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撞翻陶碗的声响还在屋檐下回荡,小七已经端着铜盆去后院倒残酒。萧灼站在堂口,看着那坛“醉春风”被泼进泥地,酒液渗进干裂的土缝,像一场没人记得的雨。
他没说话,只是把空坛子踢到墙角堆着的破家什里。那一声闷响,比刚才的哐当还沉。
小七擦着手回来,瞅了眼柜台:“掌柜的,文先生这人……是不是又来打探什么?”
“他是来喝酒的。”萧灼低头拍了拍袖口并不存在的灰“客人付了钱,喝的就是真酒,问的也都是真问题。”
“可您没喝他那坛酒。”
“我不喝别人带的酒,也不吃别人送的菜。”他抬眼扫了一圈空荡荡的大堂“你记不记得上个月来的那个卖笔墨的商贩?穿蓝布衫,左耳有颗痣。”
“记得啊,买了咱两支秃毛笔,赊了三文钱,后来再没来过。”
“他前天死在城南乱葬岗,喉咙被人割开,怀里揣着一封没寄出的家书。”萧灼语气平淡,像是在说昨夜谁多吃了半碗饭“我认得那封信上的字——是照着我的笔迹仿的。”
小七脸色刷地白了。
“所以啊,”萧灼走向柜台,拉开最底下的抽屉,取出一本泛黄的账册“有些东西看着寻常,其实是刀子裹着糖纸递过来的。”
他翻开《云来出入录·庚子年》,纸页脆得几乎要碎。指尖停在某一页空白处,那里本该记下一个名字,却始终空着。他没写字,也没叹气,就那么盯着,仿佛能从空白里读出当年东宫大火烧塌房梁的声音。
小七不敢打扰,默默退到灶房门口。
过了许久,萧灼合上账册,吹熄了油灯,堂内暗下来,只有后院透进来一点月光,照在修了一半的门框上。木屑还没扫,刨花卷曲着躺在地上,像枯死的花瓣。
他走进后院,蹲下身,拾起一片碎木,在掌心摩挲。这块木头原是门板的一部分,被大皇子的人撞裂时削下来的。现在它没了用处,只能当柴烧。
但他忽然觉得这木片有点意思。
轻、薄、边缘锋利,若是夹在指间,甩出去能划破喉咙。不是什么神兵利器,但够快、够近,就能杀人。
他站起身,望向屋檐下那只被麻雀撞翻的陶碗。碗口朝天,像个张着嘴却喊不出声的人。
一个是提着刀上门砸场子的莽夫,一个是笑眯眯递毒药的郎中,还有一个,是披着羊皮走街串巷的屠户。
他们或许还不知道他是谁,但他们已经盯上了这家客栈。不是因为酱牛肉好吃,也不是因为烧刀子够烈,而是因为他们都觉得——这地方好拿捏。
一个抠门掌柜,两个弱小伙计,风吹就倒,一推就散。
可他们忘了,最不起眼的秤砣,压得住千斤重担;最普通的门闩,也能挡住野狗破门。
他转身走回堂口,拿起抹布,弯腰清理陶碗碎片。动作很慢,但每一下都稳。玻璃碴子扎进布里,发出细微的咯吱声,像有人在远处磨刀。
小七探头看了一眼,又缩回去。
老周从账房探出脑袋,扶了扶眼镜:“徐掌柜,明早的米账我算完了,今日进货便宜了五文……”
话说到一半,他看见萧灼正蹲在地上捡最后一块碎瓷,神情平静,眼神却不像平时那个计较酒钱的掌柜。
那是一种他只在某个雪夜见过的眼神——那天风太大,屋顶瓦片哗啦啦响,萧灼站在院子里,抬头看天,一句话没说,却让整个客栈一夜无眠。
老周把账本抱紧了些,悄悄退回屋里。
萧灼站起身,将抹布连同碎片一起扔进炉膛。火苗窜了一下,烧红了半边脸。
他走到柜台后,打开另一个暗格,取出一把锈迹斑斑的钥匙。这不是开钱箱的钥匙,也不是通后院库房的。它太小,太旧,插孔极窄,像是用来锁什么不愿见光的东西。
他没用它开门,只是握在手里,感受那冰冷的金属硌着掌纹。
然后他坐回椅子,把那片木片放在手心,用指甲轻轻刮掉毛刺。动作细致,像在打磨一件兵器。
外面街道安静下来,连叫卖声都歇了。月亮移到屋脊上方,照得门槛发白。
他知道,从今天起,不能再只是修修门板、算算酒钱了。
大皇子喜欢用拳头说话,那就让他拳头砸空;四皇子爱玩阴的,那就让他毒蛇咬到铁板;至于那个笑得最体面的三皇子——他会发现,有些人就算穿着粗布衣裳,也从来不曾真正低头。
他低头看了看手中的木片,边缘已被磨得光滑锐利。
“他们要查,便查。”他低声说“但这店,这人,不容再犯。”
话音落下的瞬间,他手腕一抖,木片飞出,钉入对面柱子的裂缝中,微微颤动。
小七听见动静跑出来时,只看到萧灼坐在柜台后,手里拿着算盘,正在核对今日收支。
“掌柜的,您刚才是不是……”
“嗯?”萧灼抬头“怎么,馍又蒸糊了?”
