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三章 成败在此一举!凤威!-《退位让贤》

  徐妙锦顿时喜出望外,连忙问道:“是何策?”

  铁铉一脸严肃,分析道:“此次幸得贵妃娘娘反应及时,抢在他们前面,掌握了电报机房,又控制了外围的人马。”

  “如今王守廉等逆贼,已是瓮中之鳖,插翅难逃。”

  “可陛下还在他们手中,我们难免投鼠忌器,束手束脚。”

  “若是陛下有什么闪失,就算将逆贼王守廉千刀万剐,亦是于事无补。”

  “所以,我们纵有千军万马,也不能强行攻入文庙之内。”

  “特别是眼下士兵手中装备的,可不是刀剑,而是火枪。”

  “陛下身边纵然还有一批天枢司的护卫,一旦交火,也难以护得陛下周全。”

  “这才是最难的地方。”

  徐妙锦轻轻点头。

  她又何尝不知道这一点呢?

  若是没有火枪,她控制了外围人马,大可以直接带兵杀进去就是。

  就算用人堆,也能将王守廉等人给堆死了。

  朱允熥身边还有二十几个忠心耿耿的天枢司护卫,至少挡住一时片刻不难。

  那时候,外面的人早就杀进去了。

  但现在的问题,就是对方有火枪。

  只要一枪,那皇帝的安危……

  事情就是这样变得棘手的。

  王守廉道:“不过,我们受火枪之困,但也可以利用火枪的优势。”

  徐妙锦道:“你有什么法子,快说。”

  “臣之策,便是用臣的命,换陛下的命。”铁铉神色坚定,视死如归:“不过,此策仍有几分风险,还需要贵妃娘娘决断。”

  说毕,他将自己的想法,一一说了出来。

  徐妙锦静静听着,脸上的神色一变再变。

  待到铁铉说完之后,她仍在思索。

  铁铉又道:“实不相瞒,那逆贼王守廉此前以清高孤傲而著称,臣那时受其蒙骗,也与他多有来往,对这逆贼的性格倒是颇有几分了解。”

  “逆贼此次叛逆之前,亦曾找过微臣,言及新政新说之事,多有不满。”

  “又说此次陛下祭祀圣人,或是规劝陛下重振程朱理学,罢黜新学的最好时机。”

  “大家可集体上书,劝陛下罢黜新学。”

  “臣也没有回应他,他也就没有再继续多说。”

  “也是臣不察,那时就该发现此獠包藏祸心。”

  “可臣却没有去深想。”

  “后来朝廷确定参与祭祀圣人的人员名单,臣便向巡抚李崇文请求,不入孔庙参加祭祀,只负责把守前门,李巡抚便同意了。”

  徐妙锦恍然大悟。

  这就对了。

  祭祀圣人的外围警戒安排,是由天枢司参与,山东巡抚李崇文和巡按王守廉两人联合而定。

  可不是他王守廉一个人说了算的。

  只不过,王守廉以有心算无心,才导致有了如今的局面。

  估计王守廉不是不想将负责文庙前门的守卫换成自己人,而是做不到。

  总不可能所有的人员名单,都由他一个人说了算。

  若是那样的话,只会引起李崇文和天枢司的怀疑。

  铁铉负责前门守卫,显然不能如王守廉的意,但影响也不是以特别大。

  为了隐蔽起见,免得被别人发现自己的阴谋,王守廉只能接受这样的安排。

  也幸亏是这样。

  铁铉身为山东参政,官职地位较高。

  王守廉还真不能随便安排人去夺他的权。

  “微臣没有察觉逆贼的狼子野心,陷陛下于险境,这是微臣之罪。”

  “微臣也唯有以一死,救回陛下,才能赎罪。”

  “此番微臣是置之死地而后生。”

  “也唯有此法,才能救得陛下脱困而出。”

  “贵妃娘娘,时间紧迫,多耽误一分,陛下就多一分的危险,还请早做决定。”

  徐妙锦的神色,终于从犹豫不决,慢慢转为坚定。

  王守廉的法子,十分凶险。

  但不得不说,也可能是唯一的办法了。

  “好,那就依你所言!”

