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赞西方如来,贫僧释迦,见过孔施主。”
释迦摩尼盘坐丈高的金色莲台上,胸前双手合十,口中念诵着佛号,俯视站在地上的孔子。
面容慈悲,眼神却异常淡漠,隐隐有寒芒闪烁。
他是如来佛祖的善尸所化,名为释迦摩尼,是为传扬佛门教义而来。
今日来此,便是为了给孔子一个刻骨明细你的教训。
这数万年来,孔子游走九州各地,为九州人族阐述佛门教义。
如果佛门的教义没有问题,对洪荒众生有利,孔子此举,佛门自然是大为感激。
可问题在于,佛门的教义,都是为了让佛门大兴,至于信徒如何,洪荒众生如何,他们根本就不在意。
换言之,他们所做之事,就是在将信徒的一切,转化为了佛门的香火愿力,助长佛门气运。
如此行径,固然可以加快佛门大兴,但却会让佛门信徒失去上进心,成天只知道诵佛念经,祈求往生极乐。
长此以往下去,随着佛门信徒增加,佛门教义的影响区域,就会变得死气沉沉,毫无未来可言。
九州人族本就不是什么愚昧无知的生灵,从孔子口中得知佛门教义的危害后,他们又怎么可能愿意看到佛门在九州传播呢
即便还有人执迷不悟,佛门信徒的数量也会大幅下降,这些年下来,佛门在九州的传播难度,一直都在提升。
虽不至于寸步难行,但也比佛门预想中的差太多太多。
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便是百家争鸣之事,以及……面前的这个孔子!
“佛法无边,普度众生,施主为何阻我佛教东传”
释迦摩尼开口,梵音阵阵,声音如同黄吕大钟一般,在虚空中震出道道波纹。
很显然,他这是一开始,就已经动用神通。
这些年来,孔子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他的修为虽然不太行。
但他对自身之道的理解,却是不比大罗金仙差到哪里去,曾一次击败多位大罗金仙,完善自身之道。
释迦摩尼今日来此,就是为了给孔子一个教训。
让他的道心受损,让他明白佛门是一个什么样的庞然大物,让他不敢再与佛门为敌!
既然如此,那自然是要以力压人。
说到底,孔子就只是一个金仙罢了,对释迦摩尼而言,如果不是孔子身上有功德傍身,他一根手指就能碾死。
虽不好直接打杀,但动用一些盘外招,使一些小手段,让孔子绝望,留下阴影,却是不成问题。
至于此举是不是有些不守规矩,释迦摩尼却是毫不在意。
规矩向来都是由强者来定义!
三皇比洪荒东方的生灵更强,他们可以定下百家争鸣的规矩。
释迦摩尼要比孔子强大,那么这里的规矩,就应该由他定下!
释迦摩尼乃是如来佛祖的善尸所化,其修为虽不及本体,但也要比大罗金仙更强。
一时间,恍若整片天塌一般的威势碾压过来,在这股浓厚的威势面前,孔子和他的一众弟子,仿若蝼蚁一般,不堪一击。
“哼!”
孔子闷哼一声,混身筋骨发出“咯吱咯吱”的爆响声,仿佛下一刻就要承受不住压力,肉身散架。
双方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在准圣善尸的恐怖威压下,哪怕是太乙金仙,也是就连站立都难以做到。
但孔子紧咬牙关,毫不屈服,甚至凭借惊人的意志,坚韧的道心,往前艰难走了一步。
在他身后,众弟子,口诵《春秋》,周身散发乳白浩然之气,同样是不愿屈服,艰难抵抗。
但在准圣境界的释迦摩尼面前,即便只是受了些许余威,却也难以抵挡。
很快,前些年刚刚拜入孔子门下,连地仙都没有的弟子,便在这股蕴含着准圣意志的威压下,噗通一声跪倒在地。
他们的脸颊苍白,神色惶恐,已然失了神志,源自生灵对生的本能,连连求饶着:
“佛祖饶命!佛祖饶命!”
