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忙到暮色降临,皇上李恪之总算回到了昭阳殿。他心心念念的小皇子怀瑾已进入了甜甜的梦乡,他只好无奈的站在小床的围栏边,宠溺的看着这个又长大了一圈的儿子,那胖乎乎的小脸泛着淡淡的粉色,在梦里也咂吧着小嘴。他伸手摸了又摸那嫩滑的小脸,才依依不舍得回到寝宫。
王婉还在灯下翻阅着手中的账册,琉璃灯的光晕映着的她的眉眼愈发沉静。“婉儿,今日才回宫,何必这般辛劳?”李恪之走进屋内,满是疲惫的脸上浮起一丝笑意,这么多日子的奔波操劳,使的王婉看上去清减了许多。
“皇上,您回来了。”王婉放下手中帐册,起身相迎。李恪之走上前,轻轻握住她的手,说道:“辛苦你了,路途本就艰辛,你该好好歇息。怎么这么晚了还在操劳?”
王婉微笑着摇了摇头,“后宫诸事繁杂,我身为皇后,自当尽心。再说,皇上您的身子还未痊愈,不也是忙到这个时辰吗?”
李恪之坐在桌前,看着那一本本账册,心中有些愧疚。“得婉儿精心照料许久,朕的身体已大好了。只是朕刚回京,前朝事多,后宫就全靠你了。”
王婉亲手倒了茶奉给李恪之,温柔地看着他,“皇上心系天下,臣妾理当分忧。只是皇上也要保重身体,莫要累坏了自己。先喝口茶润润嗓子,臣妾已让茯苓熬好了“山药百合粥”,皇上用一些再去沐浴罢。”
夜已阑珊,王婉神色困倦的坐在梳妆台前,屋里烛火明亮,暖意融融。只见秋菊悄无声息的走过来,接过夏荷手中的象牙梳子,一下一下的梳理着王婉的长发。
她的脸上虽带着欢畅与喜色,可眼中却隐含着一丝忧虑和欲言又止。“本宫不在的这些日子,一切都有劳你了。”王好从镜中看着自己身边这个最为聪明伶俐的丫鬟,出落得越发眉清目秀。含笑着说道,能把这一切料理的井井有条,秋菊实在是功不可没。今日回宫,她就察觉到了这个丫鬟仿佛是有心事。
秋菊犹豫了一下,终是忍不住跪下,轻声道:“还请皇后娘娘恕罪,奴婢有负您的重托,那个媚娘,她,竟然从“掖庭局”的牢房里跑了……
“跑了?”王婉悚然一惊,抬眼看向秋菊,“她竟然能从“掖庭局”里跑了?”她惊讶又不可置信的说道:“这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知道她跑去哪里了吗?”
秋菊摇了摇头,满腹惆怅的叹了一口气道“说来也怪,连奴婢也百思不得其解,已经搜寻多日了,竟然踪迹全无。一个大活人就这样凭空消失了。”
王婉的手微微一顿,眼中闪过一丝惊疑,但很快恢复如常。“何时的事?”她声音平稳,听不出情绪。
秋菊忙低声回道:“四日前的夜间,不知怎的,她杀死那个看守老太监,偷了出入“掖庭局”的令牌,可那些看守的侍卫们,都说从未见过此人,不知她是从何处逃遁的?”。
王婉轻轻叹了口气,“这媚娘,果然是有些手段和胆量,能从“掖庭局”里脱身,实在是不容小觑。”
秋菊面露惶恐,“娘娘,都是奴婢疏忽所致,眼下,该如何是好?”王婉摆了摆手,“此事不怪你,她既有本事逃,那咱们就再把她抓回来便是。“
秋菊嗫嚅道:“那媚娘心思歹毒,生性狡猾,就怕她藏在宫中不会安生。”想到她身上背负的数条人命,秋菊只觉的一阵脊梁发寒。
“以她的禀性,既费尽心思逃遁,必不会悄无声息。她肯定还在宫里,你且吩咐下去,不必大张旗鼓地找她,只暗中留意便是。她想要的,无非就是博取皇上的怜悯和同情。”王婉沉吟着道:“她定然会面见皇上,来个“恶人先告状”,咱们得想个法子让她自投罗网才是。看来,是本宫小看她了。”她幽幽的叹了口气,这个媚娘,无论何时何地,都有绝处逢生的能力,不得不叫人叹为观止。“你且起来,这事也不能怪你,看来“掖庭局”的那帮人要好好整治整治了。”
