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长伯现阶段的目的,是趁着姬伯越北上宕渠的功夫,尽可能多的打穿鱼地,巫地,朐忍,枳地,平都,阳关构成的巴中一线。
兵不血刃拿下鱼地,是一个好的开始,接下来姬长伯准备继续整军备战,但是鱼地的现状,很难支撑接下来的行动。
自己原本携带的粮草就不多,如今拿下鱼地也是穷的揭不开锅。
现在姬长伯面临着两个选择,尾随巴军北上宕渠,正面击败姬伯安。
或者继续西进,但是就怕西进耽误时间,而且就算拿下,大概率也是和鱼地一样的揭不开锅。
乍一看是两个选择,实际上以巴中粮草尽数被姬伯安带走的现状来看,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立即北上。
道理也很简单,大夫人和鱼绾新降,姬长伯并不能放心他们守鱼地,一旦姬伯安攻破宕渠,大军南下,大夫人虽然有杀子之仇,但是鱼绾和其他鱼地大族势力绝对会大开城门,迎接姬伯安。
虽然已经拿定主意,但是姬长伯依旧叫来了如花,召集将领。
“雷勇,召集将领来大帐。”姬长伯的麾下,锦衣卫和枪炮营,为了能牢牢控制在自己手里,姬长伯将自己的亲卫全部安排进入了这支部队,担任将官。
约摸半个时辰之后,邓牧,邓无言,邓耕等人陆续进入大帐。
第一批选拔出来的学堂学子们也默默进入大帐。
最后是曾经给姬长伯担任近卫,由雷勇率领的巴国宫城五十骑兵侍从,他们当中一些人如今也已经是雷勇部的主要将领了。
“人到齐了。”如花淡淡道。
姬长伯点点头,站起身,走到了身后的大地图前。
“召集诸位前来,是因为目前我军非常被动,局势于我们不利。所以我想听听大家的看法。”姬长伯说罢,拿起一旁的细竹竿。
姬长伯手中的细竹竿在地图上轻轻划过,指向鱼地与宕渠之间的蜿蜒山路。
“诸位请看,我军虽拿下鱼地,但粮草短缺,后方不稳。若继续西进,恐陷入泥潭难以自拔;而若北上宕渠,则要与姬伯安主力决战,宕渠局势如何现在犹未可知,若是宕渠已失,则军心动荡,而且我觉补给奇缺,鱼地兵力和粮草已经被姬伯安带走,巴中其他地方情况估计也差不多。”他目光扫过众人,“诸位有何高见?”
“公子,姬伯安此举恐怕是为了与我们互换位置,我们攻击他的巴中,他则顺着宕渠南下攻击垫江和江州核心。”下方雷勇旧部的一名仟夫长出声道。
随后邓牧率先起身,抱拳道:“主公,末将以为当立即北上。姬伯安虽兵多将广,但其主力北上宕渠,后方空虚。我军若出其不意,直捣黄龙,可一战定乾坤!”
邓无言沉吟片刻,摇头道:“不妥。姬伯安用兵谨慎,必在沿途设伏。我军粮草不足,若陷入持久战,恐有全军覆没之危。”他指向巫地,“不如先取巫地,稳固后方,再图北上。”
众将争论不休,主张立即北上和主张西进的,都有自己的道理。
原本就纠结的姬长伯现在更纠结了。
忽然,一直在一旁旁听的学堂学子中,一名年轻将领站出,朗声道:“主公,学生以为可分兵两路。一路佯攻巫地,吸引敌军注意;主力则轻装北上,速战速决!若是巫地防守薄弱,则佯攻变为主攻!若是北上战事不顺,则主攻变为佯攻!虚虚实实,让敌军摸不清虚实!”
邓矢冷哼一声:“书生之见!我军兵力本就不足,再分兵岂不是自取灭亡?”他抱拳对姬长伯道,“主公,末将愿率锦衣卫四百铁骑为先锋,直取宕渠!”
帐内争论不休,姬长伯却沉默不语。如花见状,也轻声道:“主公,红甲军虽降,但人心未附。若北上,鱼地恐生变;若西进,又恐贻误战机。不如……”她压低声音,“不如先肃清内患,固守鱼地。”
姬长伯深吸一口气,大家的争吵姬长伯看在眼里,此时纵然姬长伯自己也十分犹豫,但是现状非常不利,必须要尽快做出决定,不然粮草消耗殆尽,自己将陷入非常不利的局面。
他顺势看了眼刚才出声建议分兵的少年,此人其貌不扬,黝黑的皮肤,显然是个穷苦出身。
于是姬长伯敲了敲案几道:“诸位所言皆有道理,但时机稍纵即逝!”
