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宁宫的马齿苋盆栽前,新立了块小小的木牌,上面是瑶珈亲笔写的 “代行皇后事”,字迹比 “六宫协理” 金印上的多了些温润。她将那枚暂存的 “皇后之宝” 印信放在盆栽旁,玉质的光泽与叶片上的水珠交相辉映,像在与皇后的在天之灵对话。
“先皇后的《治家要略》,” 瑶珈翻开泛黄的书页,皇后批注的 “宽严相济” 四个字旁,她用朱笔添了行小字,“宽在体恤,严在规矩”。春桃捧着各宫的请安折子,最上面的是科尔沁格格的,字迹比往日工整了些,说 “想学种马齿苋,求贵妃指点”。
瑶珈的朱笔在折子上批了个 “准”,让人送去的,还有套皇后用过的园艺工具,木柄上的包浆磨得发亮。“告诉格格,” 她指着窗台上的幼苗,“这草要见干见湿,就像管人,太松会乱,太紧会蔫。” 这话被张猛的儿子记在采买司的账册上,当成 “治事箴言”。
暂代职责的第一把火,烧在后宫的考勤上。瑶珈让人在坤宁宫设了面 “勤勉镜”,各宫娘娘每日请安后,需在镜前的簿子上签到,迟到三次者,罚抄皇后的《女诫》。兰贵人连续两日迟到,第三日来时,鬓边的珠钗歪着,帕子上还沾着点心渣 —— 她夜里在给父亲写信,说 “皇贵妃的规矩比皇后还严”。
“这镜不是照妆容的,” 瑶珈指着镜中兰贵人的影子,“是照心的。” 她让人取来涿州灾民的画像,贴在镜子旁边,“你看他们天不亮就下地,不是不想睡,是不敢睡,怕误了农时。” 兰贵人的脸在画像的映衬下,渐渐红了,帕子攥得比请安时还紧。
暂代的智慧,藏在份例的调整里。瑶珈让赵先生重新核算各宫用度,将节省下来的银子设立 “劝学奖”,安儿哥哥因 “课业进步最快” 得了头奖,奖品是套《四库全书》的选本,扉页上有瑶珈写的 “学海无涯”,字迹与康熙御批的 “唯贤是举” 隐隐呼应。
淑嫔来谢恩时,眼眶还红着:“从前总觉得,份例多寡才是体面,如今才懂,孩子有出息,比什么都强。” 她带来的安儿哥哥亲手种的马齿苋,长得比承乾宫的还精神,叶片上用红绳系着个小牌子,写着 “谢贵妃教诲”。
协调前朝的担子,压在 “协理军机” 的银令牌上。兵部尚书在奏折里说 “火器营的火药不足”,账目却显示库存充足,钱通的密信指出 “是管库的太监在倒卖”。瑶珈让人把太监押到火器营,当着将士的面杖责,银令牌在阳光下闪着冷光:“谁敢动军饷,就别怪本宫不讲情面。”
康熙看着送来的处理结果,龙袍的金线扫过 “杖责二十,发配苦寒之地” 的批注,忽然对李德全说:“她比朕想的更有雷霆手段。” 他让人把那柄蒙古弯刀赏给钱通,刀鞘上的宝石,比原来的多了颗,“告诉钱通,好好辅佐皇贵妃,别让她孤军奋战。”
暂代的难处,在宗室的刁难里显现。福敏阿哥母亲借着给太后请安的由头,故意在坤宁宫的门槛上绊了下,拐杖头撞在 “勤勉镜” 上,裂了道缝:“哀家老了,经不起这样的折腾,还是皇后在时省心。” 她的目光扫过瑶珈鬓边的东珠,那是康熙新赏的,比皇后的那颗还大。
瑶珈让人取来胶水,亲手把镜片粘好,裂缝处刚好能映出窗外的马齿苋:“老亲王妃您看,” 她指着裂缝里的草影,“有点缝不怕,能透光,就像这宫墙,太严实了,会闷出病。” 太后的佛珠在这时转了起来,声音从佛堂里传来:“哀家乏了,你们都退下吧。”
太后的默许像道护身符。瑶珈趁机推行 “后宫助学”,让各宫娘娘认领涿州的孤儿,教他们读书识字。淑嫔认领了个失明的孩子,每日亲自读《三字经》给他听;兰贵人的父亲送来些江南的新墨,说是 “给孩子们练字用”,奏折里的 “皇贵妃” 三个字,终于写得端正了。
