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二章 威慑!夺权!定策!-《退位让贤》

  听到这话,下方的官吏与小将忙道:“为朝廷效力,本就是我等分内之职,又怎担当起贵妃娘娘的谢字,臣等愧不敢当。”

  他们并没有事先排练过,此时答复起来,自是乱糟糟的,各说各话,但大体意思,皆是如此。

  徐妙锦抬手,示意他们安静,她脸上早已不复之前的紧张严肃,满是笑容,道:“不,你们当得起。”

  “朝廷会记得你们!”

  说着,她挥了挥手。

  立时有护卫捧着一个又一个的盘出来,上面皆堆满了大明宝钞。

  “这些宝钞,都是给你们的赏赐。”

  “本宫赏你们每人千两白银,也即一百万文的宝钞。”

  “这里只是一部分。”

  “还有更多的钱,要到银行去承兑,会在后面的俸禄里面发放给你们。”

  听到每人赏一百万文的宝钞,在场的低阶小吏,武丁小将们,顿时一个个喜不自禁。

  尽管朱允熥上台后,三番五次提升官吏的俸禄,但千两白银,也超过他们当中任何一个人十年的俸禄。

  骤然得到这么大一笔赏钱,如何能不喜。

  “谢贵妃娘娘!”

  这一次,声音倒是整齐划一,几乎所有人都异口同声。

  徐妙锦点了点头,随即让护卫将已经拿出来的赏钱,当场发放下去。

  待发放完毕之后,徐妙锦方开口道:“本宫想问问你们,朝廷待你们如何?陛下待你们如何?若国家有难,陛下有难,你们可愿挺身而出,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啊?”

  这番话如雷霆,在众官吏和将领耳中骤然炸响。

  贵妃娘娘的赏钱,果然是没那么好拿的。

  这是要让他们去做什么事呢?

  不对!

  好端端的,发生了什么?

  贵妃娘娘为何突然这样说?

  “陛下对臣等恩重如山,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臣等身为大明臣子,为国家效忠,为陛下效忠,纵是赴汤蹈火,亦在所不辞!”

  只惊愣了半秒钟,众官吏和将领便立即出言表忠心。

  许多人更是焦急不安地问道:“贵妃娘娘,究竟发生什么事了?您就只管吩咐吧,或是能救大明,能救陛下,咱们这一条命,又算了什么?”

  徐妙锦静静看着,观察着这些人的神态。

  她看得出来,许多人是真情流露,并非在自己面前装模作样。

  足以说明大明朝廷和陛下在他们心中重逾泰山。

  他们是发自内心的愿意为朝廷和陛下效命。

  徐妙锦给这些人赏赐,并非为了拉拢人心。

  危急已经来临,临时抱佛脚拉人心,是没有意义的。

  她给这些人赏赐,是一种试探。

  给他们钱,让他们误以为是要让自己去送死,以此来看他们的反应。

  毕竟,大多数人拿了巨额的赏钱,再听到这样的话,下意识就会以为是要下什么必死的任务。

  这时候再观察他们的反应,反而最容易看出他们是否真正的忠诚!

  这些人的反应,让徐妙锦极为满意。

  几乎都没有什么犹豫,害怕,反而一个个都充满了视死如归的豪气。

  这足以证明他们真的忠于大明,忠于陛下。

  在家国大义面前,他们真的愿意舍生赴死!

  人心未失!

  这让徐妙锦顿时又安心了不少。

  她轻轻抬手,示意众人安静下来。

  “陛下今日主持祭圣大典,山东巡按王守廉趁此之机,纠结叛逆,意图以兵谏逼迫陛下,改儒家正统,以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

  “眼下,陛下已经被他们控制在文庙之中,虽然暂无性命之忧,但情况已危在旦夕。”

  轰!

  有若晴天霹雳。

  众官吏和武将皆惊得目瞪口呆。

  万万也没有想到,竟然发生了如此大事。

  陛下被人胁持了?

  王守廉兵谏?

  骤然听到这个消息,他们又怎么不震惊呢?

