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推开门,就见秦淮茹坐在炕沿上,手里还攥着半块没纳完的鞋底,
鬓角两根白发用小发卡别着,蓝布褂子泛着股子皂角香。
屋里摆着台十四寸的黑白电视,屏幕上正放着《地道战》的片段,
汤司令那句 “高,实在是高!” 刚落音,
秦淮茹赶紧伸手把音量旋钮往小拧了拧,还探头往院儿里瞅了眼,生怕吵着左邻右舍。
“可算回来了!” 秦淮茹听见门响,回头 “咔嗒” 一声关了电视,趿着布鞋就往外迎,
“这片子都播十几年了,瞧着还过瘾。
饭早搁灶上温着呢,刚我还琢磨呢,你咋还不回?别是在胡同口跟人逗闷子唠上了吧?”
刘清儒脱了外套往椅背上一搭,往炕边一坐就揉了揉腰,脸上带着点倦意:
“今儿采购完跟老张多说了两句,这不一不留神就回晚了。”
工夫不大,秦淮茹端着两碗冒着热气的玉米粥进来,
又摆上一碟腌萝卜、两个白面馒头,还顺手把筷子往前推了推。
刘清儒洗了手坐下,夹了口腌萝卜嚼着:
“这过道拓宽了就是好,推自行车不用侧着身子挤了。”
秦淮茹端坐在他对面,手里也端着粥碗:“可不是嘛!前儿光福推着自行车进院,
还跟我念叨‘这过道宽了,再也不用蹭着墙走了’,那模样跟电影里民兵夸地道似的。
说起光福,就不得不提他哥光天 —— 你是没见,上周光天跟刘海中吵着分家,
把家里那半袋白面、二十斤煤球都拉走了,刘海中气的在院里跳脚,
扯着嗓子喊‘养儿子不如养条狗’!换以前过道窄,他拉东西都得磕磕绊绊,
现在倒好,顺顺当当就搬完了,真是‘高,实在是高’!”
她学着汤司令的腔调,逗得刘清儒 “噗嗤” 笑出了声。
刘清儒喝了口玉米粥,挑眉问道:“这么厉害?
前儿我还见光天在胡同口跟人抽烟呢,没瞧出要分家的样儿。
这小子倒是机灵,跟电影里说的‘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似的,分家分得干脆利落。”
“你走得早,没瞧见!” 秦淮茹夹了口腌萝卜,身子往刘清儒这边凑了凑,
声音压得低了点,“分家那天院里人都看着呢,光天说‘家里挤着不方便’,
其实谁不知道啊,他是嫌刘海中总管着他!现在好了,光天分出去住,
刘海中在院里都很少露面了,早上打水都绕着人走,
生怕人提他儿子分家的事儿,那怂样儿,嘿!”
刘清儒嚼着馒头点头,话头一转:“说起这个,对门闫家这两天又不太平了,
昨儿我早上出门,还听见解旷跟他媳妇在屋里叹气,说的是高考的事儿呢。”
“可不是嘛!” 秦淮茹放下筷子,叹了口气,“昨儿我在院里晾衣服,
听得比你清楚 —— 解旷跟他媳妇抱怨,说当初下乡当知青想带书,
他爹闫埠贵死活不让,说‘去干活带书没用,净瞎耽误工夫’,
现在高考开了,他都二十六了,下乡近十年光拿铁锹镰刀干活,
一个字没写过,以前学的早忘光了,连想考的念头都不敢有。
你说这事儿闹的,多可惜!”
刘清儒点点头,喝了口粥:“也对!这十年荒废下来,就算有课本也捡不起来了。
还有解放,前儿我下班回来,见他媳妇红着眼圈往娘家走 ——
俩人当初一起下乡返城的,按理说日子该顺顺当当,咋还闹别扭了?”