那些修为最低的弟子,更是涕泗横流,在释迦摩尼的威压下,膝行向前,拉着孔子的衣袍,哭喊道:
“老师,是我们错了,人间有真佛,诵名可得极乐,莫要执迷不悟啊!”
听着这些师弟的哭喊,子夏紧咬牙关,他知道这是那释迦摩尼做的手脚,怒声呵斥: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西方佛门,欲要荼毒九州,何来真佛可言皆是邪魔才是!”
话毕,原本一直看着孔子的释迦摩尼,分出一丝目光,漠然瞥了子夏一眼。
下一瞬,
子夏只觉面前有灵山虚影浮现,携带着无穷威压,朝着他碾压而来。
在这灵山之上,万千佛陀菩萨念诵佛经,欲要将他原地渡化,压弯他读书人的脊梁,让他成为佛教信徒!
梵音入耳,嘈杂不堪。
只是片刻功夫,子夏的心中便诵佛之声响起,竟对佛门产生了莫名的好感。
“不应如此……不应如此!”
子夏目眦欲裂,看向莲台之上的释迦摩尼,目光绝望。
想起师尊的理念抱负,想起杨师的孜孜教诲,神色愈发狰狞,当即便要调动全身法力,震碎元神,杀身成仁。
就算是死,他也不想违背本心,成为佛门的信徒!
但就在这时,子夏突然发现,周围的阳光变得愈发明亮,但却并不刺眼,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让子夏更为惊讶的是,释迦摩尼那让人的绝望的威压,在这阳光之下,竟然如同春雪一般消融,彻底消失不见。
当他转头望去,便看到一个身穿大红道袍的熟悉身影,不知何时,出现在他的身旁。
“杨师!”
子夏一眼便看出来者是谁,心中兴奋,激过大喊一声。
子贡、颜回、子路这些在孔子学堂学习过的弟子,也在这时看见杨宣,顿时神色激动,笑容灿烂。
“贫道说过,若是你们遇到危险,贫道亦会出手相助,这回相信了吧。”
杨宣微微一笑,按在孔子的肩膀上,使其从释迦摩尼的威压下恢复过来。
孔子一个人,可是扛下释迦摩尼的大半威压,若非他的道心坚毅,乃是将来的儒家圣人。
否则换成其他金仙,甚至是太乙金仙,早就已经跪了。
“杨先生,你是……”
孔子看着身旁的杨宣,神色惊讶。
这些年周游洪荒,不仅让他的道更加完善、圆满,还让他的见识更加丰富,
对于大罗金仙的实力,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也听过过释迦摩尼,知道这是如来佛祖的善尸,实力比大罗金仙还要强大。
哪怕只是准圣的威压,对于大罗金仙而言,也不是轻易就能抵抗。
而杨宣刚一过来,释迦摩尼的威压便冰雪消融,这可不是寻常大罗金仙就能做到。
而且,孔子一行人并不在青州范围内,甚至不在九州境内,和杨宣的距离遥远。
但他们刚刚遇到危险,杨宣便来到他们的身旁,这同样不像是大罗金仙所能做到的事情。
“难道说……杨先生他……”
孔子想起了刚刚度过金仙劫,发现反而看不透杨宣修为之时,所生出的一个想法。
当时那个想法只是在他的脑海一闪而逝,但现在,他突然感觉,好像这也不是没有可能。
但还不等孔子问出心中的问题,便见前方的释迦摩尼,神色严肃,沉声呵问:
“杨宣,你这是何意莫不是要阻我西方大兴,你忘了和我教圣人的承诺不成!”