“你叫什么名字?”姬长伯询问建议分兵的少年。
“学生卫宛。”少年起身,躬身一礼。
“详细说说你的分兵之计。”
“诺!”
少年起身,走到地图前,接过竹竿。
“姬伯安主力裹携大量辎重兵马北上宕渠,必然笃定我们西进之后发现巴中空虚,继续西进死路一条,唯有北上与之决战。”
少年一语点醒梦中人,姬长伯也是眼神一亮。
“故,我建议分兵行动,我军主力中,雷将军的步卒皆为我苍溪、南充之兵,历经战阵,乃是我汉国步战精锐,大王麾下枪炮营和警衣卫,火力强大,百步外便可射杀敌军轻甲步兵。”
众人被这突如其来的彩虹屁,吹的有些晕乎,但是大家都不再抵触,而是详细倾听。
“巴中已经空虚,以一部炮兵和一半步卒主力,便可以轻松攻城略地,若是巴中留有大量守军,则原地以步卒防御,炮兵轰炸,则可以固守待援。宕渠方向皆为山地,只需少量步兵在前排防御,火枪兵和炮兵便可以在数百步外,投送密集火力,压制敌军,哪怕姬伯安主力数万人皆在宕渠,有枪炮营压制,数万人的兵力优势无从施展。”
卫宛的一席话说完,姬长伯的眼睛里满是震惊。
“有理!”众将也都纷纷点头。
姬长伯不再犹豫,当即下令。
“按照分兵之计安排下去,炮营分兵跟随步兵主力,步兵中的盾牌手跟随枪炮营北上!”
众将应诺,随后纷纷退下,执行军令。
空无一人的大帐里,姬长伯注视着地图,良久叹了一口气。
姬伯安这招釜底抽薪确实厉害,自己领兵孤军深入那处,没了宕渠的补给,大军就像断了线的风筝,即便战斗力再强,也难以持久。
一旦粮草补给耗尽,自己的部队,也必然不战而溃。
到时,坐拥巴中和宕渠的姬伯安,只要集中兵力,便能把自己一网打尽。
姬长伯愣神之际,恍惚间又回到了蜀地龙泉城,当时自己也因为轻敌冒进,导致陷于龙泉,若不是最后援军来的及时,自己恐怕……
想到这里,姬长伯又想起了内阁给自己送来的劝谏,自己没有子嗣,若是真有个三长两短,恐怕这偌大的汉国基业,真的就四分五裂了。
一种不安的心绪,萦绕在姬长伯的心间。
大帐外,暮色渐沉,营地里燃起了星星点点的火把。姬长伯独自站在地图前,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竹竿上的纹路。卫宛的分兵之计虽妙,但执行起来仍有许多变数。他必须确保每一步都万无一失。
“主公。”如花轻步走入帐内,手里捧着一碗热汤,“您已经一天未进食了。”
姬长伯接过汤碗,热气氤氲中,他看到了如花眼中的忧虑。“你在担心什么?”他问。
如花低声道:“卫宛之计虽好,但分兵之后,我军兵力分散,若姬伯安识破此计,集中兵力击破一路,后果不堪设想。”
姬长伯点头:“我也有此顾虑。但眼下粮草不足,拖延下去只会更被动。”他放下汤碗,眼中闪过一丝决然,“传令下去,今夜全军休整,明日拂晓,按计划行动。”
如花欲言又止,最终只是轻轻应了一声:“诺。”
翌日,拂晓。
鱼地城外,大军分兵而行。
邓牧率领步卒主力及半数炮营向西进发,目标直指巫地;姬长伯则亲率枪炮营、锦衣卫及剩余步卒北上,邓无言为先锋,卫宛随行参谋。
临行前,姬长伯特意召见了大夫人和留守鱼地的邓矢。
他神色肃然:“鱼地乃我军后方,二位务必谨慎守城,若有异动,即刻传信。”
大夫人点点头,淡淡应道:“嗯。”
邓矢则躬身应诺。
随后大夫人似乎下定了某种决心,“高越。”
“末将在!”高大魁梧的高越一身红甲,从大夫人身侧走了出来。
“姬伯安与我们有杀君灭国之仇。”大夫人语气平淡,一改往日张狂。
高越会意,“定取此子首级!”