暂代职责的深处,是对皇后理念的延续。瑶珈在坤宁宫设了个 “思过角”,放着皇后的牌位和那盆马齿苋,犯错的宫人需在此反省,直到能说出 “错在哪里”。德妃的旧部在慎刑司待了半月后,被送到这里,看着牌位哭了整整一夜,说 “终于明白皇后的好了”。
“这不是罚,是教,” 瑶珈对前来围观的宫人说,指尖划过皇后的牌位,“皇后生前总说,宫里的人,不管高低贵贱,都是爹娘生的,要教他们学好,不是逼他们认错。” 这话被记录在《六宫新规》里,康熙在 “教” 字旁,用朱笔圈了个圈。
暂代的声望,在康熙的家宴上达到新的高度。帝王让瑶珈坐在昔日皇后的位置上,给她布菜的银匙,是皇后生前用的。席间,太子举杯:“儿臣敬皇贵妃,您教儿臣的,比书本上的还多。” 永瑞跟着举着果汁杯,小胖手晃得果汁洒在瑶珈的手背上,像颗晶莹的泪。
“你们看,” 康熙的龙袍扫过席间的众人,目光落在瑶珈手背上的果汁渍,“这才是家的样子,有规矩,也有温情。” 他让人把那面 “勤勉镜” 搬到御书房,与涿州的堤坝图挂在一起,“朕要天天看着,提醒自己,治国和治家,道理是一样的。”
夜风带着《六宫新规》的墨香溜进坤宁宫,瑶珈给皇后的牌位磕了三个头,额头贴着冰凉的金砖,与皇后当年的温度渐渐重合。她知道,暂代皇后职不是为了争夺什么,是像这马齿苋一样,在皇后开垦的土地上,继续播种、浇灌,让这片土地长出更多的希望。
那枚 “皇后之宝” 印信依旧放在盆栽旁,玉质的温润在月光下泛着柔和的光。瑶珈轻轻抚摸着印文,忽然明白,暂代的意义,不在于是否最终得到,而在于过程中的坚守与成长 —— 就像这草,无论是否被称为 “皇后草”,都在默默扎根,默默奉献,这就够了。
各宫的请安簿子在案上堆成整齐的一摞,签到的字迹越来越工整,像排并肩的幼苗。瑶珈知道,暂代的日子或许还很长,但只要守住皇后的嘱托,守住那颗为民的心,像现在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总有一天,会让这后宫,让这大清,都像那盆马齿苋一样,生机勃勃,安稳康健。
“先皇后的《治家要略》,” 瑶珈翻开泛黄的书页,皇后批注的 “宽严相济” 四个字旁,她用朱笔添了行小字,“宽在体恤,严在规矩”。春桃捧着各宫的请安折子,最上面的是科尔沁格格的,字迹比往日工整了些,说 “想学种马齿苋,求贵妃指点”。
瑶珈的朱笔在折子上批了个 “准”,让人送去的,还有套皇后用过的园艺工具,木柄上的包浆磨得发亮。“告诉格格,” 她指着窗台上的幼苗,“这草要见干见湿,就像管人,太松会乱,太紧会蔫。” 这话被张猛的儿子记在采买司的账册上,当成 “治事箴言”。
暂代职责的第一把火,烧在后宫的考勤上。瑶珈让人在坤宁宫设了面 “勤勉镜”,各宫娘娘每日请安后,需在镜前的簿子上签到,迟到三次者,罚抄皇后的《女诫》。兰贵人连续两日迟到,第三日来时,鬓边的珠钗歪着,帕子上还沾着点心渣 —— 她夜里在给父亲写信,说 “皇贵妃的规矩比皇后还严”。
“这镜不是照妆容的,” 瑶珈指着镜中兰贵人的影子,“是照心的。” 她让人取来涿州灾民的画像,贴在镜子旁边,“你看他们天不亮就下地,不是不想睡,是不敢睡,怕误了农时。” 兰贵人的脸在画像的映衬下,渐渐红了,帕子攥得比请安时还紧。
暂代的智慧,藏在份例的调整里。瑶珈让赵先生重新核算各宫用度,将节省下来的银子设立 “劝学奖”,安儿哥哥因 “课业进步最快” 得了头奖,奖品是套《四库全书》的选本,扉页上有瑶珈写的 “学海无涯”,字迹与康熙御批的 “唯贤是举” 隐隐呼应。
淑嫔来谢恩时,眼眶还红着:“从前总觉得,份例多寡才是体面,如今才懂,孩子有出息,比什么都强。” 她带来的安儿哥哥亲手种的马齿苋,长得比承乾宫的还精神,叶片上用红绳系着个小牌子,写着 “谢贵妃教诲”。
