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凡回到马头县,醉心于他的“工业革命2.0”版本升级,日子过得飞快。
转眼间,又是半月过去,当初那份画在粗糙纸张上的图纸,已经在马头县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奇迹。
在赵武和小六子这两位技术狂人的带领下,铁厂的工匠们不眠不休,硬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
那看似天方夜谭的“滚珠轴承”和“差速器”,经过上百次的失败和改良,终于被成功地制造了出来。
当第一辆安装了这两个“神物”的升级版三轮车被推出来时,整个铁厂都沸腾了。
那车子不仅骑起来比原来省力数倍,转弯时更是如行云流水般顺滑平稳,再也没有了之前那种笨拙的迟滞感。
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遍了整个马头县。
百姓们纷纷涌到铁厂门口,争相一睹这“神车”的风采,那惊叹声、赞美声,比当初火龙烧问世时还要热烈几分。
林凡看着眼前这番景象,心中的得意和满足感简直要溢出来。
他知道,马头县的工业革命,已经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
然而,林凡的野心,远不止于此。
在升级三轮车的同时,他又将目光投向了另一个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纺织。
大周朝的纺织技术还停留在相当原始的阶段,寻常百姓家的纺车,一天下来也纺不出几两纱,布匹的价格因此居高不下,许多穷苦人家甚至一年到头都穿不上一件新衣。
“这不行,得改!”
林凡再次祭出了他那来自二十一世纪的“外挂”大脑,结合《天工开物》里的纺织技术,大笔一挥,又画出了一张全新的图纸——一种结构更精巧、效率提升十倍不止的新式纺车。
这新式纺车,不仅增加了纱锭的数量,还巧妙地利用了杠杆和齿轮传动,让纺纱变得前所未有的轻松和高效。
有了三轮车的成功经验,这次新式纺车的研发,进行得异常顺利。
王明如今对林凡的任何“奇思妙想”都深信不疑,要人给人,要钱给钱,一路绿灯。
与此同时,玻璃厂那边也传来了好消息。
赵武那个“技术狂人”,在烧制出合格的平板玻璃后,又迷上了玻璃的“二次创作”。
他不断尝试改变原料的配比和炉温,竟然误打误撞地烧制出了各种颜色的彩色玻璃。
红的、绿的、蓝的……一块块色彩斑斓的玻璃,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美得如同天上的彩虹。
赵武甚至还摸索出了将玻璃溶液吹制成各种形状的技巧,什么玻璃杯、玻璃碗、玻璃花瓶……一件件晶莹剔透的玻璃制品,从他那双粗糙的手中诞生,精美得如同艺术品。
看着眼前这些日新月异的技术成果,林凡心中一个更大胆、也更宏伟的计划,渐渐浮现。
他要办一场前所未有的“工业博览会”!
他要将马头县这些“黑科技”产品,一次性地,全部展现在世人面前!他要让所有人都看看,马头县这个穷乡僻壤,是如何一步步地,变成了大周朝最耀眼的工业明珠!
这个想法一经提出,立刻得到了王明和刘福贵等人的全力支持。
刘福贵更是激动得直拍大腿,他那商人的敏锐嗅觉,早已闻到了其中蕴含的巨大商机。
于是,整个马头县都动员了起来。
县衙的衙役们负责维持秩序,布置会场;就业中心的工人们负责搭建展台,张灯结彩;福满楼和仙饮坊则承担了所有与会人员的饮食招待。
消息一经传出,整个大周朝的商界都为之震动。
“工业博览会”?
这是什么新鲜词儿?
马头县?
就是那个卖火龙烧和奶茶的地方?
听说他们又弄出了什么“神车”和“琉璃”?
