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天师造反星火燎原(下)
小天师张云突然揭竿而起,自号汉中王,并吹嘘自己麾下足有五十万大军!
这一下,整个大明都炸锅了。
反贼发展到五十万,历朝历代那都是比较罕见的,除非这个朝代要灭亡了,反贼才能壮大到这个程度。
其实,大明朝这种情况并非罕见。
历史上李自成和张献忠都曾达到甚至超过这个规模,李自成最为强盛之时就号称自己手下足有人马上百万。
至于大明朝为什么会出现如此规模的反贼,主要原因可以说就是小冰河天灾。
历史上能持续几十年的天灾那也很罕见,西北连续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大旱那更是罕见。
若不是西北爆发如此罕见的天灾,哪怕贪官污吏做得再过分,大多数平民百姓还都不至于饿死又或冻死。
平民百姓并非喜欢造反,正常情况下,绝大部分平民百姓那都是因为活不下去了才选择造反的。
这次可怕的小冰河天灾让整个西北乃至中原的平民百姓那都活不下去了,造反的人自然也就多了。
现如今西北的平民百姓那是真活不下去了,特别是冰天雪地的时候,哪怕扛得住饿,那也扛不住冻啊。
这个时候也是各路反王扩充人马的最好时机。
他们只要吹嘘跟着他们混,保证不挨冻也不挨饿,那变有大把活不下去的灾民跟着他们混。
特别今年,还出了个异类。
汉中王张云这家伙还不是在吹,但凡能赶到汉中的灾民那真管饱,且还有厚衣裳穿,有保暖的山洞住,甚至,赶往汉中的路上那都给管饱。
再加上,汉中本就没西北那么冷,西北冰天雪地的时候汉中那才结点薄冰呢。
这种情况下,西北的灾民那自然是疯狂的往汉中涌。
其他反王一看这情况,那更坐不住了。
这家伙,若是让汉中王把剩下的灾民都抢了去,他们还有什么混头
到时候人家一个人的人马比他们几十家加起来还多啊!
高迎祥和张献忠那更是急坏了,他们都开始不管不顾,疯狂征召人马了。
其他反贼见状,那也是直接开抢了,再不抢,人马那就要被抢光了啊。
于是乎,整个西北乃至中原到处都是疯狂征召人马的反王,那些活不下去的灾民也纷纷投入各路反王麾下。
反贼的数量那是翻了倍的在膨胀,就如同一团团星火慢慢引燃四周的干草一般,大有燎原之势。
西北和中原个地方州府和各路总督巡抚见状,那都连忙八百里加急奏报京师。
他们都怕反贼膨胀到极致之后一下就把他们给吞了啊。
朱觉却貌似一点都不怕。
西北和中原的八百里加急奏折他都如同没看见一般,一点反应没有!
不过,这回他并非真的放任不管了,反贼的事他都交给潘国忠和潘云腾兄弟了。
这两兄弟那也没有辜负他的厚望,至少,这开局挺不错,潘云腾可是一把就征召了五十万人马。
后续随着灾民往汉中府蜂拥,潘云腾手底下人马上百万都有可能。
如此多的人马,又不缺粮草,除非潘云腾是个不懂一点兵法的愣头青,如若不然,高迎祥和张献忠那肯定不是其对手。
潘云腾是不懂一点兵法的愣头青吗
这小子可是比武举殿试榜眼还厉害的武状元之才,不但精通兵法,武功还相当高强,他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他忙着呢,反贼的事他真没时间去管,是故,他准备等这两兄弟搞差不多再说。
这会儿他着实有点忙。
皆因他准备明年一年时间就把整个京师开发完。
这可不是一句话的事情,他得不断去查看进度,而后根据实际进度来安排后面的开发规划,他还得跟相关人员商议具体怎么开发,建些什么厂房,又建多少等等,这样才能保证不出一点问题。
造船厂的事那就是个教训,他就是没做好规划急匆匆上马,结果,船坞水道是完工了,原材料却跟不上了,时间也来不及了,他也只能白白浪费一个多月时间了。
这一次他自然不会再匆匆忙忙的上马了,今年他就要把规划全做好。
