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刚过,田埂上的稻茬还留着金黄的印记。大家到乡校上学已经半个月,陌生的教室渐渐变得熟悉,李新男老师的黑框眼镜,李文的橡皮,李水玉的麻花辫,叶碧芬的野菊花书包,都成了每天看得见的风景。这天上午第一节是语文课,李老师说要教新的生字词,教室里早早飘着淡淡的纸墨香,混着窗外飘来的新谷气息,让人心里敞亮。
上课铃还没响,同学们就把课本摊在桌上。课本第18页印着今天要学的生字,"稻穗粒勤劳",每个字旁边都配着插图,"稻"字旁边画着沉甸甸的稻穗,"粒"字旁边是饱满的谷粒,看得叶不凡格外亲切。
叶碧芬凑过来看叶不凡的课本,她的书皮上绣的谷穗被磨得有点褪色,却依然歪歪扭扭地笑着。"不凡哥,这些字都跟谷子有关呢。"她用铅笔尖指着"穗"字,"你看这字,上面像稻穗,下面像土地,跟李老师上次教的'谷'字一样。"左边的李燕青也点点头,她的课本上写满了小批注,在"勤"字旁边画了个小小的太阳,大概是说勤劳要像太阳一样早升起。
后面的叶木生正挠着头认"劳"字,他把"劳"字写成了"劳",多了一撇,李什在旁边笑他:"你这'劳'字带了把'刀',是要割稻子吗?"木生哥脸一红,赶紧用橡皮擦掉,橡皮屑落在课本上,像撒了把碎谷糠。右边的李启梅正用手指在桌面上比划"粒"字的笔画,她的手指细细的,划过桌面时留下淡淡的白痕,李启胜则在草稿纸上画稻穗,穗子画得像扫帚,逗得启梅姐偷偷笑。
"叮铃铃——"上课铃响了,是挂在杨树上的铁铃铛,被校工一拽,清脆的声响漫过操场,钻进教室的每个角落。李新男老师拿着粉笔走进来,他今天换了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褂,袖口卷着,露出结实的手腕。"同学们,今天我们学和'稻'有关的生字词,这些字都藏在我们的生活里,就像谷粒藏在稻穗里。"他把课本往讲台上一放,粉笔在黑板上写下大大的"稻"字,"大家看这个字,左边是'禾',代表庄稼;右边是'舀',像用手从稻穗里舀谷粒,多形象。"
大家跟着念:"稻——水稻的稻。"叶不凡的声音有点小,因为紧张,舌头像打了结。李老师听见了,笑着说:"别怕,大声念,就像在晒谷场喊'分谷啦'一样响亮。"同学们都笑起来,叶不凡也放松了些,再念时声音大了不少,像谷粒落进空筐时的"咚咚"声。
李老师一个字一个字地教大家认。教"穗"字时,他指着窗外的白杨树枝:"你们看树枝上的叶子,一串一串的,就像稻穗;'穗'字右边是'惠',意思是稻穗会给我们带来实惠,带来粮食。"教"粒"字时,他从口袋里掏出一粒饱满的稻谷,举起来让大家看:"这就是谷粒,'粒'字左边是'米',右边是'立',意思是谷粒立在稻穗上,站得稳稳的。"那粒稻谷在阳光下闪着光,像颗小小的金珠子,叶不凡想起分谷时谷粒"哗哗"流进麻袋的样子,一下子就记住了"粒"字。
教到"勤"和"劳"字时,李老师特意放慢了语速:"'勤'字左边是'堇',代表辛苦;右边是'力',意思是辛苦出力就是勤。'劳'字上面是'草',下面是'力',古时候人们在田里出力除草就是劳。咱们庄稼人的孩子都知道,种稻要勤,收稻要劳,读书也一样,要勤勤恳恳,才能有收获,就像你们村分谷,工分是靠勤劳挣来的。"
叶不凡听得格外认真,爷爷说他每天天不亮就下地,就是"勤";奶奶喂猪、晒谷,手上磨出茧子,就是"劳"。工分手册上的每一笔工分,都是爷爷奶奶"勤"和"劳"的印记,课本上的"勤劳"二字,突然变得沉甸甸的,像晒谷场里装满谷粒的麻袋。
