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开始,你跟我练枪。”杨志突然说。
石敢当猛地抬头,眼睛亮得像要炸开:“真的?”
“但你得先学规矩。”杨志把自己的枪往他面前一递,“杨家枪讲究‘沉肩、坠肘、含胸、拔背’,你那野路子,对上护法的‘十字绞’,走不了三个回合。”
石敢当没接枪,反而“咚”地跪在地上,对着杨志磕了三个响头,额头撞在夯土地上,发出闷闷的声响:“师父在上,请受徒弟一拜!”
杨志愣了愣,想扶他起来,手伸到一半又停住了。他这辈子没收过徒弟,梁山泊里的弟兄们都叫他“杨制使”,后来落草,也只是教人些基础的武艺。可看着石敢当眼里的光,他突然想起父亲教他第一套枪法时说的话:“武艺传得对人,比藏在匣子里强。”
“起来吧。”杨志把枪塞到他手里,“这枪有七斤重,先练着把枪杆握稳。”
石敢当双手接过枪,枪身压得他胳膊晃了晃,但他咬着牙,硬是挺住了。月光下,他的影子和杨志的影子叠在一起,一个挺拔,一个尚显单薄,却都透着股不肯弯的劲儿。
第三章 枪与箭的较量
接下来的日子,校场里多了道奇怪的风景。杨志手把手地教石敢当练杨家枪,从最基础的“拦、拿、扎”开始,纠正他那些野路子的习惯。石敢当的胳膊总是被枪杆磨出血泡,旧的没好,新的又起,他却从不用布条缠,说是怕影响握枪的力道,只在晚上用盐水泡一泡,第二天照样练得满头大汗。
................
“手腕再沉些!”杨志用藤条抽了抽他的胳膊,“你这是打野猪呢?枪要像长在你手里,不是你在跟枪较劲。”
石敢当咬着牙,把枪尖往地上扎,夯土被戳出个深坑。他性子急,总想着快点学会厉害的招式,却不知杨家枪最讲究根基,一个“扎”字诀,就得练上百天。
“师父,”他歇脚时,一边往手上抹草药,一边问,“您说,圣十字会的四大护法,真有那么厉害?”
“老三‘铁十字’,使一对十字镋,能把人骨绞碎。”杨志捡了根树枝,在地上画了个十字,“老四‘血十字’,手里的链子锤上全是倒刺,上次分舵战,有个兄弟被他缠住,硬生生扯断了胳膊。”
石敢当的手猛地攥紧,草药汁从指缝挤出来:“那老大和老二呢?”
“老大‘金十字’,据说刀枪不入,没人见过他的真功夫。”杨志的树枝顿了顿,“老二‘白十字’,是个女人,使软鞭,鞭梢有毒,沾着就烂。”
石敢当没说话,默默拿起他的弓,走到校场边缘,对着远处的树靶子连射三箭。三支箭都钉在靶心,箭尾并排颤动,像三只停在树上的鸟。
“你的箭术,比枪法有天赋。”杨志走过去,看着那三支箭,“但战场上,弓箭只能远攻,近身还得靠枪。”
......................................................................
“我知道。”石敢当把弓背在背上,拿起枪,“所以我要快点学会。等打总部时,我先射穿那塔楼哨兵的喉咙,再跟着师父冲进去,杀了那四个护法,给我爹报仇。”
他说得直白,眼里的狠劲却让杨志心里一动。这股狠劲,像极了年轻时的自己,却比那时更纯粹——只为报仇,不为功名,不为前程。
这天傍晚,疤脸汉子带回来个消息:圣十字会的人在邻镇抢粮,大概有二十多个,带头的是“血十字”的徒弟,外号“小十字”。
“去不去?”疤脸搓着手,眼里冒着火,“正好抢点粮食回来,顺便摸摸他们的底。”
杨志看向石敢当:“想不想试试手?”
石敢当把枪往背上一挎,又抄起弓:“早就想了。”
队伍出发时,月亮刚爬上山头。二十多个汉子借着树影潜行,石敢当走在最前面,脚步轻得像猫,时不时停下来,侧耳听着什么。
.................。。...................................
