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这长白山下有个屯子叫靠山屯,屯子里老一辈人都知道这么个事儿。
说的是民国那会儿,屯子里有个叫王老六的汉子,三十出头,是个走山货的。这王老六父母早亡,也没个兄弟姐妹,就靠着每年秋冬季节进山收些山货,再倒腾到城里卖,赚些辛苦钱过日子。
这年刚入冬,王老六收拾妥当,准备进山。临走前,屯子里九十多岁的李老太爷拉着他的手说:“六啊,今年雪大,山里不太平,你可得当心些。要是碰见啥不寻常的事,千万别逞强,该低头时就低头。”
王老六只当是老人家的唠叨,没往心里去,笑着应承了几句就上路了。
头几天走得顺当,收了不少上好的松子、榛蘑。这日行至深山老林处,眼见天色将晚,忽然飘起鹅毛大雪来。王老六心里着急,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要是找不到落脚处,非冻死在山里不可。
正着急间,忽见山坳处有缕青烟袅袅升起。王老六大喜,循着烟的方向走去,果然见一处院落,虽不宽敞,却也整洁。院门口站着个青衣老者,见了王老六,笑眯眯地问道:“客官这是要往哪里去?这么大的雪,不如在此暂歇一宿。”
王老六正求之不得,连忙拱手道谢。老者引他入院,屋内陈设简单,却温暖如春。不多时,老者端来热汤热饭,王老六吃得饱足,浑身暖和,便与老者闲聊起来。
“老丈独自住在这深山里?”王老六问道。
老者笑道:“非也,我是这山中的管事,我家主人姓胡,人称胡三太爷。今日太爷外出访友,只留我在此看守宅院。”
王老六听了心里一惊。这长白山一带,谁不知道胡三太爷的名号?那是保家仙中的头一位,有道行的狐仙。他这才明白,自己是误入了仙家地界。
正说话间,忽听门外环佩叮当,一阵香风飘来。帘子一掀,进来一位女子,约莫二十出头年纪,生得眉目如画,一身素白衣衫,更衬得肌肤胜雪。那女子见有生人,先是一怔,随即笑道:“原来有客在此。”
老者连忙起身行礼:“小姐回来了。这位是走山货的王客官,因大雪阻路,在此借宿一宿。”
女子打量王老六几眼,微微一笑,自顾自进了内室。王老六只觉那女子容貌虽美,却有一股说不出的威严,不敢直视,忙低下头去。
当夜,王老六被安置在西厢房安歇。睡到半夜,忽觉有人推他。睁眼一看,竟是那白衣女子站在床前,笑吟吟地看着他。
王老六吓了一跳,忙坐起身来:“小姐有何事?”
女子也不避嫌,在床边坐下,道:“我见你为人老实,是个可靠之人。不瞒你说,我乃胡三太爷的三孙女,名唤云萝。这些年修行有成,家祖欲为我寻一门亲事。今日见你,觉得有缘,不知你可愿意娶我为妻?”
王老六惊得目瞪口呆,半晌才道:“小姐说笑了。我乃一介凡夫,家境贫寒,怎敢高攀仙家?”
