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州盐滩的稻苗刚抽新叶,晨雾里就传来了驼铃声——吐蕃部落的使者扎西,裹着绛红色藏袍,腰间挂着铜铃念珠,牵着两匹驮着青稞袋的骆驼;回鹘部落的使者阿依古丽,戴着镶银的皮帽,肩上搭着驼毛毡,身后跟着两个扛着沙样袋的族人,一前一后走进了土堡。
“殿下!俺是吐蕃雅隆部的扎西,”扎西捧着一把泛青的青稞,递到赵昺面前,声音带着高原特有的厚重,“俺们部落住在日月山脚下,土薄天冷,青稞收得少,去年冬天冻饿了好几个老人。听说兴州的稻种能在盐滩活,想求殿下给点种,让族人也尝尝米饭的滋味!”
阿依古丽也赶紧打开沙样袋,倒出细沙和碎石:“俺们回鹘人在河西戈壁放牧,只有几处泉眼能浇地,之前种过麦,一晒就枯。俺们听说于阗在绿洲种活了稻子,也想来求‘兴州耐盐种’——要是能种成,戈壁里就能有粮田了!”
王铁蛋接过两人的土样,先捏了把吐蕃的山地土,凑近鼻尖闻了闻,又抓了把回鹘的戈壁沙搓了搓:“吐蕃的土冷,昼夜温差大,稻种得先在温水里泡三天,再裹上羊粪保暖,才能催芽;回鹘的沙漏水快,得学于阗的叠水坝,再在坝边种沙棘,固沙又保水——这俩法子,都得跟着你们去实地调。”
扎西听得眼睛亮了,可随即又皱起眉:“俺们部落里有个老萨满,说高原是‘神山的地盘’,稻种是‘低地的庄稼’,种了会惹神山发怒;还有人听盐沙队的人说,殿下给稻种要收‘重税’,以后俺们的青稞都得给殿下……”
“放屁!”没等扎西说完,嵬名阿骨就拍了桌子,手里的羊骨勺震得叮当响,“俺党项人之前也听这话!结果呢?稻种没收一分钱,还教俺们修沉淀池!你们看俺的草场,比以前肥,羊比以前壮,哪来的‘重税’?盐沙队的人就是想让俺们各族不团结,好抢俺们的粮!”
一旁的巴图(克烈部使者,之前留下帮忙)也点头,指着自己腰间的麦秆绳:“俺们克烈部洼地之前也怕,现在稻芽长得比啥都好!萨满的话要是灵,去年冬天俺们就不会饿肚子了——能让族人吃饱的,才是真‘神山’!”
阿依古丽也松了口气,可又叹了口气:“俺们回鹘的泉眼旁边,有片老沙窝,之前试着种过树,全枯死了。俺怕稻种种下去,也活不了……”
蓝珠这时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束晒干的沙棘枝和麻黄草:“回鹘的沙窝我知道,沙棘的根能固沙,麻黄草煮水浇在土里,能让沙子保水。我跟你们去,教你们种沙棘,再配些治沙的草药——之前于阗的盐滩,也是这么慢慢变好的。”
正说着,林啸急匆匆跑进来:“殿下!盐沙队余党在土堡外造谣,说吐蕃和回鹘的使者是‘赵昺的奸细’,要把部落的地骗走,还说要烧了他们带来的青稞和驼毛毡!”
“反了他们!”扎西立刻拔出腰间的短刀,藏袍下的肌肉绷紧,“俺们吐蕃人最恨挑拨离间的人!俺们是来求稻种的,不是来当奸细的!”阿依古丽也喊:“回鹘的男儿也不是软骨头!走,跟他们评理去!”
赵昺点头,带着众人走出土堡——盐沙队余党不过十几人,正围着几个吐蕃和回鹘的随从嚷嚷,见赵昺他们出来,刚要跑,党项牧民的马就围了上去,巴图扔出套马索绊倒两人,扎西的随从用短刀挑掉他们手里的火把,阿依古丽的族人则抢过他们造谣的木牌,劈成了柴火。
“你们这些骗子!”扎西指着盐沙队头目,“俺们部落的老人说,去年你们给过‘耐寒粮种’,结果种下去全是野草,害俺们饿了肚子!现在还敢造谣!”头目还想狡辩,嵬名阿骨一马鞭抽过去:“之前抢于阗的叠水坝,毁克烈的稻田,现在还敢来兴州撒野!”
