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踏过泥泞的街道,溅起的不是水花,而是混杂着腥臭味的黑色淤泥。
道路两旁,到处都是被洪水冲垮的房屋,只剩下残垣断壁,在萧瑟的寒风中无声地诉说着曾经的灾难。
倒塌的树干,破碎的家具,以及……随处可见的,已经腐烂发臭,甚至生了蛆虫的尸体,横七竖八地堆积在路边。
有老人的,有壮年的,还有许多小小的,属于孩子的尸体。
他们一个个面目狰狞,姿势扭曲,仿佛在临死前,承受了巨大的痛苦和恐惧。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重得化不开的,混杂着腐臭、死亡和绝望的气息,熏得人几欲作呕。
整个城市,一片死寂。
听不到一丝人声,只有乌鸦在光秃秃的树梢上,发出“呀呀”的,令人心悸的哀鸣。
所有人都被眼前这地狱般的惨状给震住了。
就连那些身经百战,见惯了生死的士兵,此刻也脸色发白,胃里一阵翻江倒海。
肃封帝坐在马背上,身体僵硬得像一尊雕像。
他那双曾经锐利如鹰的眼睛,此刻却是一片空洞和茫然。
他看着这满目疮痍的城市,看着那些死状凄惨的子民,身体开始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
“这……就是鹿城?”
他的声音沙哑得不成样子,充满了难以置信的痛苦。
奏报上,不是说水患已经得到控制,灾民也已妥善安置了吗?
可眼前的景象,又是怎么回事?!
肃封帝看的面色阴沉,就连呼吸都急促了几分。
“混账——!”
“父皇!”鹤御川连忙上前扶住摇摇欲坠的肃封帝。
昭昭也从马车上跳了下来,快步跑到肃封帝身边。
她看着皇爷爷那瞬间苍老了十岁的脸,心里也是一阵刺痛。
她伸手,搭上了肃封帝的脉搏。
急火攻心,气血逆行。
她立刻从怀里掏出一颗清心丹,塞进了肃封帝的嘴里。
“皇爷爷,您别急,先平复心神。”
丹药入口即化,一股清凉之气,顺着喉咙滑下,让肃封帝那翻涌的气血,总算是平复了一些。
“昭昭,鹿城怎会变成如此……?”
“若不是朕亲自前来,还不知要被隐瞒多久!”
昭昭看着肃封帝眼中的痛苦和自责,说不出任何安慰的话。
她只能用力地回握住他的手,用自己的体温给他一丝力量。
她知道,眼前的惨状对这位心系万民的帝王来说,是何等沉重的打击。
昭昭的目光,扫过这片死寂的城市。
她的心也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地揪住了,疼得快要喘不过气来。
她沉默地转身,走回自己的马车。
片刻之后,她再次出现时,身上已经换上了一套月白色的道袍。
道袍宽大,衬得她小小的身形愈发单薄。
但她的眼神,却异常的坚定和肃穆。
她从包袱里,拿出了一套小巧的法器,一方小小的祭台,以及一沓厚厚的黄纸符箓。
“郡主,您这是要做什么?”小枝看着她这副架势,有些不解。
“超度。”
昭昭只说了两个字。
她要为这些惨死的冤魂,做一场法事。
让他们能够放下怨恨,安然往生。
这是她作为一个玄门中人,唯一能为他们做的事情。
也是她重生之后,第一次,以“道士”的身份行道。
其他人此刻都围在肃封帝身边,忙着为他诊治,安抚他的情绪,暂时没有人注意到昭昭的异常举动。
她抱着法器,独自一人,走到了城中心一片相对空旷的废墟上。
她将祭台摆好,点上三炷清香,然后盘腿坐下,开始默念往生咒。
就在她准备开坛做法的时候,一个嚣张的声音,在不远处响了起来。
“哪来的小屁孩!在这里装神弄鬼的,给我轰出去!”