云萝笑道:“这些我都不在乎。你若答应,我保你从此衣食无忧,家宅平安。若不答应嘛...”说到这里,她眼神忽然变得凌厉起来,“这大雪封山的,你怕是走不出这院子了。”
王老六心里叫苦,这分明是强逼成亲。可转念一想,若不答应,只怕性命难保。只好硬着头皮应承下来。
云萝大喜,当即唤来老者,吩咐布置新房,就要当夜成亲。王老六推脱不得,只得依从。婚礼虽简单,却也有模有样,只是不见其他宾客,只有那老者作为见证。
成亲后,云萝对王老六倒是体贴,每日好酒好菜招待。如此过了三五日,王老六思乡心切,便提出要回靠山屯。云萝也不阻拦,只道:“夫君既然要回去,我也不好强留。只是需答应我三件事:第一,回家后需单独给我设个堂口,每日香火供奉;第二,不可对外人提及我的真实身份,只说娶了远方女子为妻;第三,每月十五月圆之夜,我自会前去与你相会。”
王老六满口答应。临行前,云萝送他一个包袱,里面竟是满满一包金元宝。王老六从没见过这么多钱财,又惊又喜,千恩万谢地告辞下山。
回到靠山屯,王老六用金元宝置办了田产房屋,果然按云萝所说,在正屋东侧设了个精致堂口,每日焚香祷告。乡邻们见他突然发达,还娶了妻室,虽从未见过那妻子露面,也只当是富家女子不愿见人,并未多想。
每月十五,云萝果然如期而至,与王老六团聚一夜,天明即去。如此过了大半年,王老六日子过得滋润,渐渐也就习惯了这种生活。
这年腊月,屯子里来了个游方道士,自称张天师后人,颇有神通。王老六闲来无事,便请到家中做客。酒过三巡,王老六多喝了几杯,嘴上没了把门的,竟将山中奇遇一五一十说了出来。
道士听罢,眉头紧锁,道:“王善人,你这是被山中的狐精缠上了啊!这等精怪,初时对你好,日久必吸你精气,损你阳寿。不出三年,你必遭大难!”
王老六酒醒大半,想起这大半年虽过得富足,却总觉得身子日渐虚弱,不由信了七八分,忙问道长解救之法。
道士道:“不难。下次那狐精来时,你将她常穿的衣物偷一件给我,我自有办法。”
王老六犹豫不决,毕竟云萝待他不薄。道士见状冷笑道:“你若不忍心,就等着被她吸干精气罢。到时莫说富贵,连性命都难保!”
王老六被这么一吓,终于狠下心来。
转眼又是十五,云萝如期而至。夜深人静时,王老六偷偷取了云萝一件贴身衣物,次日交与道士。道士将衣物投入特制药水中,念咒施法,而后嘱咐王老六:“今夜她必来寻仇,你且躲在屋中,任她叫骂,千万不可开门。我这符纸贴于门窗之上,她必不能入。待天明鸡叫,她自会退去。”
王老六依言而行,将符纸贴满门窗。果然,当夜三更时分,狂风大作,窗外传来云萝凄厉的声音:“王老六,我待你不满,你为何勾结妖道害我?”
王老六吓得缩在炕角,不敢出声。只听云萝在门外哭诉:“我本真心待你,欲与你做一世夫妻。谁知你听信谗言,要害我性命。今日我道行已损大半,再难在山中立足。你既无情,也别怪我无义!”
说罢,只听轰隆一声巨响,房门剧烈震动,那符纸发出道道金光,与门外一股黑气抗衡。如此相持到四更天,云萝声音渐弱,似乎力不能支。
王老六心中不忍,偷偷从窗缝往外看,只见云萝面色苍白,嘴角带血,显然受伤不轻。想起这大半年云萝对自己的好,王老六悔恨交加,竟一时冲动,开门冲了出去。
“娘子,是我对不起你!”王老六抱住摇摇欲坠的云萝,痛哭流涕。
云萝见他出来,先是一怔,继而苦笑道:“你这傻子,出来做什么?那道士说的不错,我确是狐精。但自与你相识,从未有害你之心。今日你既出来见我,便是还有情义。罢了,你我缘分已尽,你好自为之罢。”
