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神龟吐纳法-《万千功法录》

  修行总诀

  (经坛玉章,秘授玄文)

  开经偈:

  混元未剖炁先存,神龟负图启道门。

  吐纳玄机通造化,龟蛇相缠法自真。

  周天火符循卦象,龟息绵绵证长生。

  一点性光照太虚,万般尘劳尽归真。

  此身便是玄元鼎,吐故纳新得常存。

  总诀正文:

  夫太极者,阴阳之母,动静之根。神龟者,先天真一之炁所凝,负洛书而现河图,藏甲子而镇玄冥,其性至静,其动至微,其寿无疆。效神龟之吐纳,乃盗天地之玄机,炼己身之纯阳,合宇宙之呼吸,返先天之妙境。本修行总诀,统摄二十四篇神龟吐纳秘法,导引纯阳之气,游走八脉,灌溉三田,返本还元,臻至圣真。

  第一节:释名溯源·龟息本真

  “龟息”者,非窒息断脉之妄作,乃效神龟伏藏北海,呼吸于踵,绵绵若存,用之不尽之真息也。神龟吐纳,其神在“与天地同其橐龠”。橐龠者,风箱也,虚而不屈,动而愈出。人身亦具此先天风箱,在肺腑之间,心神驭之,真息鼓之,坎离交媾则风生水起,周天循环无碍。龟蛇盘结,玄武真形,喻任督二脉如灵龟之首尾相顾,玄蛇之缠绕盘旋,一静一动,一刚一柔,一呼一吸,尽在神龟俯仰吞吐之间。

  第二节:法本乾坤·呼吸枢纽

  一吸一呼,暗合乾坤开辟之枢机。吸则阖辟坤阴,摄地魄之精华,百川归海,炁沉丹田(下黄庭,脐下一寸三分真炁之海),如神龟伏波,收摄万顷;呼则开启乾阳,散天魂之光明,紫气东升,炁透三关(尾闾、夹脊、玉枕),如神龟昂首,吐纳烟霞。此乃人身小天地与宇宙大天地炁机交融之真法门,绵绵若存之间,天地之元炁沛然入体。

  第三节:神驭炁行·河洛枢机

  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神龟背负之纹路,乃宇宙炁机流行之先天密码,暗合人身奇经八脉、十二正经。吐纳之法,当以心神为君,真意为帅,导引先天真息(胎息)循经导脉,如洛书九宫之数,井然有序,周流不息。呼气意念如火,循督脉(漕溪)自尾闾(长强穴始)向上,穿三关,渡鹊桥,入泥丸(上丹田,百会深处元神之府);吸气意念似水,引甘露自天心(泥丸)而降,循任脉(华池)过重楼(咽喉十二重楼),入绛宫(中丹田,膻中处神气之府),复归气海(下丹田)。此即小周天玉液还丹之基,龟息搬运之秘。吐纳之间,心神寂照,观想身如神龟,龟壳乃督脉阳刚之象,龟腹乃任脉阴柔之象,神意动处,真炁自行。

  第四节:内炼三宝·水火既济

  精、炁、神,人身三宝。神龟吐纳,乃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炼神还虚之梯航。真息调和,肾水(坎中真阳)上升,心火(离中真阴)下降,水火交融于黄庭(中下丹田之间),龙虎(元神、元精)相蟠,龟蛇(任督)缠绕,金木(情性与本性)交并,真阴真阳相媾,于脐轮(真炁发生处)结成“龟息丹苗”,此圣胎之始萌也。吐纳之深微,即丹道之妙用,借后天呼吸引动先天真息(胎息),心息相依,则真种自生。

