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义厅内火盆烧的正旺,温暖如春,王伦、杜迁、宋万三人分坐三把虎皮交椅,见人进来,皆将视线投了过来。
朱贵上前一步,对着上首的王伦一抱拳:“大哥,这三位壮士有柴大官人的亲笔书信,特来投奔山寨。”
赵叹三人走到厅中,对着上首的三位头领一抱拳:“见过三位头领。”
王伦三人也从座位上起身,对着三人还了一礼。
王伦脸上挂着读书人特有的温和,开口问道:“几位好汉远道而来,辛苦了。三位好汉高姓大名,从何处而来?”
林冲正要开口,身旁的赵叹却抢先一步,上前说道:“回大王的话,我等兄弟三人自沧州而来。只因犯下了人命官司,走投无路,幸得柴大官人仗义相助,写下书信一封,指点我等前来投奔大王,求一个安身立命之所。”
说着,赵叹从怀中掏出那封书信。
自有旁边侍立的喽啰快步上前,接过书信,转呈到王伦手中。
王伦接过信封,见上面的漆印完好无损,便拆了开来。
他展开信纸,仔仔细细地看了起来。信上的字迹,确是柴进亲笔,绝无虚假。
王伦看得极慢,一字一句都反复咀嚼,甚至将整封信从头到尾读了两遍。
信中柴进将三人的来历说得清楚明白,尤其对为首那人推崇备至,信中言明此人便是那东京八十万禁军的枪棒教头,赫赫有名的“豹子头”林冲。
看完信,王伦缓缓将信纸折好,重新塞回信封之中,脸上依旧是那副波澜不惊的模样,可心里头却早已是翻江倒海。
林冲的大名,他如何能没听过?
这等名头,这等本事,在江湖上何其响亮!
若是让他上了山,凭他的武艺和名望,只怕用不了多久,这山寨里的人心就都要向着他了。
到那时,自己这个大头领的位置,岂不要拱手相让?
王伦此人心思极深,纵然心中已起了百般念头,面上却丝毫不露。他将信封轻轻放在桌案上,随即哈哈一笑,站起身来,快步走下台阶,直奔林冲而去。
“哎呀!原来是林教头当面!王伦有眼不识泰山,有失远迎,失敬,失敬!”
他一边说着,一边热情地拉住林冲的手,态度亲热至极。
随后,他转过身,对着还愣在原地的杜迁和宋万介绍道:“二位贤弟,我来为你们引荐!这位,便是在东京城大名鼎鼎的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豹子头’林冲林教头!”
杜迁和宋万闻言,都是大喜过望。
他们不似王伦那般有诸多顾虑,只想着山寨能得如此猛将,实力大增,日后对抗官府也多了几分底气。二人连忙起身,对着林冲抱拳行礼。
“原来是林教头!久仰大名,如雷贯耳!”
“我等能与林教头这等英雄共聚一堂,实乃三生有幸!”
林冲也连忙还礼,口中谦逊道:“不敢,不敢。林冲如今只是个犯官,亡命天涯,还望三位头领收留。”
王伦又指着武松道:“这位想必就是信中所言,林教头的结义兄弟,当真是一表人才,威武不凡。”
至于最后的赵叹,王伦只用一句“还有这位兄弟”便轻轻带过。
杜迁和宋万的注意力也全在林冲和武松身上。
武松那铁塔般的身形,浑身上下透出的凶悍之气,任谁看了都知不是寻常人物,二人自然也不敢有半分怠慢,又对着武松客气了一番。
唯独到了赵叹这里,见他身形瘦弱,不似习武之人,两人便只当他是个跟着兄长混饭吃的角色,只是随意地点了点头,便不再理会。
武松见众人如此轻视赵叹,当即面色一沉,胸中一股火气直冲上来,便要开口发作。
就在此时,一只手从旁伸来,一把抓住了他的胳膊。
武松扭头一看,正是赵叹。赵叹对着他摇了摇头,示意他稍安勿躁。
这个细微的动作,却被杜迁和宋万看得一清二楚。
二人都是在江湖上摸爬滚打多年的老人,心思何等活络。
一看这情形,便知自己是看走了眼。
这个瘦弱的青年,竟能轻易压住那凶神恶煞般的大汉,地位显然非同一般。
二人心中暗道自己孟浪了,连忙又对着赵叹重新抱拳行礼。
“这位兄弟,方才多有怠慢,还请恕罪!”
赵叹笑着摆了摆手:“二位头领客气了,自家兄弟,不必如此。”
一番客套过后,王伦重新坐下,开口说道:“三位好汉一路舟车劳顿,想必也是乏了。来人啊,先带三位好汉到客房歇息片刻。再去传令后厨,备下酒宴,今晚我等要为三位好汉接风洗尘!”
