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北京总爱闹些极端天气,前一秒还骄阳似火,后一秒就乌云压城。于婧嬅抱着刚借来的《清代后宫制度考》冲进图书馆屋檐下时,豆大的雨点已经砸了下来,伴随着天边滚过的一声闷雷。
她甩了甩额前的碎发,指尖划过书脊上烫金的书名 —— 这是为了完成期末论文特意找的资料。作为历史系出了名的考据党,她连喝咖啡时都在琢磨康熙年间的选秀流程,却没留意头顶那棵老槐树的枝桠正诡异地扭曲着。
第三道闪电劈下来时,于婧嬅闻到了空气中的臭氧味。她下意识地抬手遮眼,手腕上那块奶奶传下来的银镯子突然发烫,像是有团火顺着血管往心口钻。耳边炸开的惊雷震得她耳膜生疼,紧接着天旋地转,她仿佛被扔进了滚筒洗衣机,无数细碎的光点在眼前炸开又熄灭。
“格格!格格您醒醒啊!”
谁在说话?声音尖细得像指甲刮过玻璃。于婧嬅想睁开眼,眼皮却重得像粘了胶水。鼻腔里钻进一股陌生的香气,不是她惯用的柑橘调护手霜,而是种带着药味的脂粉气,混合着淡淡的檀香,呛得她忍不住咳嗽起来。
“水……” 她嗓子干得发疼,吐出的音节却软糯得不像自己的声音。
立刻有冰凉的东西贴上额头,触感细腻得不像现代的纸巾。于婧嬅费力地掀开一条眼缝,模糊的光影里,一个穿着青绿色旗装的姑娘正端着铜盆,梳得一丝不苟的发髻上插着银簪,见她睁眼,吓得手里的帕子都掉了。
“老天爷保佑!格格您可算醒了!” 那姑娘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肩膀抖得像秋风里的落叶,“阿玛要是知道您从假山上摔下来晕了这么久,非得扒了奴婢的皮不可!”
假山?格格?
于婧嬅脑子里像塞进了一团乱麻。她不是应该在图书馆门口躲雨吗?怎么会有穿旗装的人叫她格格?她想撑起身,却发现自己躺在一张铺着明黄色锦缎的拔步床上,雕花的床楣上挂着流苏帐幔,绣着繁复的缠枝莲纹样。
这不是她租的那个月租三千的小单间。
她猛地抬手,映入眼帘的是只白皙纤细的手腕,戴着只眼熟的银镯子 —— 正是奶奶给的那只,只是镯子上原本模糊的花纹,此刻竟清晰地刻着 “于” 字。更让她头皮发麻的是,这双手根本不是她那双常年握笔、指节分明的手,而是双养尊处优、连茧子都没有的纤纤玉手。
“镜子。” 于婧嬅听见自己用那陌生的软糯嗓音说道,声音里带着连自己都没察觉的颤抖。
那旗装姑娘连忙爬起来,从梳妆台上捧过一面黄铜镜。镜面打磨得不算光亮,却足够映出一张完全陌生的脸 —— 柳叶眉,杏核眼,鼻梁小巧挺直,嘴唇是天然的樱桃红,肌肤白得像上好的羊脂玉,分明是张十四五岁少女的模样,眉眼间却依稀能看出几分她自己的影子,像是被时光滤镜磨过的旧照片。
“我是谁?” 于婧嬅的指尖抚过镜中人的脸颊,冰凉的触感真实得可怕。
“格格您说什么胡话呀?” 那姑娘急得眼圈都红了,“您是正黄旗于佳氏的二格格婧嬅啊!三日前跟着额娘去圆明园赴宴,不小心从沁芳亭的假山上摔了下来……”
于佳氏?婧嬅?
这两个词像钥匙,猛地撬开了记忆的闸门。她想起自己论文里写过的镶黄旗于佳氏,想起昨天在史料里看到的那个在康熙四十三年选秀中莫名失踪的宗室女…… 还有她自己的名字,于婧嬅。
手腕上的银镯子又开始发烫,这一次烫得更厉害,仿佛要嵌进骨头里。窗外又响起雷声,比之前的任何一次都要震耳欲聋,震得窗棂嗡嗡作响。于婧嬅看着镜中那双写满惊恐的眼睛,突然明白过来 —— 那道劈在老槐树上的闪电,那只发烫的银镯子,还有这具年轻的身体……
她,一个 21 世纪的历史系大学生,竟然穿越到了三百年前的清朝,成了个即将参加选秀的满军旗格格。
铜镜从手中滑落,“哐当” 一声砸在青砖地上,裂开一道狰狞的纹路,如同她此刻被劈成两半的人生。帐幔外的雨声淅淅沥沥,于婧嬅望着雕花床顶,第一次真切地体会到,什么叫天翻地覆。
她甩了甩额前的碎发,指尖划过书脊上烫金的书名 —— 这是为了完成期末论文特意找的资料。作为历史系出了名的考据党,她连喝咖啡时都在琢磨康熙年间的选秀流程,却没留意头顶那棵老槐树的枝桠正诡异地扭曲着。
第三道闪电劈下来时,于婧嬅闻到了空气中的臭氧味。她下意识地抬手遮眼,手腕上那块奶奶传下来的银镯子突然发烫,像是有团火顺着血管往心口钻。耳边炸开的惊雷震得她耳膜生疼,紧接着天旋地转,她仿佛被扔进了滚筒洗衣机,无数细碎的光点在眼前炸开又熄灭。
“格格!格格您醒醒啊!”
