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的寂静之后,人群中,爆发出了一阵惊天动地的哭声。
那哭声里有委屈、有心酸,但更多的是感动和慰藉。
“皇上!您是好皇上啊!”
“不怪您!都怪那个天杀的孙德才!”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百姓们呼啦啦地跪倒了一片,对着肃封帝行起了三跪九叩的大礼。
肃封帝看着跪在地上的子民,眼眶湿润。
他转过身,从行刑官手中拿过了一把锋利的匕首。
然后,他一步一步地走到了孙德才的面前。
他亲自割下了孙德才的第一刀。
“这一刀,是替鹿城所有枉死的百姓,割的!”
“啊——!”
孙德才发出了杀猪般的惨叫。
紧接着,鹤御川、太子、以及所有随行的官员,都依次上前在孙德才的身上留下了一刀。
最后,肃封帝将那把沾满了鲜血的匕首,交给了台下的百姓代表。
“剩下的,交给你们。”
“用这个畜生的血,来祭奠你们死去的亲人!”
百姓们的情绪,在这一刻彻底爆发。
他们红着眼睛、嘶吼着,冲上了行刑台。
一场惨无人道的凌迟,在所有人的注视下开始了。
昭昭没有去看那血腥的一幕。
她只是静静地站在远处,感受着城中那些尚未完全消散的怨气,在这一刻,彻底烟消云散。
血债,终须血偿。
孙德才的死,总算是告慰了那些枉死的冤魂。
处决完孙德才,接下来的就是救灾。
鹤御川立刻下令,从邻近的几个州府紧急调拨了大量的粮食和药材过来。
鹤临渊留在暗处的暗卫也在此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他们不仅负责运输,还负责维持秩序,确保每一份物资,都能准确无误地,发放到每一个灾民的手中。
有了充足的粮食,灾民们总算是不用再挨饿了。
但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
因为之前尸体处理不当,加上卫生条件恶劣,安置点里,开始爆发了大规模的瘟疫。
许多灾民,出现了高烧、腹泻、呕吐的症状。
如果不及时控制,后果不堪设想。
就在所有人都束手无策的时候,鹤折玉站了出来。
他带着昭昭给他准备的药箱,走进了那个充满了死亡和病菌的瘟疫区。
“五哥!”昭昭有些担心。
他现在的眼睛看不见,万一在里面被感染了怎么办?
“放心。”鹤折玉的脸上,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和坚定。
“我学医就是为了救人。”
“这里才是我的战场。”
他不再多言,转身,走进了那片被死亡阴影笼罩的区域。
所有人都为他捏了一把汗。
一个双目失明的大夫,要去治疗最凶险的瘟疫?
然而很快,所有人都被鹤折玉展现出的医术给彻底折服了。
他虽然看不见。
但那双耳朵却能精准地听出病人呼吸的频率和心跳的节奏。
那双手更是神奇。
只需在病人的手腕上轻轻一搭,便能将病人的脉象摸得一清二楚。
什么病症,什么程度,他了然于胸。
然后,他便开始施针。
他怀里那个针包,就是他的武器。
他下针,快,准,狠。
没有丝毫的犹豫。
一套银针在他手中仿佛有了生命。
往往只是几针下去,那些原本因为高烧和剧痛而痛苦呻吟的病人,就立刻安静了下来。
他们的体温在下降,他们的痛苦在减轻。
所有人都看呆了。
他们从未见过如此神奇的针灸之术。
三下五除二,就能将一个垂死的病人,从鬼门关拉回来。
这哪里是大夫,这分明就是活神仙啊!
鹤折玉一个人在瘟疫区里忙得脚不沾地。
他不知疲倦地,一个接一个地,为病人诊治、施针。
昭昭则带着小枝在外面,按照鹤折玉开出的药方一碗一碗地熬制汤药,然后分发给病人。
兄妹二人一个主内一个主外,配合得无比默契。
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那来势汹汹的瘟疫,竟然真的被一点一点地控制住了。
死亡的人数,在急剧下降。
而康复的人数,则在不断攀升。
整个安置点,都充满了劫后余生的喜悦和对鹤折玉的无限感激。
“神医!真是神医啊!”