昭昭抬起头,看到一个穿着华贵官服,身材臃肿,满面油光的中年男人,正带着一群官差,气势汹汹地朝着她走来。
那人,应该就是鹿城的知府了。
他看到昭昭一身道士打扮,又是个半大的孩子,便想当然地把她当成了哪里跑来骗吃骗喝的江湖小神棍。
“大人,这城里到处都是死人,晦气得很!您千金之躯,怎么还亲自过来了?”一个跟班模样的官差,谄媚地对那胖知府说道。
“哼!还不是因为京里来了贵人!”胖知府一脸不耐烦地说道,“本官要是不出来迎接,万一被参一本,岂不是吃不了兜着走?”
“大人说的是!不过,京里来的到底是什么人啊?这么大阵仗?”
“还能是谁,不就是那位刚刚官复原职的烬王爷,还有……太子殿下。”
“什么?烬王爷和太子殿下都来了?那……那皇上他……”
“皇上日理万机,怎么可能来这种鸟不拉屎的地方。”胖知府一脸笃定地说道,“行了,别废话了!赶紧把这个小道士给我赶走!别让她在这里碍眼,冲撞了贵人!”
“是!”
两名官差立刻上前,就要对昭昭动手。
昭昭冷冷地看着他们,一言不发。
她甚至都懒得跟这些蠢货废话。
就在那两名官差的手,即将碰到昭昭的时候。
“住手!”
一声雷霆般的怒喝,从他们身后传来。
胖知府和那群官差吓了一跳,连忙回头。
一看之下,魂都快吓飞了。
只见鹤御川和肃封帝,正在一群护卫的簇拥下,朝着这边走了过来。
鹤御川一身煞气,眼神冰冷得像是要杀人。
而他身边那位虽然穿着常服,但气度威严,不怒自威的老者,更是让他感到一种发自灵魂深处的战栗。
胖知府虽然没见过皇帝,但那股君临天下的气势,是绝对装不出来的。
他脑子里“嗡”的一声,瞬间就明白了来人是谁。
“噗通”一声,他双腿一软,直接跪在了地上,连带着他身后的那群官差,也呼啦啦地跪倒了一片。
“下……下官鹿城知府孙德才,不知圣驾光临,有失远迎,罪该万死!罪该万死!”
他磕头如捣蒜,肥胖的身体在地上抖得像个筛子。
他做梦也没想到,皇帝竟然真的会亲临鹿城!
完了,完了!
这下彻底完了!
肃封帝连一个眼神都懒得给他,他径直走到昭昭身边,看着她这一身装扮,又看了看地上的祭台,眼中满是担忧和心疼。
“昭昭,你这是……”
“皇爷爷,我想为他们做点事。”昭昭轻声说道。
肃封帝看着她那双清澈而又坚定的眼睛,心里一酸,点了点头。
“好……好孩子,难为你了。”
他没有再阻止,只是挥了挥手,让护卫在周围清出了一片场地,不让任何人打扰她。
那个叫孙德才的胖知府,见皇帝暂时没空搭理自己,心里稍稍松了口气。
他眼珠子一转,连忙从地上爬了起来,凑到肃封帝身边,脸上堆满了谄媚的笑容。
“皇上,您一路舟车劳顿,辛苦了!城中多有不便,下官已在府衙备好了干净的住处和酒菜,请皇上移步……”
“不必了。”肃封帝冷冷地打断了他,“朕就在这里,看着朕的子民。”
孙德才碰了个钉子,脸上有些尴尬,但他依旧不死心,开始主动汇报起水患的治理情况。
“皇上,这次水患,实乃百年不遇之天灾啊!洪水来势汹汹,下官虽然已经拼尽全力组织人手抗洪救灾,但……但奈何天威难测,还是……还是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他一边说一边挤出几滴眼泪,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为了百姓鞠躬尽瘁,却回天乏术的好官形象。
“下官有罪,没能护佑好鹿城的百姓,请皇上责罚!”
他演得声泪俱下,情真意切。
昭昭在一旁听着,心里冷笑连连。
天灾?
她刚才第一眼看到这个孙德才的时候,就已经看清了他身上的因果业障。
此人脑满肠肥,官气之上,却缠绕着无数道黑色的怨气。
那些怨气,都来自于枉死的冤魂。
鹿城之灾,七分人祸,三分天灾!