“长伯,把他们带着吧。”
姬长伯深深看了他们一眼,点点头,不再多言,翻身上马,扬鞭而去。
北上途中,山道崎岖。
卫宛策马靠近姬长伯,低声道:“主公,前方探马来报,宕渠方向有浓烟升起,似乎战况不妙啊。”
姬长伯眉头一皱:“难道姬伯安已攻破宕渠?”他当即准备下令全军加速前进。
卫宛却是继续说道,“若是宕渠已丢,我们即便赶路也是无用,反而轻兵突进,容易中埋伏,不如稳扎稳打,按照既定阵型缓步推进。”
姬长伯闻言若有所思的看了卫宛一眼,点点头,“嗯,可。”
大军继续缓步前行,行至一处山谷,前方邓无言忽然抬手止住队伍:“主公,此地地势险要,恐有埋伏。”
姬长伯环顾四周,两侧山崖陡峭,林木茂密,确是设伏佳地。
姬长伯点点头:“派小股斥候探路,主力暂缓行进。若真有伏兵,必会暴露。”
邓无言领命,安排斥候部队铺开,向前而去。
很快,四周密林里陆陆续续响起喊杀声。
“果然有埋伏!”邓无言握紧剑柄,高声喝道“全军准备!”
火枪兵纷纷取下火枪,取出定装纸筒弹药,装进枪膛中。
炮兵把几门重炮拉上来,调转炮口调试,对准前方山林。
很快,密林中陆陆续续冲出许多巴军,伏兵见败露,不再隐蔽,全军冲出,冲向姬长伯的军阵。
就在此时,姬长伯一声令下,隐藏于后方的炮营突然开火,炮弹如雨点般落入敌阵,炸得伏兵人仰马翻。
锦衣卫火枪手趁机列阵射击,硝烟弥漫中,伏兵死伤惨重,余部溃散。
“追!”邓牧大喝,率锦衣卫骑兵冲杀,一举歼灭了这支伏兵。
战后清点,俘虏中几乎都是鱼地被姬伯安强行抽走的精锐,姬伯安谎称姬长伯已经攻破鱼地,大肆屠戮鱼地百姓,故安排他们在此地埋伏姬长伯。
姬长伯闻言叹了口气,自己的补给已经断了,枪炮弹药用一点便少一点,姬伯安用这些非嫡系的部队迟滞消耗自己,最终决战时,自己将非常不利。
经审讯,得知姬伯安确已攻破宕渠,后续还会安排其他小股部队埋伏在通往宕渠的道路上迟滞姬长伯主力。
卫宛闻言大声质问,“姬伯安攻破宕渠用了多久?汉国援军可有赶来?”
“姬将军用兵如神,采用围点打援的战术,围住宕渠,先后消灭了两支万余人的汉军。”俘虏中最高的将领得知鱼地安然无恙,而且已经归附汉国,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众人闻言脸色皆有些不好看,宕渠北接苍溪阆中,西接南充,南通垫江江州,两支万余人的军队被消灭,这就意味着汉国江州北部重镇暴露在姬伯安的兵锋之下。
“君上!”卫宛一拱手。
姬长伯闻言疑惑的看向卫宛。
“姬伯安拿下宕渠后,必挥师北上,谋取阆中!得阆中则得苍溪”卫宛神情严肃。
“学生斗胆,请将骑兵和红甲军精锐交给学生,驰援阆中,阻滞骚扰姬伯安!”
姬长伯颇有深意的看着这个黝黑的少年,他是越来越喜欢这个颇有远见的少年了。
“高越,邓牧!”两人走上前来。
“从现在起,你们负责跟随卫宛!”姬长伯说话间,解下腰间佩剑。
“卫宛,从现在起,持此剑号令汉国所有军队!”
众人皆是一呆,甚至卫宛都愣住了,怀疑姬长伯是不是在试探自己。
“我相信你的判断!”
姬长伯淡淡的一句话让卫宛瞪大了眼睛,嘴唇哆嗦着躬身接过佩剑。
随后三人离开,点齐各自本部骑兵,数百骑兵绕过前往宕渠的主路,挑选小路直奔阆中方向。
姬长伯则继续率领主力,直奔宕渠,姬伯安想北上?先把宕渠还回来吧!