时间匆匆而逝,转眼便已是腊月。
朱觉那依旧是冒着严寒,不辞辛劳,天天往外城跑。
这天上午巳时许,暖阳才有那么一丝热度,他又带着王承恩和方正化等打马直奔北外城而来。
原本他每次来北外城那基本都是去查看宅院和商铺的进度,这一次,他却是出了德胜门便往右一拐,带着一行人直接打马来到北城的西南角。
皆因这里的锅炉房都建好了,供暖锅炉也装好了,供暖管道那都开始往外铺设了。
他们一行距离北外城西南角还有两三里远呢,抬头便能看到一个高耸的锅炉房。
这家伙,锅炉房那高度比北城的内城墙高了一倍都不止,看上去那就如同城墙旁竖起了一个硕大的箭塔一般,锅炉房上面还真修了平台和箭跺,且还有上去的阶梯。
他倒不是来看锅炉房外观的,他主要是来看供暖管道铺设情况的。
此时,宋应星貌似还在锅炉房里面忙活,他也没命人去把人家叫出来,这种架子他向来不摆。
他直接就翻身下了马,随即带着一行人进入锅炉房中。
这会儿供暖锅炉都烧起来了,里面那是热气腾腾,如同盛夏一般,匠户们那都穿着单衣在干活呢,宋应星穿的那也是夏天的官袍。
众人貌似都在挥汗如雨的忙活,他也没去打扰人家。
他也就大致扫了扫左右,随即便抬头细看起装好的供暖锅炉来。
这锅炉是真的壮观,光是其本身的高度那就有两丈多,两丈多那就是七八米啊,再加上铸钢底座那都快三层楼高了,锅炉的上面那还如同长出了头发一般接出两大把大腿粗的管道来,转着直角往下直插
锅炉房里之所以这么热,那就是因为往下的管道也就用铁板和螺丝稍微封了一下,并未垫橡胶密封垫,那结合处都在疯狂往外喷蒸汽。
这大概是为了试蒸汽压力。
若是蒸汽根本就不往外喷,那肯定输送不了多远。
他再走到地沟跟前一看,好家伙,里面铺设蒸汽管道的匠户几乎浑身都湿透了,也不知是汗水浸湿的还是蒸汽给打湿的,那衣服上更是到处都是泥渍,脏得一塌糊涂。
不过,这些匠户倒是挺卖力的,那一排排的铸钢管道都被他们用钢材架得整整齐齐,看上去就舒服。
他正盯着里面成排的铸钢管道看呢,宋应星已然疾步凑上来,拱手躬身道:“微臣参见陛下。”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随即指着那些如同泥人般的匠户道:“长庚,他们这等下怎么回去啊”
这么脏,且衣服都湿透了,那肯定不能直接套上袄就回家啊。
宋应星连忙解释道:“陛下,没事的,反正这里面热得很,弄热水洗澡也方便,到时候干完活他们只需提桶冷水放锅炉旁坐那里休息一阵水就热了,到时候用热水一冲洗,再换身干净衣服就能套上袄回家了。”
哦,原来还带了换洗的衣服啊。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随即又问道:“你这两套给宅院用的暖气管道什么时候能铺设好”
宋应星琢磨道:“陛下,这里差不多已经完工了,锅炉也试好了,到时候关了火,把这些主管道都对接上就完事了。
至于通往那些宅院的官道,地沟微臣已经命人在挖了,这几天也就挖好了,到时候把蒸汽管道拉过去铺设好,对接上也就十天半个月左右的时间。
微臣估摸着,腊月二十之前应该能完工,这边的平民百姓和买了宅院的应该能搬进去过个温暖舒适的小年。”
嗯,不错,进度挺快。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随即又忍不住抬头看向外面的冰天雪地。
这会儿西北灾民怕是冻得都受不了了,要不然也不会如同星火燎原般纷纷加入反贼队伍了。
不过,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供暖锅炉他们都能批量生产了,相信用不了几年灾民也能在寒冬里体会温暖舒适的感觉了。
朕的子民,你们一定要扛住啊,就这几年了。
小天师张云突然揭竿而起,自号汉中王,并吹嘘自己麾下足有五十万大军!