这孙德才,手上沾满了鹿城百姓的血!
昭昭没有立刻揭穿他。
她要先做完这场法事,让这些可怜的冤魂得以安息。
待会儿,再跟他,连本带利地,算总账!
她不再理会外界的纷纷扰扰,闭上眼睛,双手结印,口中开始念诵起繁复而又庄严的咒文。
随着她的念诵,周围的空气,似乎都开始变得凝滞起来。
一阵阵阴风,凭空而起,卷起地上的尘土和纸钱。
就在这时,一个仙风道骨的身影,出现在了城门口。
来人一身青色道袍,手持拂尘,正是清虚道长。
他奉皇命,前来鹿城勘察灾情,却不想刚一进城就看到了这诡异的一幕。
他看着那个端坐在祭台前,宝相庄严,口诵真言的小道姑,眼中露出了无比震惊的神色。
这个小道姑……他怎么觉得,有几分眼熟?
当他走近了,看清了那张脸时,整个人都愣住了。
“元昭……郡主?”
清虚道长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眼前这个一身道袍开坛做法,引动天地间阴气流转的小道姑,竟然是烬王府那个备受宠爱、看起来娇娇弱弱的元昭郡主?
这……这怎么可能?!
他揉了揉眼睛,确定自己没有看错。
那张脸确实是昭昭。
可她身上那股子庄严肃穆,引动天地灵气的气场,却又是一个他从未见过的陌生模样。
清虚道长彻底懵了。
他站在原地,看着昭昭熟练地结印、掐诀、踏着玄奥的步法,将一张张符箓抛向空中。
那些符箓在空中无火自燃,化作点点金光,融入那阵阵阴风之中。
他能感觉到,城中那些因为枉死而无法离去的怨魂,正在被那金光牵引、净化。
他们的怨气在消散,他们的执念在放下。
这是……正统的玄门超度之法!
而且,施法之人的道行远在他之上!
清虚道长的内心,掀起了惊涛骇浪。
他一直以为,昭昭只是个有点小聪明,会些占卜皮毛的普通小姑娘。
他甚至还因为她不是自己苦苦寻找的“天启命格”而感到惋惜。
可现在看来,他错得离谱!
这哪里是什么皮毛!
这分明是已经失传了数百年的,上古玄门正宗的道法!
此等道行,别说是他,就算是玄门历史上有记载的那些天师,恐怕也无人能及!
清虚道长看着昭昭的眼神,彻底变了。
那眼神里,不再有长辈对晚辈的欣赏,而是充满了同道中人,甚至是后辈对前辈的,深深的敬畏和震撼。
他没有上前打扰,只是静静地站在一旁辅助昭昭。
同时,他也拿出了自己的法器,配合着昭昭的节奏念诵经文,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有了清虚道长的加入,超度的过程更加顺利。
两人一少一老,一主一辅,配合得天衣无缝。
整座鹿城上空,那原本浓得化不开的怨气和死气,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散。
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祥和的,温暖的金光。
仿佛有无数个解脱的灵魂,正在对他们躬身行礼,然后,化作点点星光,消散在天地之间。
这场法事,足足持续了一个时辰。
当昭昭念完最后一个咒文,将最后一张符箓烧尽时,她的小脸已经是一片苍白,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
同时引渡成千上万的亡魂,对她现在的身体来说,负担还是太重了。
她晃了晃,差点一头栽倒在地。
“昭昭!”
“郡主!”
肃封帝和鹤御川一直守在旁边,见状连忙上前,一左一右地扶住了她。
“皇爷爷,爹爹,我没事。”昭昭摇了摇头,声音有些虚弱,“就是有点脱力,休息一下就好了。”
肃封帝看着她苍白的小脸,心疼得无以复加。
“孩子……”
“朕何德何能,才能有你这样的孙女。”
“天佑我大封。”
他说着,眼眶又红了。
昭昭靠在鹤御川的怀里,轻声说道:“皇爷爷,逝者已矣,我们现在要做的是让生者好好地活下去。”
她的目光越过众人,冷冷地落在了那个胖知府孙德才的身上。
“而那些害死他们的人,一个都不能放过!”