  第五节:符契节候·周行卦象

  天道运行,四时八节,卦炁流转。神龟通灵,与天合德。二十四篇吐纳秘法,暗合二十四节气之升降消息,阴阳之转换消长,十二时辰之炁机流转。修炼者当因时制宜,择地清静(山林最佳,清室亦可),调身端坐(或自然盘、或单盘、或垂坐,以脊柱中正、全身放松为要),松静自然,万缘放下,心如神龟伏定北海深渊,不起波澜。握固(拇指掐无名指根,余四指合拢)或结定印(两手相叠,掌心向上,男左手在上,女相反,置脐下),舌抵上腭(搭鹊桥),微闭目,神光内照。呼吸法则以“深、长、细、匀、绵、柔”为宗,初始自然呼吸,渐入真息之境,似有似无,若亡若存。胎息发动,真息绵绵,才是功夫真消息。

  第六节:持戒净心·法验功成

  凡修习此无上吐纳妙法,首重心性澄澈。《清静经》云:“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须严持戒律,心无妄念,口无恶言,身无邪行。远离荤腥辛辣(初习可渐减),恬淡寡欲,慈悲济物。杂念纷呈之际,勿强制,勿随转,以神龟伏藏之定力默念“唵”(ong)字真言(古传龟息秘音)或“清静”二字,或观想龟甲上洛书光点流转,引心神归于寂定。功中若见诸般景象(光色幻象等),不喜不怖,不迎不拒,一心返照“龟息丹元”之处(下丹田深处之生机)。功后周身温暖,津液甘泉(称“神水”或“龟津”),此真炁生发之验;经络畅通,宿疾渐消,精神健旺,此性命双修之功;至若龟息真境现前,外呼吸几绝,内炁循环不息,遍体通明,乃登堂入室之征。持之以恒,则鹤发童颜,神凝气住,打破虚空,成就龟息丹道,逍遥自在,寿比神龟可期也!

  第七节:总摄归真·无字灵章

  此《太极神龟吐纳法》总诀,乃无上心法秘钥。二十四篇分演细行,务在精诚专一,体悟躬行。大道至简,至要在“息”字。息调则心净,心净则神凝,神凝则炁返,炁返则丹结。效神龟之绵绵,忘岁月之流逝,融一己于大化,复归于婴儿之纯真,方不负神龟负图,泄露天机之至恩。

  (总诀毕)

  二十四篇吐纳秘法

  (纯经正文)

  卷一:筑基导引(十二辰篇)

  第一篇:子时篇·凝神气海固命元(复卦炁生)

  (子夜二三更,阴极阳生)

  神龟蛰北海,子时星斗悬。万籁寂已杳,先天一阳萌。

  闭目垂帘坐,神归下黄庭。意注气海穴(脐下三指真炁海),温暖若春田。

  鼻吸缓而深,似引天河倾。下注会阴窍(海底轮,前后阴间),微微提谷道(似忍便状助气升)。

  息息沉丹府,如龟息水渊。绵绵若存续,真阳渐渐明。

  (河图注:子时北一水,当固守坎宫肾水,以候阳生。)

  (任督注:气起气海,微下注会阴后,顺督脉向上轻轻导引至命门,如龟尾轻摇。)

  第二篇:丑时篇·疏浚带脉转坤轮(临卦地泽)

  (鸡鸣至平旦,阴土当令)

  丑时星月沉,坤土转轮深。龟息调带脉,横束腰脐循。

  掌心抚神阙(肚脐),热透入肌筋。右转三九阳(三九为虚数,以身体舒适为度),左回四六阴。

  鼻吸清气入,绕脐环腰行。意注脐带轮,气荡浊瘀清。

  如龟泳碧渊,灵动腹中春。吐纳贵圆转,柔肠百节温。

  (洛书注:丑应东北艮土,带脉属土,环腹一周,当此调之使顺。)

  (带脉注:此脉环腰一周,主约束诸脉。意念气息随掌根按摩绕腰脐运转。)

  第三篇:寅时篇·东迎紫气醒泥丸(泰卦三阳)

  (平旦旭日升,少阳初动)