“没、没有……就是……”
“那就去洗碗。”萧灼拨了下算珠,“今儿用了十七个碗,按规矩,得刷三遍。少一遍,扣你半文工钱。”
小七挠头走了。
萧灼收回目光,看向柱子上的木片。它插得很深,只露一截尾端,在夜风里轻轻晃。
他没拔它下来。
他知道,下次动手的时候,不会再用木片了。
他拉开抽屉,把那把锈钥匙放回去,顺手摸出一张皱巴巴的纸条。上面写着几个名字和日期,字迹潦草,像是匆忙记下的。
他盯着其中一个名字看了很久,终于提起笔,在旁边画了个圈。
笔尖落下时,墨汁晕开一小团,像血滴落在纸上。
门外,一阵风吹过,卷起几片落叶,打在门槛上。
萧灼放下笔,伸手握住柜台边缘。他的手指节泛白,掌心压着那张纸条,仿佛要把它揉进血肉里。
这一刻,云来客栈还是那间不起眼的小店,招牌歪斜,门板破损,连灯笼都不亮。
但它的掌柜,已不再是那个只认银子不认天下的徐容。
他是萧灼。
曾执掌东宫文书、洞悉百官心思、一言可定生死的前二皇子。
而现在,他决定不再躲了。
他没说话,只是把空坛子踢到墙角堆着的破家什里。那一声闷响,比刚才的哐当还沉。
小七擦着手回来,瞅了眼柜台:“掌柜的,文先生这人……是不是又来打探什么?”
“他是来喝酒的。”萧灼低头拍了拍袖口并不存在的灰“客人付了钱,喝的就是真酒,问的也都是真问题。”
“可您没喝他那坛酒。”
“我不喝别人带的酒,也不吃别人送的菜。”他抬眼扫了一圈空荡荡的大堂“你记不记得上个月来的那个卖笔墨的商贩?穿蓝布衫,左耳有颗痣。”
“记得啊,买了咱两支秃毛笔,赊了三文钱,后来再没来过。”
“他前天死在城南乱葬岗,喉咙被人割开,怀里揣着一封没寄出的家书。”萧灼语气平淡,像是在说昨夜谁多吃了半碗饭“我认得那封信上的字——是照着我的笔迹仿的。”
小七脸色刷地白了。
“所以啊,”萧灼走向柜台,拉开最底下的抽屉,取出一本泛黄的账册“有些东西看着寻常,其实是刀子裹着糖纸递过来的。”
他翻开《云来出入录·庚子年》,纸页脆得几乎要碎。指尖停在某一页空白处,那里本该记下一个名字,却始终空着。他没写字,也没叹气,就那么盯着,仿佛能从空白里读出当年东宫大火烧塌房梁的声音。
小七不敢打扰,默默退到灶房门口。
过了许久,萧灼合上账册,吹熄了油灯,堂内暗下来,只有后院透进来一点月光,照在修了一半的门框上。木屑还没扫,刨花卷曲着躺在地上,像枯死的花瓣。
他走进后院,蹲下身,拾起一片碎木,在掌心摩挲。这块木头原是门板的一部分,被大皇子的人撞裂时削下来的。现在它没了用处,只能当柴烧。
但他忽然觉得这木片有点意思。
轻、薄、边缘锋利,若是夹在指间,甩出去能划破喉咙。不是什么神兵利器,但够快、够近,就能杀人。
他站起身,望向屋檐下那只被麻雀撞翻的陶碗。碗口朝天,像个张着嘴却喊不出声的人。
一个是提着刀上门砸场子的莽夫,一个是笑眯眯递毒药的郎中,还有一个,是披着羊皮走街串巷的屠户。
他们或许还不知道他是谁,但他们已经盯上了这家客栈。不是因为酱牛肉好吃,也不是因为烧刀子够烈,而是因为他们都觉得——这地方好拿捏。