        道路两旁,到处都是被洪水冲垮的房屋,只剩下残垣断壁,在萧瑟的寒风中无声地诉说着曾经的灾难。
倒塌的树干,破碎的家具,以及……随处可见的,已经腐烂发臭,甚至生了蛆虫的尸体,横七竖八地堆积在路边。
有老人的,有壮年的,还有许多小小的,属于孩子的尸体。
他们一个个面目狰狞,姿势扭曲,仿佛在临死前,承受了巨大的痛苦和恐惧。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重得化不开的,混杂着腐臭、死亡和绝望的气息,熏得人几欲作呕。
整个城市,一片死寂。
听不到一丝人声,只有乌鸦在光秃秃的树梢上,发出“呀呀”的,令人心悸的哀鸣。
所有人都被眼前这地狱般的惨状给震住了。
就连那些身经百战,见惯了生死的士兵,此刻也脸色发白,胃里一阵翻江倒海。
肃封帝坐在马背上,身体僵硬得像一尊雕像。
他那双曾经锐利如鹰的眼睛,此刻却是一片空洞和茫然。
他看着这满目疮痍的城市,看着那些死状凄惨的子民,身体开始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
“这……就是鹿城?”
他的声音沙哑得不成样子,充满了难以置信的痛苦。
奏报上,不是说水患已经得到控制,灾民也已妥善安置了吗?
可眼前的景象,又是怎么回事?!
肃封帝看的面色阴沉,就连呼吸都急促了几分。
“混账——!”
“父皇!”鹤御川连忙上前扶住摇摇欲坠的肃封帝。
昭昭也从马车上跳了下来,快步跑到肃封帝身边。
她看着皇爷爷那瞬间苍老了十岁的脸,心里也是一阵刺痛。
她伸手,搭上了肃封帝的脉搏。
急火攻心,气血逆行。
她立刻从怀里掏出一颗清心丹,塞进了肃封帝的嘴里。
“皇爷爷,您别急,先平复心神。”
丹药入口即化,一股清凉之气,顺着喉咙滑下,让肃封帝那翻涌的气血,总算是平复了一些。
“昭昭,鹿城怎会变成如此……?”
“若不是朕亲自前来,还不知要被隐瞒多久!”
昭昭看着肃封帝眼中的痛苦和自责,说不出任何安慰的话。
她只能用力地回握住他的手,用自己的体温给他一丝力量。
她知道,眼前的惨状对这位心系万民的帝王来说,是何等沉重的打击。
昭昭的目光,扫过这片死寂的城市。
她的心也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地揪住了,疼得快要喘不过气来。
她沉默地转身,走回自己的马车。
片刻之后,她再次出现时,身上已经换上了一套月白色的道袍。
道袍宽大,衬得她小小的身形愈发单薄。
但她的眼神,却异常的坚定和肃穆。
她从包袱里,拿出了一套小巧的法器,一方小小的祭台,以及一沓厚厚的黄纸符箓。
“郡主,您这是要做什么?”小枝看着她这副架势,有些不解。
“超度。”
昭昭只说了两个字。
她要为这些惨死的冤魂,做一场法事。
让他们能够放下怨恨,安然往生。
这是她作为一个玄门中人,唯一能为他们做的事情。
也是她重生之后,第一次,以“道士”的身份行道。
其他人此刻都围在肃封帝身边,忙着为他诊治,安抚他的情绪,暂时没有人注意到昭昭的异常举动。
她抱着法器,独自一人,走到了城中心一片相对空旷的废墟上。
她将祭台摆好,点上三炷清香,然后盘腿坐下,开始默念往生咒。
就在她准备开坛做法的时候,一个嚣张的声音,在不远处响了起来。
“哪来的小屁孩!在这里装神弄鬼的,给我轰出去!”