说罢,云萝化作一道白光,消失在夜色中。王老六瘫坐在地,悔之晚矣。
次日,王老六去找那道士理论,却发现道士早已人去屋空。向邻里打听,才知那道士根本不是什么张天师后人,而是个专骗钱财的江湖术士。
自那以后,王老六的家道日渐衰落,不出一年,又回到了从前穷困潦倒的境地。更奇的是,每逢月圆之夜,人们总能听到王老六家中传来阵阵呜咽,如泣如诉,似是在呼唤着什么。
屯子里老人说,那是山娘娘在思念凡间的丈夫。也有猎人说,曾在深山中见过一位白衣女子,独自站在山崖上,望着靠山屯的方向,一站就是一夜。
至于王老六,终身未再娶,每逢十五月圆,必在堂口前焚香祷告,直至终老。
这正是:仙凡姻缘本难全,疑心生鬼断良缘。若得真诚相待日,莫负佳人一片心。
说的是民国那会儿,屯子里有个叫王老六的汉子,三十出头,是个走山货的。这王老六父母早亡,也没个兄弟姐妹,就靠着每年秋冬季节进山收些山货,再倒腾到城里卖,赚些辛苦钱过日子。
这年刚入冬,王老六收拾妥当,准备进山。临走前,屯子里九十多岁的李老太爷拉着他的手说:“六啊,今年雪大,山里不太平,你可得当心些。要是碰见啥不寻常的事,千万别逞强,该低头时就低头。”
王老六只当是老人家的唠叨,没往心里去,笑着应承了几句就上路了。
头几天走得顺当,收了不少上好的松子、榛蘑。这日行至深山老林处,眼见天色将晚,忽然飘起鹅毛大雪来。王老六心里着急,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要是找不到落脚处,非冻死在山里不可。
正着急间,忽见山坳处有缕青烟袅袅升起。王老六大喜,循着烟的方向走去,果然见一处院落,虽不宽敞,却也整洁。院门口站着个青衣老者,见了王老六,笑眯眯地问道:“客官这是要往哪里去?这么大的雪,不如在此暂歇一宿。”
王老六正求之不得,连忙拱手道谢。老者引他入院,屋内陈设简单,却温暖如春。不多时,老者端来热汤热饭,王老六吃得饱足,浑身暖和,便与老者闲聊起来。
“老丈独自住在这深山里?”王老六问道。
老者笑道:“非也,我是这山中的管事,我家主人姓胡,人称胡三太爷。今日太爷外出访友,只留我在此看守宅院。”
王老六听了心里一惊。这长白山一带,谁不知道胡三太爷的名号?那是保家仙中的头一位,有道行的狐仙。他这才明白,自己是误入了仙家地界。
正说话间,忽听门外环佩叮当,一阵香风飘来。帘子一掀,进来一位女子,约莫二十出头年纪,生得眉目如画,一身素白衣衫,更衬得肌肤胜雪。那女子见有生人,先是一怔,随即笑道:“原来有客在此。”
老者连忙起身行礼:“小姐回来了。这位是走山货的王客官,因大雪阻路,在此借宿一宿。”
女子打量王老六几眼,微微一笑,自顾自进了内室。王老六只觉那女子容貌虽美,却有一股说不出的威严,不敢直视,忙低下头去。
当夜,王老六被安置在西厢房安歇。睡到半夜,忽觉有人推他。睁眼一看,竟是那白衣女子站在床前,笑吟吟地看着他。
王老六吓了一跳,忙坐起身来:“小姐有何事?”
女子也不避嫌,在床边坐下,道:“我见你为人老实,是个可靠之人。不瞒你说,我乃胡三太爷的三孙女,名唤云萝。这些年修行有成,家祖欲为我寻一门亲事。今日见你,觉得有缘,不知你可愿意娶我为妻?”
王老六惊得目瞪口呆,半晌才道:“小姐说笑了。我乃一介凡夫,家境贫寒,怎敢高攀仙家?”