兵不血刃拿下鱼地,是一个好的开始,接下来姬长伯准备继续整军备战,但是鱼地的现状,很难支撑接下来的行动。
自己原本携带的粮草就不多,如今拿下鱼地也是穷的揭不开锅。
现在姬长伯面临着两个选择,尾随巴军北上宕渠,正面击败姬伯安。
或者继续西进,但是就怕西进耽误时间,而且就算拿下,大概率也是和鱼地一样的揭不开锅。
乍一看是两个选择,实际上以巴中粮草尽数被姬伯安带走的现状来看,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立即北上。
道理也很简单,大夫人和鱼绾新降,姬长伯并不能放心他们守鱼地,一旦姬伯安攻破宕渠,大军南下,大夫人虽然有杀子之仇,但是鱼绾和其他鱼地大族势力绝对会大开城门,迎接姬伯安。
虽然已经拿定主意,但是姬长伯依旧叫来了如花,召集将领。
“雷勇,召集将领来大帐。”姬长伯的麾下,锦衣卫和枪炮营,为了能牢牢控制在自己手里,姬长伯将自己的亲卫全部安排进入了这支部队,担任将官。
约摸半个时辰之后,邓牧,邓无言,邓耕等人陆续进入大帐。
第一批选拔出来的学堂学子们也默默进入大帐。
最后是曾经给姬长伯担任近卫,由雷勇率领的巴国宫城五十骑兵侍从,他们当中一些人如今也已经是雷勇部的主要将领了。
“人到齐了。”如花淡淡道。
姬长伯点点头,站起身,走到了身后的大地图前。
“召集诸位前来,是因为目前我军非常被动,局势于我们不利。所以我想听听大家的看法。”姬长伯说罢,拿起一旁的细竹竿。
姬长伯手中的细竹竿在地图上轻轻划过,指向鱼地与宕渠之间的蜿蜒山路。
“诸位请看,我军虽拿下鱼地,但粮草短缺,后方不稳。若继续西进,恐陷入泥潭难以自拔;而若北上宕渠,则要与姬伯安主力决战,宕渠局势如何现在犹未可知,若是宕渠已失,则军心动荡,而且我觉补给奇缺,鱼地兵力和粮草已经被姬伯安带走,巴中其他地方情况估计也差不多。”他目光扫过众人,“诸位有何高见?”
“公子,姬伯安此举恐怕是为了与我们互换位置,我们攻击他的巴中,他则顺着宕渠南下攻击垫江和江州核心。”下方雷勇旧部的一名仟夫长出声道。
随后邓牧率先起身,抱拳道:“主公,末将以为当立即北上。姬伯安虽兵多将广,但其主力北上宕渠,后方空虚。我军若出其不意,直捣黄龙,可一战定乾坤!”
邓无言沉吟片刻,摇头道:“不妥。姬伯安用兵谨慎,必在沿途设伏。我军粮草不足,若陷入持久战,恐有全军覆没之危。”他指向巫地,“不如先取巫地,稳固后方,再图北上。”
众将争论不休,主张立即北上和主张西进的,都有自己的道理。
原本就纠结的姬长伯现在更纠结了。
忽然,一直在一旁旁听的学堂学子中,一名年轻将领站出,朗声道:“主公,学生以为可分兵两路。一路佯攻巫地,吸引敌军注意;主力则轻装北上,速战速决!若是巫地防守薄弱,则佯攻变为主攻!若是北上战事不顺,则主攻变为佯攻!虚虚实实,让敌军摸不清虚实!”
邓矢冷哼一声:“书生之见!我军兵力本就不足,再分兵岂不是自取灭亡?”他抱拳对姬长伯道,“主公,末将愿率锦衣卫四百铁骑为先锋,直取宕渠!”
帐内争论不休,姬长伯却沉默不语。如花见状,也轻声道:“主公,红甲军虽降,但人心未附。若北上,鱼地恐生变;若西进,又恐贻误战机。不如……”她压低声音,“不如先肃清内患,固守鱼地。”
姬长伯深吸一口气,大家的争吵姬长伯看在眼里,此时纵然姬长伯自己也十分犹豫,但是现状非常不利,必须要尽快做出决定,不然粮草消耗殆尽,自己将陷入非常不利的局面。
他顺势看了眼刚才出声建议分兵的少年,此人其貌不扬,黝黑的皮肤,显然是个穷苦出身。
于是姬长伯敲了敲案几道:“诸位所言皆有道理,但时机稍纵即逝!”