“前面百丈有马蹄声,十七个。”他低声说,“还有三个在树上放哨,左边那棵老松,右边两棵槐树。”
走在后面的弓箭手汉子咋舌:“这耳朵……比狗还灵。”
到了镇口的打谷场,果然见十几个圣十字会的喽啰正把抢来的粮食往马车上搬,火把把他们的影子投在谷堆上,歪歪扭扭的,像一群鬼。三个哨兵分别趴在树上,嘴里哼着荤段子。
“石敢当,解决哨兵。”杨志低声下令。
石敢当没搭话,弓已经在手里,三支箭几乎同时搭在弦上,他深吸一口气,手腕连动三下,“咻咻咻”三声轻响,树上的三个哨兵连哼都没哼,就一头栽了下来。
“动手!”
杨志的枪率先冲了出去,枪尖挑飞一个喽啰的火把,火光在空中划过弧线,照亮了他狰狞的脸。汉子们跟着杀过去,刀光剑影里,石敢当的身影最灵活,他没用枪,反而把枣木棍舞得风雨不透,专打喽啰的膝盖和手腕,转眼间就撂倒了四个,动作里还带着猎户的狡黠,总从意想不到的角度钻过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哪来的野小子!”一个满脸横肉的汉子提着链子锤冲过来,正是“小十字”。他的锤链有丈许长,甩起来带着呼啸声,直逼石敢当面门。
石敢当猛地矮身,链锤擦着他的头皮飞过,砸在谷堆上,溅起一片谷糠。他借着矮身的势头,手里的木棍横扫,正中小十字的脚踝,那汉子痛呼一声,单膝跪地。石敢当顺势跃起,木棍往下一砸,却在离他天灵盖寸许的地方停住了。
“留活口。”杨志的声音从旁边传来,他刚挑飞最后一个喽啰,枪尖还滴着血。
石敢当咬了咬牙,木棍往旁边一偏,砸在小十字的肩膀上,只听“咔嚓”一声,骨头碎裂的声音清晰可闻。
第四章 十字镖与杨家枪
把小十字捆回校场时,天已经蒙蒙亮。那汉子被扔进柴房,嘴里还在骂骂咧咧,说要让血十字来把这里夷为平地。
.......................................
“审审他,看看总部的布防有没有变。”杨志对疤脸说,转头看见石敢当正蹲在柴房外,手里捏着枚从喽啰身上搜来的十字镖。那镖是精铁打的,十字交叉处淬着黑亮的东西,闻着有股腥气。
“有毒。”杨志走过去,用刀尖挑起那镖,“白十字的独门暗器,见血封喉。”
石敢当的手指在十字交叉处摸了摸,突然抬头:“师父,您看这镖的角度。”他把镖放在地上,用树枝画出镖飞行的轨迹,“如果从左边来,它的交叉点会先碰到东西,要是从右边……”
杨志看着他画的轨迹,突然明白了。这少年不仅眼力好,脑子还特别活,竟能从一枚镖里看出暗器的来路。他想起自己练暗器时,父亲总让他对着蜡烛练,看镖影的晃动判断方向,石敢当没受过正经训练,却凭着打猎的经验摸到了门道。
“想不想学破暗器的法子?”杨志问。
石敢当眼睛一亮:“想!”
“杨家枪里有招‘梨花摆’,专门破飞来的暗器。”杨志拿起枪,“看好了,手腕要活,枪杆要像鞭子,能在身前织出个圈……”
他刚演示到一半,柴房里突然传来一声惨叫。疤脸连滚带爬地冲出来,手里攥着块染血的布:“不好!他、他咬
诸葛战摘下连弩上的火箭,换上特制的麻醉箭。箭矢穿透老者胸前的冰魄晶,绿色的药液在晶体表面形成冰霜。老者动作骤缓,眼中的紫光渐渐消退,突然瘫倒在地。"他们还有救。"诸葛战对着通讯器下令,"用麻醉箭,留活口。"
当护卫队用特制网兜困住所有被控制的矿工,冰穹顶突然剧烈收缩,那些螺旋纹路开始逆向旋转。诸葛明在"卧龙号"上大喊:"家主,冰穹顶在吸收极光能量!内部温度升到了百度!"