“多谢五公子救命之恩!”
百姓们自发地,跪在鹤折玉的帐篷外,对他顶礼膜拜。
鹤折玉却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我只是个大夫。”
然后又转身,投入到了下一场救治之中。
昭昭看着五哥那虽然单薄,却无比坚定的背影,眼中满是骄傲。
她知道从这一刻起,五哥已经彻底走出了失明的阴影。
他找到了自己人生的价值,也找到了属于他自己的那片光明。
鹿城的局势,在烬王府一家的力挽狂澜之下,总算是暂时稳定了下来。
肃封帝看着这一切,心中百感交集。
他看着自己那个曾经因为腿疾而一蹶不振,如今却重新站起来,运筹帷幄、力挽狂澜的儿子。
看着那个虽然双目失明,却用一双妙手拯救了无数生命的孙子。
更看着那个年纪最小,却心思缜密、能力通天,一次又一次地将整个危局扭转过来的孙女。
他感到无比的欣慰和骄傲。
有此儿孙,何愁大封不兴!
同时,他也对太子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失望。
从始至终,这位储君除了最开始那几句不痛不痒的关心,和后来那场拙劣的表演之外。
没有为救灾出过一分力。
没有献过一条策。
他就像一个局外人,冷眼旁观着这一切。
甚至肃封帝能感觉到,他对自己孙儿孙女们立下的功劳,不仅没有丝毫的欣喜,反而充满了嫉妒和不甘。
两相对比之下,高下立判。
一个帝王,最看重的是什么?
是能力,是担当。
是心怀天下的仁心。
这些,他在鹤御川和他的孩子们身上都看到了。
却唯独没有在自己亲手培养了十几年的继承人身上看到分毫。
肃封帝的心一点点地冷了下去。
或许……是时候,该重新考虑一下,这江山的未来到底应该交到谁的手里了。
这个念头,一旦产生便再也无法遏制。
这天,清虚道长找到了昭昭。
他看着眼前这个刚刚结束了一天忙碌,正坐在台阶上,小口小口喝着姜汤的小姑娘,眼神复杂。
“郡主。”他走上前,对着昭昭,深深地,行了一个道家的大礼。
昭昭连忙站起身,避开了他的礼。
“道长,您这是做什么?我可受不起。”
“受得起,受得起。”清虚道长的脸上,满是敬佩和感慨,“郡主道法通玄,悲天悯人,以一人之力,超度万千亡魂。此等功德,贫道望尘莫及。”
他现在看昭昭的眼神,已经完全是看同道高人的眼神了。
“道长言重了。”昭昭笑了笑,“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事。”
再说了。
这些不也是她上辈子跟老头儿学的吗?
只是现在的小老头还没领悟到罢了。
清虚道长……说到底也是她的师父。
嗯,她单方面认的。
“郡主谦虚了。”清虚道长看着她,犹豫了片刻,还是问出了自己心中最大的疑惑。
“贫道斗胆,敢问郡主,您这一身道法,师从何人?”
据他所知,当今玄门早已没落。
根本不可能有人,能教出如此惊才绝艳的弟子。
昭昭就知道他会问这个。
她的答案还是跟上次无异,“说过啦,是梦里你亲自教我的哦。”
“不过……这些功夫你还要再过个十几二十年才能领悟。”
“是那时候的你教我的。”
“在梦里。”
清虚道长愣住,他忍俊不禁,“昭昭郡主还真会说笑。”
“看来你师父是隐世高人。”
“不啊。”昭昭笑咪咪的说:“他老人家很随和,到处救灾济民,就像你。”
“不过他脾气可比你现在差远了。”
毕竟她那会儿是鬼。
清虚怎么都超度不了,最后还反过来被她学了一身本领。
都气的没招了。
笑死。
清虚道长莫名的一哆嗦,怎么感觉郡主这笑起来怪可怕的……
他摇摇头,柔声道:“对了郡主,贫道还有一事相求。”
“道长请说。”
“贫道想请郡主,再算一卦。”清虚道长的神情,变得无比凝重,“算一算,我大封的国运。”
“算一算,那传说中的‘天启命格’到底在何方。”
他现在已经将昭昭当成了玄门最后的希望。
昭昭看着他那充满期盼的眼神,心里叹了口气。
天启命格?