  寅时迎初曦,东海沐紫气。正襟面朝东,万窍皆开启。

  深吸清气足,意循督脉提。自尾闾(尾骨尖)上冲,过命门,透夹脊。

  上玉枕,贯顶窍,注天池(泥丸宫)。双目微开阖,神光耀太虚。

  徐徐呼浊气,润下归丹基。如龟昂首颈,承露光明披。

  吐纳贵清爽,醒脑开神机。

  (卦炁注:寅属东方震木,主生发,督脉总督诸阳,此时升阳最利。)

  (督脉注:吸气意念沿脊柱中轴督脉直上,呼气意念沿任脉降下。)

  第四篇:卯时篇·醒脾和胃运地坤(大壮雷行)

  (日出东方明,阴消阳长)

  卯时太阳升,光耀照昆仑。神龟饮朝露,醒脾润中宫(脾胃)。

  舌抵生金津(口水),吞咽入黄庭(中下丹田间)。腹内转太极,左右各七巡。

  左揉助肝升(木气),右旋利胃通(土气)。鼻息匀且长,地轮(脾胃)生和风。

  如龟啮柔草,滋土百骸丰。吐纳重坤顺,气血自然充。

  (卦象注:卯月阴土向阳明之阳土过渡,属脾胃当旺,吐纳调中以应。)

  (经脉注:意念注于中脘、天枢诸穴,导引脾胃之气随揉腹运转。)

  第五篇:辰时篇·养心除烦通离宫(夬卦阳盛)

  (早食之际,太阳炽明)

  辰时曜如金,离宫(心)火德临。神龟伏心涛,静定息炎蒸。

  双掌护膻中(心窝),微灼透内阴。心息相依偎,化烦恼为霖。

  鼻吸清和炁,灌心府(中丹田)涤尘。徐徐呼长息,排出躁热氛。

  如龟晒朝阳,暖而不伤身。吐纳定离位,君火自安平。

  (卦炁注:辰属东南巽风,心属离火,风助火长亦能燎原,故当养而制。)

  (心经注:意念沿手少阴心经循行,自极泉至小指尖少冲穴,导心火下降。)

  第六篇:巳时篇·理肺宽胸贯魄门(乾卦纯阳)

  (日昳将近,阳气正盛)

  巳时天如炉,肺金(属金)主令殊。神龟鼓风囊(肺),吐纳任卷舒。

  扩胸展臂膀,背挺脊柱舒。吸气极天际,仿佛抱金乌(太阳)。

  呼气缓绵绵,肺叶渐如虚。气贯魄门(魄户穴在肺俞旁)注,大肠(肺之表)浊滞疏。

  如龟舒颈项,清肃万里途。吐纳贵通畅,胸膺病浊除。

  (卦炁注:巳时纯阳乾卦当令,肺为华盖,喜清肃,当畅其宣降。)

  (肺经注:意念沿手太阴肺经从胸走手,导引清气贯注魄户、大肠经。)

  卷二:调和阴阳(六气篇)

  第七篇:午时篇·止观心田炼真阴(姤卦一阴)

  (日中当顶,阳极阴生)

  午时阳炎极,光灿耀九宸。神龟伏灵府,息心观照真。

  端坐息百虑,一念返寂根。真阳鼎内旺,真阴海底沉。

  吸微微若息,似引泉自涌。呼缓缓而送,气归坤舆隐(脐下深处)。

  温养命门火,坎水(肾精)自氤氲。如龟沉渊底,守一养玄根。

  (卦炁注:午属离火,阳极生阴,当“退阴符”,温养坎中真阳。)

  (水火注:神意寂照坎宫(下丹田稍后),使心火降,肾水温。)

  第八篇:未时篇·健脾化湿调坤元(遁卦阴长)

  (日昳西偏,长夏未时)

  未时暑气蒸,坤土(脾)湿浊升。神龟镇中土,吐纳运枢衡。

  掌心揉肚腹,团团顺逆均(各七次)。神注天枢穴(脐旁),气机运不停。

  鼻息缓深长,如碾转石磨心。腹内鸣声响,浊瘀化水津。

  呼浊下涌泉,排地气(脚心透浊)。如龟晒龟背,除湿一身轻。

  (节气注:未属土,主湿,脾恶湿。吐纳按摩活化胃肠系。)