“嗨!还不是因为解放那股子算计劲儿,跟他爹闫埠贵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秦淮茹声音又压低了些,还往门口瞥了眼 —— 生怕对门闫家听见,
“解放媳妇也是返城知青,户口早落回北京了,还有份临时工的活儿,本不用愁吃穿。
可解放倒好,过日子抠得没边儿,前儿晚上我出门倒垃圾,听得真真的,
他跟媳妇念叨‘买块肥皂都得算计着用,你倒好,昨天给你妈送了二斤白糖,
问都不问我一声’,他媳妇也委屈,说‘我妈病着,送点糖怎么了?
你跟你爸一样,眼里就只有钱,没点儿人情味儿’!”
“这话说到点子上了!” 刘清儒放下碗,拿起桌边的毛巾擦了擦嘴,
“自家老娘生病了,给买点糖怎么了?解放也真是,别的没学着,
他爸的抠门劲倒学了个透,真是个废物点心!”
“还是说呢!” 秦淮茹接话,手还在桌上无意识地划着,
“前儿我撞见解放媳妇又跟张婶诉苦,说买棵葱都得跟解放报备,一分钱掰成两半花,
日子过得憋屈,还说‘早知道他这么抠,当初返城就不该急着跟他结婚,悔都悔死了’。”
“还不止这些!” 秦淮茹接着说,声音压得更低了,“更让人受不了的是,
解放连柴米油盐都要记账,媳妇多煮个鸡蛋都得说两句‘省着点,月底鸡蛋票不够用’。
前些天秋凉了,他媳妇想买块花布做件新褂子,解放死活不同意,
说‘旧褂子补补还能穿,花那冤枉钱干啥’,俩人就吵起来了。
他那媳妇也是个倔脾气,一吵架就回娘家,撒丫子就没影儿。”
刘清儒笑了,手指点了点桌子:“闫埠贵这辈子算计,没成想把儿子教得比他还精。
解放也不想想,他媳妇有娘家依靠,又是返城知青,哪容得他这么算计?
真当自个儿是根葱,谁拿他炝锅啊!”
“可不是嘛!” 秦淮茹收拾着碗筷,却没立马端去灶房,又坐回凳子上,
“大前儿解放跟他爹吵,声音大得我在屋里都听得见 —— 解放说‘她就是仗着娘家近,
才敢跟我闹,真把我惹急了,我让她好看’,闫埠贵倒好,
还帮着儿子说‘过日子就得算计,不能大手大脚,她有工作有户口,
更该懂省钱,别天天想着瞎花钱’!结果这话被他媳妇听见了,
当场就炸了,说‘这日子没法过了,我回娘家住几天,你俩好好琢磨琢磨’,
闫埠贵这才慌了,拉着劝了半天,可人家还是走了。
现在倒好,解放天天耷拉着个脸,跟谁欠他钱似的,解旷两口子都躲着他们家走,
每次出门撞见,都能瞧出他俩脸上的愁容,嘿,真是自找的!”
刘清儒往椅背上一靠,看着窗外渐暗的天色,
院里传来闫埠贵跟邻居讨价还价的嗓门,还有谁家孩子喊着 “吃饭了” 的声音,特热闹。
他拿起筷子,又夹了口腌萝卜,忽然想起什么似的:
“话说回来,高考这事儿,咱也别琢磨敬国了。
他在电子元件厂都上班近十年了,现在正忙着竞争车间副主任的岗位,
天天加班写材料、跟领导汇报,连回家陪孩子的时间都少,
哪还有心思琢磨读书高考的事儿?那岗位的事儿,可都板上钉钉了,不能分心。”
秦淮茹也跟着点头,放下手里的碗碟,拍了拍手上的灰:“可不是嘛!