秋菊这才起身:“是,娘娘,奴婢这就去安排。”说罢,便轻手轻脚地退了出去。王婉看着镜中的自己,眼神坚定,看来,这个媚娘与自己之间的争斗恩怨,还远未结束。
幔帐低垂,寝宫内,独留一盏昏黄的灯光,眏的一切都朦朦胧胧的。王婉躺在床上辗转难眠,分别数月,仿佛这熟悉的地方竟变得有些陌生起来。
“婉儿,你是有心事吗?不妨与朕说说。”李恪之睁着迷蒙的睡眼,轻拥着王婉道。
“许是,寝宫里太过暖和,与辽东的严寒相比,反而有些不习惯了。”王婉紧挨着李恪之温热的胸膛,感到的身上有些腻腻的难受,翻了一个身,轻声说道。
李恪之瞥见她眼下淡淡的青色,和眼中隐藏的一丝不易察觉的忧思,抬手替她拂拂粘在脸上的碎发,柔声道:“ 路途疲累,你都能安然入睡。今日己回宫,怎么反倒是心事重重?你我之间,难道还有难言之隐吗?”
王婉有些不好意思的,望着李恪之清俊的脸上那恳切的目光,抬手按了按自己的眉心。笑了笑,嗔怪道:“原不想说,是怕皇上笑话臣妾是个胸无城府之人,如今看来,臣妾哪怕一丁点小事也是躲不开皇上的眼睛。”
““夫妻同心,其利断金”。朕与婉儿之间,原就不需要遮遮掩掩,咱们要永远坦诚相见才好。”李恪之牵起王婉的手放到自己的胸口道:“婉儿有心事,朕这心就闷闷的难受。”
“皇上”,王婉收敛了脸上的笑意道:“这原本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就是那位您带入宫里的武氏媚娘。她因牵扯成王谋逆之事,且手中又有毒杀成王妃等几条人命之罪,被臣妾拘押在“掖庭局”中,等皇上回来发落。可谁知,她竟然能从“掖庭局”中逃遁了,直至今日,还未找到,真是匪夷所思……”
王婉还在灯下翻阅着手中的账册,琉璃灯的光晕映着的她的眉眼愈发沉静。“婉儿,今日才回宫,何必这般辛劳?”李恪之走进屋内,满是疲惫的脸上浮起一丝笑意,这么多日子的奔波操劳,使的王婉看上去清减了许多。
“皇上,您回来了。”王婉放下手中帐册,起身相迎。李恪之走上前,轻轻握住她的手,说道:“辛苦你了,路途本就艰辛,你该好好歇息。怎么这么晚了还在操劳?”
王婉微笑着摇了摇头,“后宫诸事繁杂,我身为皇后,自当尽心。再说,皇上您的身子还未痊愈,不也是忙到这个时辰吗?”
李恪之坐在桌前,看着那一本本账册,心中有些愧疚。“得婉儿精心照料许久,朕的身体已大好了。只是朕刚回京,前朝事多,后宫就全靠你了。”
王婉亲手倒了茶奉给李恪之,温柔地看着他,“皇上心系天下,臣妾理当分忧。只是皇上也要保重身体,莫要累坏了自己。先喝口茶润润嗓子,臣妾已让茯苓熬好了“山药百合粥”,皇上用一些再去沐浴罢。”
夜已阑珊,王婉神色困倦的坐在梳妆台前,屋里烛火明亮,暖意融融。只见秋菊悄无声息的走过来,接过夏荷手中的象牙梳子,一下一下的梳理着王婉的长发。
她的脸上虽带着欢畅与喜色,可眼中却隐含着一丝忧虑和欲言又止。“本宫不在的这些日子,一切都有劳你了。”王好从镜中看着自己身边这个最为聪明伶俐的丫鬟,出落得越发眉清目秀。含笑着说道,能把这一切料理的井井有条,秋菊实在是功不可没。今日回宫,她就察觉到了这个丫鬟仿佛是有心事。
秋菊犹豫了一下,终是忍不住跪下,轻声道:“还请皇后娘娘恕罪,奴婢有负您的重托,那个媚娘,她,竟然从“掖庭局”的牢房里跑了……
“跑了?”王婉悚然一惊,抬眼看向秋菊,“她竟然能从“掖庭局”里跑了?”她惊讶又不可置信的说道:“这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知道她跑去哪里了吗?”