认完生字,李老师让大家齐读生字词。"预备——读!"他一声令下,教室里立刻响起朗朗的读书声,像风吹过稻田时的"沙沙"声。"稻——水稻;穗——稻穗;粒——谷粒;勤——勤劳;劳——劳动……"同学们的声音有高有低,叶月英的声音清亮,像小溪流水;李文的声音稳重,像爷爷抽旱烟时的"吧嗒"声;叶碧芬的声音脆生生的,像谷粒落在石板上。
轮到叶不凡时,不知怎么突然紧张起来,刚才记熟的字像受惊的麻雀,一下子飞走了。"稻……稻……"叶不凡张了张嘴,"稻"字卡在喉咙里,脸憋得通红,像熟透的稻穗。周围的读书声渐渐停了,大家都看向叶不凡,李什忍不住"噗嗤"笑了一声,被李老师瞪了一眼,赶紧捂住嘴。
"别怕,不凡,慢慢想。"李老师走到叶不凡身边,声音轻轻的,"想想你们村的稻田,金灿灿的,那是什么?"叶不凡脑子里闪过田埂上沉甸甸的稻穗,终于脱口而出:"稻——水稻!对!"李老师鼓励地看着叶不凡,"再读'穗'字,想想分谷时的谷穗,多饱满。穗——稻穗!"叶不凡接着读下去,虽然比别人慢了半拍,声音也有些抖,但总算把所有字词都读了出来。等叶不凡读完最后一个"劳动"时,教室里安安静静的,叶不凡低着头,不敢看大家,耳朵热得像被太阳晒透的谷粒。
"好,读得不错,就是慢了点,下次大胆些。"李老师没有批评叶不凡,反而拍了拍叶不凡的肩膀,"读书就像拾稻穗,一次拾不全,多拾几次就熟了。接下来我们写字,把这几个字写在田字格里,要横平竖直,就像田里的稻垄,排列整齐才好看。"
叶不凡赶紧拿出铅笔和本子,心里暗暗较劲:读得不好,写字一定要写好。奶奶说过,字是人的脸面,就像谷粒要饱满才体面,写字也要认真才好看。平时帮爷爷抄工分时,奶奶总让叶不凡一笔一划写,说工分不能错,字也不能歪,时间长了,叶不凡的字比村里同龄孩子工整些。
叶不凡先在草稿纸上练了几遍。写"稻"字时,注意左边的"禾"字旁要窄些,右边的"舀"字要宽些,像稻穗左边细右边沉;写"穗"字时,把"禾"字旁写得稳稳的,右边的"惠"字笔画多,叶不凡一笔一划慢慢写,生怕写错,就像拾稻穗时小心避开空壳;写"粒"字时,特意把"米"字旁写得紧凑,"立"字写得挺拔,像谷粒站在稻穗上;写"勤"和"劳"字时,叶不凡想起爷爷奶奶手上的老茧,笔尖顿了顿,把"力"字写得格外有力,像他们弯腰劳作的背影。
练熟了,才往作业本上写。教室里静悄悄的,只听见铅笔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像秋风吹过稻叶。李文写得很快,笔尖在纸上飞;李水玉的字娟秀,像田里整齐的稻禾;李冰的字有力,横平竖直像晒谷场的木框;叶碧芬的字还是歪歪扭扭,但比之前整齐多了,她时不时偷偷看叶不凡的本子,嘴角咬着铅笔头。
叶不凡写得很专注,连李老师走到身边都没发现。他站在叶不凡身后看了一会儿,轻轻"嗯"了一声,声音里带着笑意。等叶不凡写完最后一个"劳"字,抬起头时,发现周围好多同学都在看叶不凡的本子,李水玉回过头,眼睛瞪得圆圆的;李冰凑近看了看,小声对水玉说:"他的字真整齐。"李什探过头,惊讶地说:"叶不凡,你这字比我哥写的还好看!"
叶碧芬更是凑过来,指着叶不凡的"粒"字:"不凡哥,你这'粒'字像谷粒一样饱满!教教我呗?"叶不凡脸一红,刚想说话,李老师拿起叶不凡的作业本,举到讲台上:"同学们,都来看叶不凡同学写的字!"
