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棋盘之外-《七零:毒舌老父杀疯了,白眼狼跪了》

  办公室的空气仿佛在一瞬间凝固成了琥珀,将赵丰年整个人封存在其中。

  时间失去了意义。

  窗外车流的喧嚣,同事的走动与交谈,墙上时钟秒针那永不停歇的滴答声,所有属于现实世界的声音都潮水般退去,在他的感官世界里留下了一片绝对的、令人耳鸣的真空。

  他的世界里,只剩下两张脸。

  一张是档案照上温和慈祥的江建国,另一张,则是黑白照片中那个被凭空“画”出来的、带着解剖者微笑的幽灵。

  两张截然不同的面孔,却在此刻,于赵丰年的脑海深处,以一种超越了物理逻辑的方式,缓慢而又无可抗拒地重叠在了一起。

  它们重叠的焦点,不是五官,不是轮廓,而是那双眼睛。

  那双同样隐藏在温和表象之下,俯瞰着世间万物,视众生为棋子的眼睛。

  一个幽灵,一个看似无害的普通老人。

  一个被刻意制造出来的假目标,一个在所有官方记录里都干净得像一张白纸的真实存在。

  如果……

  如果画出影子的,就是影子本身呢?

  这个念头像一颗在绝对零度中被引爆的恒星,其爆发出的光芒并非炽热,而是极度的严寒。

  这股寒气瞬间贯穿了他的四肢百骸,让他握着手机的手指都开始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

  他不是因为恐惧而颤抖,而是因为一种触及了某种终极真相后的、生理性的战栗。

  他错了。

  从一开始就错了。

  他和所有人一样,都站在棋盘上,殚精竭虑地研究着每一颗棋子的走向与得失,试图从“井”这个复杂的棋局中,推演出执棋者的身份。

  可他们从未想过,那个真正的棋手,或许根本就不在棋盘之外的迷雾中,而是伪装成了一颗最不起眼的、被所有人都忽略掉的棋子,就静静地待在棋盘的某个角落里,微笑着看他们互相厮杀,看他们为他布下的迷局而疯狂。

  他缓缓地靠回椅背,身体的重量仿佛被瞬间抽空。

  他闭上眼睛,整个案件的脉络,开始以一种全新的、颠覆性的逻辑,在他脑中重新排列组合。

  林晚晚的商业帝国为何会那般精准而又戏剧性地崩塌?

  那本账本,与其说是被刘建军查获,不如说是被“送”到了他的手上。

  叹息之墙那固若金汤的内部网络,为何会因为一枚小小的腕表而引发信任雪崩?

  那不是心理战,那是一场基于对人性弱点绝对洞悉的、如同外科手术般的精准解剖。

  还有那些突然入局的境外势力,以及那股带着江南水乡气息的神秘力量……

  他们或许都以为自己是猎人,却不知道,他们追逐的猎物,正是这片猎场的设计者。

  他们的一举一动,他们自以为高明的布局,或许都只是在为这盘棋,增添几分恰到好处的变数与点缀。

  一切的乱象,一切的迷雾,在“江建国是棋手”这个疯狂的假设下,竟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晰与合理。

  赵丰年猛地睁开双眼,眼中最后一丝迷茫被彻底驱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燃烧的、冰冷的火焰。

  他拿起桌上的车钥匙,没有和任何人打招呼,径直走出了办公室。

  他现在需要的不是更多的卷宗,不是技术部门的支援,更不是向谁汇报这个听起来如同天方夜谭的猜测。

  他需要去亲眼看一看。

  他要去那个小院,再看一看那位老人。

  不是以警察的身份,而是以一个终于意识到自己只是棋子的身份,去瞻仰那位真正的、隐于人间的……

  棋手。

  丽思卡尔顿酒店,顶层套房。

  马丁第一次看到建筑师的脸上,流露出了可以被称之为“烦躁”的情绪。

  “无法剥离,无法追踪,无法屏蔽。”

  建筑师的声音里带着一丝金属摩擦般的干涩,他面前的虚拟屏幕上,无数代码如狂乱的瀑布般倾泻而下,却始终无法锁定那个如同鬼魅般附着在他们系统上的“回声”。

  “对方就像一个水墨画大师,”

  建筑师试图用马丁能够理解的方式来解释这种匪夷所思的困境,“他不是用凿子在我们的墙上打洞,而是用一支饱含水分的毛笔,在我们的墙上晕染。水渗透了进去,成为了墙的一部分,你根本分不清哪里是墙,哪里是水。”

  马丁端着酒杯,在房间里来回踱步。

  他那头金色的头发在灯光下显得有些凌乱,碧蓝的眼眸中,原本属于猎人的自信与从容,早已被一种前所未有的焦躁所取代。

  “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是瞎子,是聋子?”

