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番话说得,直接将那层窗户纸彻底捅破。
杜迁和宋万脸上的醉意也消退了几分,二人不约而同地将视线投向了王伦。
王伦暗叹一声,知道该来的终究是躲不掉。他做出一番为难的模样。
“唉,这位兄弟有所不知啊。”王伦长叹一声,“非是王伦不肯收留三位英雄。”
“只是我这梁山泊,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山寨初创,根基不稳,粮食钱财皆是紧缺,实在养不起太多的人马。如今山寨中的兄弟,已是勉强度日。若是再添上三位英雄,只怕……只怕要委屈了三位啊。”
这话一出,与赵叹先前所料,几乎一字不差。
杜迁和宋万听了,也觉得王伦此举有些不妥。宋万是个直肠子,当即便开口劝道:“大哥,林教头是甚等样人?有他相助,咱们山寨如虎添翼,还怕日后没粮没钱吗?”
杜迁也附和道:“是啊大哥,柴大官人的面子,咱们不能不给啊。”
王伦摆了摆手,打断了二人的话,依旧对着赵叹三人说道:“二位贤弟的心情,我能体谅。只是我身为一寨之主,凡事都要为山寨中的众家兄弟考虑。我梁山自有梁山的规矩,并非王伦一人说了算。”
他顿了顿,似乎在斟酌词句,片刻后才继续说道:“所有前来入伙的好汉,都需纳一‘投名状’来,此乃本寨的铁律,便是王伦,也不敢轻易违背。”
“投名状?”赵叹故作不解地问。
王伦点了点头,解释道:“不错,正是投名状。我梁山泊虽是法外之地,却也有自己的规矩。凡是上山的好汉,都需证明自己与官府再无瓜葛,从此铁了心在山寨安身立命。”
赵叹听完对着王伦一抱拳:“既是山寨的规矩,我等自然遵从。只是不知,这投名状,要我等如何自证?”
王伦轻“嗯”了一声,缓缓开口:“这投名状,说来也简单。或是下山去杀一个官差,或是劫一处富户,总之,须得断了自己回头的路。此事,乃是本寨的铁律。”
“当初我与杜、宋二位兄弟上山之时,也是交过投名状的。所以,并非王伦有意为难三位,实在是规矩如此,我身为寨主,更要以身作则,不能坏了这规矩。”
王伦此话说得可谓是滴水不漏,显得一视同仁,公正无私。
可林冲听完此话,面色却变了几分。他本是官场中人,虽遭陷害,沦落至此,但骨子里终究还有着一份底线。
先前种种,多是被逼至绝境的无奈之举,如今要他主动下山,去滥杀一个素不相识的无辜官差,或是去抢劫寻常百姓,他心里那道坎终究是过不去。
他下意识地转头,看向身旁的赵叹,希望足智多谋的三弟能有办法应对眼前的困局。
只见赵叹猛地站起身,将手中的酒碗重重往桌上一撂,碗中剩的半碗酒水溅出,洒了一片。
“王头领!”他怒视着王伦,开口质问:“你这是何意?我林哥哥乃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名震天下!倘若不是被奸臣所害,犯下滔天大案,又岂会甘愿来此落草为寇!”
“我兄弟三人一片赤诚,前来投奔,你却这般推三阻四,百般刁难,莫不是压根就不愿收留我等?”
他这一声断喝,厅内的气氛瞬间紧张到了极点。
武松本就憋了一肚子火,见赵叹开了头,他那蒲扇般的大手也按在了腰间的朴刀之上,只要赵叹一声令下,他便有自信能让在坐的所有人,全都血溅当场。
杜迁和宋万也没料到这瘦弱青年竟有如此胆色,敢当面顶撞王伦。二人见气氛不对,也觉得王伦做得有些过了,连忙起身打圆场。
“大哥,赵叹兄弟也是性情中人,快人快语,莫要见怪,莫要见怪。”宋万脸上堆着笑,对着王伦连连拱手。
他又转向赵叹,劝道:“这位兄弟,有话好说,莫要动气。咱们大头领也是按规矩办事,并非有意为难。”
宋万接着又对王伦说道:“大哥,林教头是何等人物,天下闻名,又有柴大官人的书信作保,这投名状之事,我看……是不是可以通融一二?”
