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驾亲征灭了高丽国,如今四夷宾服,天下太平,皇上李恪文回京后,不吝财物封赏功臣将士,朝中又添一批新贵。万国使者往来长安,纳贡朝贺,以能得皇上的陛见为无尚荣光。长安城中,车马往来,混杂着各色人等,各种言语,愈发显出繁荣昌盛的大国气度。
朝廷在高丽故地设置了九都督府,共分为四十二州,一百个县,并在其旧都平城设立“安东都护府”进行统一治理,选派能臣干吏,迁徙庶民,弘扬仁政,使之能快速与中原融为一体。皇上李恪之身必躬亲,日日忙至深夜不得安歇。
甘露殿的御书房里,依然是灯烛明亮,宽大的龙案后,年轻的皇上李恪之伏案凝神,手中的朱笔不时的在奏折上批阅勾划。今年科举选拔上来的几十位寒门饱学之士,已被他派往六部历练。以这些新鲜的血液,使的庞大臃肿的各个衙门焕发出生机。
如今,华夏一统,歌舞升平,但各大门阀世家垄断朝堂,盘根错节,常常使得政令不通,却又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其中贪墨营私者甚多,继而官官相护,若想要让国家长治久安,国富民强,必须要大刀阔斧整顿吏治,削弱世家的力量。成王李晋之谋反一案牵连了不少世家大族,皇亲国戚,幸而是皇后快刀斩乱麻,恩威并用,惩治首犯,安抚从犯,才能迅速的消祸于无形。没想到一向恬淡娇弱的皇后当机立断,手段凌厉,竟然为自己解决了最为棘手的难题。李恪之欣慰之余,又想到她千里奔赴,只身前往蓬莱,请世外高人寂了大师远赴辽东为自己解毒疗伤。这份胆识和智慧,非是常人可比,不由得更多了几分赏识和敬重。
更漏声声,清晣入耳,李恪之抬起头来,铜仙鹤嘴里的熏香还在袅袅飘散着。他抬手按了按有些困倦的双目,却猛然瞟见御书房那厚重的雕花的木门,被小太监轻轻推开。皇后王婉披着大红的风氅走了进来,她接还身后丫鬟递上来的食盒,小声的吩咐了一句,这才抬头向龙案方向望来。
李恪之放下手中的朱笔,不苟言笑的脸上荡起一抹柔和的神色,温言道:“都这个时辰了,婉儿怎不安歇?外面天寒地冻的,怎得又巴巴地跑一趟?”一边说着,一边站起身向王婉走来,只见王婉那被风吹得有些发红的脸上,一双盈盈美眸正含嗔带怒的看向自己。
“皇上也知道这个时辰了?虽国事繁忙,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也需缓缓而为。您这般不爱惜自己的身子,怎能让臣妾放心?”她低低的声音中满是无奈,饱含柔情的目光,盯着李恪之略有些消瘦的面颊。“本来说好等皇上回京,就要好好的调理疗养龙体,这下倒好,反而更是忙得不可开交了。”
李恪之忙含笑着把王婉那微凉的小手握在自己宽厚的掌中,低声道:“婉儿的心意,朕又岂能不知?只是,一些百废待兴之事,怎能假手他人?朕须得亲力亲为才是,等忙完这阵子,皇后陪朕去“骊山别院”中疗养散心,带上怀瑾,咱们一家共享天伦之乐,如何?”王婉的双手修长白皙,却带着刺骨的寒意,鲜艳夺目的冈氅,衬得她更是像一朵鲜花般娇艳。
“天子无戏言,皇上金口玉言,可不许再推托了。”王婉的脸上,总算是绽开了一丝浅笑。在“骊山别院”中度过的那段快乐而惬意的时光,使得她常常怀念。冬日去那调理身体最是合适不过,她反手拍了拍李恪之的手道:“皇上,臣妾让茯苓炖了“冰糖雪梨汤”,您快用趁热用一些,臣妾今儿见您的嘴角都起皮了,许是熬夜太多的缘故。”说着解下风氅,打开食盒,小心翼翼的捧出一盏白瓷小炖盅,揭开盖子,一股清甜的味道迅速的弥漫开来。