一道直径十米的光柱从冰穹顶中心射向天际,极光被强行扭曲成螺旋状卷入光柱。冻土开始震颤,诸葛战脚下的冰层裂开蛛网般的缝隙,暗红色的液体顺着裂缝渗出,在冰面凝结成十字形的冰晶。
"是献祭仪式的最后一步!"诸葛战从背包里取出三枚青铜符牌,将其按"品"字形埋入冻土,"启动'地脉锁',截断他们的能量源!"
符牌入土的瞬间,冰面浮现出淡金色的脉络,与七座天枢塔的信号连成一体。光柱的亮度突然减弱,冰穹顶发出痛苦的呻吟,那些镶嵌的冰魄晶开始炸裂,每一次炸裂都伴随着矿工们的惨叫。
就在这时,冰穹顶内侧传来沉重的脚步声,一个身披白袍的身影从光柱中走出。他头戴荆棘冠冕,手中握着十字形圣物,裸露的皮肤上布满与冰环同源的螺旋纹路。"诸葛家的后人。"他的声音像是无数人在同时说话,"你可知阻止神谕的代价?"
诸葛战认出他胸口的红宝石徽章——那是圣十字会大祭司的标记。他缓缓拔出佩刀,刀身映着扭曲的极光:"我只知,以活人献祭的不是神谕,是暴行。"
大祭司举起圣物,十字的四端喷出火焰:"十二世纪,我们用三万战俘的血打开过通道;今天,北极的冻土将埋葬更多不信者。"他身后的光柱中浮现出无数人影,那些人影穿着中世纪的铠甲,手持长矛与盾牌。
"是历史上被献祭者的怨念凝聚体。"诸葛伯挥舞着桃木剑冲上前,剑身在接触人影时迸出火星,"家主,用'镇魂符'!"
...................................................
诸葛战从怀中取出朱砂笔,在冰面上迅速绘制镇魂符阵。当第一个铠甲人影踏入符阵,突然发出凄厉的惨叫,化作点点荧光消散。但更多的人影源源不断地涌出,很快突破了护卫队的防线。
诸葛战注意到大祭司脚下的暗红色液体形成了保护圈,那些人影无法靠近。他突然想起《武侯水战策》中"火攻者,必因五火之变而应之"的记载,对着通讯器大喊:"诸葛明,让天枢塔聚焦太阳能!"
七座天枢塔同时调整角度,将反射的阳光汇聚成一道炽烈的光束,精准地射向大祭司的保护圈。暗红色的液体开始沸腾,保护圈出现波动的涟漪。诸葛战抓住机会,将佩刀掷向大祭司手中的圣物,刀身与圣物碰撞的瞬间,爆发出刺眼的白光。
大祭司惨叫着后退,圣物表面的纹路开始褪色。冰穹顶突然剧烈收缩,那些螺旋纹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退。诸葛战趁机冲上前,将三枚青铜符牌按在圣物的十字节点上。符牌与圣物接触的刹那,发出金属熔解的滋滋声。
"不——"大祭司试图夺回圣物,却被诸葛战一脚踹倒在冻土上。他看着圣物上的十字逐渐被符牌的金光覆盖,眼中涌出鲜血,"神不会原谅你们......"
当最后一道螺旋纹路消失,冰穹顶轰然坍塌,化作漫天冰晶。那些铠甲人影在阳光下消融,被囚禁的矿工们纷纷从冰缝中爬出,眼中的紫光彻底褪去。诸葛战捡起嵌着符牌的圣物,金属表面已浮现出八卦图案,十字形正在缓慢转化为太极阴阳鱼。
"家主,冰下穹顶的能量正在消散!"诸葛明的声音带着劫后余生的喜悦,"北极磁场恢复正常了!"