她上哪儿去找那个虚无缥缈的玩意儿?
那个所谓的“天启命格”,不过是桃夭为了抬高自己身价,和那个江湖骗子若雨道长,一起编出来的一个谎言罢了。
她正要开口拒绝,脑子里却突然灵光一闪。
等等……
天启命格,虽然是假的。
但是,她可以,把它变成真的啊!
她可以,借着这个由头为自己,也为烬王府谋取更大的名望和资本!
想到这里,昭昭的嘴角勾起了一抹狡黠的弧度。
她看着清虚道长,故作高深地说道:
“道长,天机,不可泄露。”
“不过……”她话锋一转,“我只能告诉你,那‘天启命格’,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而且,她很快就会出现了。”
“什么?!”清虚道长浑身一震,激动得胡子都翘了起来,“郡主此话当真?!”
“出家人,不打诳语。”昭昭一本正经地说道。
清虚道长激动得在原地来回踱步,嘴里不停地念叨着:“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难道,那位天启神女,就在这鹿城之中?
就在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昭昭却又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
“道长,国运之事,暂且不提。”
“我倒是算到,这鹿城,还有一只大硕鼠没有被揪出来。”
“什么?还有?”清虚道长一愣。
“嗯。”昭昭点了点头,她的目光,投向了远处,那个正在向肃封帝汇报情况的邻州知府的身上。
“而且,这只硕鼠比孙德才还要贪。”
孙德才的案子,只是一个开始。
真正的大鱼还在后面。
昭昭要做的,就是将这些盘踞在大封朝堂之上的毒瘤,一个一个地,连根拔起!
她要让皇爷爷看清楚,这个国家已经从根子上烂到了什么地步。
也要让他看清楚,太子殿下和这些贪官污吏之间,又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
昭昭其实并不相信天启命格,更不相信什么乱七八糟的前朝天师预言。
她都重生了……
只相信人定胜天!
她相信能靠自己改变一切。
所以她要一点点的用实际行动让肃封帝行动起来,不要再被恐惧所束手束脚。
封国,本可以更好。
昭昭的话,让清虚道长的心,再次提了起来。
他顺着昭昭的目光看去,看到了那个正在肃封帝面前,点头哈腰,一脸谄媚的邻州知府——王康。
这个王康,他有些印象。
此人是太子一党的核心成员,平日里最是会溜须拍马,见风使舵。
难道……
清虚道长不敢再想下去。
他知道,昭昭接下来要做的事,将会牵扯出怎样一场惊天动地的朝堂大地震。
而他能做的就是站在她的身边,无条件地支持她。
昭昭没有再理会清虚道长,她径直走到了肃封帝和王康的面前。
“王大人。”她开口,声音不大,却让正在口若悬河的王康闭上了嘴。
王康看到昭昭,心里咯噔一下。
他可是亲眼目睹了,这位小郡主,是怎么把孙德才,给活活“算”死的。
他对这个看起来人畜无害的小姑娘,充满了发自内心的恐惧。
“郡……郡主,您有何吩咐?”他勉强挤出一个笑容,问道。
“吩咐不敢当。”昭昭看着他,开门见山地质问道,“我只想问问王大人,你从贵州调拨过来的赈灾粮,现在在何处啊?”
听到这话,王康的心直接跳到了嗓子眼儿。
完了……
他难道被发现了?
王康可是听说了,刚才那个孙德才被活生生的凌迟处死了,下场无比凄惨!