大家"呼啦"一下围过来,里三层外三层,像分谷时围着谷堆的人群。叶不凡的作业本摊在讲台上,田字格里的"稻穗粒勤劳"一个个端端正正,笔画匀称,结构整齐,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你们看,"李老师用手指着字,"每个字都写在田字格中间,横平竖直,就像田里的稻子种得整齐,不歪不斜。'勤'字的'力'字底写得多有力,'劳'字的笔画不慌不忙,这就是认真的样子。"
同学们都发出"哇"的赞叹声。"真好看!比字帖还整齐!他读得慢,字却写这么好!"李启梅踮着脚看,眼睛亮晶晶的;李启胜摸着后脑勺,小声说:"早知道我也慢慢写了。"叶月英笑着看叶不凡,眼神里满是鼓励;李文冲叶不凡竖大拇指,虎牙露在外面。刚才读书时的窘迫一下子被欢喜取代,心里甜丝丝的,像喝了新谷熬的糖粥。
"不凡同学虽然刚才读生字时慢了些,但写字非常认真,值得大家学习。"李老师把作业本还给叶不凡,眼神里满是赞许,"这说明他平时用心练习,就像种稻子,平时勤除草、多浇水,秋收才能饱满。读书写字也是这样,不怕慢,就怕懒,只要认真,就能进步。"他在黑板上写下"认真"两个字,"大家要向不凡学习,写字认真,做人也认真,就像你们村分谷,一分一厘都算得清清楚楚,这就是认真。"
叶不凡接过作业本,手指摸着纸上的字迹,心里热乎乎的。这不是叶不凡一个人的功劳,是奶奶教叶不凡"字要写正,人要走直",是帮爷爷抄工分时一笔一划练出来的,是看着晒谷场里整齐的谷堆学会的"整齐",是想着工分手册上工整的字迹记住的"认真"。这些字里,藏着村里的稻穗香,藏着爷爷奶奶的汗水,藏着分谷时的踏实。
下课铃响了,同学们围着叶不凡问写字的窍门。李水玉问:"你是不是用尺子比着写的?"叶不凡摇摇头:"奶奶说用心写,不用尺子也能整齐。"李冰问:"你每天都练字吗?"叶不凡点点头:"帮爷爷抄工分时练的。"叶碧芬拉着叶不凡的胳膊:"不凡哥,下午课间教我写'穗'字好不好?我总把右边的'惠'字写错。好。"叶不凡爽快地答应,心里的紧张早就飞到九霄云外。
李文从书包里掏出个新本子递给叶不凡:"不凡,这个本子给你,你写的字配用好本子。"本子封面印着稻田的图案,金灿灿的稻穗在风里摇。"谢谢。"叶不凡接过本子,又从书包里拿出奶奶做的米糕,掰了一半给他,"尝尝,新米做的,甜。"他咬了一大口,米糕的甜香混着他身上的纸墨香,好闻得很。
叶月英走过来,手里拿着她的作业本:"不凡,你看我这个'勤'字写得对不对?"她的字已经很好看了,只是"堇"字旁有点歪。叶不凡指着田字格:"这里再往左一点,像稻穗往左边歪一点更自然。"她认真地改着,阳光照在她的辫子上,红绳闪着光。
李老师站在教室门口,看着大家笑,他弟弟李文跑过去,跟他小声说了句什么,李老师点点头,朝叶不凡这边看了一眼,眼神里满是欣慰。风吹过教室,带来窗外的稻花香,也带来远处田埂上收割机的"突突"声,那是收稻的声音,也是收获的声音。
叶不凡翻开新本子,在第一页写下自己的名字,笔尖划过纸面,流畅又安稳。突然明白,读书写字和种稻子真的一样:爷爷春天播种,夏天除草,秋天才能收获饱满的稻穗;大家现在认生字、写汉字,认真学习,将来才能收获知识的"谷粒"。李老师说得对,不怕慢,就怕懒,就像叶不凡读生字慢,但只要认真写,也能得到表扬;就像叶三叔春天生病工分少,但只要好好劳动,也能分够口粮。