王伦说得热情洋溢,句句都是款待之词,可从头到尾,对于收留三人入伙之事,却是半个字也未曾提起。
林冲听完,心中暗叹一声。他下意识地看了一眼身旁的赵叹,只见赵叹面色如常,似乎早就料到了会是这般结果。
果真如三弟所言,这王伦心胸狭隘,绝非能容人之辈。
既是早有了准备,林冲面上也不动声色,只是抱拳道:“多谢王头领。”
当下,朱贵便领着三人,离开了聚义厅,前往后山的客房安歇。
待到傍晚时分,聚义厅里已排下筵席。有小喽啰前来客房,请赵叹三人前去赴宴。
酒席宴前,觥筹交错。
王伦高坐主位,杜迁、宋万分坐两旁,林冲、武松、赵叹三人则被安排在客席。
王伦频频举杯,说着些江湖上的场面话,气氛看似热烈,实则每个人都各怀心思。
武松自坐下后,便一言不发,只顾低头吃酒。桌上的山珍海味他看也不看,只是将面前的酒碗一次次斟满,又一次次一饮而尽。
赵叹坐在武松的旁边,脸上挂着笑,同王伦、杜迁等人虚与委蛇。
他口中说着奉承话,手上的酒碗也从未停下,可他空着的左手,却死死地压在武松的腿上,生怕这杀神捺不住性子,当场翻脸。
林冲久在官场,迎来送往的本事早已是炉火纯青。他既已看清了王伦的真面目,心中虽有不忿,面上却依旧是那副谦和有礼的模样。
王伦敬酒,他便喝,王伦说话,他便笑着应承,应付得滴水不漏。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赵叹见差不多是时候了,他端起面前满满一碗酒,先是对着上首的王伦深深一揖,而后转向杜迁、宋万二人,同样行了一礼。
“大头领,二位头领。我兄弟三人,自入山寨,便蒙头领盛情款待,这酒肉佳肴,我等感激不尽。”
他说着,将碗中酒一饮而尽,而后将空碗倒置,以示诚意。
王伦脸上挂着温和的笑,伸手虚扶一下:“这位兄弟言重了。柴大官人举荐的英雄,我等自然要好生款待。些许薄酒,不成敬意。”
赵叹放下酒碗,再次抱拳,朗声道:“头领厚情,我等心领。只是我兄弟三人如今皆是代罪之身,天下之大并无容身之所。”
“此番前来,便是想在山寨求一个安身之处,望能在大头领麾下做一小卒,同众家兄弟一同聚义,不知大头领可否收留?”
朱贵上前一步,对着上首的王伦一抱拳:“大哥,这三位壮士有柴大官人的亲笔书信,特来投奔山寨。”
赵叹三人走到厅中,对着上首的三位头领一抱拳:“见过三位头领。”
王伦三人也从座位上起身,对着三人还了一礼。
王伦脸上挂着读书人特有的温和,开口问道:“几位好汉远道而来,辛苦了。三位好汉高姓大名,从何处而来?”
林冲正要开口,身旁的赵叹却抢先一步,上前说道:“回大王的话,我等兄弟三人自沧州而来。只因犯下了人命官司,走投无路,幸得柴大官人仗义相助,写下书信一封,指点我等前来投奔大王,求一个安身立命之所。”
说着,赵叹从怀中掏出那封书信。
自有旁边侍立的喽啰快步上前,接过书信,转呈到王伦手中。
王伦接过信封,见上面的漆印完好无损,便拆了开来。
他展开信纸,仔仔细细地看了起来。信上的字迹,确是柴进亲笔,绝无虚假。
王伦看得极慢,一字一句都反复咀嚼,甚至将整封信从头到尾读了两遍。
信中柴进将三人的来历说得清楚明白,尤其对为首那人推崇备至,信中言明此人便是那东京八十万禁军的枪棒教头,赫赫有名的“豹子头”林冲。
看完信,王伦缓缓将信纸折好,重新塞回信封之中,脸上依旧是那副波澜不惊的模样,可心里头却早已是翻江倒海。
林冲的大名,他如何能没听过?
这等名头,这等本事,在江湖上何其响亮!
若是让他上了山,凭他的武艺和名望,只怕用不了多久,这山寨里的人心就都要向着他了。
到那时,自己这个大头领的位置,岂不要拱手相让?
王伦此人心思极深,纵然心中已起了百般念头,面上却丝毫不露。他将信封轻轻放在桌案上,随即哈哈一笑,站起身来,快步走下台阶,直奔林冲而去。
“哎呀!原来是林教头当面!王伦有眼不识泰山,有失远迎,失敬,失敬!”
他一边说着,一边热情地拉住林冲的手,态度亲热至极。
随后,他转过身,对着还愣在原地的杜迁和宋万介绍道:“二位贤弟,我来为你们引荐!这位,便是在东京城大名鼎鼎的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豹子头’林冲林教头!”