昨儿敬国下班来送孩子,跟我念叨了两句,说厂子里好几个老工人都盯着那岗位呢,
他得抓紧表现,可不敢分心,生怕被别人抢了去。
我本来还想提句高考的事儿,见他那忙得焦头烂额的样儿,
话到嘴边又咽回去了 —— 毕竟对他来说,现在保住工作、往上走比啥都实在,
高考就别提了,有没有就那么回事儿。”
刘清儒喝了口粥,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没接话。
鬓角两根白发用小发卡别着,蓝布褂子泛着股子皂角香。
屋里摆着台十四寸的黑白电视,屏幕上正放着《地道战》的片段,
汤司令那句 “高,实在是高!” 刚落音,
秦淮茹赶紧伸手把音量旋钮往小拧了拧,还探头往院儿里瞅了眼,生怕吵着左邻右舍。
“可算回来了!” 秦淮茹听见门响,回头 “咔嗒” 一声关了电视,趿着布鞋就往外迎,
“这片子都播十几年了,瞧着还过瘾。
饭早搁灶上温着呢,刚我还琢磨呢,你咋还不回?别是在胡同口跟人逗闷子唠上了吧?”
刘清儒脱了外套往椅背上一搭,往炕边一坐就揉了揉腰,脸上带着点倦意:
“今儿采购完跟老张多说了两句,这不一不留神就回晚了。”
工夫不大,秦淮茹端着两碗冒着热气的玉米粥进来,
又摆上一碟腌萝卜、两个白面馒头,还顺手把筷子往前推了推。
刘清儒洗了手坐下,夹了口腌萝卜嚼着:
“这过道拓宽了就是好,推自行车不用侧着身子挤了。”
秦淮茹端坐在他对面,手里也端着粥碗:“可不是嘛!前儿光福推着自行车进院,
还跟我念叨‘这过道宽了,再也不用蹭着墙走了’,那模样跟电影里民兵夸地道似的。
说起光福,就不得不提他哥光天 —— 你是没见,上周光天跟刘海中吵着分家,
把家里那半袋白面、二十斤煤球都拉走了,刘海中气的在院里跳脚,
扯着嗓子喊‘养儿子不如养条狗’!换以前过道窄,他拉东西都得磕磕绊绊,
现在倒好,顺顺当当就搬完了,真是‘高,实在是高’!”
她学着汤司令的腔调,逗得刘清儒 “噗嗤” 笑出了声。
刘清儒喝了口玉米粥,挑眉问道:“这么厉害?
前儿我还见光天在胡同口跟人抽烟呢,没瞧出要分家的样儿。
这小子倒是机灵,跟电影里说的‘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似的,分家分得干脆利落。”
“你走得早,没瞧见!” 秦淮茹夹了口腌萝卜,身子往刘清儒这边凑了凑,
声音压得低了点,“分家那天院里人都看着呢,光天说‘家里挤着不方便’,
其实谁不知道啊,他是嫌刘海中总管着他!现在好了,光天分出去住,
刘海中在院里都很少露面了,早上打水都绕着人走,
生怕人提他儿子分家的事儿,那怂样儿,嘿!”
刘清儒嚼着馒头点头,话头一转:“说起这个,对门闫家这两天又不太平了,
昨儿我早上出门,还听见解旷跟他媳妇在屋里叹气,说的是高考的事儿呢。”
“可不是嘛!” 秦淮茹放下筷子,叹了口气,“昨儿我在院里晾衣服,
听得比你清楚 —— 解旷跟他媳妇抱怨,说当初下乡当知青想带书,
他爹闫埠贵死活不让,说‘去干活带书没用,净瞎耽误工夫’,
现在高考开了,他都二十六了,下乡近十年光拿铁锹镰刀干活,
一个字没写过,以前学的早忘光了,连想考的念头都不敢有。
你说这事儿闹的,多可惜!”
刘清儒点点头,喝了口粥:“也对!这十年荒废下来,就算有课本也捡不起来了。
还有解放,前儿我下班回来,见他媳妇红着眼圈往娘家走 ——
俩人当初一起下乡返城的,按理说日子该顺顺当当,咋还闹别扭了?”