“你叫什么名字?”姬长伯询问建议分兵的少年。
“学生卫宛。”少年起身,躬身一礼。
“详细说说你的分兵之计。”
“诺!”
少年起身,走到地图前,接过竹竿。
“姬伯安主力裹携大量辎重兵马北上宕渠,必然笃定我们西进之后发现巴中空虚,继续西进死路一条,唯有北上与之决战。”
少年一语点醒梦中人,姬长伯也是眼神一亮。
“故,我建议分兵行动,我军主力中,雷将军的步卒皆为我苍溪、南充之兵,历经战阵,乃是我汉国步战精锐,大王麾下枪炮营和警衣卫,火力强大,百步外便可射杀敌军轻甲步兵。”
众人被这突如其来的彩虹屁,吹的有些晕乎,但是大家都不再抵触,而是详细倾听。
“巴中已经空虚,以一部炮兵和一半步卒主力,便可以轻松攻城略地,若是巴中留有大量守军,则原地以步卒防御,炮兵轰炸,则可以固守待援。宕渠方向皆为山地,只需少量步兵在前排防御,火枪兵和炮兵便可以在数百步外,投送密集火力,压制敌军,哪怕姬伯安主力数万人皆在宕渠,有枪炮营压制,数万人的兵力优势无从施展。”
卫宛的一席话说完,姬长伯的眼睛里满是震惊。
“有理!”众将也都纷纷点头。
姬长伯不再犹豫,当即下令。
“按照分兵之计安排下去,炮营分兵跟随步兵主力,步兵中的盾牌手跟随枪炮营北上!”
众将应诺,随后纷纷退下,执行军令。
空无一人的大帐里,姬长伯注视着地图,良久叹了一口气。
姬伯安这招釜底抽薪确实厉害,自己领兵孤军深入那处,没了宕渠的补给,大军就像断了线的风筝,即便战斗力再强,也难以持久。
一旦粮草补给耗尽,自己的部队,也必然不战而溃。
到时,坐拥巴中和宕渠的姬伯安,只要集中兵力,便能把自己一网打尽。
姬长伯愣神之际,恍惚间又回到了蜀地龙泉城,当时自己也因为轻敌冒进,导致陷于龙泉,若不是最后援军来的及时,自己恐怕……
想到这里,姬长伯又想起了内阁给自己送来的劝谏,自己没有子嗣,若是真有个三长两短,恐怕这偌大的汉国基业,真的就四分五裂了。
一种不安的心绪,萦绕在姬长伯的心间。
大帐外,暮色渐沉,营地里燃起了星星点点的火把。姬长伯独自站在地图前,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竹竿上的纹路。卫宛的分兵之计虽妙,但执行起来仍有许多变数。他必须确保每一步都万无一失。
“主公。”如花轻步走入帐内,手里捧着一碗热汤,“您已经一天未进食了。”
姬长伯接过汤碗,热气氤氲中,他看到了如花眼中的忧虑。“你在担心什么?”他问。
如花低声道:“卫宛之计虽好,但分兵之后,我军兵力分散,若姬伯安识破此计,集中兵力击破一路,后果不堪设想。”
姬长伯点头:“我也有此顾虑。但眼下粮草不足,拖延下去只会更被动。”他放下汤碗,眼中闪过一丝决然,“传令下去,今夜全军休整,明日拂晓,按计划行动。”
如花欲言又止,最终只是轻轻应了一声:“诺。”
翌日,拂晓。
鱼地城外,大军分兵而行。
邓牧率领步卒主力及半数炮营向西进发,目标直指巫地;姬长伯则亲率枪炮营、锦衣卫及剩余步卒北上,邓无言为先锋,卫宛随行参谋。
临行前,姬长伯特意召见了大夫人和留守鱼地的邓矢。
他神色肃然:“鱼地乃我军后方,二位务必谨慎守城,若有异动,即刻传信。”
大夫人点点头,淡淡应道:“嗯。”
邓矢则躬身应诺。
随后大夫人似乎下定了某种决心,“高越。”
“末将在!”高大魁梧的高越一身红甲,从大夫人身侧走了出来。
“姬伯安与我们有杀君灭国之仇。”大夫人语气平淡,一改往日张狂。
高越会意,“定取此子首级!”