李恪之瞥见她虔诚又认真的模样,不施粉黛的脸上,是掩饰不住的关切之情。自从身中箭毒之后,她就一直衣不解带的亲自照顾着自己。肉眼可见的憔悴了不少,回到京中,既要处理后宫诸事,又要忙着陪同自己一起出席犒赏及一些会见外使的宴会;既要照料皇儿,还得无微不至的照顾自己。这马上又到了年下,所需筹备之事更为繁杂,他心疼的说道:“眼下,只怕婉儿比朕还要辛苦些,这宫里宫外,事无巨细,哪一样不需要你劳心劳力?”他拉着王婉的手:“你且坐下,陪着朕一起用一些。”
“臣妾已在昭阳殿用过了。”王婉把那白瓷小碗和汤勺一并递到李恪之手中。“臣妾会日日让茯苓炖一些汤粥给皇上调理调理,皇上可不许挑三拣四。”王婉正色的说道:“说起来,茯苓熬制的药膳的确无人可比,皇上只要按时饮用,定然会使龙体更加康健。臣妾在孕中时,多亏了那些药膳,才使的小怀瑾结实康健,就连臣妾的身子也比之前好了不少。”
“是吗?”李恪之放下汤勺,双目灼灼的望着王婉,嘴角荡开一丝不怀好意的笑容。“这样说来,婉儿是不是?”他凑近婉婉的耳畔,低低笑道:“婉儿是不是在暗示朕,该添个皇子或皇女了?”鼻息间那热乎乎的气息,直扑到王婉的颈下。
王婉怔了怔,捂嘴笑着道:“皇上贯会顽笑,怀璜还小,臣妾和他离别多日,还未好好的陪他呢。添丁之事,容后再说。”她站起身来,说道:“如今天气寒冷,皇上不必来回奔波,不如,就在甘露殿歇下如何?”
“甘露殿孤单寒冷,若是婉儿肯来相陪,那朕到是求之不得。”李恪之俯耳低声道。王婉轻笑一声:“皇上,臣妾心疼您来回奔波,歇在甘露殿,岂不是省事很多?”王婉若有所思:“臣妾在昭阳殿住的习惯了,再说……”
“好了,既然婉儿亲自来接,那朕就随你一起回昭阳殿。”李恪之不由分说的给王婉披上风氅,携手一同往外走去。
朝廷在高丽故地设置了九都督府,共分为四十二州,一百个县,并在其旧都平城设立“安东都护府”进行统一治理,选派能臣干吏,迁徙庶民,弘扬仁政,使之能快速与中原融为一体。皇上李恪之身必躬亲,日日忙至深夜不得安歇。
甘露殿的御书房里,依然是灯烛明亮,宽大的龙案后,年轻的皇上李恪之伏案凝神,手中的朱笔不时的在奏折上批阅勾划。今年科举选拔上来的几十位寒门饱学之士,已被他派往六部历练。以这些新鲜的血液,使的庞大臃肿的各个衙门焕发出生机。
如今,华夏一统,歌舞升平,但各大门阀世家垄断朝堂,盘根错节,常常使得政令不通,却又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其中贪墨营私者甚多,继而官官相护,若想要让国家长治久安,国富民强,必须要大刀阔斧整顿吏治,削弱世家的力量。成王李晋之谋反一案牵连了不少世家大族,皇亲国戚,幸而是皇后快刀斩乱麻,恩威并用,惩治首犯,安抚从犯,才能迅速的消祸于无形。没想到一向恬淡娇弱的皇后当机立断,手段凌厉,竟然为自己解决了最为棘手的难题。李恪之欣慰之余,又想到她千里奔赴,只身前往蓬莱,请世外高人寂了大师远赴辽东为自己解毒疗伤。这份胆识和智慧,非是常人可比,不由得更多了几分赏识和敬重。
更漏声声,清晣入耳,李恪之抬起头来,铜仙鹤嘴里的熏香还在袅袅飘散着。他抬手按了按有些困倦的双目,却猛然瞟见御书房那厚重的雕花的木门,被小太监轻轻推开。皇后王婉披着大红的风氅走了进来,她接还身后丫鬟递上来的食盒,小声的吩咐了一句,这才抬头向龙案方向望来。