“嗨!还不是因为解放那股子算计劲儿,跟他爹闫埠贵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秦淮茹声音又压低了些,还往门口瞥了眼 —— 生怕对门闫家听见,
“解放媳妇也是返城知青,户口早落回北京了,还有份临时工的活儿,本不用愁吃穿。
可解放倒好,过日子抠得没边儿,前儿晚上我出门倒垃圾,听得真真的,
他跟媳妇念叨‘买块肥皂都得算计着用,你倒好,昨天给你妈送了二斤白糖,
问都不问我一声’,他媳妇也委屈,说‘我妈病着,送点糖怎么了?
你跟你爸一样,眼里就只有钱,没点儿人情味儿’!”
“这话说到点子上了!” 刘清儒放下碗,拿起桌边的毛巾擦了擦嘴,
“自家老娘生病了,给买点糖怎么了?解放也真是,别的没学着,
他爸的抠门劲倒学了个透,真是个废物点心!”
“还是说呢!” 秦淮茹接话,手还在桌上无意识地划着,
“前儿我撞见解放媳妇又跟张婶诉苦,说买棵葱都得跟解放报备,一分钱掰成两半花,
日子过得憋屈,还说‘早知道他这么抠,当初返城就不该急着跟他结婚,悔都悔死了’。”
“还不止这些!” 秦淮茹接着说,声音压得更低了,“更让人受不了的是,
解放连柴米油盐都要记账,媳妇多煮个鸡蛋都得说两句‘省着点,月底鸡蛋票不够用’。
前些天秋凉了,他媳妇想买块花布做件新褂子,解放死活不同意,
说‘旧褂子补补还能穿,花那冤枉钱干啥’,俩人就吵起来了。
他那媳妇也是个倔脾气,一吵架就回娘家,撒丫子就没影儿。”
刘清儒笑了,手指点了点桌子:“闫埠贵这辈子算计,没成想把儿子教得比他还精。
解放也不想想,他媳妇有娘家依靠,又是返城知青,哪容得他这么算计?
真当自个儿是根葱,谁拿他炝锅啊!”
“可不是嘛!” 秦淮茹收拾着碗筷,却没立马端去灶房,又坐回凳子上,
“大前儿解放跟他爹吵,声音大得我在屋里都听得见 —— 解放说‘她就是仗着娘家近,
才敢跟我闹,真把我惹急了,我让她好看’,闫埠贵倒好,
还帮着儿子说‘过日子就得算计,不能大手大脚,她有工作有户口,
更该懂省钱,别天天想着瞎花钱’!结果这话被他媳妇听见了,
当场就炸了,说‘这日子没法过了,我回娘家住几天,你俩好好琢磨琢磨’,
闫埠贵这才慌了,拉着劝了半天,可人家还是走了。
现在倒好,解放天天耷拉着个脸,跟谁欠他钱似的,解旷两口子都躲着他们家走,
每次出门撞见,都能瞧出他俩脸上的愁容,嘿,真是自找的!”
刘清儒往椅背上一靠,看着窗外渐暗的天色,
院里传来闫埠贵跟邻居讨价还价的嗓门,还有谁家孩子喊着 “吃饭了” 的声音,特热闹。
他拿起筷子,又夹了口腌萝卜,忽然想起什么似的:
“话说回来,高考这事儿,咱也别琢磨敬国了。
他在电子元件厂都上班近十年了,现在正忙着竞争车间副主任的岗位,
天天加班写材料、跟领导汇报,连回家陪孩子的时间都少,
哪还有心思琢磨读书高考的事儿?那岗位的事儿,可都板上钉钉了,不能分心。”
秦淮茹也跟着点头,放下手里的碗碟,拍了拍手上的灰:“可不是嘛!
昨儿敬国下班来送孩子,跟我念叨了两句,说厂子里好几个老工人都盯着那岗位呢,
他得抓紧表现,可不敢分心,生怕被别人抢了去。
我本来还想提句高考的事儿,见他那忙得焦头烂额的样儿,
话到嘴边又咽回去了 —— 毕竟对他来说,现在保住工作、往上走比啥都实在,
高考就别提了,有没有就那么回事儿。”
刘清儒喝了口粥,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没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