“是啊大哥。”杜迁也跟着劝道,“山寨正是用人之际,得了林教头这等猛将,日后对抗官府也多了几分把握,何愁大事不成?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嘛,柴大官人的面子,咱们总不能不给。”
王伦心中冷哼一声,暗骂这两个蠢货只会胳膊肘往外拐。只见他摆了摆手,脸上露出一副痛心疾首的表情。
“二位贤弟,你们不懂啊!”王伦一声长叹,“正因林教头名声在外,我等才更要按规矩办事!否则,日后山寨里的众家兄弟会如何看待林教头?岂不要说我等处事不公,因人而异?这般下去,日后山寨的规矩,岂不成了一纸空谈?”
此话说得也却是在理,冠冕堂皇,义正辞严,倒显得杜迁和宋万二人思虑不周了。
赵叹听到这里,心里却是咯噔一下。
不对劲啊!
他心说这王伦怎么回事?按照计划,阮氏三雄这几日应当已在山下水域闹得天翻地覆了。
梁山的人吃了亏,消息定会传到王伦这里,王伦此时应当正为此头疼才对。
而自己顺水推舟,将这桩麻烦事揽下来,作为投名状入伙,岂不是顺理成章?
可现在,王伦对石碣村的事情只字不提,反倒一门心思逼着他们去杀官劫富。
难道是阮氏弟兄没按他的指示前来闹事?又或者,他们闹得不够狠,没能引起王伦的重视?
赵叹心中念头急转,暗自思索着对策,若是王伦执意如此,自己该如何破局。
正当他心里暗自嘀咕,盘算着下一步棋该如何走的时候,上首的王伦像是做出了什么重大的决定一般,再次长叹一声。
“也罢!”王伦坐在虎皮交椅上,脸上带着几分无奈,开口说道:“既然三位是柴大官人亲自举荐的英雄,王伦也不能太不给这个面子。”
“恰好,眼下山寨里就有一桩现成的事情。若是三位能办成了,既能让三位在寨里立下功劳服众,也能全了这投名状的规矩。诸位以为如何?”
听到此话,赵叹悬着的心瞬间落回了肚子里,那感觉如同六月吃个凉柿子,从头爽到脚。
他心中暗道,这王伦可够能忍的,面上却还得故作好奇,抱拳问道:“哦?还请王头领明示。”
杜迁和宋万脸上的醉意也消退了几分,二人不约而同地将视线投向了王伦。
王伦暗叹一声,知道该来的终究是躲不掉。他做出一番为难的模样。
“唉,这位兄弟有所不知啊。”王伦长叹一声,“非是王伦不肯收留三位英雄。”
“只是我这梁山泊,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山寨初创,根基不稳,粮食钱财皆是紧缺,实在养不起太多的人马。如今山寨中的兄弟,已是勉强度日。若是再添上三位英雄,只怕……只怕要委屈了三位啊。”
这话一出,与赵叹先前所料,几乎一字不差。
杜迁和宋万听了,也觉得王伦此举有些不妥。宋万是个直肠子,当即便开口劝道:“大哥,林教头是甚等样人?有他相助,咱们山寨如虎添翼,还怕日后没粮没钱吗?”
杜迁也附和道:“是啊大哥,柴大官人的面子,咱们不能不给啊。”
王伦摆了摆手,打断了二人的话,依旧对着赵叹三人说道:“二位贤弟的心情,我能体谅。只是我身为一寨之主,凡事都要为山寨中的众家兄弟考虑。我梁山自有梁山的规矩,并非王伦一人说了算。”
他顿了顿,似乎在斟酌词句,片刻后才继续说道:“所有前来入伙的好汉,都需纳一‘投名状’来,此乃本寨的铁律,便是王伦,也不敢轻易违背。”
“投名状?”赵叹故作不解地问。
王伦点了点头,解释道:“不错,正是投名状。我梁山泊虽是法外之地,却也有自己的规矩。凡是上山的好汉,都需证明自己与官府再无瓜葛,从此铁了心在山寨安身立命。”
赵叹听完对着王伦一抱拳:“既是山寨的规矩,我等自然遵从。只是不知,这投名状,要我等如何自证?”