下午课间,叶不凡教叶碧芬写"穗"字,她学得很认真,铅笔在纸上慢慢划,像在田里插秧苗。李燕青和李水玉也凑过来学,大家围在一起,阳光透过窗户照在本子上,把字照得亮亮的。李启胜在旁边看了一会儿,也拿起笔:"我也要写好看的字,将来给我娘写工分手册!"大家都笑起来,笑声像谷粒落在空筐里,脆生生的。
放学回家的路上,叶碧芬举着她的作业本给叶不凡看:"不凡哥你看,我写的'穗'字是不是好看多了?"她的字虽然还有点歪,但比之前工整多了,像刚抽出的稻穗,努力向上长。"好看!"叶不凡点点头,"多练练就更漂亮了。"
        上课铃还没响,同学们就把课本摊在桌上。课本第18页印着今天要学的生字,"稻穗粒勤劳",每个字旁边都配着插图,"稻"字旁边画着沉甸甸的稻穗,"粒"字旁边是饱满的谷粒,看得叶不凡格外亲切。
叶碧芬凑过来看叶不凡的课本,她的书皮上绣的谷穗被磨得有点褪色,却依然歪歪扭扭地笑着。"不凡哥,这些字都跟谷子有关呢。"她用铅笔尖指着"穗"字,"你看这字,上面像稻穗,下面像土地,跟李老师上次教的'谷'字一样。"左边的李燕青也点点头,她的课本上写满了小批注,在"勤"字旁边画了个小小的太阳,大概是说勤劳要像太阳一样早升起。
后面的叶木生正挠着头认"劳"字,他把"劳"字写成了"劳",多了一撇,李什在旁边笑他:"你这'劳'字带了把'刀',是要割稻子吗?"木生哥脸一红,赶紧用橡皮擦掉,橡皮屑落在课本上,像撒了把碎谷糠。右边的李启梅正用手指在桌面上比划"粒"字的笔画,她的手指细细的,划过桌面时留下淡淡的白痕,李启胜则在草稿纸上画稻穗,穗子画得像扫帚,逗得启梅姐偷偷笑。
"叮铃铃——"上课铃响了,是挂在杨树上的铁铃铛,被校工一拽,清脆的声响漫过操场,钻进教室的每个角落。李新男老师拿着粉笔走进来,他今天换了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褂,袖口卷着,露出结实的手腕。"同学们,今天我们学和'稻'有关的生字词,这些字都藏在我们的生活里,就像谷粒藏在稻穗里。"他把课本往讲台上一放,粉笔在黑板上写下大大的"稻"字,"大家看这个字,左边是'禾',代表庄稼;右边是'舀',像用手从稻穗里舀谷粒,多形象。"
大家跟着念:"稻——水稻的稻。"叶不凡的声音有点小,因为紧张,舌头像打了结。李老师听见了,笑着说:"别怕,大声念,就像在晒谷场喊'分谷啦'一样响亮。"同学们都笑起来,叶不凡也放松了些,再念时声音大了不少,像谷粒落进空筐时的"咚咚"声。
李老师一个字一个字地教大家认。教"穗"字时,他指着窗外的白杨树枝:"你们看树枝上的叶子,一串一串的,就像稻穗;'穗'字右边是'惠',意思是稻穗会给我们带来实惠,带来粮食。"教"粒"字时,他从口袋里掏出一粒饱满的稻谷,举起来让大家看:"这就是谷粒,'粒'字左边是'米',右边是'立',意思是谷粒立在稻穗上,站得稳稳的。"那粒稻谷在阳光下闪着光,像颗小小的金珠子,叶不凡想起分谷时谷粒"哗哗"流进麻袋的样子,一下子就记住了"粒"字。
教到"勤"和"劳"字时,李老师特意放慢了语速:"'勤'字左边是'堇',代表辛苦;右边是'力',意思是辛苦出力就是勤。'劳'字上面是'草',下面是'力',古时候人们在田里出力除草就是劳。咱们庄稼人的孩子都知道,种稻要勤,收稻要劳,读书也一样,要勤勤恳恳,才能有收获,就像你们村分谷,工分是靠勤劳挣来的。"
叶不凡听得格外认真,爷爷说他每天天不亮就下地,就是"勤";奶奶喂猪、晒谷,手上磨出茧子,就是"劳"。工分手册上的每一笔工分,都是爷爷奶奶"勤"和"劳"的印记,课本上的"勤劳"二字,突然变得沉甸甸的,像晒谷场里装满谷粒的麻袋。