杜迁和宋万闻言,都是大喜过望。
他们不似王伦那般有诸多顾虑,只想着山寨能得如此猛将,实力大增,日后对抗官府也多了几分底气。二人连忙起身,对着林冲抱拳行礼。
“原来是林教头!久仰大名,如雷贯耳!”
“我等能与林教头这等英雄共聚一堂,实乃三生有幸!”
林冲也连忙还礼,口中谦逊道:“不敢,不敢。林冲如今只是个犯官,亡命天涯,还望三位头领收留。”
王伦又指着武松道:“这位想必就是信中所言,林教头的结义兄弟,当真是一表人才,威武不凡。”
至于最后的赵叹,王伦只用一句“还有这位兄弟”便轻轻带过。
杜迁和宋万的注意力也全在林冲和武松身上。
武松那铁塔般的身形,浑身上下透出的凶悍之气,任谁看了都知不是寻常人物,二人自然也不敢有半分怠慢,又对着武松客气了一番。
唯独到了赵叹这里,见他身形瘦弱,不似习武之人,两人便只当他是个跟着兄长混饭吃的角色,只是随意地点了点头,便不再理会。
武松见众人如此轻视赵叹,当即面色一沉,胸中一股火气直冲上来,便要开口发作。
就在此时,一只手从旁伸来,一把抓住了他的胳膊。
武松扭头一看,正是赵叹。赵叹对着他摇了摇头,示意他稍安勿躁。
这个细微的动作,却被杜迁和宋万看得一清二楚。
二人都是在江湖上摸爬滚打多年的老人,心思何等活络。
一看这情形,便知自己是看走了眼。
这个瘦弱的青年,竟能轻易压住那凶神恶煞般的大汉,地位显然非同一般。
二人心中暗道自己孟浪了,连忙又对着赵叹重新抱拳行礼。
“这位兄弟,方才多有怠慢,还请恕罪!”
赵叹笑着摆了摆手:“二位头领客气了,自家兄弟,不必如此。”
一番客套过后,王伦重新坐下,开口说道:“三位好汉一路舟车劳顿,想必也是乏了。来人啊,先带三位好汉到客房歇息片刻。再去传令后厨,备下酒宴,今晚我等要为三位好汉接风洗尘!”
王伦说得热情洋溢,句句都是款待之词,可从头到尾,对于收留三人入伙之事,却是半个字也未曾提起。
林冲听完,心中暗叹一声。他下意识地看了一眼身旁的赵叹,只见赵叹面色如常,似乎早就料到了会是这般结果。
果真如三弟所言,这王伦心胸狭隘,绝非能容人之辈。
既是早有了准备,林冲面上也不动声色,只是抱拳道:“多谢王头领。”
当下,朱贵便领着三人,离开了聚义厅,前往后山的客房安歇。
待到傍晚时分,聚义厅里已排下筵席。有小喽啰前来客房,请赵叹三人前去赴宴。
酒席宴前,觥筹交错。
王伦高坐主位,杜迁、宋万分坐两旁,林冲、武松、赵叹三人则被安排在客席。
王伦频频举杯,说着些江湖上的场面话,气氛看似热烈,实则每个人都各怀心思。
武松自坐下后,便一言不发,只顾低头吃酒。桌上的山珍海味他看也不看,只是将面前的酒碗一次次斟满,又一次次一饮而尽。
赵叹坐在武松的旁边,脸上挂着笑,同王伦、杜迁等人虚与委蛇。
他口中说着奉承话,手上的酒碗也从未停下,可他空着的左手,却死死地压在武松的腿上,生怕这杀神捺不住性子,当场翻脸。
林冲久在官场,迎来送往的本事早已是炉火纯青。他既已看清了王伦的真面目,心中虽有不忿,面上却依旧是那副谦和有礼的模样。
王伦敬酒,他便喝,王伦说话,他便笑着应承,应付得滴水不漏。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赵叹见差不多是时候了,他端起面前满满一碗酒,先是对着上首的王伦深深一揖,而后转向杜迁、宋万二人,同样行了一礼。
“大头领,二位头领。我兄弟三人,自入山寨,便蒙头领盛情款待,这酒肉佳肴,我等感激不尽。”
他说着,将碗中酒一饮而尽,而后将空碗倒置,以示诚意。
王伦脸上挂着温和的笑,伸手虚扶一下:“这位兄弟言重了。柴大官人举荐的英雄,我等自然要好生款待。些许薄酒,不成敬意。”
赵叹放下酒碗,再次抱拳,朗声道:“头领厚情,我等心领。只是我兄弟三人如今皆是代罪之身,天下之大并无容身之所。”
“此番前来,便是想在山寨求一个安身之处,望能在大头领麾下做一小卒,同众家兄弟一同聚义,不知大头领可否收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