秋菊摇了摇头,满腹惆怅的叹了一口气道“说来也怪,连奴婢也百思不得其解,已经搜寻多日了,竟然踪迹全无。一个大活人就这样凭空消失了。”
王婉的手微微一顿,眼中闪过一丝惊疑,但很快恢复如常。“何时的事?”她声音平稳,听不出情绪。
秋菊忙低声回道:“四日前的夜间,不知怎的,她杀死那个看守老太监,偷了出入“掖庭局”的令牌,可那些看守的侍卫们,都说从未见过此人,不知她是从何处逃遁的?”。
王婉轻轻叹了口气,“这媚娘,果然是有些手段和胆量,能从“掖庭局”里脱身,实在是不容小觑。”
秋菊面露惶恐,“娘娘,都是奴婢疏忽所致,眼下,该如何是好?”王婉摆了摆手,“此事不怪你,她既有本事逃,那咱们就再把她抓回来便是。“
秋菊嗫嚅道:“那媚娘心思歹毒,生性狡猾,就怕她藏在宫中不会安生。”想到她身上背负的数条人命,秋菊只觉的一阵脊梁发寒。
“以她的禀性,既费尽心思逃遁,必不会悄无声息。她肯定还在宫里,你且吩咐下去,不必大张旗鼓地找她,只暗中留意便是。她想要的,无非就是博取皇上的怜悯和同情。”王婉沉吟着道:“她定然会面见皇上,来个“恶人先告状”,咱们得想个法子让她自投罗网才是。看来,是本宫小看她了。”她幽幽的叹了口气,这个媚娘,无论何时何地,都有绝处逢生的能力,不得不叫人叹为观止。“你且起来,这事也不能怪你,看来“掖庭局”的那帮人要好好整治整治了。”
秋菊这才起身:“是,娘娘,奴婢这就去安排。”说罢,便轻手轻脚地退了出去。王婉看着镜中的自己,眼神坚定,看来,这个媚娘与自己之间的争斗恩怨,还远未结束。
幔帐低垂,寝宫内,独留一盏昏黄的灯光,眏的一切都朦朦胧胧的。王婉躺在床上辗转难眠,分别数月,仿佛这熟悉的地方竟变得有些陌生起来。
“婉儿,你是有心事吗?不妨与朕说说。”李恪之睁着迷蒙的睡眼,轻拥着王婉道。
“许是,寝宫里太过暖和,与辽东的严寒相比,反而有些不习惯了。”王婉紧挨着李恪之温热的胸膛,感到的身上有些腻腻的难受,翻了一个身,轻声说道。
李恪之瞥见她眼下淡淡的青色,和眼中隐藏的一丝不易察觉的忧思,抬手替她拂拂粘在脸上的碎发,柔声道:“ 路途疲累,你都能安然入睡。今日己回宫,怎么反倒是心事重重?你我之间,难道还有难言之隐吗?”
王婉有些不好意思的,望着李恪之清俊的脸上那恳切的目光,抬手按了按自己的眉心。笑了笑,嗔怪道:“原不想说,是怕皇上笑话臣妾是个胸无城府之人,如今看来,臣妾哪怕一丁点小事也是躲不开皇上的眼睛。”
““夫妻同心,其利断金”。朕与婉儿之间,原就不需要遮遮掩掩,咱们要永远坦诚相见才好。”李恪之牵起王婉的手放到自己的胸口道:“婉儿有心事,朕这心就闷闷的难受。”
“皇上”,王婉收敛了脸上的笑意道:“这原本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就是那位您带入宫里的武氏媚娘。她因牵扯成王谋逆之事,且手中又有毒杀成王妃等几条人命之罪,被臣妾拘押在“掖庭局”中,等皇上回来发落。可谁知,她竟然能从“掖庭局”中逃遁了,直至今日,还未找到,真是匪夷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