昭昭抬起头,看到一个穿着华贵官服,身材臃肿,满面油光的中年男人,正带着一群官差,气势汹汹地朝着她走来。
那人,应该就是鹿城的知府了。
他看到昭昭一身道士打扮,又是个半大的孩子,便想当然地把她当成了哪里跑来骗吃骗喝的江湖小神棍。
“大人,这城里到处都是死人,晦气得很!您千金之躯,怎么还亲自过来了?”一个跟班模样的官差,谄媚地对那胖知府说道。
“哼!还不是因为京里来了贵人!”胖知府一脸不耐烦地说道,“本官要是不出来迎接,万一被参一本,岂不是吃不了兜着走?”
“大人说的是!不过,京里来的到底是什么人啊?这么大阵仗?”
“还能是谁,不就是那位刚刚官复原职的烬王爷,还有……太子殿下。”
“什么?烬王爷和太子殿下都来了?那……那皇上他……”
“皇上日理万机,怎么可能来这种鸟不拉屎的地方。”胖知府一脸笃定地说道,“行了,别废话了!赶紧把这个小道士给我赶走!别让她在这里碍眼,冲撞了贵人!”
“是!”
两名官差立刻上前,就要对昭昭动手。
昭昭冷冷地看着他们,一言不发。
她甚至都懒得跟这些蠢货废话。
就在那两名官差的手,即将碰到昭昭的时候。
“住手!”
一声雷霆般的怒喝,从他们身后传来。
胖知府和那群官差吓了一跳,连忙回头。
一看之下,魂都快吓飞了。
只见鹤御川和肃封帝,正在一群护卫的簇拥下,朝着这边走了过来。
鹤御川一身煞气,眼神冰冷得像是要杀人。
而他身边那位虽然穿着常服,但气度威严,不怒自威的老者,更是让他感到一种发自灵魂深处的战栗。
胖知府虽然没见过皇帝,但那股君临天下的气势,是绝对装不出来的。
他脑子里“嗡”的一声,瞬间就明白了来人是谁。
“噗通”一声,他双腿一软,直接跪在了地上,连带着他身后的那群官差,也呼啦啦地跪倒了一片。
“下……下官鹿城知府孙德才,不知圣驾光临,有失远迎,罪该万死!罪该万死!”
他磕头如捣蒜,肥胖的身体在地上抖得像个筛子。
他做梦也没想到,皇帝竟然真的会亲临鹿城!
完了,完了!
这下彻底完了!
肃封帝连一个眼神都懒得给他,他径直走到昭昭身边,看着她这一身装扮,又看了看地上的祭台,眼中满是担忧和心疼。
“昭昭,你这是……”
“皇爷爷,我想为他们做点事。”昭昭轻声说道。
肃封帝看着她那双清澈而又坚定的眼睛,心里一酸,点了点头。
“好……好孩子,难为你了。”
他没有再阻止,只是挥了挥手,让护卫在周围清出了一片场地,不让任何人打扰她。
那个叫孙德才的胖知府,见皇帝暂时没空搭理自己,心里稍稍松了口气。
他眼珠子一转,连忙从地上爬了起来,凑到肃封帝身边,脸上堆满了谄媚的笑容。
“皇上,您一路舟车劳顿,辛苦了!城中多有不便,下官已在府衙备好了干净的住处和酒菜,请皇上移步……”
“不必了。”肃封帝冷冷地打断了他,“朕就在这里,看着朕的子民。”
孙德才碰了个钉子,脸上有些尴尬,但他依旧不死心,开始主动汇报起水患的治理情况。
“皇上,这次水患,实乃百年不遇之天灾啊!洪水来势汹汹,下官虽然已经拼尽全力组织人手抗洪救灾,但……但奈何天威难测,还是……还是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他一边说一边挤出几滴眼泪,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为了百姓鞠躬尽瘁,却回天乏术的好官形象。
“下官有罪,没能护佑好鹿城的百姓,请皇上责罚!”
他演得声泪俱下,情真意切。
昭昭在一旁听着,心里冷笑连连。
天灾?
她刚才第一眼看到这个孙德才的时候,就已经看清了他身上的因果业障。
此人脑满肠肥,官气之上,却缠绕着无数道黑色的怨气。
那些怨气,都来自于枉死的冤魂。
鹿城之灾,七分人祸,三分天灾!
这孙德才,手上沾满了鹿城百姓的血!
