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重练规则戒尺,释迦摩尼上门!-《人在封神:微末崛起,吾乃财神》

  九州,孔子小院。

  杨宣一手拿著量天尺,一手拿著规则戒尺,面露期待之色。

  想当初,杨宣还是玄仙的时候,便在想著,若是今后能够得到量天尺,或许可以將其融入规则戒尺当中,提升这件本命灵宝的上限。

  恰好,那时候杨宣道行和炼器水平都很有限,不可能一口气炼製出满意的本命灵宝。

  於是,杨宣所炼製的本命灵宝,就只是一个胚子,有著诸多留白之处。

  想著今后修为和炼器水平提升之后,再去填补这些留白的地方,完善自己的本命灵宝。

  规则藉此最大的两个留白之处,便在量天尺和定海神珠上面。

  如今杨宣和赵公明的关係不错,再拿定海神珠融入规则戒尺,显然是不太合適,他打算用其他灵物替代。

  刨去开天这个效果,能够替代定海神珠的灵物有不少,影响不到。

  以杨宣的身家,坐拥天庭、地府,又有龙族、凤族、妖族和巫族的宝库可以调动,早已凑齐二十四颗,蕴含著空间大道的先天灵珠。

  至於量天尺,那就没有这么多顾虑,反正这件先天灵宝已经在杨宣手中,尝试一番便是。

  况且,杨宣为了將量天尺融入规则戒尺,可是做了多年的推衍。

  拿到量天尺的三千多年,杨宣又根据量天尺的特性,对原本的炼製方法,进行了更细致的微挑。

  不说百分百能成,也有九成八的把握,足够了。

  再不济,规则戒尺也不会受损,至於量天尺,这可是一件极品先天灵宝,就更不可能损坏了。

  杨宣心中已有决定,便没有任何犹豫。

  当即催动九霄神火,形成九霄神火炉,將量天尺和规则戒尺放入其中,並持续不断地匯入天道功德,提升重炼规则戒尺的成功率。

  当初生死簿和判官笔是在地道之力的加持下,又有足够的地道功德作为能源,才能在瞬息间,融入命运帐簿中,成为这件本命灵宝的一部分。

  如今並没有地道之力的加持,即便杨宣能够提供大量的功德,这个过程註定不会太短。

  如此持续了五万多年,在这期间,洪荒的东方变得越发热闹,百家之间的论道愈发频繁、愈发激烈。

  在一次论道中,有许多或是退出百家爭鸣的舞台,或是併入其他更成熟的教派。

  但相应的,也有一些教派越战越勇,通过不断论道,一点点完善自身的教义,逐渐脱颖而出。

  其中,名气最大的教派有三个。

  分別是,胎脱於玄门,以李耳为首,诸多玄门弟子加入其中的道教。

  从西方而来的佛门,以及……由孔子这个来自人族,仅有金仙修为,甚至就连叫教派名字都未曾立下的教派。

  其中根基最为扎实,硬实力最强的教派,当属道教。

  即便经歷了封神量劫,西方教化佛,玄门的底蕴依旧雄厚,在玄门基础上建立的道教,那也不是寻常势力所能比擬。

  让人最为不忿的教派,那就非佛门莫属。

  西方已有大兴之兆,佛门可以算是携天威大势而来,他们一心只想大兴佛门,丝毫不在意百家爭鸣的规矩法度。

  只要有人阻扰他们传道,他们就会直接找上门去,与其论道一番。

  寻常势力,就算对自己的教义再怎么自信,又如何能与佛门相比更何况,佛门第二批支援的队伍,可是有不少大罗金仙。

  就算佛门弟子无法在常规的论道上面,让对方因佛门教义而信服,难道还不能用一些盘外招吗

  时间一长,佛门的作风自然也就在洪荒东方传开。