认完生字,李老师让大家齐读生字词。"预备——读!"他一声令下,教室里立刻响起朗朗的读书声,像风吹过稻田时的"沙沙"声。"稻——水稻;穗——稻穗;粒——谷粒;勤——勤劳;劳——劳动……"同学们的声音有高有低,叶月英的声音清亮,像小溪流水;李文的声音稳重,像爷爷抽旱烟时的"吧嗒"声;叶碧芬的声音脆生生的,像谷粒落在石板上。
轮到叶不凡时,不知怎么突然紧张起来,刚才记熟的字像受惊的麻雀,一下子飞走了。"稻……稻……"叶不凡张了张嘴,"稻"字卡在喉咙里,脸憋得通红,像熟透的稻穗。周围的读书声渐渐停了,大家都看向叶不凡,李什忍不住"噗嗤"笑了一声,被李老师瞪了一眼,赶紧捂住嘴。
"别怕,不凡,慢慢想。"李老师走到叶不凡身边,声音轻轻的,"想想你们村的稻田,金灿灿的,那是什么?"叶不凡脑子里闪过田埂上沉甸甸的稻穗,终于脱口而出:"稻——水稻!对!"李老师鼓励地看着叶不凡,"再读'穗'字,想想分谷时的谷穗,多饱满。穗——稻穗!"叶不凡接着读下去,虽然比别人慢了半拍,声音也有些抖,但总算把所有字词都读了出来。等叶不凡读完最后一个"劳动"时,教室里安安静静的,叶不凡低着头,不敢看大家,耳朵热得像被太阳晒透的谷粒。
"好,读得不错,就是慢了点,下次大胆些。"李老师没有批评叶不凡,反而拍了拍叶不凡的肩膀,"读书就像拾稻穗,一次拾不全,多拾几次就熟了。接下来我们写字,把这几个字写在田字格里,要横平竖直,就像田里的稻垄,排列整齐才好看。"
叶不凡赶紧拿出铅笔和本子,心里暗暗较劲:读得不好,写字一定要写好。奶奶说过,字是人的脸面,就像谷粒要饱满才体面,写字也要认真才好看。平时帮爷爷抄工分时,奶奶总让叶不凡一笔一划写,说工分不能错,字也不能歪,时间长了,叶不凡的字比村里同龄孩子工整些。
叶不凡先在草稿纸上练了几遍。写"稻"字时,注意左边的"禾"字旁要窄些,右边的"舀"字要宽些,像稻穗左边细右边沉;写"穗"字时,把"禾"字旁写得稳稳的,右边的"惠"字笔画多,叶不凡一笔一划慢慢写,生怕写错,就像拾稻穗时小心避开空壳;写"粒"字时,特意把"米"字旁写得紧凑,"立"字写得挺拔,像谷粒站在稻穗上;写"勤"和"劳"字时,叶不凡想起爷爷奶奶手上的老茧,笔尖顿了顿,把"力"字写得格外有力,像他们弯腰劳作的背影。
练熟了,才往作业本上写。教室里静悄悄的,只听见铅笔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像秋风吹过稻叶。李文写得很快,笔尖在纸上飞;李水玉的字娟秀,像田里整齐的稻禾;李冰的字有力,横平竖直像晒谷场的木框;叶碧芬的字还是歪歪扭扭,但比之前整齐多了,她时不时偷偷看叶不凡的本子,嘴角咬着铅笔头。
叶不凡写得很专注,连李老师走到身边都没发现。他站在叶不凡身后看了一会儿,轻轻"嗯"了一声,声音里带着笑意。等叶不凡写完最后一个"劳"字,抬起头时,发现周围好多同学都在看叶不凡的本子,李水玉回过头,眼睛瞪得圆圆的;李冰凑近看了看,小声对水玉说:"他的字真整齐。"李什探过头,惊讶地说:"叶不凡,你这字比我哥写的还好看!"
叶碧芬更是凑过来,指着叶不凡的"粒"字:"不凡哥,你这'粒'字像谷粒一样饱满!教教我呗?"叶不凡脸一红,刚想说话,李老师拿起叶不凡的作业本,举到讲台上:"同学们,都来看叶不凡同学写的字!"