一时间,无数的商贾,带着好奇、质疑和对财富的渴望,从四面八方,如潮水般涌向了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城。
……
博览会举办的地点,就设在县衙前的中心广场上。
广场中央,临时搭建起了一座巨大的展台,红绸覆盖,彩旗飘扬。
展台之上,三样“神物”并排而立,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左边,是那辆通体乌黑、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升级版三轮车。
它那流畅的线条,精巧的结构,无不彰显着一种超越时代的工业美感。
中间,是一架崭新的纺车。
与百姓们家中常见的笨重纺车不同,这架纺车结构精巧,数个纱锭并排而立,仿佛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而右边,则是一组琳琅满目的玻璃制品。
晶莹剔透的玻璃杯,色彩斑斓的琉璃碗,还有那造型奇特的玻璃花瓶,在阳光的照射下,折射出梦幻般的光彩。
展台之下,人山人海,黑压压的一片,几乎将整个广场挤得水泄不通。
钱有德、赵世等京北富商,早已占据了最前排的贵宾席,他们看着台上的展品,眼中闪烁着毫不掩饰的贪婪和震惊。
而在人群不起眼的角落里,几个衣着普通,但眼神却异常锐利的汉子,正悄无声息地挤在其中。
他们看似在看热闹,实则目光却死死地锁定在展台之上,不时地从怀中掏出纸笔,飞快地勾勒着什么。
他们,正是萧荣派来的密探。
清河县的发展虽然也在稳步推进,但与马头县这种“爆发式”的技术革新相比,终究是落了下风。
萧荣心中焦急,他迫切地想知道,林凡的脑子里,到底还藏着多少秘密。
吉时已到,林凡一身青色长衫,在王明的陪同下,缓步登上了展台。
他看着台下那一张张充满期待和渴望的脸,心中豪情万丈。
他清了清嗓子,拿起一个铁皮卷成的简易扩音喇叭,朗声说道:
“各位父老乡亲!各位远道而来的朋友们!我林凡,在此欢迎大家来到马头县第一届工业博览会!”
“今日,我将向大家展示三样东西!这三样东西,皆由我马头县的工匠亲手打造!它们将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
林凡的声音,通过扩音喇叭,清晰地传遍了整个广场,引得台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
转眼间,又是半月过去,当初那份画在粗糙纸张上的图纸,已经在马头县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奇迹。
在赵武和小六子这两位技术狂人的带领下,铁厂的工匠们不眠不休,硬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
那看似天方夜谭的“滚珠轴承”和“差速器”,经过上百次的失败和改良,终于被成功地制造了出来。
当第一辆安装了这两个“神物”的升级版三轮车被推出来时,整个铁厂都沸腾了。
那车子不仅骑起来比原来省力数倍,转弯时更是如行云流水般顺滑平稳,再也没有了之前那种笨拙的迟滞感。
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遍了整个马头县。
百姓们纷纷涌到铁厂门口,争相一睹这“神车”的风采,那惊叹声、赞美声,比当初火龙烧问世时还要热烈几分。
林凡看着眼前这番景象,心中的得意和满足感简直要溢出来。
他知道,马头县的工业革命,已经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
然而,林凡的野心,远不止于此。
在升级三轮车的同时,他又将目光投向了另一个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纺织。
大周朝的纺织技术还停留在相当原始的阶段,寻常百姓家的纺车,一天下来也纺不出几两纱,布匹的价格因此居高不下,许多穷苦人家甚至一年到头都穿不上一件新衣。
“这不行,得改!”