“呵!”杨宣冷冷一笑,向前迈出一步。
金、红、紫、青、黑五色金轮显化,相互重迭,悬于他的脑后。
头顶苍穹,太阳星大放光芒,太阴星伴其左右,群星亦在闪耀。
一股恐怖的威压,杨宣身上爆发而出,只是轻轻的一步落下,却仿佛地龙翻身一般,大地剧烈震颤,似乎承受不住这一脚的重量。
在他面前的佛门弟子,全都噗通一声跪倒在地,面露惊骇之色。
但在下一刻,他们脸上的惊骇尽皆消失不见,转而变成忏悔之色。
他们主动脱下袈裟,光秃秃的头顶重新长出三千青丝,双手置于腹间,捏子午印,口诵:
“礼赞九天十地御极统天万劫律令掌福度厄司命大帝!”
“吾等有罪,望大帝宽赦!”
渡化旁门左道罢了,搞得谁不会一样!
既然你们佛门能渡化信徒,我为何不能反过来渡化佛门弟子呢
杨宣的目光在这些人身上扫过,落在因为抬轿之人跪倒,被迫从莲台飞起来的释迦摩尼身上,脸上带着若有若无的笑容。
在他身后,孔子和他的一众弟子看着这一幕,只觉心中痛快无比,道心都变得清明。
子夏这些和杨宣亲近的弟子,更是直接开口叫好。
就算是再怎么蠢笨之人,也能猜到杨宣的身份。
很显然,杨宣根本就不是什么的重名,而是传说中的那位人族大贤者,天地、地府双大帝!
释迦摩尼悬于空中,看着下方被迫还俗的佛门弟子,眉头紧皱,看向杨宣,再次喝问道:
“杨宣道友,你这是何意,莫不是忘了答应我教圣人之事,欲要阻我西方大兴不成!!”
“呵!”杨宣再次冷冷一笑,浑不在意释迦摩尼的威胁,一脸淡然地说道:
“贫道当初给道祖的承诺,是天庭、地府不会在西方损害佛门利益,何时说过,不能阻挠西方大兴”
“况且,孔夫子乃是人族英才,你乃准圣,却做出以势压人之事,贫道身为人族大贤者,岂能坐视不理”
这些话杨宣可不是胡扯,在紫霄宫中,西方二圣本就只是提出,让杨宣保证不会损害佛门在西方的利益。
从始至终,西方二圣都没有说过,天庭和地府不能阻碍西大兴,那是他们当初和元始天尊的交易,
和天庭、地府的杨宣有什么关系和人族大贤者杨宣,就更没有半点关系了!
西方佛门大兴东土,乃是天道大势,这点的确没有错。
但还是那句话,佛门何时大兴,天道从未有过任何明确征兆。
既然没有任何启示,那就说明,现在还不是佛门的大兴之机,就算杨宣真的在阻挠佛门传道,那也不是在逆天而行。
更何况,杨宣这哪里是在阻挠佛门传来,他这是在以人族大贤者的身份,为孔子这个人族族人撑腰罢了。
孔子是他的好友,儒家的浩然气,更是能够助他斩去善尸,于公于私,他都得为孔子出这个头,也有充足的理由这么做。
说到最后,杨宣双眼微微眯起,落在释迦摩尼的身上,声音变得更加阴冷。
“释迦,你为如来善尸,乃是准圣修为,却对我人族金仙动手,欲要将其渡化,
贫道还未去找你讨个说法,你却要贫道给个说法,真是好大的威风!”