没一会儿,盐沙队余党就被捆了起来,押进土堡的柴房。解决了麻烦,扎西和阿依古丽才放下心,扎西从骆驼上搬下青稞袋:“这是俺们吐蕃的新青稞,送给殿下和兴州的百姓,换‘兴州耐盐种’;阿依古丽也带来了回鹘的葡萄干,甜得很,大家尝尝!”
阿依古丽笑着打开驼毛毡,里面裹着满满一袋葡萄干,紫莹莹的,透着甜香。陈老根抓了一把尝了尝:“好吃!等俺们的稻子熟了,也给你们送新米!”
接下来的三天,王铁蛋忙着给吐蕃和回鹘的稻种做处理——给吐蕃的稻种泡在温羊粪水里,增强耐寒性;给回鹘的稻种拌上沙棘粉,提高抗沙能力。蓝珠则教两族的随从辨认沙棘和麻黄草,写下草药的用法。嵬名阿骨派了十个党项牧民,帮吐蕃运沙砾(高原种稻需要沙砾垫田);陈老根则让汉人老把式,教回鹘人挖节水的“月牙沟”(像月牙一样的浅沟,能存住泉眼水)。
出发那天,扎西和阿依古丽捧着稻种,眼里满是希望。扎西对着赵昺躬身:“殿下放心,俺们一定种活稻子,等秋收了,就给兴州送新米!”阿依古丽也说:“回鹘的戈壁,以后也要长出稻田,让各族百姓都能吃饱!”
两人牵着骆驼,驮着稻种、图纸和草药,慢慢消失在晨雾里。赵昺站在盐滩边,看着绿油油的稻苗,远处的贺兰山巅还飘着雪,春风里满是稻花香和青稞的清香。林啸走过来,递上一封书信:“殿下,大理部落的使者也快到了,说想来求稻种,还想学习修沉淀池的法子!”
赵昺接过书信,嘴角扬起笑容。他知道,兴州的稻种,早已越过贺兰山,越过日月山,越过河西戈壁,去往更多的土地。而各族百姓围绕着稻种的信任与协作,就像盐滩里的红柳枝,深深扎根,慢慢生长——这不仅是复国的希望,更是天下同心的盛世根基。
“殿下!俺是吐蕃雅隆部的扎西,”扎西捧着一把泛青的青稞,递到赵昺面前,声音带着高原特有的厚重,“俺们部落住在日月山脚下,土薄天冷,青稞收得少,去年冬天冻饿了好几个老人。听说兴州的稻种能在盐滩活,想求殿下给点种,让族人也尝尝米饭的滋味!”
阿依古丽也赶紧打开沙样袋,倒出细沙和碎石:“俺们回鹘人在河西戈壁放牧,只有几处泉眼能浇地,之前种过麦,一晒就枯。俺们听说于阗在绿洲种活了稻子,也想来求‘兴州耐盐种’——要是能种成,戈壁里就能有粮田了!”
王铁蛋接过两人的土样,先捏了把吐蕃的山地土,凑近鼻尖闻了闻,又抓了把回鹘的戈壁沙搓了搓:“吐蕃的土冷,昼夜温差大,稻种得先在温水里泡三天,再裹上羊粪保暖,才能催芽;回鹘的沙漏水快,得学于阗的叠水坝,再在坝边种沙棘,固沙又保水——这俩法子,都得跟着你们去实地调。”
扎西听得眼睛亮了,可随即又皱起眉:“俺们部落里有个老萨满,说高原是‘神山的地盘’,稻种是‘低地的庄稼’,种了会惹神山发怒;还有人听盐沙队的人说,殿下给稻种要收‘重税’,以后俺们的青稞都得给殿下……”
“放屁!”没等扎西说完,嵬名阿骨就拍了桌子,手里的羊骨勺震得叮当响,“俺党项人之前也听这话!结果呢?稻种没收一分钱,还教俺们修沉淀池!你们看俺的草场,比以前肥,羊比以前壮,哪来的‘重税’?盐沙队的人就是想让俺们各族不团结,好抢俺们的粮!”