这一下,整个大明都炸锅了。
反贼发展到五十万,历朝历代那都是比较罕见的,除非这个朝代要灭亡了,反贼才能壮大到这个程度。
其实,大明朝这种情况并非罕见。
历史上李自成和张献忠都曾达到甚至超过这个规模,李自成最为强盛之时就号称自己手下足有人马上百万。
至于大明朝为什么会出现如此规模的反贼,主要原因可以说就是小冰河天灾。
历史上能持续几十年的天灾那也很罕见,西北连续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大旱那更是罕见。
若不是西北爆发如此罕见的天灾,哪怕贪官污吏做得再过分,大多数平民百姓还都不至于饿死又或冻死。
平民百姓并非喜欢造反,正常情况下,绝大部分平民百姓那都是因为活不下去了才选择造反的。
这次可怕的小冰河天灾让整个西北乃至中原的平民百姓那都活不下去了,造反的人自然也就多了。
现如今西北的平民百姓那是真活不下去了,特别是冰天雪地的时候,哪怕扛得住饿,那也扛不住冻啊。
这个时候也是各路反王扩充人马的最好时机。
他们只要吹嘘跟着他们混,保证不挨冻也不挨饿,那变有大把活不下去的灾民跟着他们混。
特别今年,还出了个异类。
汉中王张云这家伙还不是在吹,但凡能赶到汉中的灾民那真管饱,且还有厚衣裳穿,有保暖的山洞住,甚至,赶往汉中的路上那都给管饱。
再加上,汉中本就没西北那么冷,西北冰天雪地的时候汉中那才结点薄冰呢。
这种情况下,西北的灾民那自然是疯狂的往汉中涌。
其他反王一看这情况,那更坐不住了。
这家伙,若是让汉中王把剩下的灾民都抢了去,他们还有什么混头
到时候人家一个人的人马比他们几十家加起来还多啊!
高迎祥和张献忠那更是急坏了,他们都开始不管不顾,疯狂征召人马了。
其他反贼见状,那也是直接开抢了,再不抢,人马那就要被抢光了啊。
于是乎,整个西北乃至中原到处都是疯狂征召人马的反王,那些活不下去的灾民也纷纷投入各路反王麾下。
反贼的数量那是翻了倍的在膨胀,就如同一团团星火慢慢引燃四周的干草一般,大有燎原之势。
西北和中原个地方州府和各路总督巡抚见状,那都连忙八百里加急奏报京师。
他们都怕反贼膨胀到极致之后一下就把他们给吞了啊。
朱觉却貌似一点都不怕。
西北和中原的八百里加急奏折他都如同没看见一般,一点反应没有!
不过,这回他并非真的放任不管了,反贼的事他都交给潘国忠和潘云腾兄弟了。
这两兄弟那也没有辜负他的厚望,至少,这开局挺不错,潘云腾可是一把就征召了五十万人马。
后续随着灾民往汉中府蜂拥,潘云腾手底下人马上百万都有可能。
如此多的人马,又不缺粮草,除非潘云腾是个不懂一点兵法的愣头青,如若不然,高迎祥和张献忠那肯定不是其对手。
潘云腾是不懂一点兵法的愣头青吗
这小子可是比武举殿试榜眼还厉害的武状元之才,不但精通兵法,武功还相当高强,他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他忙着呢,反贼的事他真没时间去管,是故,他准备等这两兄弟搞差不多再说。
这会儿他着实有点忙。
皆因他准备明年一年时间就把整个京师开发完。
这可不是一句话的事情,他得不断去查看进度,而后根据实际进度来安排后面的开发规划,他还得跟相关人员商议具体怎么开发,建些什么厂房,又建多少等等,这样才能保证不出一点问题。
造船厂的事那就是个教训,他就是没做好规划急匆匆上马,结果,船坞水道是完工了,原材料却跟不上了,时间也来不及了,他也只能白白浪费一个多月时间了。
这一次他自然不会再匆匆忙忙的上马了,今年他就要把规划全做好。
时间匆匆而逝,转眼便已是腊月。
朱觉那依旧是冒着严寒,不辞辛劳,天天往外城跑。
这天上午巳时许,暖阳才有那么一丝热度,他又带着王承恩和方正化等打马直奔北外城而来。