说话间,杨宣手上出现一把通体紫色,其上有金色的纹路,看起来似真似幻的戒尺。
下一刻,在他的身后,有群星显化,有幽冥鬼气浮现。
仿佛周天星斗,幽冥地府挪移到了他的身后,携无穷无尽的天地之力,朝着面前的释迦摩尼压下。
即便是如来佛祖的本体来了,在这种化作实质的威压,那也得竭尽全力才能抵抗,更别说是释迦摩尼这个如来的善尸了。
在此等威压之下,释迦摩尼根本就没有办悬浮在半空中,扑通一声落在地面上,差点跪倒在地。
他的神色惊骇,冷汗直冒,直到这一刻,他才知道,就算是同为准圣,彼此之间也有着难以想象的差距。
就算是他的本体来了,也不可能是杨宣的对手,要是真打起来,丢脸的人绝对是他。
只是他想不明白,他原本就是截教内门大弟子,成为佛门佛祖之后,更是获得佛门气运加持。
论根基之扎实,不说冠绝洪荒,也是洪荒一流。
反观杨宣,只是一个散修出身,并未拜入圣人门下,修行时间也远不如他。
按理来说,杨宣就算能够成就准圣,其实力那也是远远无法与之相比。
但结果却是,杨宣的实力远远超过他,他甚至都没有一战之力。
释迦摩尼沉默片刻,最终平复道心,脸上露出一抹慈笑:
“吾今日来此,并非要做以势压人之事,只是孔施主似乎对佛门有些误解,数万年来,一直躲着佛门,曲解佛门教义。”
“如今恰好遇上,未能及时收敛威压,才有此前的事情发生。”
“事实上,吾作为佛门之主,今日来此,是想要和孔施主论道一番,为其阐明佛门的真正教义。”
释迦摩尼乃是如来善尸,为一准圣,反观孔子,只是一个金仙,即便距离太乙金仙不远,但那也是金仙。
准圣对孔子释放威压,欲要将其渡化,转头便说,这些都是无意为之,是想要和孔子论道。
如此行径,绝不是当初截教大师兄所能做出来的事情,但却很符合西方的企业文化。
由此便能看出,如来已非多宝,唯有佛祖如来。
后方,孔子听着释迦摩尼的话,看向杨宣询问道:
“杨先生,这佛门佛祖所说的论道,可是包含神通斗法,修为威压”
听着孔子的问题,杨宣已经猜到了他的打算,也只有如此,孔子才能创立儒家,儒家才能在百家争鸣中脱颖而出。
杨宣摇了摇头,轻笑一声:
“有我在,那就是单纯的论道,不会出现任何盘外招。”
“既然如此……”
孔子听罢,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往前迈出一步,来到杨宣前方,直面释迦摩尼,沉声说道:
“孔丘不才,愿与佛祖论道。”
释迦摩尼盘坐丈高的金色莲台上,胸前双手合十,口中念诵着佛号,俯视站在地上的孔子。
面容慈悲,眼神却异常淡漠,隐隐有寒芒闪烁。
他是如来佛祖的善尸所化,名为释迦摩尼,是为传扬佛门教义而来。
今日来此,便是为了给孔子一个刻骨明细你的教训。
这数万年来,孔子游走九州各地,为九州人族阐述佛门教义。
如果佛门的教义没有问题,对洪荒众生有利,孔子此举,佛门自然是大为感激。
可问题在于,佛门的教义,都是为了让佛门大兴,至于信徒如何,洪荒众生如何,他们根本就不在意。
换言之,他们所做之事,就是在将信徒的一切,转化为了佛门的香火愿力,助长佛门气运。
如此行径,固然可以加快佛门大兴,但却会让佛门信徒失去上进心,成天只知道诵佛念经,祈求往生极乐。
长此以往下去,随着佛门信徒增加,佛门教义的影响区域,就会变得死气沉沉,毫无未来可言。
九州人族本就不是什么愚昧无知的生灵,从孔子口中得知佛门教义的危害后,他们又怎么可能愿意看到佛门在九州传播呢
即便还有人执迷不悟,佛门信徒的数量也会大幅下降,这些年下来,佛门在九州的传播难度,一直都在提升。
虽不至于寸步难行,但也比佛门预想中的差太多太多。
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便是百家争鸣之事,以及……面前的这个孔子!
“佛法无边,普度众生,施主为何阻我佛教东传”
释迦摩尼开口,梵音阵阵,声音如同黄吕大钟一般,在虚空中震出道道波纹。
很显然,他这是一开始,就已经动用神通。
这些年来,孔子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他的修为虽然不太行。
但他对自身之道的理解,却是不比大罗金仙差到哪里去,曾一次击败多位大罗金仙,完善自身之道。
释迦摩尼今日来此,就是为了给孔子一个教训。
让他的道心受损,让他明白佛门是一个什么样的庞然大物,让他不敢再与佛门为敌!