云萝笑道:“这些我都不在乎。你若答应,我保你从此衣食无忧,家宅平安。若不答应嘛...”说到这里,她眼神忽然变得凌厉起来,“这大雪封山的,你怕是走不出这院子了。”
王老六心里叫苦,这分明是强逼成亲。可转念一想,若不答应,只怕性命难保。只好硬着头皮应承下来。
云萝大喜,当即唤来老者,吩咐布置新房,就要当夜成亲。王老六推脱不得,只得依从。婚礼虽简单,却也有模有样,只是不见其他宾客,只有那老者作为见证。
成亲后,云萝对王老六倒是体贴,每日好酒好菜招待。如此过了三五日,王老六思乡心切,便提出要回靠山屯。云萝也不阻拦,只道:“夫君既然要回去,我也不好强留。只是需答应我三件事:第一,回家后需单独给我设个堂口,每日香火供奉;第二,不可对外人提及我的真实身份,只说娶了远方女子为妻;第三,每月十五月圆之夜,我自会前去与你相会。”
王老六满口答应。临行前,云萝送他一个包袱,里面竟是满满一包金元宝。王老六从没见过这么多钱财,又惊又喜,千恩万谢地告辞下山。
回到靠山屯,王老六用金元宝置办了田产房屋,果然按云萝所说,在正屋东侧设了个精致堂口,每日焚香祷告。乡邻们见他突然发达,还娶了妻室,虽从未见过那妻子露面,也只当是富家女子不愿见人,并未多想。
每月十五,云萝果然如期而至,与王老六团聚一夜,天明即去。如此过了大半年,王老六日子过得滋润,渐渐也就习惯了这种生活。
这年腊月,屯子里来了个游方道士,自称张天师后人,颇有神通。王老六闲来无事,便请到家中做客。酒过三巡,王老六多喝了几杯,嘴上没了把门的,竟将山中奇遇一五一十说了出来。
道士听罢,眉头紧锁,道:“王善人,你这是被山中的狐精缠上了啊!这等精怪,初时对你好,日久必吸你精气,损你阳寿。不出三年,你必遭大难!”
王老六酒醒大半,想起这大半年虽过得富足,却总觉得身子日渐虚弱,不由信了七八分,忙问道长解救之法。
道士道:“不难。下次那狐精来时,你将她常穿的衣物偷一件给我,我自有办法。”
王老六犹豫不决,毕竟云萝待他不薄。道士见状冷笑道:“你若不忍心,就等着被她吸干精气罢。到时莫说富贵,连性命都难保!”
王老六被这么一吓,终于狠下心来。
转眼又是十五,云萝如期而至。夜深人静时,王老六偷偷取了云萝一件贴身衣物,次日交与道士。道士将衣物投入特制药水中,念咒施法,而后嘱咐王老六:“今夜她必来寻仇,你且躲在屋中,任她叫骂,千万不可开门。我这符纸贴于门窗之上,她必不能入。待天明鸡叫,她自会退去。”
王老六依言而行,将符纸贴满门窗。果然,当夜三更时分,狂风大作,窗外传来云萝凄厉的声音:“王老六,我待你不满,你为何勾结妖道害我?”
王老六吓得缩在炕角,不敢出声。只听云萝在门外哭诉:“我本真心待你,欲与你做一世夫妻。谁知你听信谗言,要害我性命。今日我道行已损大半,再难在山中立足。你既无情,也别怪我无义!”
说罢,只听轰隆一声巨响,房门剧烈震动,那符纸发出道道金光,与门外一股黑气抗衡。如此相持到四更天,云萝声音渐弱,似乎力不能支。
王老六心中不忍,偷偷从窗缝往外看,只见云萝面色苍白,嘴角带血,显然受伤不轻。想起这大半年云萝对自己的好,王老六悔恨交加,竟一时冲动,开门冲了出去。
“娘子,是我对不起你!”王老六抱住摇摇欲坠的云萝,痛哭流涕。
云萝见他出来,先是一怔,继而苦笑道:“你这傻子,出来做什么?那道士说的不错,我确是狐精。但自与你相识,从未有害你之心。今日你既出来见我,便是还有情义。罢了,你我缘分已尽,你好自为之罢。”
说罢,云萝化作一道白光,消失在夜色中。王老六瘫坐在地,悔之晚矣。
次日,王老六去找那道士理论,却发现道士早已人去屋空。向邻里打听,才知那道士根本不是什么张天师后人,而是个专骗钱财的江湖术士。
自那以后,王老六的家道日渐衰落,不出一年,又回到了从前穷困潦倒的境地。更奇的是,每逢月圆之夜,人们总能听到王老六家中传来阵阵呜咽,如泣如诉,似是在呼唤着什么。
屯子里老人说,那是山娘娘在思念凡间的丈夫。也有猎人说,曾在深山中见过一位白衣女子,独自站在山崖上,望着靠山屯的方向,一站就是一夜。
至于王老六,终身未再娶,每逢十五月圆,必在堂口前焚香祷告,直至终老。
这正是:仙凡姻缘本难全,疑心生鬼断良缘。若得真诚相待日,莫负佳人一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