他不想赴前尘,顿时慌乱的将目光投向太子。
        那哭声里有委屈、有心酸,但更多的是感动和慰藉。
“皇上!您是好皇上啊!”
“不怪您!都怪那个天杀的孙德才!”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百姓们呼啦啦地跪倒了一片,对着肃封帝行起了三跪九叩的大礼。
肃封帝看着跪在地上的子民,眼眶湿润。
他转过身,从行刑官手中拿过了一把锋利的匕首。
然后,他一步一步地走到了孙德才的面前。
他亲自割下了孙德才的第一刀。
“这一刀,是替鹿城所有枉死的百姓,割的!”
“啊——!”
孙德才发出了杀猪般的惨叫。
紧接着,鹤御川、太子、以及所有随行的官员,都依次上前在孙德才的身上留下了一刀。
最后,肃封帝将那把沾满了鲜血的匕首,交给了台下的百姓代表。
“剩下的,交给你们。”
“用这个畜生的血,来祭奠你们死去的亲人!”
百姓们的情绪,在这一刻彻底爆发。
他们红着眼睛、嘶吼着,冲上了行刑台。
一场惨无人道的凌迟,在所有人的注视下开始了。
昭昭没有去看那血腥的一幕。
她只是静静地站在远处,感受着城中那些尚未完全消散的怨气,在这一刻,彻底烟消云散。
血债,终须血偿。
孙德才的死,总算是告慰了那些枉死的冤魂。
处决完孙德才,接下来的就是救灾。
鹤御川立刻下令,从邻近的几个州府紧急调拨了大量的粮食和药材过来。
鹤临渊留在暗处的暗卫也在此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他们不仅负责运输,还负责维持秩序,确保每一份物资,都能准确无误地,发放到每一个灾民的手中。
有了充足的粮食,灾民们总算是不用再挨饿了。
但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
因为之前尸体处理不当,加上卫生条件恶劣,安置点里,开始爆发了大规模的瘟疫。
许多灾民,出现了高烧、腹泻、呕吐的症状。
如果不及时控制,后果不堪设想。
就在所有人都束手无策的时候,鹤折玉站了出来。
他带着昭昭给他准备的药箱,走进了那个充满了死亡和病菌的瘟疫区。
“五哥!”昭昭有些担心。
他现在的眼睛看不见,万一在里面被感染了怎么办?
“放心。”鹤折玉的脸上,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和坚定。
“我学医就是为了救人。”
“这里才是我的战场。”
他不再多言,转身,走进了那片被死亡阴影笼罩的区域。
所有人都为他捏了一把汗。
一个双目失明的大夫,要去治疗最凶险的瘟疫?
然而很快,所有人都被鹤折玉展现出的医术给彻底折服了。
他虽然看不见。
但那双耳朵却能精准地听出病人呼吸的频率和心跳的节奏。
那双手更是神奇。
只需在病人的手腕上轻轻一搭,便能将病人的脉象摸得一清二楚。
什么病症,什么程度,他了然于胸。
然后,他便开始施针。
他怀里那个针包,就是他的武器。
他下针,快,准,狠。
没有丝毫的犹豫。
一套银针在他手中仿佛有了生命。
往往只是几针下去,那些原本因为高烧和剧痛而痛苦呻吟的病人,就立刻安静了下来。
他们的体温在下降,他们的痛苦在减轻。
所有人都看呆了。
他们从未见过如此神奇的针灸之术。
三下五除二,就能将一个垂死的病人,从鬼门关拉回来。
这哪里是大夫,这分明就是活神仙啊!
鹤折玉一个人在瘟疫区里忙得脚不沾地。
他不知疲倦地,一个接一个地,为病人诊治、施针。
昭昭则带着小枝在外面,按照鹤折玉开出的药方一碗一碗地熬制汤药,然后分发给病人。
兄妹二人一个主内一个主外,配合得无比默契。
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那来势汹汹的瘟疫,竟然真的被一点一点地控制住了。
死亡的人数,在急剧下降。
而康复的人数,则在不断攀升。
整个安置点,都充满了劫后余生的喜悦和对鹤折玉的无限感激。
“神医!真是神医啊!”