  她说完,旋即向着铁铉弯腰一拜,道:“铁参政舍生忘死,若能救得陛下,大明朝廷必定会记着的功劳。”

  “若你真有什么不测,你的妻儿老小,朝廷都会尽全力照顾。”

  “不过,本宫还是希望能平安归来。”

  铁铉再度跪了下去,磕头拜道:“身为大明臣子,为国尽忠,本就是为臣的本分,贵妃娘娘既已做了决断,那便立即去安排人手,微臣这便去了。”

  说完,他“咚咚咚”磕了几个头。

  而后站了起来,退后几步,转身大步如流星般离去。

  徐妙锦看着他的身影消失,方正声道:“立即将天枢司尚在外面的最精锐的护卫找来,能不能成功救出陛下,就在此一举了。”

  ……

  金陵。

  大内,坤宁宫。

  收到徐妙锦发来的电文时,顾盼君正在看书。

  尽管已贵为皇后,但她的爱好几乎没有任何变化。

  还是与以前在家做女儿时那般,终日埋在书堆里。

  不过。

  也正常。

  在这个没有网络,没有游戏,没有短视频的时代,除非是搞一些穷奢极欲的享受,否则,读书其实是最佳娱乐方式。

  后世的娱乐大爆炸的时代,也有许多人最喜欢的事情,原来是读书啊!

  尽管多半看的只是小说,或者一些其他消遣读物。

  但谁能说这不是看书呢?

  顾盼君看的,当然也大多是历史典籍,人物志传,或者是一些民间故事等等。

  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这些书籍本身就类似于后世的网络小说,能让人沉迷其中。

  何况眼下顾盼君自封宫中,也不太可能有什么太多的其它的娱乐方式。

  除了偶尔到院子荡荡秋千,与宫女们聊聊天,也就只剩看书这一件事了。

  骤然收到电文,顾盼君惊得身躯一颤,手中的纸张无力落下,人都差点晕了过去。

  “皇后娘娘!皇后娘娘!”旁边的贴身宫女,连忙将她扶住。

  “皇后娘娘可千万要保重啊,陛下出了这么大的事,若是皇后娘娘再有什么……”

  顾盼君平日里待宫女极好,故而宫女们平时说话,也就没有太多的顾忌。

  “本宫没事!”不等宫女说完,顾盼君打断了她的话。

  她的神色迅速恢复了镇定,原本无比秀美的脸上,多了一抹平日里极少显现的威容。

  “给徐妹妹回电,就说本宫知道了,咱们分头行动。”

  “这件事,你们不得外传,就算是同在坤宁宫的宫女,太监,也不得告知。”

  顾盼君脸上浮现一缕思索之色,旋即又吩咐道:“马上给外面的侍卫传令,就说太宫病了,要他们以最快的速度,传两名太医过来,不得有半点延误。”

  “一刻钟未到,传令者与太医皆斩!”

  她说到最后时,语气已十分凌厉。

  宫女被吓了一跳,当即前去传令。

  “去取本宫的凤服来穿上,本宫待会儿要出坤宁宫,去勤政殿!”

  贴身宫女吓了一跳,忙小声道:“皇后娘娘,您现在还被陛下禁闭坤宁宫呢。”

  尽管知道皇帝对皇后感情仍未变,皇后被禁闭之后,皇帝仍然常常来坤宁宫,与皇后有说有笑,感情如常,甚至多次在坤宁宫留宿过夜,让皇后侍寝,但明面上,皇后是不能出去的。

  “非常之时,自当行非常之事。”顾盼君道:“本宫现在仍是皇后。”

  “皇帝不在金陵,谁能拦得了本宫。”

  “快去取凤服来,与本宫穿上,莫要再耽误了。”

  宫女不敢再多言,连忙取来凤服,给皇后穿上。

  凤服,与龙袍是配对的,但有所不同。

  皇帝因为要上朝,所以会经常穿龙袍。

  但皇后不一样。

  皇后就算没有被禁闭,也是天天呆在后宫里面。

  日常自然不会穿戴繁复且极为沉重的凤服。

  只有在极为正式,隆重的场合,需要与皇帝一起接见外臣时,才会穿上。

  顾盼君已经很久没有穿过了。

  就在宫女们给她穿衣的时候,她脸上的神色不断变幻,似是一直思索着什么。

  待到凤服穿上之后,复为平静,威严而肃穆。

  刚穿好凤服,两名太医已经赶到了。

  两人皆背着药箱,跑得上气不接下气。

  可一进来,见到皇后娘娘正穿着只有举行盛大典礼时才穿的凤服,精神抖擞,哪有半分生病的模样,不由得都愣住了。

  顾盼君挥了挥手,屏退无关人等,并让心腹婢女守在外面,不许外人靠近,以防有人偷听。

  房间内只剩下她和两名太医。

  顾盼君看着两人,认真道:“本宫今日召你们来,是想请你们开一副安胎的方子。”

  两名太医皆露出喜色,其中一人脱口而出,道:“皇后娘娘有喜了?”

