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在赵丰年的耳中,彻底安静了。
唯有显示器风扇那单调的嗡鸣,如同鬼魅的耳语,钻入他骤然失聪的脑海,与方尺那句结论一起,化作一柄无形的冰锥,狠狠凿开了他刚刚勉强建立起来的认知地基。
女人。
这个词,像一颗投入深潭的巨石,在他思维的湖面上,掀起了滔天巨浪。
他过去七十二小时里所有的推演、所有的假设,都在这一瞬间被冲刷得支离破碎。
他设想过第七个人是叛徒,是卧底,是关键的证人,却从未将这个模糊的鬼影,与一个女性的身份联系在一起。
在那个风声鹤唳、人人自危的1957年,在一场足以决定无数人命运的秘密会议里,在一群手握权柄的男人中间,出现了一个女人。
而她,就是那场焚尽一切的烈火的源头。
这已经不是案件了。
这是一段被彻底扭曲、篡改、而后深埋的历史。
“你确定?”
赵丰年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冻结的喉咙里艰难地挤出来的,干涩而沙哑。
方尺没有回答,只是用一种看白痴的眼神瞥了他一眼。
他伸出瘦得只剩骨头的手指,在键盘上敲了几下,屏幕上立刻弹出了十几张复杂的骨骼结构对比图和数据分析模型。
红色与绿色的线条交错纵横,旁边标注着密密麻麻、赵丰年完全看不懂的专业术语。
“骨盆开口角度、颅骨眉弓平滑度、下颌骨曲线……这些是不会骗人的。”
方尺的声音里透着一种极致的疲惫,却也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那是一个技术偏执狂对自己领域绝对的自信。
“火能烧掉皮肉,烧掉身份,但它烧不掉性别差异在骨骼上留下的根本印记。我用三种不同的算法交叉验证了三十七次,结论只有一个。”
他顿了顿,仿佛连多说一个字都在消耗他所剩无几的生命力。
“她,百分之百,是个女人。”
说完,方尺便不再理会赵丰年。
他拿起桌上一个U盘,将所有分析数据和重构模型全部拷贝了进去,然后像扔垃圾一样,将它丢到了赵丰年的面前。
“东西给你。我的工作,完成了。”
他靠回椅背,整个人瞬间像被抽走了脊骨,瘫软下去。
他闭上眼睛,下达了逐客令,“现在,带着你的鬼故事,从我的世界里滚出去。”
赵丰年默默地捡起那个U盘,紧紧攥在手心。
冰凉的金属外壳,硌得他掌心生疼。
他看着眼前这个几乎油尽灯枯的男人,心中那点残存的、关于五年前的愧疚,此刻被一种更为复杂的情绪所取代。
他知道,方尺帮他,不是为了冰释前嫌,更不是为了什么正义。
他只是一个顶级的工匠,而自己,恰好给他带来了一件足以让他燃烧生命的绝世难题。
他们之间,只有一场交易。
一场用灵魂做抵押的、冰冷的交易。
“谢了。”
赵丰年低声说道。
方尺没有睁眼,只是从鼻腔里发出了一声轻蔑的冷哼。
赵丰年不再多言。
他深深地看了一眼这个被世界遗弃的天才,以及他身后那片由零件和数据构筑的疯狂王国,然后转身,毫不犹豫地走了出去。
当他再次踏入骡马市那喧嚣而炙热的阳光下时,恍如隔世。
门内是深渊的回响,是历史的残骸。
门外是鲜活的人间,是无知的日常。
他站在两个世界的交界处,怀揣着一个足以将这片人间彻底颠覆的秘密,却感觉不到一丝一毫的真实感。
他将U盘和那张致命的底片揣入内兜,紧贴着胸口。
那里,仿佛正燃烧着一团跨越了六十年光阴的鬼火。
他漫无目的地走着,大脑却在前所未有地高速运转。
两个全新的、如同深渊般的谜题,摆在了他的面前。
第一,那个徽章。
一个由齿轮与铅垂构成的神秘符号。
它不属于任何已知的官方体系,却出现在了江建国年轻时的照片上。
这背后代表的,是一个怎样的组织?