  徐妙锦说完,又挥了挥手。

  旁边的护卫顿时将一旁旗杆上的绳索一拉,绳索另一头的黑布顿时被拉了下,露出了旗杆上挂着的血淋淋的人头。

  这是徐妙锦在召集这些人之前,让人先暂时蒙住的。

  “这上面挂的人头,乃是原武丁将领刘镇邦。”

  “此人受王守廉的胁迫,参与兵谏之事,已经被本宫斩了。”

  看着那上面高悬的人头,众人心中皆震惊不已。

  大明承平日久,其国力日益强盛。

  乱世似乎已经离去很远了。

  可若是陛下出来了什么事,那就不一样了。

  这一刻,所有人都感觉到一股凛冽寒意,扑面而至。

  徐妙锦又问道:“谁是负责守卫文庙前门的官员?”

  一名身材高大魁梧,约摸三十余许的男子出列,道:“微臣山东参政铁铉,今日奉令守卫文庙前门。”

  徐妙锦不由得愣了一下。

  她心里本想的是,文庙前门的守卫官员,应该也参与此次“兵谏”。

  毕竟,王守廉和朱橚,能派刘镇邦来接管电报机房,自然也会控制文庙前门。

  如今他既已经来了,正好将其斩了祭旗。

  却没有想到,负责守护前门的,并不是武将,而是一名文官,且此人刚好之前杨荣在电报里信誓旦旦,举荐的可以信任之人。

  莫非是杨荣看走了眼?

  甚或是有其它的原因或内情?

  徐妙锦心中狐疑,决定暂且先不管,当下点了点头,没有再与他说什么,而是高声宣布道:

  “本宫已经发电报调兵勤王,大军最快今日日落之前,便可抵达。”

  “那时王守廉等叛逆,必将灰飞烟灭。”

  “但眼下形势危急,远水救不了近火。”

  “如今之计,还是要赶快将陛下从文庙里救出来。”

  “尔等各率捕快衙役、武丁士卒等在文庙周边执勤,要确保陛下的安全,尽快救出陛下,还要仰仗尔等之力。”

  “本宫在此许诺,凡在此次危机中,出力救出陛下者,皆有重赏。”

  “有裹足不前,畏畏缩缩者,斩!”

  “有与逆贼王守廉同党勾结,狼狈为奸,谋害陛下者,诛九族!”

  众官员和小将一齐振声道:“谨遵贵妃娘娘谕令,我等必定竭尽全力,誓死也要护卫陛下平安。”

  徐妙锦轻轻点头,随后接着做了一番布置,便让他们按自己的布置,统率麾下人马,各自行动。

  一方面稳定外围的秩序,暂不可让百姓知晓情况,以免造成混乱。

  几十万人聚集在孔庙周围,一旦乱起来,可不得了。

  光是挤压踩踏,就是一件极为可怕的事情。

  徐妙锦之前也想过发动百姓,但这是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采取的行动。

  那时候也顾不上百姓伤亡多少了。

  与朱允熥的安全相比,与大明的江山社稷保持稳定相比,就算死几万,甚至十几万百姓,她也会在所不惜。

  毕竟,一旦朱允熥身死,大明陷入混乱,那时候死的,就不是几万,十几万,而是几百万,几千万。

  孰轻孰重,徐妙锦当然很清楚。

  但眼下既然已经控制外围的武丁和衙役,那自然不会再让百姓做无谓的牺牲。

  不让他们插手介入,才是最明智的办法。

  至少在局势明朗稳定之前,必须如此。

  另一方面,徐妙锦尽可能的将外围的武丁,都布置到了文庙周围,将整个文庙,围了一个水泄不透。

  待做完布置后,官员和小将们领了谕令离去。

  独独将铁铉留了下来。

  徐妙锦上下打量着眼前的这名中年汉子,笑道:“铁铉,有人向本宫举荐你,说你才德兼备,对朝廷,对陛下忠心耿耿,乃是可用之才,你觉得呢?”

  铁铉连忙弯腰拱手道:“微臣惭愧。”

  “微臣身为山东参政,却未能提前察觉逆贼王守廉的阴谋,致使陛下身陷险境,实在有负朝廷和陛下的厚望,如今之计,也唯有亡羊补牢,赶快救出陛下,方能赎微臣之罪之万一。”

  “贵妃娘娘有什么吩咐,尽管下令便是,微臣必定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徐妙锦脸上浮现笑容,赞道:“好!好!好!大明就是需要你这样的忠臣。”

  下一次,她却猛地提高音量,用清冷凛冽的声音高声喝道:“大胆铁铉,你竟敢与逆贼王守廉勾结,意图对陛下行不轨之事,你可知罪?”