一个抠门掌柜,两个弱小伙计,风吹就倒,一推就散。
可他们忘了,最不起眼的秤砣,压得住千斤重担;最普通的门闩,也能挡住野狗破门。
他转身走回堂口,拿起抹布,弯腰清理陶碗碎片。动作很慢,但每一下都稳。玻璃碴子扎进布里,发出细微的咯吱声,像有人在远处磨刀。
小七探头看了一眼,又缩回去。
老周从账房探出脑袋,扶了扶眼镜:“徐掌柜,明早的米账我算完了,今日进货便宜了五文……”
话说到一半,他看见萧灼正蹲在地上捡最后一块碎瓷,神情平静,眼神却不像平时那个计较酒钱的掌柜。
那是一种他只在某个雪夜见过的眼神——那天风太大,屋顶瓦片哗啦啦响,萧灼站在院子里,抬头看天,一句话没说,却让整个客栈一夜无眠。
老周把账本抱紧了些,悄悄退回屋里。
萧灼站起身,将抹布连同碎片一起扔进炉膛。火苗窜了一下,烧红了半边脸。
他走到柜台后,打开另一个暗格,取出一把锈迹斑斑的钥匙。这不是开钱箱的钥匙,也不是通后院库房的。它太小,太旧,插孔极窄,像是用来锁什么不愿见光的东西。
他没用它开门,只是握在手里,感受那冰冷的金属硌着掌纹。
然后他坐回椅子,把那片木片放在手心,用指甲轻轻刮掉毛刺。动作细致,像在打磨一件兵器。
外面街道安静下来,连叫卖声都歇了。月亮移到屋脊上方,照得门槛发白。
他知道,从今天起,不能再只是修修门板、算算酒钱了。
大皇子喜欢用拳头说话,那就让他拳头砸空;四皇子爱玩阴的,那就让他毒蛇咬到铁板;至于那个笑得最体面的三皇子——他会发现,有些人就算穿着粗布衣裳,也从来不曾真正低头。
他低头看了看手中的木片,边缘已被磨得光滑锐利。
“他们要查,便查。”他低声说“但这店,这人,不容再犯。”
话音落下的瞬间,他手腕一抖,木片飞出,钉入对面柱子的裂缝中,微微颤动。
小七听见动静跑出来时,只看到萧灼坐在柜台后,手里拿着算盘,正在核对今日收支。
“掌柜的,您刚才是不是……”
“嗯?”萧灼抬头“怎么,馍又蒸糊了?”
“没、没有……就是……”
“那就去洗碗。”萧灼拨了下算珠,“今儿用了十七个碗,按规矩,得刷三遍。少一遍,扣你半文工钱。”
小七挠头走了。
萧灼收回目光,看向柱子上的木片。它插得很深,只露一截尾端,在夜风里轻轻晃。
他没拔它下来。
他知道,下次动手的时候,不会再用木片了。
他拉开抽屉,把那把锈钥匙放回去,顺手摸出一张皱巴巴的纸条。上面写着几个名字和日期,字迹潦草,像是匆忙记下的。
他盯着其中一个名字看了很久,终于提起笔,在旁边画了个圈。
笔尖落下时,墨汁晕开一小团,像血滴落在纸上。
门外,一阵风吹过,卷起几片落叶,打在门槛上。
萧灼放下笔,伸手握住柜台边缘。他的手指节泛白,掌心压着那张纸条,仿佛要把它揉进血肉里。
这一刻,云来客栈还是那间不起眼的小店,招牌歪斜,门板破损,连灯笼都不亮。
但它的掌柜,已不再是那个只认银子不认天下的徐容。
他是萧灼。
曾执掌东宫文书、洞悉百官心思、一言可定生死的前二皇子。
而现在,他决定不再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