”的,绝望的哀鸣。
肃封帝站在高台上,看着台下群情激奋的百姓,他的心在滴血。
他缓缓地走上前,“是朕无能。”
听到这四个字,现场落针可闻。
百姓们屏住呼吸,他们本以为自己早就被皇上放弃了,却没想到皇上竟然亲自来到鹿城为他们做主。
竟然……
还说他无能?
肃封帝继续说道:“是朕识人不明,用人不当,才让此等奸佞之徒祸害一方,害得众位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朕,对不起你们!”
帝王之尊当着万民的面,躬身谢罪。
台下的百姓们,都愣住了。
他们没想到,高高在上的皇帝,竟然会向他们这些草民低头认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