喜欢英灵祭:全面战争
石敢当猛地抬头,眼睛亮得像要炸开:“真的?”
“但你得先学规矩。”杨志把自己的枪往他面前一递,“杨家枪讲究‘沉肩、坠肘、含胸、拔背’,你那野路子,对上护法的‘十字绞’,走不了三个回合。”
石敢当没接枪,反而“咚”地跪在地上,对着杨志磕了三个响头,额头撞在夯土地上,发出闷闷的声响:“师父在上,请受徒弟一拜!”
杨志愣了愣,想扶他起来,手伸到一半又停住了。他这辈子没收过徒弟,梁山泊里的弟兄们都叫他“杨制使”,后来落草,也只是教人些基础的武艺。可看着石敢当眼里的光,他突然想起父亲教他第一套枪法时说的话:“武艺传得对人,比藏在匣子里强。”
“起来吧。”杨志把枪塞到他手里,“这枪有七斤重,先练着把枪杆握稳。”
石敢当双手接过枪,枪身压得他胳膊晃了晃,但他咬着牙,硬是挺住了。月光下,他的影子和杨志的影子叠在一起,一个挺拔,一个尚显单薄,却都透着股不肯弯的劲儿。
第三章 枪与箭的较量
接下来的日子,校场里多了道奇怪的风景。杨志手把手地教石敢当练杨家枪,从最基础的“拦、拿、扎”开始,纠正他那些野路子的习惯。石敢当的胳膊总是被枪杆磨出血泡,旧的没好,新的又起,他却从不用布条缠,说是怕影响握枪的力道,只在晚上用盐水泡一泡,第二天照样练得满头大汗。
................
“手腕再沉些!”杨志用藤条抽了抽他的胳膊,“你这是打野猪呢?枪要像长在你手里,不是你在跟枪较劲。”
石敢当咬着牙,把枪尖往地上扎,夯土被戳出个深坑。他性子急,总想着快点学会厉害的招式,却不知杨家枪最讲究根基,一个“扎”字诀,就得练上百天。
“师父,”他歇脚时,一边往手上抹草药,一边问,“您说,圣十字会的四大护法,真有那么厉害?”
“老三‘铁十字’,使一对十字镋,能把人骨绞碎。”杨志捡了根树枝,在地上画了个十字,“老四‘血十字’,手里的链子锤上全是倒刺,上次分舵战,有个兄弟被他缠住,硬生生扯断了胳膊。”
石敢当的手猛地攥紧,草药汁从指缝挤出来:“那老大和老二呢?”
“老大‘金十字’,据说刀枪不入,没人见过他的真功夫。”杨志的树枝顿了顿,“老二‘白十字’,是个女人,使软鞭,鞭梢有毒,沾着就烂。”
石敢当没说话,默默拿起他的弓,走到校场边缘,对着远处的树靶子连射三箭。三支箭都钉在靶心,箭尾并排颤动,像三只停在树上的鸟。
“你的箭术,比枪法有天赋。”杨志走过去,看着那三支箭,“但战场上,弓箭只能远攻,近身还得靠枪。”
......................................................................
“我知道。”石敢当把弓背在背上,拿起枪,“所以我要快点学会。等打总部时,我先射穿那塔楼哨兵的喉咙,再跟着师父冲进去,杀了那四个护法,给我爹报仇。”
他说得直白,眼里的狠劲却让杨志心里一动。这股狠劲,像极了年轻时的自己,却比那时更纯粹——只为报仇,不为功名,不为前程。
这天傍晚,疤脸汉子带回来个消息:圣十字会的人在邻镇抢粮,大概有二十多个,带头的是“血十字”的徒弟,外号“小十字”。
“去不去?”疤脸搓着手,眼里冒着火,“正好抢点粮食回来,顺便摸摸他们的底。”
杨志看向石敢当:“想不想试试手?”
石敢当把枪往背上一挎,又抄起弓:“早就想了。”
队伍出发时,月亮刚爬上山头。二十多个汉子借着树影潜行,石敢当走在最前面,脚步轻得像猫,时不时停下来,侧耳听着什么。
.................。。...................................