  到了后来,没有大罗金仙坐镇的教派,根本就不敢去阻挠佛门传道,只剩下有大罗金仙坐镇,才敢接受佛门的论道。

  即便如此,佛门这些年下来,在洪荒东方收穫了大量的信徒。

  可以想像到,如果没有百家爭鸣,没有天庭和地府提前建造神庙,佛门的传教速度能有多快,洪荒东方又是什么场景。

  而孔子之所以能够在百家爭鸣中大放异彩,一方面是他的学说足够扎实,对大道的感悟超凡脱俗。

  哪怕只有金仙修为,依旧可以和大罗金仙论道,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身教义。

  另一方,那就是孔子足够勇,从一开始便摆明態度,走过一个地方,便告诉一个地方的生灵,佛门教义有缺陷,於洪荒眾生不利。

  完全就是在和佛门对著干,令人钦佩。

  也正是因此,诸多教派都对孔子照顾有加,再加上孔子自带气运,以至於这么多年下来,孔子始终没有被佛门的传教队伍撞上。

  至於这种情况还能持续多久,佛门的传教队伍撞上孔子之后,会有何种反应,就没有人可以確定了。

  洪荒东方这些年所发生的事情,杨宣通过太阳俯瞰洪荒,始终都有一定了解。

  他甚至已经看到,在孔子前行的方向上,正有一支佛门传教的队伍走来,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再过十年左右,双方就会相遇。

  只不过,他现在的注意力,並不在百家爭鸣事情上面。

  经过五万多年时间的炼製,规则戒尺的重练已经来到最后阶段。

  在万年前,规则戒尺便在杨宣的祭炼下,分成上下两段,露出中间的空心部份,將量天尺插入其中。

  如今五万多年过去,这个空心部分完全和量天尺贴合,並有大量玄妙的阵纹,与之相连。

  同时,在规则的戒尺的表面表面上,还有二十四颗宝珠如同星辰一般,镶嵌在上面。

  一开始的时候,规则戒尺、量天尺以及这二十四颗空间宝珠,只是相互黏合在一起,其本质还是三件不同的灵宝。

  但在杨宣不计成本,消耗了海量天道功德、一部分大道功德,以及数量眾多的圣德清气,

  经过五万多年的祭炼,在无数阵纹的连接下,三者的气息逐渐开始融合。

  如此又过了十年,规则藉此、量天尺以及二十四颗空间宝珠的气息彻底融合,爆发出无量神光,从九霄神火炉当中飞出,悬浮在杨宣的面前。

  经过这一次的祭炼,规则戒尺的模样发生巨大变化。

  规则戒尺上面的顏色依旧是通体紫色,只不过,现在的规则戒尺,给人一种如梦似幻,仿佛融於虚空,看著並不真实的感觉。

  还有二十四颗金色的宝珠,看似隨意的分布在规则戒尺的表面上。

  在这些宝珠之间,还有一根根紫金色的细线相互连接,组成一个玄妙的阵纹,遍布整个规则戒尺的表面……

  不!

  准確的说,这些细线並非只是分布在规则戒尺的表面,

  而是整个规则戒尺的內外,全都存在这些紫金色的细线,组成一个三维的阵纹,將量天尺和二十四颗空间宝珠融入规则戒尺当中!

  如今这把规则戒尺的基底,变得和命运帐簿一样,是一件同时具备极品后天圣德灵宝,而后极品先天圣德灵宝的特殊灵宝。

  至於威能,自然是要比单纯的量天尺更强!

  杨宣伸手握住规则戒尺,这一刻,就仿佛是周围的天地被他握在手中,隨手一击,便能调动周围的天地之力,

  这个范围之大,远非当初的规则戒尺所能比,杨宣感觉,只要他愿意,可以轻鬆调动整个青州的天地之力,制定青州的规则!

