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卖房与地独门生意(中)
腊月十八戊辰,上午巳时许,暖阳高挂之下京师的寒气貌似被驱散不少。
北外城那整整齐齐如同派兵布阵般的宅院之间依旧是人流如织。
此时,内城德胜门内忽然就涌出上百轻骑来,打马踱步往那即将建好的宅院区中奔去。
朱觉看着大街上那络绎不绝的人流,眼中不由得漏出一丝复杂之色。
他貌似是小看这年头人的智慧了。
原本他还以为这种从未出现过的新鲜事物不会有太多人看出里面的门道来,更不可能如他一般先知先觉,知道这现成的宅院里面到底蕴含了多大的升值空间。
现如今看来,这年头精明之人也多了去了。
很多人虽然都看不到结局,但却是能看到这开局的时候有多疯狂。
这种生意既然开了头,那就必须掌控在手才行,如若不然,钱都要被人赚跑了。
其实,这里面的利润相当的大,尤其是刚开始的时候,利润简直大得惊人。
他以前之所以没想做,那就是因为他前世做过,他看到了最后的结果。
这会儿阴差阳错之下,他既然做了,那就要把这生意做成独门生意,不让别人做。
最起码,这钱在他手里会变成大明发展的动力,其他人赚了这钱那就不知道会拿去干什么了。
他琢磨了一路,很快便来到了北外城大致靠近中间位置的一处宅院之中。
这会儿这些宅院其实都已经建得差不多了,只是很多都还只是毛坯,内外还没有粉刷,有的地面都还没铺上红砖。
他来的这处宅院就不一样了,这里足有上百匠户在搞装修,外面那也布满了京营将士,闲杂人等根本就进不来。
至于为什么要搞这么大阵仗,那倒不是因为他要来,该来的人那早就来了。
他刚走进正屋大堂,卢象升、毕懋良、袁祐、魏忠贤等便纷纷迎上来躬身行礼问好。
这些人那是早就过来了,他们都在看着里面的装潢啧啧称奇呢。
大家都不明白,这么普通个宅院为什么要装饰的如同皇宫内院一般。
朱觉细细看了看,却是不由得微微点了点头。
这宅院装饰的的确不错,窗户那都是装了玻璃的,窗棱那都是金丝楠木的,大门小门那都是用上好的紫檀木做的,横梁上虽然没雕却是画了,地面那都是平整的汉白玉石板,墙上刷的都是皇宫专用的高档浆料,但凡有点不好看的地方那都挂了字画乃至绫罗绸缎。
他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问道:“国丈,今天能搞完吧”
这上百匠户可都是修缮皇宫的老师傅,装饰这么几间房子对他们来说就是轻轻松松。
袁祐连连点头道:“陛下,这都差不多了,下午肯定能搞完。”
朱觉想了想,又问道:“建斗,那其他的宅院呢,什么时候能完工。”
卢象升琢磨道:“其他的宅院也在收尾了,估计最多三天就能全部完工了。”
朱觉又问道:“师皋,地契呢,都准备好没”
毕懋良连连点头道:“地契都印好了,到时候填上户主姓名籍贯而后纳入《赋役黄册》就行了。”
那就赶紧卖,争取过小年之前卖完。
这东西就是卖的越快越疯狂,懂的都懂。
朱觉又看了看大堂里的布置,随即指着中间那张孤零零的书桌道:“这一个桌子卖太慢了,一天下来能卖个几百套就了不得了,那样太慢了。
师皋,你得尽量多排点售卖的书桌,除了进门这边保持畅通,其他三面都排满,用小点的书桌,最好能排上十二张,这样才卖得快。”
呃,那样是卖得快了,但也容易出事啊。
毕懋良闻言,小心道:“陛下,这一套就是两百两银子,一百套就是两万两啊,几百套那就是几万两甚至上十万两了,若是十二张桌子同时卖,那就是几十万两甚至上百万两了。
这么多的银子,这大堂里恐怕都摆不下了,就算摆得下也不安全啊,这年头几万两摆外面就有人惦记了,更何况是几十万两甚至上百万两。”
你开玩笑呢
谁还能在京师偷朕的银子甚至抢朕的银子
朱觉想了想,随即果断道:“建斗,你派几百将士把院子外面都围起来,顺带让买房子的人排好队一个个进来。
承恩,你派两队禁军将士在这收银子,卖一套出去就收两边卧房里去,你命人多准备点空箱子,将银子都一箱箱装好。
忠贤,你派两百锦衣卫护着十辆马车转运银子,这里的银子一旦上十万两就拉内库去。
你们可要对好账,不能有一两银子的出入,师皋那边卖出去多少就要有多少银子入内库。”
卢象升、王承恩、魏忠贤闻言,连忙拱手躬身应诺。
毕懋良那也连连点头道:“陛下英明,这下就没问题了。”
还有问题。
朱觉想了想,又细细交待道:“师皋,这院子的大门上你还得挂块大牌匾,就写“北外城宅院售卖处”,这样人家才知道地方。”
呃,光是卖宅院
毕懋良闻言,忍不住问道:“陛下,商铺我们不一起卖吗,很多人看中的其实是商铺,我们哪怕还没开建,他们也相信我们明年解封之前一定能建好,这个时候卖四百两一套一点问题都没有,这样我们回本也能快点啊。”
这个不用急。
朱觉微微摇头道:“师皋,你不知道,这还没建好就开卖最是害人,以后会有人利用这招空手套白狼,在地上画个框框就开卖,到时候钱一旦挪做他用了,吃亏的就是平民百姓了。”
还有这招!