谁在说话?声音尖细得像指甲刮过玻璃。于婧嬅想睁开眼,眼皮却重得像粘了胶水。鼻腔里钻进一股陌生的香气,不是她惯用的柑橘调护手霜,而是种带着药味的脂粉气,混合着淡淡的檀香,呛得她忍不住咳嗽起来。
“水……” 她嗓子干得发疼,吐出的音节却软糯得不像自己的声音。
立刻有冰凉的东西贴上额头,触感细腻得不像现代的纸巾。于婧嬅费力地掀开一条眼缝,模糊的光影里,一个穿着青绿色旗装的姑娘正端着铜盆,梳得一丝不苟的发髻上插着银簪,见她睁眼,吓得手里的帕子都掉了。
“老天爷保佑!格格您可算醒了!” 那姑娘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肩膀抖得像秋风里的落叶,“阿玛要是知道您从假山上摔下来晕了这么久,非得扒了奴婢的皮不可!”
假山?格格?
于婧嬅脑子里像塞进了一团乱麻。她不是应该在图书馆门口躲雨吗?怎么会有穿旗装的人叫她格格?她想撑起身,却发现自己躺在一张铺着明黄色锦缎的拔步床上,雕花的床楣上挂着流苏帐幔,绣着繁复的缠枝莲纹样。
这不是她租的那个月租三千的小单间。
她猛地抬手,映入眼帘的是只白皙纤细的手腕,戴着只眼熟的银镯子 —— 正是奶奶给的那只,只是镯子上原本模糊的花纹,此刻竟清晰地刻着 “于” 字。更让她头皮发麻的是,这双手根本不是她那双常年握笔、指节分明的手,而是双养尊处优、连茧子都没有的纤纤玉手。
“镜子。” 于婧嬅听见自己用那陌生的软糯嗓音说道,声音里带着连自己都没察觉的颤抖。
那旗装姑娘连忙爬起来,从梳妆台上捧过一面黄铜镜。镜面打磨得不算光亮,却足够映出一张完全陌生的脸 —— 柳叶眉,杏核眼,鼻梁小巧挺直,嘴唇是天然的樱桃红,肌肤白得像上好的羊脂玉,分明是张十四五岁少女的模样,眉眼间却依稀能看出几分她自己的影子,像是被时光滤镜磨过的旧照片。
“我是谁?” 于婧嬅的指尖抚过镜中人的脸颊,冰凉的触感真实得可怕。
“格格您说什么胡话呀?” 那姑娘急得眼圈都红了,“您是正黄旗于佳氏的二格格婧嬅啊!三日前跟着额娘去圆明园赴宴,不小心从沁芳亭的假山上摔了下来……”
于佳氏?婧嬅?
这两个词像钥匙,猛地撬开了记忆的闸门。她想起自己论文里写过的镶黄旗于佳氏,想起昨天在史料里看到的那个在康熙四十三年选秀中莫名失踪的宗室女…… 还有她自己的名字,于婧嬅。
手腕上的银镯子又开始发烫,这一次烫得更厉害,仿佛要嵌进骨头里。窗外又响起雷声,比之前的任何一次都要震耳欲聋,震得窗棂嗡嗡作响。于婧嬅看着镜中那双写满惊恐的眼睛,突然明白过来 —— 那道劈在老槐树上的闪电,那只发烫的银镯子,还有这具年轻的身体……
她,一个 21 世纪的历史系大学生,竟然穿越到了三百年前的清朝,成了个即将参加选秀的满军旗格格。
铜镜从手中滑落,“哐当” 一声砸在青砖地上,裂开一道狰狞的纹路,如同她此刻被劈成两半的人生。帐幔外的雨声淅淅沥沥,于婧嬅望着雕花床顶,第一次真切地体会到,什么叫天翻地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