林凡再次祭出了他那来自二十一世纪的“外挂”大脑,结合《天工开物》里的纺织技术,大笔一挥,又画出了一张全新的图纸——一种结构更精巧、效率提升十倍不止的新式纺车。
这新式纺车,不仅增加了纱锭的数量,还巧妙地利用了杠杆和齿轮传动,让纺纱变得前所未有的轻松和高效。
有了三轮车的成功经验,这次新式纺车的研发,进行得异常顺利。
王明如今对林凡的任何“奇思妙想”都深信不疑,要人给人,要钱给钱,一路绿灯。
与此同时,玻璃厂那边也传来了好消息。
赵武那个“技术狂人”,在烧制出合格的平板玻璃后,又迷上了玻璃的“二次创作”。
他不断尝试改变原料的配比和炉温,竟然误打误撞地烧制出了各种颜色的彩色玻璃。
红的、绿的、蓝的……一块块色彩斑斓的玻璃,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美得如同天上的彩虹。
赵武甚至还摸索出了将玻璃溶液吹制成各种形状的技巧,什么玻璃杯、玻璃碗、玻璃花瓶……一件件晶莹剔透的玻璃制品,从他那双粗糙的手中诞生,精美得如同艺术品。
看着眼前这些日新月异的技术成果,林凡心中一个更大胆、也更宏伟的计划,渐渐浮现。
他要办一场前所未有的“工业博览会”!
他要将马头县这些“黑科技”产品,一次性地,全部展现在世人面前!他要让所有人都看看,马头县这个穷乡僻壤,是如何一步步地,变成了大周朝最耀眼的工业明珠!
这个想法一经提出,立刻得到了王明和刘福贵等人的全力支持。
刘福贵更是激动得直拍大腿,他那商人的敏锐嗅觉,早已闻到了其中蕴含的巨大商机。
于是,整个马头县都动员了起来。
县衙的衙役们负责维持秩序,布置会场;就业中心的工人们负责搭建展台,张灯结彩;福满楼和仙饮坊则承担了所有与会人员的饮食招待。
消息一经传出,整个大周朝的商界都为之震动。
“工业博览会”?
这是什么新鲜词儿?
马头县?
就是那个卖火龙烧和奶茶的地方?
听说他们又弄出了什么“神车”和“琉璃”?
一时间,无数的商贾,带着好奇、质疑和对财富的渴望,从四面八方,如潮水般涌向了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城。
……
博览会举办的地点,就设在县衙前的中心广场上。
广场中央,临时搭建起了一座巨大的展台,红绸覆盖,彩旗飘扬。
展台之上,三样“神物”并排而立,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左边,是那辆通体乌黑、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升级版三轮车。
它那流畅的线条,精巧的结构,无不彰显着一种超越时代的工业美感。
中间,是一架崭新的纺车。
与百姓们家中常见的笨重纺车不同,这架纺车结构精巧,数个纱锭并排而立,仿佛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而右边,则是一组琳琅满目的玻璃制品。
晶莹剔透的玻璃杯,色彩斑斓的琉璃碗,还有那造型奇特的玻璃花瓶,在阳光的照射下,折射出梦幻般的光彩。
展台之下,人山人海,黑压压的一片,几乎将整个广场挤得水泄不通。
钱有德、赵世等京北富商,早已占据了最前排的贵宾席,他们看着台上的展品,眼中闪烁着毫不掩饰的贪婪和震惊。
而在人群不起眼的角落里,几个衣着普通,但眼神却异常锐利的汉子,正悄无声息地挤在其中。
他们看似在看热闹,实则目光却死死地锁定在展台之上,不时地从怀中掏出纸笔,飞快地勾勒着什么。
他们,正是萧荣派来的密探。
清河县的发展虽然也在稳步推进,但与马头县这种“爆发式”的技术革新相比,终究是落了下风。
萧荣心中焦急,他迫切地想知道,林凡的脑子里,到底还藏着多少秘密。
吉时已到,林凡一身青色长衫,在王明的陪同下,缓步登上了展台。
他看着台下那一张张充满期待和渴望的脸,心中豪情万丈。
他清了清嗓子,拿起一个铁皮卷成的简易扩音喇叭,朗声说道:
“各位父老乡亲!各位远道而来的朋友们!我林凡,在此欢迎大家来到马头县第一届工业博览会!”
“今日,我将向大家展示三样东西!这三样东西,皆由我马头县的工匠亲手打造!它们将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
林凡的声音,通过扩音喇叭,清晰地传遍了整个广场,引得台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