不过,好像的确是这样。
若是现在就开卖,那商铺还没开建八百多万两可能就到手了,若是这八百多万两掉了,没用来盖商铺,那买商铺的就倒血霉了。
这先例的确不能开。
毕懋良闻言,连连点头道:“微臣明白了。”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又提点道:“师皋,你还得赶紧把告示写出来,将售卖的时间、地点、价格、要携带的凭证等都写清楚,而后让忠贤派锦衣卫把京城所有大街都贴到,今天下午就贴好,这样才能卖得快。”
您还嫌不够快啊
毕懋良闻言,小心提醒道:“陛下,我们哪怕不贴告示,想买的人也会陆陆续续过来啊,若是我们将告示贴得到处都是,那过来的人恐怕要把外面大街都挤满了。”
这个你就不懂了。
朱觉微微摇头道:“师皋,以后你就会明白了,卖这种东西那是人越多越好,卖得越快越好,这就跟物以稀为贵一个道理,明白了吗”
物以稀为贵
哦,明白了。
这么多人抢着买,几天就卖光了,那可不就说明了这东西物以稀为贵嘛。
毕懋良连连点头道:“陛下英明,微臣明白了。”
这生意门道可多了。
你不明白的也还有很多。
不过,这些都不是重点,赶紧卖才是重点。
朱觉微微点头道:“那行,你告示上就写,明日一早辰时准时开张售卖。”
腊月十八戊辰,上午巳时许,暖阳高挂之下京师的寒气貌似被驱散不少。
北外城那整整齐齐如同派兵布阵般的宅院之间依旧是人流如织。
此时,内城德胜门内忽然就涌出上百轻骑来,打马踱步往那即将建好的宅院区中奔去。
朱觉看着大街上那络绎不绝的人流,眼中不由得漏出一丝复杂之色。
他貌似是小看这年头人的智慧了。
原本他还以为这种从未出现过的新鲜事物不会有太多人看出里面的门道来,更不可能如他一般先知先觉,知道这现成的宅院里面到底蕴含了多大的升值空间。
现如今看来,这年头精明之人也多了去了。
很多人虽然都看不到结局,但却是能看到这开局的时候有多疯狂。
这种生意既然开了头,那就必须掌控在手才行,如若不然,钱都要被人赚跑了。
其实,这里面的利润相当的大,尤其是刚开始的时候,利润简直大得惊人。
他以前之所以没想做,那就是因为他前世做过,他看到了最后的结果。
这会儿阴差阳错之下,他既然做了,那就要把这生意做成独门生意,不让别人做。
最起码,这钱在他手里会变成大明发展的动力,其他人赚了这钱那就不知道会拿去干什么了。
他琢磨了一路,很快便来到了北外城大致靠近中间位置的一处宅院之中。
这会儿这些宅院其实都已经建得差不多了,只是很多都还只是毛坯,内外还没有粉刷,有的地面都还没铺上红砖。
他来的这处宅院就不一样了,这里足有上百匠户在搞装修,外面那也布满了京营将士,闲杂人等根本就进不来。
至于为什么要搞这么大阵仗,那倒不是因为他要来,该来的人那早就来了。
他刚走进正屋大堂,卢象升、毕懋良、袁祐、魏忠贤等便纷纷迎上来躬身行礼问好。
这些人那是早就过来了,他们都在看着里面的装潢啧啧称奇呢。
大家都不明白,这么普通个宅院为什么要装饰的如同皇宫内院一般。
朱觉细细看了看,却是不由得微微点了点头。
这宅院装饰的的确不错,窗户那都是装了玻璃的,窗棱那都是金丝楠木的,大门小门那都是用上好的紫檀木做的,横梁上虽然没雕却是画了,地面那都是平整的汉白玉石板,墙上刷的都是皇宫专用的高档浆料,但凡有点不好看的地方那都挂了字画乃至绫罗绸缎。
他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问道:“国丈,今天能搞完吧”
这上百匠户可都是修缮皇宫的老师傅,装饰这么几间房子对他们来说就是轻轻松松。
袁祐连连点头道:“陛下,这都差不多了,下午肯定能搞完。”
朱觉想了想,又问道:“建斗,那其他的宅院呢,什么时候能完工。”