昭昭没有立刻揭穿他。
她要先做完这场法事,让这些可怜的冤魂得以安息。
待会儿,再跟他,连本带利地,算总账!
她不再理会外界的纷纷扰扰,闭上眼睛,双手结印,口中开始念诵起繁复而又庄严的咒文。
随着她的念诵,周围的空气,似乎都开始变得凝滞起来。
一阵阵阴风,凭空而起,卷起地上的尘土和纸钱。
就在这时,一个仙风道骨的身影,出现在了城门口。
来人一身青色道袍,手持拂尘,正是清虚道长。
他奉皇命,前来鹿城勘察灾情,却不想刚一进城就看到了这诡异的一幕。
他看着那个端坐在祭台前,宝相庄严,口诵真言的小道姑,眼中露出了无比震惊的神色。
这个小道姑……他怎么觉得,有几分眼熟?
当他走近了,看清了那张脸时,整个人都愣住了。
“元昭……郡主?”
清虚道长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眼前这个一身道袍开坛做法,引动天地间阴气流转的小道姑,竟然是烬王府那个备受宠爱、看起来娇娇弱弱的元昭郡主?
这……这怎么可能?!
他揉了揉眼睛,确定自己没有看错。
那张脸确实是昭昭。
可她身上那股子庄严肃穆,引动天地灵气的气场,却又是一个他从未见过的陌生模样。
清虚道长彻底懵了。
他站在原地,看着昭昭熟练地结印、掐诀、踏着玄奥的步法,将一张张符箓抛向空中。
那些符箓在空中无火自燃,化作点点金光,融入那阵阵阴风之中。
他能感觉到,城中那些因为枉死而无法离去的怨魂,正在被那金光牵引、净化。
他们的怨气在消散,他们的执念在放下。
这是……正统的玄门超度之法!
而且,施法之人的道行远在他之上!
清虚道长的内心,掀起了惊涛骇浪。
他一直以为,昭昭只是个有点小聪明,会些占卜皮毛的普通小姑娘。
他甚至还因为她不是自己苦苦寻找的“天启命格”而感到惋惜。
可现在看来,他错得离谱!
这哪里是什么皮毛!
这分明是已经失传了数百年的,上古玄门正宗的道法!
此等道行,别说是他,就算是玄门历史上有记载的那些天师,恐怕也无人能及!
清虚道长看着昭昭的眼神,彻底变了。
那眼神里,不再有长辈对晚辈的欣赏,而是充满了同道中人,甚至是后辈对前辈的,深深的敬畏和震撼。
他没有上前打扰,只是静静地站在一旁辅助昭昭。
同时,他也拿出了自己的法器,配合着昭昭的节奏念诵经文,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有了清虚道长的加入,超度的过程更加顺利。
两人一少一老,一主一辅,配合得天衣无缝。
整座鹿城上空,那原本浓得化不开的怨气和死气,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散。
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祥和的,温暖的金光。
仿佛有无数个解脱的灵魂,正在对他们躬身行礼,然后,化作点点星光,消散在天地之间。
这场法事,足足持续了一个时辰。
当昭昭念完最后一个咒文,将最后一张符箓烧尽时,她的小脸已经是一片苍白,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
同时引渡成千上万的亡魂,对她现在的身体来说,负担还是太重了。
她晃了晃,差点一头栽倒在地。
“昭昭!”
“郡主!”
肃封帝和鹤御川一直守在旁边,见状连忙上前,一左一右地扶住了她。
“皇爷爷,爹爹,我没事。”昭昭摇了摇头,声音有些虚弱,“就是有点脱力,休息一下就好了。”
肃封帝看着她苍白的小脸,心疼得无以复加。
“孩子……”
“朕何德何能,才能有你这样的孙女。”
“天佑我大封。”
他说着,眼眶又红了。
昭昭靠在鹤御川的怀里,轻声说道:“皇爷爷,逝者已矣,我们现在要做的是让生者好好地活下去。”
她的目光越过众人,冷冷地落在了那个胖知府孙德才的身上。
“而那些害死他们的人,一个都不能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