“前面百丈有马蹄声,十七个。”他低声说,“还有三个在树上放哨,左边那棵老松,右边两棵槐树。”
走在后面的弓箭手汉子咋舌:“这耳朵……比狗还灵。”
到了镇口的打谷场,果然见十几个圣十字会的喽啰正把抢来的粮食往马车上搬,火把把他们的影子投在谷堆上,歪歪扭扭的,像一群鬼。三个哨兵分别趴在树上,嘴里哼着荤段子。
“石敢当,解决哨兵。”杨志低声下令。
石敢当没搭话,弓已经在手里,三支箭几乎同时搭在弦上,他深吸一口气,手腕连动三下,“咻咻咻”三声轻响,树上的三个哨兵连哼都没哼,就一头栽了下来。
“动手!”
杨志的枪率先冲了出去,枪尖挑飞一个喽啰的火把,火光在空中划过弧线,照亮了他狰狞的脸。汉子们跟着杀过去,刀光剑影里,石敢当的身影最灵活,他没用枪,反而把枣木棍舞得风雨不透,专打喽啰的膝盖和手腕,转眼间就撂倒了四个,动作里还带着猎户的狡黠,总从意想不到的角度钻过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哪来的野小子!”一个满脸横肉的汉子提着链子锤冲过来,正是“小十字”。他的锤链有丈许长,甩起来带着呼啸声,直逼石敢当面门。
石敢当猛地矮身,链锤擦着他的头皮飞过,砸在谷堆上,溅起一片谷糠。他借着矮身的势头,手里的木棍横扫,正中小十字的脚踝,那汉子痛呼一声,单膝跪地。石敢当顺势跃起,木棍往下一砸,却在离他天灵盖寸许的地方停住了。
“留活口。”杨志的声音从旁边传来,他刚挑飞最后一个喽啰,枪尖还滴着血。
石敢当咬了咬牙,木棍往旁边一偏,砸在小十字的肩膀上,只听“咔嚓”一声,骨头碎裂的声音清晰可闻。
第四章 十字镖与杨家枪
把小十字捆回校场时,天已经蒙蒙亮。那汉子被扔进柴房,嘴里还在骂骂咧咧,说要让血十字来把这里夷为平地。
.......................................
“审审他,看看总部的布防有没有变。”杨志对疤脸说,转头看见石敢当正蹲在柴房外,手里捏着枚从喽啰身上搜来的十字镖。那镖是精铁打的,十字交叉处淬着黑亮的东西,闻着有股腥气。
“有毒。”杨志走过去,用刀尖挑起那镖,“白十字的独门暗器,见血封喉。”
石敢当的手指在十字交叉处摸了摸,突然抬头:“师父,您看这镖的角度。”他把镖放在地上,用树枝画出镖飞行的轨迹,“如果从左边来,它的交叉点会先碰到东西,要是从右边……”
杨志看着他画的轨迹,突然明白了。这少年不仅眼力好,脑子还特别活,竟能从一枚镖里看出暗器的来路。他想起自己练暗器时,父亲总让他对着蜡烛练,看镖影的晃动判断方向,石敢当没受过正经训练,却凭着打猎的经验摸到了门道。
“想不想学破暗器的法子?”杨志问。
石敢当眼睛一亮:“想!”
“杨家枪里有招‘梨花摆’,专门破飞来的暗器。”杨志拿起枪,“看好了,手腕要活,枪杆要像鞭子,能在身前织出个圈……”
他刚演示到一半,柴房里突然传来一声惨叫。疤脸连滚带爬地冲出来,手里攥着块染血的布:“不好!他、他咬
诸葛战摘下连弩上的火箭,换上特制的麻醉箭。箭矢穿透老者胸前的冰魄晶,绿色的药液在晶体表面形成冰霜。老者动作骤缓,眼中的紫光渐渐消退,突然瘫倒在地。"他们还有救。"诸葛战对着通讯器下令,"用麻醉箭,留活口。"
当护卫队用特制网兜困住所有被控制的矿工,冰穹顶突然剧烈收缩,那些螺旋纹路开始逆向旋转。诸葛明在"卧龙号"上大喊:"家主,冰穹顶在吸收极光能量!内部温度升到了百度!"