一旁的巴图(克烈部使者,之前留下帮忙)也点头,指着自己腰间的麦秆绳:“俺们克烈部洼地之前也怕,现在稻芽长得比啥都好!萨满的话要是灵,去年冬天俺们就不会饿肚子了——能让族人吃饱的,才是真‘神山’!”
阿依古丽也松了口气,可又叹了口气:“俺们回鹘的泉眼旁边,有片老沙窝,之前试着种过树,全枯死了。俺怕稻种种下去,也活不了……”
蓝珠这时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束晒干的沙棘枝和麻黄草:“回鹘的沙窝我知道,沙棘的根能固沙,麻黄草煮水浇在土里,能让沙子保水。我跟你们去,教你们种沙棘,再配些治沙的草药——之前于阗的盐滩,也是这么慢慢变好的。”
正说着,林啸急匆匆跑进来:“殿下!盐沙队余党在土堡外造谣,说吐蕃和回鹘的使者是‘赵昺的奸细’,要把部落的地骗走,还说要烧了他们带来的青稞和驼毛毡!”
“反了他们!”扎西立刻拔出腰间的短刀,藏袍下的肌肉绷紧,“俺们吐蕃人最恨挑拨离间的人!俺们是来求稻种的,不是来当奸细的!”阿依古丽也喊:“回鹘的男儿也不是软骨头!走,跟他们评理去!”
赵昺点头,带着众人走出土堡——盐沙队余党不过十几人,正围着几个吐蕃和回鹘的随从嚷嚷,见赵昺他们出来,刚要跑,党项牧民的马就围了上去,巴图扔出套马索绊倒两人,扎西的随从用短刀挑掉他们手里的火把,阿依古丽的族人则抢过他们造谣的木牌,劈成了柴火。
“你们这些骗子!”扎西指着盐沙队头目,“俺们部落的老人说,去年你们给过‘耐寒粮种’,结果种下去全是野草,害俺们饿了肚子!现在还敢造谣!”头目还想狡辩,嵬名阿骨一马鞭抽过去:“之前抢于阗的叠水坝,毁克烈的稻田,现在还敢来兴州撒野!”
没一会儿,盐沙队余党就被捆了起来,押进土堡的柴房。解决了麻烦,扎西和阿依古丽才放下心,扎西从骆驼上搬下青稞袋:“这是俺们吐蕃的新青稞,送给殿下和兴州的百姓,换‘兴州耐盐种’;阿依古丽也带来了回鹘的葡萄干,甜得很,大家尝尝!”
阿依古丽笑着打开驼毛毡,里面裹着满满一袋葡萄干,紫莹莹的,透着甜香。陈老根抓了一把尝了尝:“好吃!等俺们的稻子熟了,也给你们送新米!”
接下来的三天,王铁蛋忙着给吐蕃和回鹘的稻种做处理——给吐蕃的稻种泡在温羊粪水里,增强耐寒性;给回鹘的稻种拌上沙棘粉,提高抗沙能力。蓝珠则教两族的随从辨认沙棘和麻黄草,写下草药的用法。嵬名阿骨派了十个党项牧民,帮吐蕃运沙砾(高原种稻需要沙砾垫田);陈老根则让汉人老把式,教回鹘人挖节水的“月牙沟”(像月牙一样的浅沟,能存住泉眼水)。
出发那天,扎西和阿依古丽捧着稻种,眼里满是希望。扎西对着赵昺躬身:“殿下放心,俺们一定种活稻子,等秋收了,就给兴州送新米!”阿依古丽也说:“回鹘的戈壁,以后也要长出稻田,让各族百姓都能吃饱!”
两人牵着骆驼,驮着稻种、图纸和草药,慢慢消失在晨雾里。赵昺站在盐滩边,看着绿油油的稻苗,远处的贺兰山巅还飘着雪,春风里满是稻花香和青稞的清香。林啸走过来,递上一封书信:“殿下,大理部落的使者也快到了,说想来求稻种,还想学习修沉淀池的法子!”
赵昺接过书信,嘴角扬起笑容。他知道,兴州的稻种,早已越过贺兰山,越过日月山,越过河西戈壁,去往更多的土地。而各族百姓围绕着稻种的信任与协作,就像盐滩里的红柳枝,深深扎根,慢慢生长——这不仅是复国的希望,更是天下同心的盛世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