卢象升琢磨道:“其他的宅院也在收尾了,估计最多三天就能全部完工了。”
朱觉又问道:“师皋,地契呢,都准备好没”
毕懋良连连点头道:“地契都印好了,到时候填上户主姓名籍贯而后纳入《赋役黄册》就行了。”
那就赶紧卖,争取过小年之前卖完。
这东西就是卖的越快越疯狂,懂的都懂。
朱觉又看了看大堂里的布置,随即指着中间那张孤零零的书桌道:“这一个桌子卖太慢了,一天下来能卖个几百套就了不得了,那样太慢了。
师皋,你得尽量多排点售卖的书桌,除了进门这边保持畅通,其他三面都排满,用小点的书桌,最好能排上十二张,这样才卖得快。”
呃,那样是卖得快了,但也容易出事啊。
毕懋良闻言,小心道:“陛下,这一套就是两百两银子,一百套就是两万两啊,几百套那就是几万两甚至上十万两了,若是十二张桌子同时卖,那就是几十万两甚至上百万两了。
这么多的银子,这大堂里恐怕都摆不下了,就算摆得下也不安全啊,这年头几万两摆外面就有人惦记了,更何况是几十万两甚至上百万两。”
你开玩笑呢
谁还能在京师偷朕的银子甚至抢朕的银子
朱觉想了想,随即果断道:“建斗,你派几百将士把院子外面都围起来,顺带让买房子的人排好队一个个进来。
承恩,你派两队禁军将士在这收银子,卖一套出去就收两边卧房里去,你命人多准备点空箱子,将银子都一箱箱装好。
忠贤,你派两百锦衣卫护着十辆马车转运银子,这里的银子一旦上十万两就拉内库去。
你们可要对好账,不能有一两银子的出入,师皋那边卖出去多少就要有多少银子入内库。”
卢象升、王承恩、魏忠贤闻言,连忙拱手躬身应诺。
毕懋良那也连连点头道:“陛下英明,这下就没问题了。”
还有问题。
朱觉想了想,又细细交待道:“师皋,这院子的大门上你还得挂块大牌匾,就写“北外城宅院售卖处”,这样人家才知道地方。”
呃,光是卖宅院
毕懋良闻言,忍不住问道:“陛下,商铺我们不一起卖吗,很多人看中的其实是商铺,我们哪怕还没开建,他们也相信我们明年解封之前一定能建好,这个时候卖四百两一套一点问题都没有,这样我们回本也能快点啊。”
这个不用急。
朱觉微微摇头道:“师皋,你不知道,这还没建好就开卖最是害人,以后会有人利用这招空手套白狼,在地上画个框框就开卖,到时候钱一旦挪做他用了,吃亏的就是平民百姓了。”
还有这招!
不过,好像的确是这样。
若是现在就开卖,那商铺还没开建八百多万两可能就到手了,若是这八百多万两掉了,没用来盖商铺,那买商铺的就倒血霉了。
这先例的确不能开。
毕懋良闻言,连连点头道:“微臣明白了。”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又提点道:“师皋,你还得赶紧把告示写出来,将售卖的时间、地点、价格、要携带的凭证等都写清楚,而后让忠贤派锦衣卫把京城所有大街都贴到,今天下午就贴好,这样才能卖得快。”
您还嫌不够快啊
毕懋良闻言,小心提醒道:“陛下,我们哪怕不贴告示,想买的人也会陆陆续续过来啊,若是我们将告示贴得到处都是,那过来的人恐怕要把外面大街都挤满了。”
这个你就不懂了。
朱觉微微摇头道:“师皋,以后你就会明白了,卖这种东西那是人越多越好,卖得越快越好,这就跟物以稀为贵一个道理,明白了吗”
物以稀为贵
哦,明白了。
这么多人抢着买,几天就卖光了,那可不就说明了这东西物以稀为贵嘛。
毕懋良连连点头道:“陛下英明,微臣明白了。”
这生意门道可多了。
你不明白的也还有很多。
不过,这些都不是重点,赶紧卖才是重点。
朱觉微微点头道:“那行,你告示上就写,明日一早辰时准时开张售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