既然如此,那自然是要以力压人。
说到底,孔子就只是一个金仙罢了,对释迦摩尼而言,如果不是孔子身上有功德傍身,他一根手指就能碾死。
虽不好直接打杀,但动用一些盘外招,使一些小手段,让孔子绝望,留下阴影,却是不成问题。
至于此举是不是有些不守规矩,释迦摩尼却是毫不在意。
规矩向来都是由强者来定义!
三皇比洪荒东方的生灵更强,他们可以定下百家争鸣的规矩。
释迦摩尼要比孔子强大,那么这里的规矩,就应该由他定下!
释迦摩尼乃是如来佛祖的善尸所化,其修为虽不及本体,但也要比大罗金仙更强。
一时间,恍若整片天塌一般的威势碾压过来,在这股浓厚的威势面前,孔子和他的一众弟子,仿若蝼蚁一般,不堪一击。
“哼!”
孔子闷哼一声,混身筋骨发出“咯吱咯吱”的爆响声,仿佛下一刻就要承受不住压力,肉身散架。
双方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在准圣善尸的恐怖威压下,哪怕是太乙金仙,也是就连站立都难以做到。
但孔子紧咬牙关,毫不屈服,甚至凭借惊人的意志,坚韧的道心,往前艰难走了一步。
在他身后,众弟子,口诵《春秋》,周身散发乳白浩然之气,同样是不愿屈服,艰难抵抗。
但在准圣境界的释迦摩尼面前,即便只是受了些许余威,却也难以抵挡。
很快,前些年刚刚拜入孔子门下,连地仙都没有的弟子,便在这股蕴含着准圣意志的威压下,噗通一声跪倒在地。
他们的脸颊苍白,神色惶恐,已然失了神志,源自生灵对生的本能,连连求饶着:
“佛祖饶命!佛祖饶命!”
那些修为最低的弟子,更是涕泗横流,在释迦摩尼的威压下,膝行向前,拉着孔子的衣袍,哭喊道:
“老师,是我们错了,人间有真佛,诵名可得极乐,莫要执迷不悟啊!”
听着这些师弟的哭喊,子夏紧咬牙关,他知道这是那释迦摩尼做的手脚,怒声呵斥: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西方佛门,欲要荼毒九州,何来真佛可言皆是邪魔才是!”
话毕,原本一直看着孔子的释迦摩尼,分出一丝目光,漠然瞥了子夏一眼。
下一瞬,
子夏只觉面前有灵山虚影浮现,携带着无穷威压,朝着他碾压而来。
在这灵山之上,万千佛陀菩萨念诵佛经,欲要将他原地渡化,压弯他读书人的脊梁,让他成为佛教信徒!
梵音入耳,嘈杂不堪。
只是片刻功夫,子夏的心中便诵佛之声响起,竟对佛门产生了莫名的好感。
“不应如此……不应如此!”
子夏目眦欲裂,看向莲台之上的释迦摩尼,目光绝望。
想起师尊的理念抱负,想起杨师的孜孜教诲,神色愈发狰狞,当即便要调动全身法力,震碎元神,杀身成仁。
就算是死,他也不想违背本心,成为佛门的信徒!
但就在这时,子夏突然发现,周围的阳光变得愈发明亮,但却并不刺眼,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让子夏更为惊讶的是,释迦摩尼那让人的绝望的威压,在这阳光之下,竟然如同春雪一般消融,彻底消失不见。
当他转头望去,便看到一个身穿大红道袍的熟悉身影,不知何时,出现在他的身旁。
“杨师!”