李恪之放下手中的朱笔,不苟言笑的脸上荡起一抹柔和的神色,温言道:“都这个时辰了,婉儿怎不安歇?外面天寒地冻的,怎得又巴巴地跑一趟?”一边说着,一边站起身向王婉走来,只见王婉那被风吹得有些发红的脸上,一双盈盈美眸正含嗔带怒的看向自己。
“皇上也知道这个时辰了?虽国事繁忙,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也需缓缓而为。您这般不爱惜自己的身子,怎能让臣妾放心?”她低低的声音中满是无奈,饱含柔情的目光,盯着李恪之略有些消瘦的面颊。“本来说好等皇上回京,就要好好的调理疗养龙体,这下倒好,反而更是忙得不可开交了。”
李恪之忙含笑着把王婉那微凉的小手握在自己宽厚的掌中,低声道:“婉儿的心意,朕又岂能不知?只是,一些百废待兴之事,怎能假手他人?朕须得亲力亲为才是,等忙完这阵子,皇后陪朕去“骊山别院”中疗养散心,带上怀瑾,咱们一家共享天伦之乐,如何?”王婉的双手修长白皙,却带着刺骨的寒意,鲜艳夺目的冈氅,衬得她更是像一朵鲜花般娇艳。
“天子无戏言,皇上金口玉言,可不许再推托了。”王婉的脸上,总算是绽开了一丝浅笑。在“骊山别院”中度过的那段快乐而惬意的时光,使得她常常怀念。冬日去那调理身体最是合适不过,她反手拍了拍李恪之的手道:“皇上,臣妾让茯苓炖了“冰糖雪梨汤”,您快用趁热用一些,臣妾今儿见您的嘴角都起皮了,许是熬夜太多的缘故。”说着解下风氅,打开食盒,小心翼翼的捧出一盏白瓷小炖盅,揭开盖子,一股清甜的味道迅速的弥漫开来。
李恪之瞥见她虔诚又认真的模样,不施粉黛的脸上,是掩饰不住的关切之情。自从身中箭毒之后,她就一直衣不解带的亲自照顾着自己。肉眼可见的憔悴了不少,回到京中,既要处理后宫诸事,又要忙着陪同自己一起出席犒赏及一些会见外使的宴会;既要照料皇儿,还得无微不至的照顾自己。这马上又到了年下,所需筹备之事更为繁杂,他心疼的说道:“眼下,只怕婉儿比朕还要辛苦些,这宫里宫外,事无巨细,哪一样不需要你劳心劳力?”他拉着王婉的手:“你且坐下,陪着朕一起用一些。”
“臣妾已在昭阳殿用过了。”王婉把那白瓷小碗和汤勺一并递到李恪之手中。“臣妾会日日让茯苓炖一些汤粥给皇上调理调理,皇上可不许挑三拣四。”王婉正色的说道:“说起来,茯苓熬制的药膳的确无人可比,皇上只要按时饮用,定然会使龙体更加康健。臣妾在孕中时,多亏了那些药膳,才使的小怀瑾结实康健,就连臣妾的身子也比之前好了不少。”
“是吗?”李恪之放下汤勺,双目灼灼的望着王婉,嘴角荡开一丝不怀好意的笑容。“这样说来,婉儿是不是?”他凑近婉婉的耳畔,低低笑道:“婉儿是不是在暗示朕,该添个皇子或皇女了?”鼻息间那热乎乎的气息,直扑到王婉的颈下。
王婉怔了怔,捂嘴笑着道:“皇上贯会顽笑,怀璜还小,臣妾和他离别多日,还未好好的陪他呢。添丁之事,容后再说。”她站起身来,说道:“如今天气寒冷,皇上不必来回奔波,不如,就在甘露殿歇下如何?”
“甘露殿孤单寒冷,若是婉儿肯来相陪,那朕到是求之不得。”李恪之俯耳低声道。王婉轻笑一声:“皇上,臣妾心疼您来回奔波,歇在甘露殿,岂不是省事很多?”王婉若有所思:“臣妾在昭阳殿住的习惯了,再说……”
“好了,既然婉儿亲自来接,那朕就随你一起回昭阳殿。”李恪之不由分说的给王婉披上风氅,携手一同往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