  为了重练规则戒尺,杨宣这些年凝聚的圣德清气,可是消耗了一大半,有著如此威能,倒也在情理之中。

  除了能够调动天地之力,重新制定规则这个规则戒尺原本的能力之外,如今的规则戒尺还能调动空间之力,是一件空间灵宝。

  杨宣就只是轻轻挥动规则戒尺,就仿佛有二十四方中千世界砸下来,粉碎面前的空间。

  就只是这轻描淡写的一击,就足以打杀燃灯道人这样的大罗金仙十次八次。

  杨宣再次挥动规则戒尺,面前破碎的空间便修復如初,甚至隱隱有一方小世界正在形成。

  但创造本就比毁灭更难,即便是精通空间大道的大能,也做不到隨手便创造一方小世界。

  最终,这一方小世界刚刚有了成型的徵兆,便在空间乱流当中毁灭。

  严格来说,这原本就是量天尺本身的一部分效果,只是燃灯道人的修为不太行,对空间大道的感悟也没有杨宣高深,发挥不出量天尺应有的威能。

  即便杨宣並未將量天尺融入规则戒尺当中,在他的手上,隨手一击,自带一方中千世界的重压,確实不成问题。

  或许等燃灯成就准圣之后,能够发挥出量天尺的一些真正威能,但目前来说,量天尺在燃灯道人的手上,属实是有些蒙尘,

  而杨宣在將量天尺融入规则戒尺,又有二十四颗空间宝珠的加持,再加上规则戒尺调动的天地之力,

  就有了隨手一击,便有二十四方中千世界砸下来的场景。

  毫无疑问,规则戒尺的各方面威能,都有了巨大提升。

  单论杀伐威能,规则戒尺在杨宣的眾多灵宝当中,那也能排得上前列,甚至可以算是第一。

  哪怕是命运帐簿、斩仙飞刀,在单纯的杀伐上面,也不比不上规则戒尺。

  毕竟,杨宣手持规则戒尺,隨手一击,就能携二十四方中千世界砸下来。

  如果杨宣全力催动,得一州、甚至是数州天地之力的加持,这一击下去,那当真是携天威而至,少说也有二十四方大千世界的巨力砸下!

  以往的时候,杨宣与人斗法,主要还是靠著不讲道理的易宝神决,配合落宝金钱和因果权衡仪,强行借走对方的灵宝、法力。

  现在重炼规则戒尺之后,算是补全杨宣的一个短板,从今往后,他也有了一个强大的,或者说,同样不太讲道理的杀伐能力!

  除此之外,作为一件空间灵宝,规则戒尺还能提升对空间大道的感悟。

  尤其是在感悟开闢空间这一方面,规则戒尺更是有著得天独厚的优势,说是这方面的第一空间灵宝也不为过。

  杨宣相信,即便不能观摩三清开天,只要常年参悟规则戒尺,给他足够的时间,他也有把握开闢二十四重天。

  但还不等杨宣开参悟其中大道,便心有所感,抬头望向远处,眉头微微皱起。

  另一边。

  如今的九州很大,根本就不是后世传闻中的那般大小,数万年时间下来,孔子也只是刚刚走出九州,来到九州边界。

  这些年下来,孔子宣扬仁礼德行,宣扬大道真意,为九州人族阐述佛门教义的弊端,对九州人族的危害。

  由於九州地脉並未遭到破坏,人族一直都在朝著好的方向发展,人族並非什么都不懂。

  虽然有不少人受佛门教义蛊惑,想要搏一搏往生极乐,反正对於这些人来说,此生也没有什么希望了。

  但在听到孔子的讲解,得知佛门教义对人族的危害,许多人还是选择迷途知返,烧掉佛经,拆掉佛门寺庙。

  正因为孔子每当走过一个地方,就会为这个地方的人讲解佛门教义的弊端过来。

  以至於佛门在九州的传教,受到更多阻碍,佛门对孔子可以说是恨之入骨,早就想要和孔子论道一番,让孔子认清自我,主动退去。

  只是佛门的作风太过强势,一点道理都不讲,洪荒东方的诸多教派,全都看佛门不爽。

  能够让佛门吃瘪的事情,他们自然是乐见其成。

  而且,孔子虽然修为不行,但是对大道的感悟远超常人,他是用真本事击败一个又一个不同的教派,完善自身大道。

  因此,许多教派都愿意主动相助,以至於佛门几万年下来,都未能和孔子撞见。

  但隨著孔子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就算有眾多教派相助,孔子的行踪也还是不可避免的落入佛门手中。

  这一天。

  孔子正带著一眾弟子来到九州边界,准备继续在洪荒东方游歷,完善教义,为眾生阐明佛门教义的问题。

  但就在这时,突然有宏大佛音於前方传出,梵音阵阵。

  “礼讚西方如来!”

  孔子等人停住脚步,却见面前山林间,有金色佛门自远处靠近。

  只一眨眼的功夫,金色佛光便来到他们的面前。

  孔子双眼微微眯起,向前望去。

  在这金色佛门当中,是百余名身著金色袈裟,双手合十的和尚。

  最前方十位和尚,以木架抬著一方金色莲宝座。

  莲宝座高一丈,开八十一瓣,层层迭迭。

  在这莲宝座的中心,盘坐一头顶黑色肉髻,宽脸大耳的和尚。

  和尚慈眉善目,俯视站在地上的孔子,胸前双手合十,道了一声佛號:

  “礼讚西方如来,贫僧释迦,见过孔施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