“多谢五公子救命之恩!”
百姓们自发地,跪在鹤折玉的帐篷外,对他顶礼膜拜。
鹤折玉却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我只是个大夫。”
然后又转身,投入到了下一场救治之中。
昭昭看着五哥那虽然单薄,却无比坚定的背影,眼中满是骄傲。
她知道从这一刻起,五哥已经彻底走出了失明的阴影。
他找到了自己人生的价值,也找到了属于他自己的那片光明。
鹿城的局势,在烬王府一家的力挽狂澜之下,总算是暂时稳定了下来。
肃封帝看着这一切,心中百感交集。
他看着自己那个曾经因为腿疾而一蹶不振,如今却重新站起来,运筹帷幄、力挽狂澜的儿子。
看着那个虽然双目失明,却用一双妙手拯救了无数生命的孙子。
更看着那个年纪最小,却心思缜密、能力通天,一次又一次地将整个危局扭转过来的孙女。
他感到无比的欣慰和骄傲。
有此儿孙,何愁大封不兴!
同时,他也对太子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失望。
从始至终,这位储君除了最开始那几句不痛不痒的关心,和后来那场拙劣的表演之外。
没有为救灾出过一分力。
没有献过一条策。
他就像一个局外人,冷眼旁观着这一切。
甚至肃封帝能感觉到,他对自己孙儿孙女们立下的功劳,不仅没有丝毫的欣喜,反而充满了嫉妒和不甘。
两相对比之下,高下立判。
一个帝王,最看重的是什么?
是能力,是担当。
是心怀天下的仁心。
这些,他在鹤御川和他的孩子们身上都看到了。
却唯独没有在自己亲手培养了十几年的继承人身上看到分毫。
肃封帝的心一点点地冷了下去。
或许……是时候,该重新考虑一下,这江山的未来到底应该交到谁的手里了。
这个念头,一旦产生便再也无法遏制。
这天,清虚道长找到了昭昭。
他看着眼前这个刚刚结束了一天忙碌,正坐在台阶上,小口小口喝着姜汤的小姑娘,眼神复杂。
“郡主。”他走上前,对着昭昭,深深地,行了一个道家的大礼。
昭昭连忙站起身,避开了他的礼。
“道长,您这是做什么?我可受不起。”
“受得起,受得起。”清虚道长的脸上,满是敬佩和感慨,“郡主道法通玄,悲天悯人,以一人之力,超度万千亡魂。此等功德,贫道望尘莫及。”
他现在看昭昭的眼神,已经完全是看同道高人的眼神了。
“道长言重了。”昭昭笑了笑,“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事。”
再说了。
这些不也是她上辈子跟老头儿学的吗?
只是现在的小老头还没领悟到罢了。
清虚道长……说到底也是她的师父。
嗯,她单方面认的。
“郡主谦虚了。”清虚道长看着她,犹豫了片刻,还是问出了自己心中最大的疑惑。
“贫道斗胆,敢问郡主,您这一身道法,师从何人?”
据他所知,当今玄门早已没落。
根本不可能有人,能教出如此惊才绝艳的弟子。
昭昭就知道他会问这个。
她的答案还是跟上次无异,“说过啦,是梦里你亲自教我的哦。”
“不过……这些功夫你还要再过个十几二十年才能领悟。”
“是那时候的你教我的。”
“在梦里。”
清虚道长愣住,他忍俊不禁,“昭昭郡主还真会说笑。”
“看来你师父是隐世高人。”
“不啊。”昭昭笑咪咪的说:“他老人家很随和,到处救灾济民,就像你。”
“不过他脾气可比你现在差远了。”
毕竟她那会儿是鬼。
清虚怎么都超度不了,最后还反过来被她学了一身本领。
都气的没招了。
笑死。
清虚道长莫名的一哆嗦,怎么感觉郡主这笑起来怪可怕的……
他摇摇头,柔声道:“对了郡主,贫道还有一事相求。”
“道长请说。”
“贫道想请郡主,再算一卦。”清虚道长的神情,变得无比凝重,“算一算,我大封的国运。”
“算一算,那传说中的‘天启命格’到底在何方。”
他现在已经将昭昭当成了玄门最后的希望。
昭昭看着他那充满期盼的眼神,心里叹了口气。
天启命格?