大家"呼啦"一下围过来,里三层外三层,像分谷时围着谷堆的人群。叶不凡的作业本摊在讲台上,田字格里的"稻穗粒勤劳"一个个端端正正,笔画匀称,结构整齐,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你们看,"李老师用手指着字,"每个字都写在田字格中间,横平竖直,就像田里的稻子种得整齐,不歪不斜。'勤'字的'力'字底写得多有力,'劳'字的笔画不慌不忙,这就是认真的样子。"
同学们都发出"哇"的赞叹声。"真好看!比字帖还整齐!他读得慢,字却写这么好!"李启梅踮着脚看,眼睛亮晶晶的;李启胜摸着后脑勺,小声说:"早知道我也慢慢写了。"叶月英笑着看叶不凡,眼神里满是鼓励;李文冲叶不凡竖大拇指,虎牙露在外面。刚才读书时的窘迫一下子被欢喜取代,心里甜丝丝的,像喝了新谷熬的糖粥。
"不凡同学虽然刚才读生字时慢了些,但写字非常认真,值得大家学习。"李老师把作业本还给叶不凡,眼神里满是赞许,"这说明他平时用心练习,就像种稻子,平时勤除草、多浇水,秋收才能饱满。读书写字也是这样,不怕慢,就怕懒,只要认真,就能进步。"他在黑板上写下"认真"两个字,"大家要向不凡学习,写字认真,做人也认真,就像你们村分谷,一分一厘都算得清清楚楚,这就是认真。"
叶不凡接过作业本,手指摸着纸上的字迹,心里热乎乎的。这不是叶不凡一个人的功劳,是奶奶教叶不凡"字要写正,人要走直",是帮爷爷抄工分时一笔一划练出来的,是看着晒谷场里整齐的谷堆学会的"整齐",是想着工分手册上工整的字迹记住的"认真"。这些字里,藏着村里的稻穗香,藏着爷爷奶奶的汗水,藏着分谷时的踏实。
下课铃响了,同学们围着叶不凡问写字的窍门。李水玉问:"你是不是用尺子比着写的?"叶不凡摇摇头:"奶奶说用心写,不用尺子也能整齐。"李冰问:"你每天都练字吗?"叶不凡点点头:"帮爷爷抄工分时练的。"叶碧芬拉着叶不凡的胳膊:"不凡哥,下午课间教我写'穗'字好不好?我总把右边的'惠'字写错。好。"叶不凡爽快地答应,心里的紧张早就飞到九霄云外。
李文从书包里掏出个新本子递给叶不凡:"不凡,这个本子给你,你写的字配用好本子。"本子封面印着稻田的图案,金灿灿的稻穗在风里摇。"谢谢。"叶不凡接过本子,又从书包里拿出奶奶做的米糕,掰了一半给他,"尝尝,新米做的,甜。"他咬了一大口,米糕的甜香混着他身上的纸墨香,好闻得很。
叶月英走过来,手里拿着她的作业本:"不凡,你看我这个'勤'字写得对不对?"她的字已经很好看了,只是"堇"字旁有点歪。叶不凡指着田字格:"这里再往左一点,像稻穗往左边歪一点更自然。"她认真地改着,阳光照在她的辫子上,红绳闪着光。
李老师站在教室门口,看着大家笑,他弟弟李文跑过去,跟他小声说了句什么,李老师点点头,朝叶不凡这边看了一眼,眼神里满是欣慰。风吹过教室,带来窗外的稻花香,也带来远处田埂上收割机的"突突"声,那是收稻的声音,也是收获的声音。
叶不凡翻开新本子,在第一页写下自己的名字,笔尖划过纸面,流畅又安稳。突然明白,读书写字和种稻子真的一样:爷爷春天播种,夏天除草,秋天才能收获饱满的稻穗;大家现在认生字、写汉字,认真学习,将来才能收获知识的"谷粒"。李老师说得对,不怕慢,就怕懒,就像叶不凡读生字慢,但只要认真写,也能得到表扬;就像叶三叔春天生病工分少,但只要好好劳动,也能分够口粮。
下午课间,叶不凡教叶碧芬写"穗"字,她学得很认真,铅笔在纸上慢慢划,像在田里插秧苗。李燕青和李水玉也凑过来学,大家围在一起,阳光透过窗户照在本子上,把字照得亮亮的。李启胜在旁边看了一会儿,也拿起笔:"我也要写好看的字,将来给我娘写工分手册!"大家都笑起来,笑声像谷粒落在空筐里,脆生生的。
放学回家的路上,叶碧芬举着她的作业本给叶不凡看:"不凡哥你看,我写的'穗'字是不是好看多了?"她的字虽然还有点歪,但比之前工整多了,像刚抽出的稻穗,努力向上长。"好看!"叶不凡点点头,"多练练就更漂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