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潜入内部-《我在古代当县令,开局改造贫困县》

  他将那些被豪强劣绅侵占的土地,重新丈量,以一种近乎绝对公平的方式,分给了每一个愿意耕种的农户。

  他还亲自下到田间,改良农具,推广更先进的耕作方法。

  短短半年,清河县的粮食产量,便翻了不止一番。百姓们家家有余粮,户户有存粮,再也不用为饿肚子而发愁。

  民心,就这么被他轻而易举地收拢了过来。

  在解决了最根本的温饱问题后,萧荣才不紧不慢地,开始了他的“工业化”进程。

  他没有林凡那层出不穷的奇思妙想,但他有一样林凡比不了的优势,观察力和模仿力。

  他派人,将马头县市面上能买到的所有“新奇玩意儿”,都买了一份回来。

  从肥皂到香水,从烈酒到奶茶,他将这些东西一一拆解、分析、研究,然后,用最简单、最粗暴的方法,进行复制。

  他没有林凡那能烧制出纯净玻璃的“神仙手段”,但他可以派人去马头县,高价收购那些被当成次品处理掉的、略带瑕疵的玻璃瓶。

  他不懂蒸馏提纯的化学原理,但他知道,只要将酿好的酒,一遍又一遍地反复蒸煮,总能得到度数更高的烈酒。

  他甚至还“山寨”了林凡的肥皂。

  虽然他做出来的肥皂,无论是品相还是香味,都比不上马头县的正品,但胜在……便宜。

  靠着这种近乎“倾销”的商业模式,萧荣的“清河制造”,很快便占领了周边数个县城的低端市场,开始疯狂地蚕食林凡辛苦建立起来的商业版图。

  然而,萧荣的心中,却没有半分喜悦。

  他看着书桌上那份由探子快马加鞭送回来的密报,眉头,不由得紧紧锁了起来。

  密报的内容很简单,只有寥寥数语,却让他的心,沉了下去。

  “京州五大世家,一月之内,尽数覆灭……林凡衣锦还乡,马头县再出神物,名曰‘轴承’、‘差速器’……”

  “好一个林凡……”萧荣缓缓吐出一口气,那双总是带着几分儒雅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对于京州五大家族的覆灭,他并不感到意外。在他看来,那帮目光短浅、只知内斗的蠢货,被林凡连根拔起,是迟早的事。

  但林凡那雷厉风行的手段,和滴水不漏的布局,还是让他感到了一丝心悸。

  而真正让他感到不安的,是那两个他闻所未闻的名词“轴承”和“差速器”。

  他虽然不知道这两个东西到底是什么,但探子的描述,却让他立刻意识到,林凡在技术的道路上,又将他甩开了一大截。

  “以滚代滑,省力逾倍……转弯平稳,如履平地……”

  萧荣反复咀嚼着这十六个字,眼前仿佛已经出现了一幅画面:马头县的货运三轮车,在装满了远超以往的货物后,依旧能被一个半大少年,轻松地蹬着,在崎岖的路上飞驰……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改良了。

  这是一种质的飞跃!

  “技术……”萧荣喃喃自语,“这才是他林凡,真正的根基所在啊。”

  他知道,自己可以模仿林凡的肥皂,可以山寨他的烈酒,甚至可以学习他的土地改革。

  但唯独那藏在林凡脑子里、那些天马行空的、超越了这个时代的知识和技术,是他无论如何也模仿不来的。

  这种无力感,像一根刺,深深地扎进了他那颗骄傲的心。

  不行,绝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他与林凡之间,迟早会有一场终极对决。

  他绝不能允许自己,在最关键的领域,被人甩得连背影都看不到!

  既然学不来,那就……去“拿”!

  一个大胆而又冒险的念头,在萧荣的脑海中,渐渐成型。

  他转过身,走到书桌前,从一个上了锁的抽屉里,取出一枚小小的竹哨,放在唇边,吹出了一段短促而又奇特的音节。

  片刻之后,一道黑影,如同鬼魅般,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了书房之内,单膝跪地。

  “主公。”

  来人一身黑色夜行衣,脸上蒙着面罩,只露出一双精光四射的眼睛。

  他跪在那里,身形与黑暗融为一体,若不是亲眼所见,根本无法察觉到他的存在。

  此人,正是萧荣麾下,最得力的干将,也是他手中最锋利的一把暗刃陈平。

  陈平,本是前朝大内禁卫的统领,武艺高强,精通追踪、刺杀、易容之术,更难得的是,他心思缜密,为人沉稳,对萧荣忠心耿耿。

  “起来吧。”萧荣的声音,恢复了以往的平静,但那平静之下,却暗流涌动。

  “陈平,”他看着自己这位最信任的手下,沉声说道,“我有一件极其重要的任务,要交给你去办。”

  “请主公吩咐。”陈平的声音,没有半点感情波动。

  “我要你,去一趟马头县。”

  萧荣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

  “你的任务,不是杀人,也不是放火。我要你,伪装成一个普通的行商,潜入马头县,想尽一切办法,接近他们的铁厂,给我弄清楚,那所谓的‘轴承’和‘差速器’,到底是什么东西!”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凝重:“如果有可能,我不仅要图纸,我还要实物!我要你,把林凡最核心的技术,给我原封不动地,带回来!”

  这,无疑是一项九死一生的任务。

  马头县如今戒备森严,高手如云,更何况铁厂那种地方,必然是防卫的重中之重。

  想要从那里偷走核心技术,难度不亚于虎口拔牙。

  然而,陈平的脸上,却没有半分畏惧之色。

  他只是抬起头,那双隐藏在面罩下的眼睛,闪烁着狼一般的决绝。

  “属下,遵命。”

  ……

  三日后,一队满载着江南丝绸的商队,出现在了通往马头县的官道上。

  商队的首领,是一个看起来四十岁上下的中年男子,皮肤黝黑,脸上带着几分风霜之色,那双精明的眼睛里,总是恰到好处地流露出一丝商人的市侩与热情。

  他逢人便笑,出手阔绰,很快便和沿途的客商打成了一片。

  没有人知道,这个自称姓陈的丝绸商人,那双看似市侩的眼睛深处,却隐藏着一头伺机而动的饿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