  “嗯!”顾盼君点了点头。

  那名太医忙道:“且容微臣给皇后娘娘把脉,好开方子。”

  不料,顾盼君却是脸色一冷,道:“本宫让你开,你就开,脉就不必诊了。”

  太医顿时惊得张大了嘴巴,一时间有些不知所错。

  另一名太医还没有听懂顾盼君话中的深意,忙弯腰道:“皇后娘娘,这世人怀孕,各有不同,所需要开的方子,也不一样。”

  “再加上各人体质各异,有些药,适合此人,有些药,却未必如此。”

  “若不让臣等搭脉诊断,臣等又如何给皇后娘娘开方子呢?”

  顾盼君淡淡道:“你们开一些最常见的温养安胎的药,不管什么人吃了,都不会有任何毛病的。”

  “写好了方子,交给御药局去抓药,让他们仔细记录在案就行了。”

  “还有,本宫现在有孕在身,需要太医悉心照料,你们住的地方远了,召过来都要许久,误了本宫的身体事小,误了本宫肚子里的龙子,事就大了。”

  “本宫即刻令人,在坤宁宫的隔壁收拾出一个小院子。”

  “你们两个,从即日起,就住在那个小院子里。”

  “以备本宫随时传唤。”

  两名太医惊得面面相觑,随即皆跪了下去。

  不等他们开口说什么,顾盼君又接着道:“还有,本宫的身体安康,以及肚子里的龙子的情况,干系大明国运,江山社稷,必须严格保密,不得随意向外透露半分。”

  “你们住进了院子之后,就不得再与外面的人,有任何交往。”

  “不得有半句言语,更不能暗中递纸条子。”

  “本宫会派侍卫好生守着,照料你们二人的生活。”

  “吃的,穿的,用的,都会派人送过去。”

  “但若是让本宫知道你们谁跟什么人乱说了一句话,那本宫就将你们二人千刀万剐,再将你们全家满门抄斩,听明白了吗?”

  两名太医磕头如捣蒜,哭着道:“皇后娘娘饶命,皇后娘娘饶命啊!”

  在他们两人看来,皇后娘娘这是要谎称怀孕,可纸是包不住火的。

  总有一天,会被揭穿。

  那时候,他们两人就是死路一条。

  可若是不听皇后娘娘的安排,只怕马上就是身首异处。

  顾盼君微微闭眼,道:“本宫也是没有办法,才出此下策。”

  “陛下在山东巡视时,遭遇兵谏,生死难料。”

  “眼下朝中又无人监国。”

  “若是本宫怀有身孕,至少还能稳一稳朝中大臣的心,让他们多少有一个盼头。”

  “要不然,人心一散,大明江山社稷就危在旦夕了。”

  “你们是太医,也是大明的臣子,当此之际,为了大明江山,为了天下百姓,就只当是本宫求你们了。”

  两名太医同时抬头,眼神内愕然与震惊之色掩饰不住。

  呆愣了片刻后,一名太医首先开口道:“臣明白了,皇后娘娘就是有身孕了,臣这便开安神养胎的方子,让人去药膳局抓药。”

  另一名太医也跟着附和。

  顾盼君点了点头,道:“开完了方子,随本宫去见政务大臣和军务大臣,给本宫做个见证。”

  两名太医一齐应声:“谨遵皇后娘娘懿旨。”

  两人当即取来文房四宝写方子。

  写好之后,顾盼君唤来宫女,道:“将两位太医写的方子,交给宫门前的侍卫,让他们立即派人去御药局抓药。”

  宫女领命而去。

  顾盼君向两位太医点头示意,随后走出房间,站在门前的台阶上,吩咐贴身宫女道:“将坤宁宫内所有的宫女,太监全部召集过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