是这个组织策划了八里庄的一切,还是他们本身就是那场大火的目标?
第二,那个女人。
她是谁?
她为什么会出现在那里?
她又为何会成为“火源”?
她是引爆者,还是牺牲品?
无数个问题,像无数条冰冷的毒蛇,在他的脑海中疯狂地纠缠、撕咬。
赵丰年第一次感觉到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无力。
他手里握着两把钥匙,却找不到任何一扇与之匹配的门。
他像一个迷失在历史迷雾中的孤魂,空有满腔的愤怒与不甘,却连敌人的轮廓都无法描摹。
他需要一个支点,一个能够让他撬动这块沉重历史的支点。
那个女人,线索太少了。
一个没有面容、没有身份的女性鬼影,在六十年前的茫茫人海中,无异于大海捞针。
那么,剩下的唯一突破口,就只有那个徽章。
它虽然神秘,但至少是一个具体存在的、可以被追查的符号。
只要它存在过,就必然会在历史的某个角落,留下蛛丝马迹。
一个念头,如同划破乌云的闪电,骤然照亮了他混乱的思绪。
他需要查阅资料。
海量的、不属于公安系统内部的、关于那个年代的陈旧资料。
工业部委的档案、重点工程的记录、甚至是……
那些早已被废弃的、专属于某个特殊年代的内部刊物。
他不能去国家档案馆,那里的每一次调阅都会留下记录,等于自投罗网。
他需要一个地方,一个像周万青的书房一样,堆满了故纸,却又游离于官方视线之外的“坟场”。
赵丰年停下脚步,抬起头,眯着眼睛看向远处那片被现代高楼大厦切割得支离破碎的天空。
他想到了一个地方。
一个全京城最大的、属于旧时光的集散地。
一个无数秘密与往事,随着发黄的书页一同被论斤称重、等待被化为纸浆的地方。
潘家园。
唯有显示器风扇那单调的嗡鸣,如同鬼魅的耳语,钻入他骤然失聪的脑海,与方尺那句结论一起,化作一柄无形的冰锥,狠狠凿开了他刚刚勉强建立起来的认知地基。
女人。
这个词,像一颗投入深潭的巨石,在他思维的湖面上,掀起了滔天巨浪。
他过去七十二小时里所有的推演、所有的假设,都在这一瞬间被冲刷得支离破碎。
他设想过第七个人是叛徒,是卧底,是关键的证人,却从未将这个模糊的鬼影,与一个女性的身份联系在一起。
在那个风声鹤唳、人人自危的1957年,在一场足以决定无数人命运的秘密会议里,在一群手握权柄的男人中间,出现了一个女人。
而她,就是那场焚尽一切的烈火的源头。
这已经不是案件了。
这是一段被彻底扭曲、篡改、而后深埋的历史。
“你确定?”