子夏一眼便看出来者是谁,心中兴奋,激过大喊一声。
子贡、颜回、子路这些在孔子学堂学习过的弟子,也在这时看见杨宣,顿时神色激动,笑容灿烂。
“贫道说过,若是你们遇到危险,贫道亦会出手相助,这回相信了吧。”
杨宣微微一笑,按在孔子的肩膀上,使其从释迦摩尼的威压下恢复过来。
孔子一个人,可是扛下释迦摩尼的大半威压,若非他的道心坚毅,乃是将来的儒家圣人。
否则换成其他金仙,甚至是太乙金仙,早就已经跪了。
“杨先生,你是……”
孔子看着身旁的杨宣,神色惊讶。
这些年周游洪荒,不仅让他的道更加完善、圆满,还让他的见识更加丰富,
对于大罗金仙的实力,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也听过过释迦摩尼,知道这是如来佛祖的善尸,实力比大罗金仙还要强大。
哪怕只是准圣的威压,对于大罗金仙而言,也不是轻易就能抵抗。
而杨宣刚一过来,释迦摩尼的威压便冰雪消融,这可不是寻常大罗金仙就能做到。
而且,孔子一行人并不在青州范围内,甚至不在九州境内,和杨宣的距离遥远。
但他们刚刚遇到危险,杨宣便来到他们的身旁,这同样不像是大罗金仙所能做到的事情。
“难道说……杨先生他……”
孔子想起了刚刚度过金仙劫,发现反而看不透杨宣修为之时,所生出的一个想法。
当时那个想法只是在他的脑海一闪而逝,但现在,他突然感觉,好像这也不是没有可能。
但还不等孔子问出心中的问题,便见前方的释迦摩尼,神色严肃,沉声呵问:
“杨宣,你这是何意莫不是要阻我西方大兴,你忘了和我教圣人的承诺不成!”
“呵!”杨宣冷冷一笑,向前迈出一步。
金、红、紫、青、黑五色金轮显化,相互重迭,悬于他的脑后。
头顶苍穹,太阳星大放光芒,太阴星伴其左右,群星亦在闪耀。
一股恐怖的威压,杨宣身上爆发而出,只是轻轻的一步落下,却仿佛地龙翻身一般,大地剧烈震颤,似乎承受不住这一脚的重量。
在他面前的佛门弟子,全都噗通一声跪倒在地,面露惊骇之色。
但在下一刻,他们脸上的惊骇尽皆消失不见,转而变成忏悔之色。
他们主动脱下袈裟,光秃秃的头顶重新长出三千青丝,双手置于腹间,捏子午印,口诵:
“礼赞九天十地御极统天万劫律令掌福度厄司命大帝!”
“吾等有罪,望大帝宽赦!”
渡化旁门左道罢了,搞得谁不会一样!
既然你们佛门能渡化信徒,我为何不能反过来渡化佛门弟子呢
杨宣的目光在这些人身上扫过,落在因为抬轿之人跪倒,被迫从莲台飞起来的释迦摩尼身上,脸上带着若有若无的笑容。
在他身后,孔子和他的一众弟子看着这一幕,只觉心中痛快无比,道心都变得清明。
子夏这些和杨宣亲近的弟子,更是直接开口叫好。
就算是再怎么蠢笨之人,也能猜到杨宣的身份。
很显然,杨宣根本就不是什么的重名,而是传说中的那位人族大贤者,天地、地府双大帝!
释迦摩尼悬于空中,看着下方被迫还俗的佛门弟子,眉头紧皱,看向杨宣,再次喝问道:
“杨宣道友,你这是何意,莫不是忘了答应我教圣人之事,欲要阻我西方大兴不成!!”
“呵!”杨宣再次冷冷一笑,浑不在意释迦摩尼的威胁,一脸淡然地说道:
“贫道当初给道祖的承诺,是天庭、地府不会在西方损害佛门利益,何时说过,不能阻挠西方大兴”
“况且,孔夫子乃是人族英才,你乃准圣,却做出以势压人之事,贫道身为人族大贤者,岂能坐视不理”
这些话杨宣可不是胡扯,在紫霄宫中,西方二圣本就只是提出,让杨宣保证不会损害佛门在西方的利益。
从始至终,西方二圣都没有说过,天庭和地府不能阻碍西大兴,那是他们当初和元始天尊的交易,
和天庭、地府的杨宣有什么关系和人族大贤者杨宣,就更没有半点关系了!