  这个反转来得太大。

  铁铉愣了下,旋即扑通一声跪下,身板却反而挺得笔直,拱手正声道:“贵妃娘娘明鉴,臣虽往日里与逆贼王守廉有几分来往,但他今日做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事,臣与这等贼子誓不两立。”

  “臣更从未与逆贼王守廉勾结,行此等大逆不道之事,此臣肺腑之言。”

  “今日在这孔府里,臣当着贵妃娘娘,也当着孔圣人的在天之灵,当着这朗朗皇天,在此发誓,若臣刚才所说有半句不实,若臣对大明,对陛下有半分不敬,不忠之心,那就让我遭受天打雷劈,下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超生。”

  “让我铁家子孙,个个皆不得好死,男的世代为奴,女的世世做娼,死后皆个个下十八层地狱。”

  说完,跪在地下却仍一直挺直的身板猛地扑下,额头重重的磕在地面的青石板上,刹时发生一声“砰”地响声。

  徐妙锦连忙道:“铁参政何必如此?”

  同时吩咐旁边的护卫:“快扶铁大人起来。”

  她之前收到了杨荣的举荐,言铁铉是可用之人。

  后来见铁铉负责守卫文庙前门,又心生疑惑。

  毕竟,依常理而言,王守廉等人要发生兵谏,文庙前门至关重要,应该派了心腹才对。

  故而才出言试探。

  她用的方法,也是以前老朱惯用的手段。

  先好言安抚,再突然转换话题,看看人在下意识的情况下,会做出何反应。

  这往往能试探出一个人内心的真实情况。

  老朱就最喜欢用这一招来试探亲信大臣。

  有老朱这种玩弄权势的高手做榜样,朱允熥自然是有样学样。

  徐妙锦冰雪聪明,与朱允熥打交道多了,慢慢也琢磨出了这些关窍。

  此时刚好用上。

  看铁铉的反应,他应该真的没有参与王守廉的阴谋。

  待护卫将铁铉扶起来后,徐妙锦看着他额头上磕出来的血迹,语带温柔,道:“铁参政何苦如此?”

  说毕,她又令护卫拿出自己的手帕,给铁铉擦拭血迹。

  接着解释道:“江山社稷,重逾万钧。”

  “非是本宫信不过铁参政,实是当此之际,本宫不得不慎重行事,还望你能体谅本宫的为难之处。”

  铁铉忙道:“臣清楚这其中的轻重,岂有敢责怪贵妃娘娘之理?”

  徐妙锦叹道:“本宫和你说一些掏心窝子的话。”

  “王守廉要行兵谏之事,除了文庙里头之外,外面最要紧的地方,也就两处。”

  “一处是这电报机房,另外一处,则是文庙前门守卫。”

  “电报机房原是天枢司的人直接掌管的,此前他派了刘镇邦前来,意图接管此地,被本宫斩了。”

  “本官想着,王守廉既然有心要控制电报机房,那必然也会想控制住文庙前门。”

  “毕竟,文庙可没有后门能进出。”

  “你又恰好是负责守卫前门的官员,本宫为了谨慎行事,不得不试探一二。”

  “你明白本宫的苦衷吗?”

  铁铉忙再度跪下,激动道:“贵妃娘娘何须向微臣解释,微臣若是因为这一点考验,便对贵妃娘娘心生嫌隙,对陛下动摇了忠心,那微臣就枉读了这么多年的圣贤书,更不配为大明的臣子,不配为人!”

  “贵妃娘娘以真心对臣,微臣唯有竭尽所能,衔环结草,以报恩德。”

  徐妙锦点头道:“好!”

  “眼下时间紧急,客套的话,本宫就不再多说了。”

  “但刚才有些话,当着那些官员和武将的面,本宫没有说。”

  “现在和你交个底。”

  “此次兵谏,恐怕还有大明的皇室宗亲参与其中,意图对陛下不利。”

  “陛下眼下的处境,十分危险。”

  “杨荣说你有大才,你可有什么方法,能救出陛下吗?”

  铁铉也明显被这番话惊到了,但他对营救皇帝似是也早有思索,旋即拱手道:“如今之计,要救陛下,唯有一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