赵丰年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冻结的喉咙里艰难地挤出来的,干涩而沙哑。
方尺没有回答,只是用一种看白痴的眼神瞥了他一眼。
他伸出瘦得只剩骨头的手指,在键盘上敲了几下,屏幕上立刻弹出了十几张复杂的骨骼结构对比图和数据分析模型。
红色与绿色的线条交错纵横,旁边标注着密密麻麻、赵丰年完全看不懂的专业术语。
“骨盆开口角度、颅骨眉弓平滑度、下颌骨曲线……这些是不会骗人的。”
方尺的声音里透着一种极致的疲惫,却也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那是一个技术偏执狂对自己领域绝对的自信。
“火能烧掉皮肉,烧掉身份,但它烧不掉性别差异在骨骼上留下的根本印记。我用三种不同的算法交叉验证了三十七次,结论只有一个。”
他顿了顿,仿佛连多说一个字都在消耗他所剩无几的生命力。
“她,百分之百,是个女人。”
说完,方尺便不再理会赵丰年。
他拿起桌上一个U盘,将所有分析数据和重构模型全部拷贝了进去,然后像扔垃圾一样,将它丢到了赵丰年的面前。
“东西给你。我的工作,完成了。”
他靠回椅背,整个人瞬间像被抽走了脊骨,瘫软下去。
他闭上眼睛,下达了逐客令,“现在,带着你的鬼故事,从我的世界里滚出去。”
赵丰年默默地捡起那个U盘,紧紧攥在手心。
冰凉的金属外壳,硌得他掌心生疼。
他看着眼前这个几乎油尽灯枯的男人,心中那点残存的、关于五年前的愧疚,此刻被一种更为复杂的情绪所取代。
他知道,方尺帮他,不是为了冰释前嫌,更不是为了什么正义。
他只是一个顶级的工匠,而自己,恰好给他带来了一件足以让他燃烧生命的绝世难题。
他们之间,只有一场交易。
一场用灵魂做抵押的、冰冷的交易。
“谢了。”
赵丰年低声说道。
方尺没有睁眼,只是从鼻腔里发出了一声轻蔑的冷哼。
赵丰年不再多言。
他深深地看了一眼这个被世界遗弃的天才,以及他身后那片由零件和数据构筑的疯狂王国,然后转身,毫不犹豫地走了出去。
当他再次踏入骡马市那喧嚣而炙热的阳光下时,恍如隔世。
门内是深渊的回响,是历史的残骸。
门外是鲜活的人间,是无知的日常。
他站在两个世界的交界处,怀揣着一个足以将这片人间彻底颠覆的秘密,却感觉不到一丝一毫的真实感。
他将U盘和那张致命的底片揣入内兜,紧贴着胸口。
那里,仿佛正燃烧着一团跨越了六十年光阴的鬼火。
他漫无目的地走着,大脑却在前所未有地高速运转。
两个全新的、如同深渊般的谜题,摆在了他的面前。
第一,那个徽章。
一个由齿轮与铅垂构成的神秘符号。
它不属于任何已知的官方体系,却出现在了江建国年轻时的照片上。
这背后代表的,是一个怎样的组织?
是这个组织策划了八里庄的一切,还是他们本身就是那场大火的目标?
第二,那个女人。
她是谁?
她为什么会出现在那里?
她又为何会成为“火源”?
她是引爆者,还是牺牲品?
无数个问题,像无数条冰冷的毒蛇,在他的脑海中疯狂地纠缠、撕咬。
赵丰年第一次感觉到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无力。
他手里握着两把钥匙,却找不到任何一扇与之匹配的门。
他像一个迷失在历史迷雾中的孤魂,空有满腔的愤怒与不甘,却连敌人的轮廓都无法描摹。
他需要一个支点,一个能够让他撬动这块沉重历史的支点。
那个女人,线索太少了。
一个没有面容、没有身份的女性鬼影,在六十年前的茫茫人海中,无异于大海捞针。
那么,剩下的唯一突破口,就只有那个徽章。
它虽然神秘,但至少是一个具体存在的、可以被追查的符号。
只要它存在过,就必然会在历史的某个角落,留下蛛丝马迹。
一个念头,如同划破乌云的闪电,骤然照亮了他混乱的思绪。
他需要查阅资料。
海量的、不属于公安系统内部的、关于那个年代的陈旧资料。
工业部委的档案、重点工程的记录、甚至是……
那些早已被废弃的、专属于某个特殊年代的内部刊物。
他不能去国家档案馆,那里的每一次调阅都会留下记录,等于自投罗网。
他需要一个地方,一个像周万青的书房一样,堆满了故纸,却又游离于官方视线之外的“坟场”。
赵丰年停下脚步,抬起头,眯着眼睛看向远处那片被现代高楼大厦切割得支离破碎的天空。
他想到了一个地方。
一个全京城最大的、属于旧时光的集散地。
一个无数秘密与往事,随着发黄的书页一同被论斤称重、等待被化为纸浆的地方。
潘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