  (脾经注:意念注足太阴脾经,自隐白上冲门,升脾阳化湿浊。)

  第九篇:申时篇·壮肾通髓走坎宫(否卦阴阳隔)

  (晡时日西倾,金气下沉)

  申时金水旺,玄武(肾)主收藏。神龟探海藏,通髓注膀胱。

  吸气自鼻入,寒泉(坎水)注肾堂。微提谷道缩,暖意透督阳。

  至命门(肾间),贯髓海,循腿外廉(膀胱经)降。呼气直抵足,驱寒走坎乡。

  如龟行暗夜,坎道通真阳。

  (卦象注:申属西南坤金向兑金过渡,主肃降,当补肾气通髓海。)

  (肾经注:吸气意念导气贯注肾俞命门,走腿后膀胱经下涌泉。)

  第十篇:酉时篇·纳气归元锁玄关(观卦阴盛)

  (日入月升,敛气归根)

  酉时落日圆,万炁将入渊。神龟返灵窟,纳气固元关。

  盘膝返听息,神注关元田(脐下三寸)。气息极深微,若有似无间。

  神守黄庭府(下丹田),恍惚抱真铅(元精)。呼不令尽,留一分温绵。

  吸不觉入,气归根蒂安。如龟缩头颈,真息归本源。

  (卦炁注:酉属西方兑金,主收敛肃杀,吐纳贵收敛归根,养精蓄锐。)

  (三田注:神意内守于下丹田,似守非守,如封炉炼丹。)

  第十一篇:戌时篇·交通心肾水火融(剥卦阳微)

  (入夜昏黄,心肾相交)

  戌时暮色昏,心肾始相亲。神龟托水火,坎离本同根。

  神归膻中府(中丹田),微微一点灵。吸引肾中水,上济心宫莹。

  呼导心头焰,温润下焦冰。周流任督内,化作一团春。

  如龟衔日月,照彻混沌身。吐纳贵和缓,水火炼真形。

  (卦象注:戌时属西北乾金,金生水以济火,吐纳使坎离既济。)

  (任督小周天注:意念微导气自下丹田上升入心,复下降归肾。自然运行最佳。)

  第十二篇:亥时篇·温养圣胎守灵窟(坤卦纯阴)

  (夜深入定,纯阴涵阳)

  亥时定中天,星汉静无言。神龟蛰深渊,浑沦抱太玄。

  息调如游丝,脉息渐潜渊。神照虚空境(非顽空,乃元神寂照),一念守胎元。

  不思善与恶,不辨地与天。恍兮身如寄,惚兮气自全。

  如龟沉海底,万化自绵绵。待得纯阳动,破壳见新天。

  (终极注:亥时坤卦,静极返空,温养无形圣胎,契合大道生养。)

  卷三:应合节气(十二气篇)

  第十三篇:冬至篇·一阳来复萌丹根(复卦主气)

  (冬至子半,生发之始)

  冬至阴极深,地底雷微鸣。神龟探阳穴,吐纳启玄扃。

  意注关元海(丹田),温热渐滋生。鼻引北风寒,化为暖龙吟。

  微微谷道提(内缩谷道助阳升),轻循三关行。达巅顶百会,呼降复沉凝。

  如此七返转,真阳动天根。如龟感暖日,龟甲气腾腾。

  (六气注:冬至“一阳生”,吐纳助此微阳顺利升发,如龟探头。)

  (炁穴注:意念专注下丹田一点温热,引阳气循督脉上升。)

  第十四篇:小寒篇·温煦命门炼元精(临卦坚冰)

  (寒冰刺骨,养藏真火)