协调前朝的担子,压在 “协理军机” 的银令牌上。兵部尚书在奏折里说 “火器营的火药不足”,账目却显示库存充足,钱通的密信指出 “是管库的太监在倒卖”。瑶珈让人把太监押到火器营,当着将士的面杖责,银令牌在阳光下闪着冷光:“谁敢动军饷,就别怪本宫不讲情面。”
康熙看着送来的处理结果,龙袍的金线扫过 “杖责二十,发配苦寒之地” 的批注,忽然对李德全说:“她比朕想的更有雷霆手段。” 他让人把那柄蒙古弯刀赏给钱通,刀鞘上的宝石,比原来的多了颗,“告诉钱通,好好辅佐皇贵妃,别让她孤军奋战。”
暂代的难处,在宗室的刁难里显现。福敏阿哥母亲借着给太后请安的由头,故意在坤宁宫的门槛上绊了下,拐杖头撞在 “勤勉镜” 上,裂了道缝:“哀家老了,经不起这样的折腾,还是皇后在时省心。” 她的目光扫过瑶珈鬓边的东珠,那是康熙新赏的,比皇后的那颗还大。
瑶珈让人取来胶水,亲手把镜片粘好,裂缝处刚好能映出窗外的马齿苋:“老亲王妃您看,” 她指着裂缝里的草影,“有点缝不怕,能透光,就像这宫墙,太严实了,会闷出病。” 太后的佛珠在这时转了起来,声音从佛堂里传来:“哀家乏了,你们都退下吧。”
太后的默许像道护身符。瑶珈趁机推行 “后宫助学”,让各宫娘娘认领涿州的孤儿,教他们读书识字。淑嫔认领了个失明的孩子,每日亲自读《三字经》给他听;兰贵人的父亲送来些江南的新墨,说是 “给孩子们练字用”,奏折里的 “皇贵妃” 三个字,终于写得端正了。
暂代职责的深处,是对皇后理念的延续。瑶珈在坤宁宫设了个 “思过角”,放着皇后的牌位和那盆马齿苋,犯错的宫人需在此反省,直到能说出 “错在哪里”。德妃的旧部在慎刑司待了半月后,被送到这里,看着牌位哭了整整一夜,说 “终于明白皇后的好了”。
“这不是罚,是教,” 瑶珈对前来围观的宫人说,指尖划过皇后的牌位,“皇后生前总说,宫里的人,不管高低贵贱,都是爹娘生的,要教他们学好,不是逼他们认错。” 这话被记录在《六宫新规》里,康熙在 “教” 字旁,用朱笔圈了个圈。
暂代的声望,在康熙的家宴上达到新的高度。帝王让瑶珈坐在昔日皇后的位置上,给她布菜的银匙,是皇后生前用的。席间,太子举杯:“儿臣敬皇贵妃,您教儿臣的,比书本上的还多。” 永瑞跟着举着果汁杯,小胖手晃得果汁洒在瑶珈的手背上,像颗晶莹的泪。
“你们看,” 康熙的龙袍扫过席间的众人,目光落在瑶珈手背上的果汁渍,“这才是家的样子,有规矩,也有温情。” 他让人把那面 “勤勉镜” 搬到御书房,与涿州的堤坝图挂在一起,“朕要天天看着,提醒自己,治国和治家,道理是一样的。”
夜风带着《六宫新规》的墨香溜进坤宁宫,瑶珈给皇后的牌位磕了三个头,额头贴着冰凉的金砖,与皇后当年的温度渐渐重合。她知道,暂代皇后职不是为了争夺什么,是像这马齿苋一样,在皇后开垦的土地上,继续播种、浇灌,让这片土地长出更多的希望。
那枚 “皇后之宝” 印信依旧放在盆栽旁,玉质的温润在月光下泛着柔和的光。瑶珈轻轻抚摸着印文,忽然明白,暂代的意义,不在于是否最终得到,而在于过程中的坚守与成长 —— 就像这草,无论是否被称为 “皇后草”,都在默默扎根,默默奉献,这就够了。
各宫的请安簿子在案上堆成整齐的一摞,签到的字迹越来越工整,像排并肩的幼苗。瑶珈知道,暂代的日子或许还很长,但只要守住皇后的嘱托,守住那颗为民的心,像现在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总有一天,会让这后宫,让这大清,都像那盆马齿苋一样,生机勃勃,安稳康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