她上哪儿去找那个虚无缥缈的玩意儿?
那个所谓的“天启命格”,不过是桃夭为了抬高自己身价,和那个江湖骗子若雨道长,一起编出来的一个谎言罢了。
她正要开口拒绝,脑子里却突然灵光一闪。
等等……
天启命格,虽然是假的。
但是,她可以,把它变成真的啊!
她可以,借着这个由头为自己,也为烬王府谋取更大的名望和资本!
想到这里,昭昭的嘴角勾起了一抹狡黠的弧度。
她看着清虚道长,故作高深地说道:
“道长,天机,不可泄露。”
“不过……”她话锋一转,“我只能告诉你,那‘天启命格’,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而且,她很快就会出现了。”
“什么?!”清虚道长浑身一震,激动得胡子都翘了起来,“郡主此话当真?!”
“出家人,不打诳语。”昭昭一本正经地说道。
清虚道长激动得在原地来回踱步,嘴里不停地念叨着:“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难道,那位天启神女,就在这鹿城之中?
就在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昭昭却又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
“道长,国运之事,暂且不提。”
“我倒是算到,这鹿城,还有一只大硕鼠没有被揪出来。”
“什么?还有?”清虚道长一愣。
“嗯。”昭昭点了点头,她的目光,投向了远处,那个正在向肃封帝汇报情况的邻州知府的身上。
“而且,这只硕鼠比孙德才还要贪。”
孙德才的案子,只是一个开始。
真正的大鱼还在后面。
昭昭要做的,就是将这些盘踞在大封朝堂之上的毒瘤,一个一个地,连根拔起!
她要让皇爷爷看清楚,这个国家已经从根子上烂到了什么地步。
也要让他看清楚,太子殿下和这些贪官污吏之间,又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
昭昭其实并不相信天启命格,更不相信什么乱七八糟的前朝天师预言。
她都重生了……
只相信人定胜天!
她相信能靠自己改变一切。
所以她要一点点的用实际行动让肃封帝行动起来,不要再被恐惧所束手束脚。
封国,本可以更好。
昭昭的话,让清虚道长的心,再次提了起来。
他顺着昭昭的目光看去,看到了那个正在肃封帝面前,点头哈腰,一脸谄媚的邻州知府——王康。
这个王康,他有些印象。
此人是太子一党的核心成员,平日里最是会溜须拍马,见风使舵。
难道……
清虚道长不敢再想下去。
他知道,昭昭接下来要做的事,将会牵扯出怎样一场惊天动地的朝堂大地震。
而他能做的就是站在她的身边,无条件地支持她。
昭昭没有再理会清虚道长,她径直走到了肃封帝和王康的面前。
“王大人。”她开口,声音不大,却让正在口若悬河的王康闭上了嘴。
王康看到昭昭,心里咯噔一下。
他可是亲眼目睹了,这位小郡主,是怎么把孙德才,给活活“算”死的。
他对这个看起来人畜无害的小姑娘,充满了发自内心的恐惧。
“郡……郡主,您有何吩咐?”他勉强挤出一个笑容,问道。
“吩咐不敢当。”昭昭看着他,开门见山地质问道,“我只想问问王大人,你从贵州调拨过来的赈灾粮,现在在何处啊?”
听到这话,王康的心直接跳到了嗓子眼儿。
完了……
他难道被发现了?
王康可是听说了,刚才那个孙德才被活生生的凌迟处死了,下场无比凄惨!
他不想赴前尘,顿时慌乱的将目光投向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