  小寒冻地坚,神龟守真铅(肾精)。凝神两肾间,命门暖意传。

  双掌搓炽热,叠按命门关(脊柱下二腰椎旁)。吸气透骨髓,驱寒入丹田。

  呼气缓缓沉,巩固炉内焰。七息守根本,精化炁绵绵。

  如龟负坚冰,真火炼汞铅。

  (养生注:寒邪入骨,此吐纳以命门真火温煦全身,防寒痹。)

  (命门注:命门为先天元气之根,此篇集中火力温通。)

  第十五篇:大寒篇·滋肾柔肝养太和(坤卦含春)

  (大寒后,生机潜伏)

  大寒天地闭,草木暗抽丝。神龟潜九渊,润木将生奇。

  掌心贴后腰,肾俞(命门旁)温煦之。吸摄东方木(肝胆气),柔和导归脐。

  双肋自舒展,如龟展肢颐。呼吸深柔缓,肝胆气调怡。

  呼下滋肾水,涵养未生枝。水木滋太和,春意腹中滋。

  (肝木注:冬藏之末蕴春机,吐纳柔肝滋肾,为立春蓄势。)

  (肝肾注:意念兼注肝肾区域,使水火既济,水木相生。)

  第十六篇:立春篇·疏肝理气应东风(泰卦三阳开)

  (春气升发,肝木当令)

  立春东风和,万类生机勃。神龟昂青首,伸爪通木络。

  展臂如舒柳,扩胸纳青阳。长吸足少阳(胆经生发气),呼泄肝郁浊。

  掌推胁肋走(期门、章门穴),导气化木郁。深吸入巽风(胆),呼扫尽沉疴。

  如龟游春溪,清畅乐悠悠。吐纳畅肝脉,周身气冲和。

  (养生注:春属木,主肝。吐纳着重疏导胆经(体侧)、肝经(腿内侧)。)

  (胆经注:意念沿身体两侧少阳胆经路线导引气息升降。)

  第十七篇:雨水篇·润肺醒脾祛湿蒙(解卦雷雨作)

  (春雨润物,湿气始生)

  雨水润无声,地湿气氤氲。神龟运脾土,肺金(鼻)吐纳清。

  腹内转摩轮,运中化湿蒸。鼻吸甘霖意,灌溉肺金庭。

  呼出肺叶浊,化为白雾腾。胸廓开合际,土金(脾肺)生和风。

  如龟行雨泽,身爽浊气空。吐纳祛滞塞,耳目亦聪明。

  (节气注:湿气易困脾肺,吐纳按摩内壮肺脾之气。)

  (脾肺注:意念兼注肺俞(背上)、中脘(肚腹)诸穴。)

  第十八篇:惊蛰篇·震蛰醒蛰化龙潜(大壮龙蛇起)

  (雷醒万物,内气勃发)

  惊蛰雷发声,伏虫化龙行。神龟昂首啸,吐纳荡雷霆。

  丹田蓄势满,微微震脊根。气自会阴发,冲关破玉枕。

  达顶(百会)雷火动,返流归玄根。吸气蓄刚猛,呼气似雷鸣(默然内震)。

  周身骨节透,百脉俱畅清。如龟受雷击,蜕壳转新生。

  (气机注:惊蛰气机盛大,吐纳可顺势引导内气强力冲关,但须根基牢固。)

  (冲击注:此法须气足神凝者适度用之,震醒全身经络。)

  卷四:应合节气(十二气篇续)

  第十九篇:春分篇·调衡阴阳定刚柔(水火既济)

  (昼夜均分,阴阳平衡)

  春分判浑天,阴阳半悬权。神龟守中正,吐纳调匀绵。

  左右平伸手,如衡定河山。吸清注左脉(阳升),呼浊降右川(阴藏)。

  心神止中道,身如定坤乾。息息归中和,龟息自然添。

  如龟伏磐石,八风难撼根。

  (养生注:春分阴阳平均,吐纳贵平稳中和,使气机不偏。)

  (左右脉注:意念想象气分左右,导引气息在身体两侧平衡循环。)

  第二十篇:清明篇·宣肺清肠降浊烟(姤卦阴渐长)