“长伯,把他们带着吧。”
姬长伯深深看了他们一眼,点点头,不再多言,翻身上马,扬鞭而去。
北上途中,山道崎岖。
卫宛策马靠近姬长伯,低声道:“主公,前方探马来报,宕渠方向有浓烟升起,似乎战况不妙啊。”
姬长伯眉头一皱:“难道姬伯安已攻破宕渠?”他当即准备下令全军加速前进。
卫宛却是继续说道,“若是宕渠已丢,我们即便赶路也是无用,反而轻兵突进,容易中埋伏,不如稳扎稳打,按照既定阵型缓步推进。”
姬长伯闻言若有所思的看了卫宛一眼,点点头,“嗯,可。”
大军继续缓步前行,行至一处山谷,前方邓无言忽然抬手止住队伍:“主公,此地地势险要,恐有埋伏。”
姬长伯环顾四周,两侧山崖陡峭,林木茂密,确是设伏佳地。
姬长伯点点头:“派小股斥候探路,主力暂缓行进。若真有伏兵,必会暴露。”
邓无言领命,安排斥候部队铺开,向前而去。
很快,四周密林里陆陆续续响起喊杀声。
“果然有埋伏!”邓无言握紧剑柄,高声喝道“全军准备!”
火枪兵纷纷取下火枪,取出定装纸筒弹药,装进枪膛中。
炮兵把几门重炮拉上来,调转炮口调试,对准前方山林。
很快,密林中陆陆续续冲出许多巴军,伏兵见败露,不再隐蔽,全军冲出,冲向姬长伯的军阵。
就在此时,姬长伯一声令下,隐藏于后方的炮营突然开火,炮弹如雨点般落入敌阵,炸得伏兵人仰马翻。
锦衣卫火枪手趁机列阵射击,硝烟弥漫中,伏兵死伤惨重,余部溃散。
“追!”邓牧大喝,率锦衣卫骑兵冲杀,一举歼灭了这支伏兵。
战后清点,俘虏中几乎都是鱼地被姬伯安强行抽走的精锐,姬伯安谎称姬长伯已经攻破鱼地,大肆屠戮鱼地百姓,故安排他们在此地埋伏姬长伯。
姬长伯闻言叹了口气,自己的补给已经断了,枪炮弹药用一点便少一点,姬伯安用这些非嫡系的部队迟滞消耗自己,最终决战时,自己将非常不利。
经审讯,得知姬伯安确已攻破宕渠,后续还会安排其他小股部队埋伏在通往宕渠的道路上迟滞姬长伯主力。
卫宛闻言大声质问,“姬伯安攻破宕渠用了多久?汉国援军可有赶来?”
“姬将军用兵如神,采用围点打援的战术,围住宕渠,先后消灭了两支万余人的汉军。”俘虏中最高的将领得知鱼地安然无恙,而且已经归附汉国,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众人闻言脸色皆有些不好看,宕渠北接苍溪阆中,西接南充,南通垫江江州,两支万余人的军队被消灭,这就意味着汉国江州北部重镇暴露在姬伯安的兵锋之下。
“君上!”卫宛一拱手。
姬长伯闻言疑惑的看向卫宛。
“姬伯安拿下宕渠后,必挥师北上,谋取阆中!得阆中则得苍溪”卫宛神情严肃。
“学生斗胆,请将骑兵和红甲军精锐交给学生,驰援阆中,阻滞骚扰姬伯安!”
姬长伯颇有深意的看着这个黝黑的少年,他是越来越喜欢这个颇有远见的少年了。
“高越,邓牧!”两人走上前来。
“从现在起,你们负责跟随卫宛!”姬长伯说话间,解下腰间佩剑。
“卫宛,从现在起,持此剑号令汉国所有军队!”
众人皆是一呆,甚至卫宛都愣住了,怀疑姬长伯是不是在试探自己。
“我相信你的判断!”
姬长伯淡淡的一句话让卫宛瞪大了眼睛,嘴唇哆嗦着躬身接过佩剑。
随后三人离开,点齐各自本部骑兵,数百骑兵绕过前往宕渠的主路,挑选小路直奔阆中方向。
姬长伯则继续率领主力,直奔宕渠,姬伯安想北上?先把宕渠还回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