  他的声音压得很低,却充满了危险的意味,“我们看到的每一帧画面,听到的每一个字节,都在被对方同步接收?”

  “比那更糟。”

  建筑师摇了摇头,眼中闪过一丝混合着挫败与惊叹的复杂光芒,“我们不是瞎子,我们是他的眼睛。我们越是努力地去看,就越是替他看得更清楚。”

  马丁的脚步猛地停下。

  他盯着建筑师,一字一句地问道:“那个中国警察呢?他现在在哪?”

  “这就是最诡异的地方。”

  建筑师调出赵丰年的行动轨迹,那个红色的标记点,此刻正离开市局大楼,朝着一个他们从未关注过的、京城东南角的方向移动。

  “根据我们的数据模型,他在获得那张照片后,应该会立刻启动系统内的资源,去调查照片上的人。但他没有。他放弃了我们抛出的所有线索,径直朝着一个……逻辑之外的目的地去了。”

  马丁的瞳孔骤然收缩。

  他瞬间明白了这意味着什么。

  鱼,不但挣脱了鱼钩,甚至还看穿了渔夫的伪装。

  他不再理会水面上的那些饵料,而是逆着鱼线,朝着渔夫本人游了过去。

  “‘秃鹫’。”

  马丁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了这个词,“让他跟上去。我不管他是谁,我要知道他去见谁!”

  ……

  江南,拙政园。

  一池残荷,在秋日的阳光下呈现出一种萧瑟而又静谧的美感。

  苏文山坐于亭中,面前石桌上铺着上好的宣纸,他手持狼毫,笔尖饱蘸墨汁,却悬于纸上半寸,迟迟没有落下。

  他在等,等一个气韵,等一个时机。

  那名对襟短衫的年轻人,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他身后,如同每次一样,安静得像一道影子。

  “先生,”

  年轻人低声禀报,“京城那边,两个洋人已经乱了阵脚,开始动用外围的清道夫。那个叫赵丰年的警察,似乎也看破了他们的迷魂阵,正独自一人,前往江宅。”

  苏文山手中的笔,依旧稳如磐石。

  他仿佛没有听到年轻人的话,目光依旧专注地凝视着面前的白纸。

  那张白纸在他眼中,似乎已经演化成了一座风云变幻的棋盘。

  良久,他才缓缓开口,声音温润,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

  “告诉‘信鸽’,让他把洋人那只‘秃鹫’的行踪,不经意间,透露给市局反恐总队的人。”

  年轻人微微一怔:“先生,您的意思是……”

  “一池水,已经够浑了。”

  苏文山的嘴角,勾起一抹淡得几乎看不见的笑意,“总要有人,先把那些最沉不住气的搅局者,提前捞出去。”

  他的话音落下,手腕轻轻一抖。

  笔尖终于落在了宣纸上。

  一笔,风雷动。

  赵丰年的车,最终停在了那条熟悉的老胡同口。

  他没有立刻下车,只是摇下车窗,静静地看着胡同深处。

  夕阳的余晖将胡同染成一片温暖的橘红色,孩子们追逐打闹的笑声,邻里间闲话家常的问候声,还有炒菜的油烟味混合着老槐树的清香,构成了一副最生动、最平凡的人间烟火图。

  而在这片烟火气的中心,就是那座安静的小院。

  那个被他怀疑是搅动了整个世界风云的终极棋手,此刻,或许正坐在院子里,摇着蒲扇,听着收音机里的京剧,享受着这片刻的安宁。

  这种极致的反差,让赵丰年感到一阵荒谬,却又觉得无比的真实。

  真正恐怖的,从来不是那些青面獠牙的魔鬼。

  而是那个将整个世界玩弄于股掌之间,却依旧能心安理得地,享受着一碗炸酱面的……

  人。

  他深吸一口气,推开车门,迈步走进了胡同。

  他的脚步不快,却异常沉稳。

  每一步,都像是踩在自己过去所有信念的废墟之上。

  他不知道自己即将面对什么,也不知道此行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他只知道,棋盘上的棋子,要去看一看,那位执棋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