  (天气澄明,吐故纳新)

  清明气清朗,天高日晶明。神龟涤肠胃,肺金主令行。

  鼻吸清明风,穿透十二楼(咽喉)。沉贯三焦腑,荡涤胸膈愁。

  缓呼下至腹,透肠浊滞流。大肠蠕动顺,魄门浊气休。

  如龟食新露,身洁如镜明。吐纳净腑器,浊降清阳升。

  (六气注:此节重在肺与大肠肃降功能,吐纳助排浊通腑。)

  (三焦注:意念导气由上焦(胸腔)至中焦(腹部)至下焦(肠臀)降浊。)

  第二十一篇:谷雨篇·除风散寒走太阳(乾卦主燥)

  (雨生百谷,风温交加)

  谷雨湿兼温,风气尚留存。神龟运太阳(膀胱经),除湿走阳分。

  吸气自踵起(足跟膀胱经始),循背后太阳。上巅顶入脑,驱逐风寒藏。

  呼气自巅降,自前额走旁,出少阳至足(胆经),散邪尽无痕。

  如龟曝晴日,甲壳吸暖阳。周身微汗透,邪气自逃遁。

  (经脉注:重点疏通足太阳膀胱经(背)及足少阳胆经(体侧),祛风除湿。)

  (祛邪注:此吐纳有发汗解表之功,意念导气循太阳、少阳路径走行。)

  第二十二篇:立夏篇·养心安神澄离宫(夬卦阳盛)

  (夏气开张,心火当旺)

  立夏炎德彰,离明照万方。神龟伏心浪,内守一点凉。

  掌心护膻中(心区),深息长而缓。纳炁似寒泉,注心涤火烦。

  呼吐微带赤(观想吐浊热火),化为紫霞光。神守灵台定,夏气自涵芳。

  如龟息沙碛,心静夏生凉。

  (脏腑注:心属火,夏旺。吐纳以清凉意念制心火浮亢。)

  (心法注:以“呵”(hē)字口型微吐热,引心火下行。)

  第二十三篇:小满篇·祛湿利尿清血浊(丰卦盈满)

  (物盈将满,湿热渐盛)

  小满物华丰,湿热蕴其中。神龟运水府(肾膀胱),利尿祛湿功。

  腹内轻揉运,意注水道通(膀胱经别)。吸气入肾俞(命门旁穴),气暖蒸如笼。

  呼导下至阴(足小趾端),浊水入地宫。腹响水流声,三焦气化宏。

  如龟入水泽,澄滤一身空。

  (水利注:此节湿邪易停,吐纳按摩助体内水液代谢。)

  (水道注:意念专注腹内水运及膀胱排尿功能。)

  第二十四篇:芒种篇·水火既济臻大通(乾卦精纯)

  (收种繁忙,心肾归根)

  芒种忙夏收,阳极将回头。神龟返本窟,水火大周流。

  心息相依甚,真意自漂浮。督升为沐浴,任降为炼柔。

  三百六十息(虚数),浑融在一周。龟息达真境,外尘尽虚舟。

  如龟藏宇宙,无呼亦无吸。神炁返太虚,玄珠悬顶耀丹丘!

  (圆满注:二十四篇行持功满,心肾真交,龟息天然,炼神还虚之兆。)

  (至境注:此篇为凝神调息、返还虚空之极高境界,唯至诚专恒可达。)

  (二十四篇吐纳秘法·终)

  跋语:

  此《太极神龟吐纳法》修行总诀及二十四篇秘法,引河洛玄机,阐龟蛇至道,尽泄天人呼吸之妙。然法虽微妙,更重心传。口诀虽真,唯行可证。学者当摒除万缘,至诚勤笃,勿以躁心求速效,勿以幻景迷真途。龟息绵绵,如如不动,自然天地同其呼吸,神龟证尔玄功。勤行不辍,龟龄鹤寿,岂虚言哉!慎之!勉之!珍之!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