王伦轻“嗯”了一声,缓缓开口:“这投名状,说来也简单。或是下山去杀一个官差,或是劫一处富户,总之,须得断了自己回头的路。此事,乃是本寨的铁律。”
“当初我与杜、宋二位兄弟上山之时,也是交过投名状的。所以,并非王伦有意为难三位,实在是规矩如此,我身为寨主,更要以身作则,不能坏了这规矩。”
王伦此话说得可谓是滴水不漏,显得一视同仁,公正无私。
可林冲听完此话,面色却变了几分。他本是官场中人,虽遭陷害,沦落至此,但骨子里终究还有着一份底线。
先前种种,多是被逼至绝境的无奈之举,如今要他主动下山,去滥杀一个素不相识的无辜官差,或是去抢劫寻常百姓,他心里那道坎终究是过不去。
他下意识地转头,看向身旁的赵叹,希望足智多谋的三弟能有办法应对眼前的困局。
只见赵叹猛地站起身,将手中的酒碗重重往桌上一撂,碗中剩的半碗酒水溅出,洒了一片。
“王头领!”他怒视着王伦,开口质问:“你这是何意?我林哥哥乃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名震天下!倘若不是被奸臣所害,犯下滔天大案,又岂会甘愿来此落草为寇!”
“我兄弟三人一片赤诚,前来投奔,你却这般推三阻四,百般刁难,莫不是压根就不愿收留我等?”
他这一声断喝,厅内的气氛瞬间紧张到了极点。
武松本就憋了一肚子火,见赵叹开了头,他那蒲扇般的大手也按在了腰间的朴刀之上,只要赵叹一声令下,他便有自信能让在坐的所有人,全都血溅当场。
杜迁和宋万也没料到这瘦弱青年竟有如此胆色,敢当面顶撞王伦。二人见气氛不对,也觉得王伦做得有些过了,连忙起身打圆场。
“大哥,赵叹兄弟也是性情中人,快人快语,莫要见怪,莫要见怪。”宋万脸上堆着笑,对着王伦连连拱手。
他又转向赵叹,劝道:“这位兄弟,有话好说,莫要动气。咱们大头领也是按规矩办事,并非有意为难。”
宋万接着又对王伦说道:“大哥,林教头是何等人物,天下闻名,又有柴大官人的书信作保,这投名状之事,我看……是不是可以通融一二?”
“是啊大哥。”杜迁也跟着劝道,“山寨正是用人之际,得了林教头这等猛将,日后对抗官府也多了几分把握,何愁大事不成?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嘛,柴大官人的面子,咱们总不能不给。”
王伦心中冷哼一声,暗骂这两个蠢货只会胳膊肘往外拐。只见他摆了摆手,脸上露出一副痛心疾首的表情。
“二位贤弟,你们不懂啊!”王伦一声长叹,“正因林教头名声在外,我等才更要按规矩办事!否则,日后山寨里的众家兄弟会如何看待林教头?岂不要说我等处事不公,因人而异?这般下去,日后山寨的规矩,岂不成了一纸空谈?”
此话说得也却是在理,冠冕堂皇,义正辞严,倒显得杜迁和宋万二人思虑不周了。
赵叹听到这里,心里却是咯噔一下。
不对劲啊!
他心说这王伦怎么回事?按照计划,阮氏三雄这几日应当已在山下水域闹得天翻地覆了。
梁山的人吃了亏,消息定会传到王伦这里,王伦此时应当正为此头疼才对。
而自己顺水推舟,将这桩麻烦事揽下来,作为投名状入伙,岂不是顺理成章?
可现在,王伦对石碣村的事情只字不提,反倒一门心思逼着他们去杀官劫富。
难道是阮氏弟兄没按他的指示前来闹事?又或者,他们闹得不够狠,没能引起王伦的重视?
赵叹心中念头急转,暗自思索着对策,若是王伦执意如此,自己该如何破局。
正当他心里暗自嘀咕,盘算着下一步棋该如何走的时候,上首的王伦像是做出了什么重大的决定一般,再次长叹一声。
“也罢!”王伦坐在虎皮交椅上,脸上带着几分无奈,开口说道:“既然三位是柴大官人亲自举荐的英雄,王伦也不能太不给这个面子。”
“恰好,眼下山寨里就有一桩现成的事情。若是三位能办成了,既能让三位在寨里立下功劳服众,也能全了这投名状的规矩。诸位以为如何?”
听到此话,赵叹悬着的心瞬间落回了肚子里,那感觉如同六月吃个凉柿子,从头爽到脚。
他心中暗道,这王伦可够能忍的,面上却还得故作好奇,抱拳问道:“哦?还请王头领明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