一道直径十米的光柱从冰穹顶中心射向天际,极光被强行扭曲成螺旋状卷入光柱。冻土开始震颤,诸葛战脚下的冰层裂开蛛网般的缝隙,暗红色的液体顺着裂缝渗出,在冰面凝结成十字形的冰晶。
"是献祭仪式的最后一步!"诸葛战从背包里取出三枚青铜符牌,将其按"品"字形埋入冻土,"启动'地脉锁',截断他们的能量源!"
符牌入土的瞬间,冰面浮现出淡金色的脉络,与七座天枢塔的信号连成一体。光柱的亮度突然减弱,冰穹顶发出痛苦的呻吟,那些镶嵌的冰魄晶开始炸裂,每一次炸裂都伴随着矿工们的惨叫。
就在这时,冰穹顶内侧传来沉重的脚步声,一个身披白袍的身影从光柱中走出。他头戴荆棘冠冕,手中握着十字形圣物,裸露的皮肤上布满与冰环同源的螺旋纹路。"诸葛家的后人。"他的声音像是无数人在同时说话,"你可知阻止神谕的代价?"
诸葛战认出他胸口的红宝石徽章——那是圣十字会大祭司的标记。他缓缓拔出佩刀,刀身映着扭曲的极光:"我只知,以活人献祭的不是神谕,是暴行。"
大祭司举起圣物,十字的四端喷出火焰:"十二世纪,我们用三万战俘的血打开过通道;今天,北极的冻土将埋葬更多不信者。"他身后的光柱中浮现出无数人影,那些人影穿着中世纪的铠甲,手持长矛与盾牌。
"是历史上被献祭者的怨念凝聚体。"诸葛伯挥舞着桃木剑冲上前,剑身在接触人影时迸出火星,"家主,用'镇魂符'!"
...................................................
诸葛战从怀中取出朱砂笔,在冰面上迅速绘制镇魂符阵。当第一个铠甲人影踏入符阵,突然发出凄厉的惨叫,化作点点荧光消散。但更多的人影源源不断地涌出,很快突破了护卫队的防线。
诸葛战注意到大祭司脚下的暗红色液体形成了保护圈,那些人影无法靠近。他突然想起《武侯水战策》中"火攻者,必因五火之变而应之"的记载,对着通讯器大喊:"诸葛明,让天枢塔聚焦太阳能!"
七座天枢塔同时调整角度,将反射的阳光汇聚成一道炽烈的光束,精准地射向大祭司的保护圈。暗红色的液体开始沸腾,保护圈出现波动的涟漪。诸葛战抓住机会,将佩刀掷向大祭司手中的圣物,刀身与圣物碰撞的瞬间,爆发出刺眼的白光。
大祭司惨叫着后退,圣物表面的纹路开始褪色。冰穹顶突然剧烈收缩,那些螺旋纹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退。诸葛战趁机冲上前,将三枚青铜符牌按在圣物的十字节点上。符牌与圣物接触的刹那,发出金属熔解的滋滋声。
"不——"大祭司试图夺回圣物,却被诸葛战一脚踹倒在冻土上。他看着圣物上的十字逐渐被符牌的金光覆盖,眼中涌出鲜血,"神不会原谅你们......"
当最后一道螺旋纹路消失,冰穹顶轰然坍塌,化作漫天冰晶。那些铠甲人影在阳光下消融,被囚禁的矿工们纷纷从冰缝中爬出,眼中的紫光彻底褪去。诸葛战捡起嵌着符牌的圣物,金属表面已浮现出八卦图案,十字形正在缓慢转化为太极阴阳鱼。
"家主,冰下穹顶的能量正在消散!"诸葛明的声音带着劫后余生的喜悦,"北极磁场恢复正常了!"
喜欢英灵祭:全面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