原本他每次来北外城那基本都是去查看宅院和商铺的进度,这一次,他却是出了德胜门便往右一拐,带着一行人直接打马来到北城的西南角。
皆因这里的锅炉房都建好了,供暖锅炉也装好了,供暖管道那都开始往外铺设了。
他们一行距离北外城西南角还有两三里远呢,抬头便能看到一个高耸的锅炉房。
这家伙,锅炉房那高度比北城的内城墙高了一倍都不止,看上去那就如同城墙旁竖起了一个硕大的箭塔一般,锅炉房上面还真修了平台和箭跺,且还有上去的阶梯。
他倒不是来看锅炉房外观的,他主要是来看供暖管道铺设情况的。
此时,宋应星貌似还在锅炉房里面忙活,他也没命人去把人家叫出来,这种架子他向来不摆。
他直接就翻身下了马,随即带着一行人进入锅炉房中。
这会儿供暖锅炉都烧起来了,里面那是热气腾腾,如同盛夏一般,匠户们那都穿着单衣在干活呢,宋应星穿的那也是夏天的官袍。
众人貌似都在挥汗如雨的忙活,他也没去打扰人家。
他也就大致扫了扫左右,随即便抬头细看起装好的供暖锅炉来。
这锅炉是真的壮观,光是其本身的高度那就有两丈多,两丈多那就是七八米啊,再加上铸钢底座那都快三层楼高了,锅炉的上面那还如同长出了头发一般接出两大把大腿粗的管道来,转着直角往下直插
锅炉房里之所以这么热,那就是因为往下的管道也就用铁板和螺丝稍微封了一下,并未垫橡胶密封垫,那结合处都在疯狂往外喷蒸汽。
这大概是为了试蒸汽压力。
若是蒸汽根本就不往外喷,那肯定输送不了多远。
他再走到地沟跟前一看,好家伙,里面铺设蒸汽管道的匠户几乎浑身都湿透了,也不知是汗水浸湿的还是蒸汽给打湿的,那衣服上更是到处都是泥渍,脏得一塌糊涂。
不过,这些匠户倒是挺卖力的,那一排排的铸钢管道都被他们用钢材架得整整齐齐,看上去就舒服。
他正盯着里面成排的铸钢管道看呢,宋应星已然疾步凑上来,拱手躬身道:“微臣参见陛下。”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随即指着那些如同泥人般的匠户道:“长庚,他们这等下怎么回去啊”
这么脏,且衣服都湿透了,那肯定不能直接套上袄就回家啊。
宋应星连忙解释道:“陛下,没事的,反正这里面热得很,弄热水洗澡也方便,到时候干完活他们只需提桶冷水放锅炉旁坐那里休息一阵水就热了,到时候用热水一冲洗,再换身干净衣服就能套上袄回家了。”
哦,原来还带了换洗的衣服啊。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随即又问道:“你这两套给宅院用的暖气管道什么时候能铺设好”
宋应星琢磨道:“陛下,这里差不多已经完工了,锅炉也试好了,到时候关了火,把这些主管道都对接上就完事了。
至于通往那些宅院的官道,地沟微臣已经命人在挖了,这几天也就挖好了,到时候把蒸汽管道拉过去铺设好,对接上也就十天半个月左右的时间。
微臣估摸着,腊月二十之前应该能完工,这边的平民百姓和买了宅院的应该能搬进去过个温暖舒适的小年。”
嗯,不错,进度挺快。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随即又忍不住抬头看向外面的冰天雪地。
这会儿西北灾民怕是冻得都受不了了,要不然也不会如同星火燎原般纷纷加入反贼队伍了。
不过,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供暖锅炉他们都能批量生产了,相信用不了几年灾民也能在寒冬里体会温暖舒适的感觉了。
朕的子民,你们一定要扛住啊,就这几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