西方佛门大兴东土,乃是天道大势,这点的确没有错。
但还是那句话,佛门何时大兴,天道从未有过任何明确征兆。
既然没有任何启示,那就说明,现在还不是佛门的大兴之机,就算杨宣真的在阻挠佛门传道,那也不是在逆天而行。
更何况,杨宣这哪里是在阻挠佛门传来,他这是在以人族大贤者的身份,为孔子这个人族族人撑腰罢了。
孔子是他的好友,儒家的浩然气,更是能够助他斩去善尸,于公于私,他都得为孔子出这个头,也有充足的理由这么做。
说到最后,杨宣双眼微微眯起,落在释迦摩尼的身上,声音变得更加阴冷。
“释迦,你为如来善尸,乃是准圣修为,却对我人族金仙动手,欲要将其渡化,
贫道还未去找你讨个说法,你却要贫道给个说法,真是好大的威风!”
说话间,杨宣手上出现一把通体紫色,其上有金色的纹路,看起来似真似幻的戒尺。
下一刻,在他的身后,有群星显化,有幽冥鬼气浮现。
仿佛周天星斗,幽冥地府挪移到了他的身后,携无穷无尽的天地之力,朝着面前的释迦摩尼压下。
即便是如来佛祖的本体来了,在这种化作实质的威压,那也得竭尽全力才能抵抗,更别说是释迦摩尼这个如来的善尸了。
在此等威压之下,释迦摩尼根本就没有办悬浮在半空中,扑通一声落在地面上,差点跪倒在地。
他的神色惊骇,冷汗直冒,直到这一刻,他才知道,就算是同为准圣,彼此之间也有着难以想象的差距。
就算是他的本体来了,也不可能是杨宣的对手,要是真打起来,丢脸的人绝对是他。
只是他想不明白,他原本就是截教内门大弟子,成为佛门佛祖之后,更是获得佛门气运加持。
论根基之扎实,不说冠绝洪荒,也是洪荒一流。
反观杨宣,只是一个散修出身,并未拜入圣人门下,修行时间也远不如他。
按理来说,杨宣就算能够成就准圣,其实力那也是远远无法与之相比。
但结果却是,杨宣的实力远远超过他,他甚至都没有一战之力。
释迦摩尼沉默片刻,最终平复道心,脸上露出一抹慈笑:
“吾今日来此,并非要做以势压人之事,只是孔施主似乎对佛门有些误解,数万年来,一直躲着佛门,曲解佛门教义。”
“如今恰好遇上,未能及时收敛威压,才有此前的事情发生。”
“事实上,吾作为佛门之主,今日来此,是想要和孔施主论道一番,为其阐明佛门的真正教义。”
释迦摩尼乃是如来善尸,为一准圣,反观孔子,只是一个金仙,即便距离太乙金仙不远,但那也是金仙。
准圣对孔子释放威压,欲要将其渡化,转头便说,这些都是无意为之,是想要和孔子论道。
如此行径,绝不是当初截教大师兄所能做出来的事情,但却很符合西方的企业文化。
由此便能看出,如来已非多宝,唯有佛祖如来。
后方,孔子听着释迦摩尼的话,看向杨宣询问道:
“杨先生,这佛门佛祖所说的论道,可是包含神通斗法,修为威压”
听着孔子的问题,杨宣已经猜到了他的打算,也只有如此,孔子才能创立儒家,儒家才能在百家争鸣中脱颖而出。
杨宣摇了摇头,轻笑一声:
“有我在,那就是单纯的论道,不会出现任何盘外招。”
“既然如此……”
孔子听罢,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往前迈出一步,来到杨宣前方,直面释迦摩尼,沉声说道:
“孔丘不才,愿与佛祖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