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尼孜闻言,心中那点小小的不满顿时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为深刻的理解和一丝隐隐的激动。
身为他的枕边人,她很清楚西北王府当前最大的短板是什么。
他用了近五年时间培训她们,目的很简单,他需要能独当一面的人才为他所用。
然而,西北的底子实在太差了。加上他强烈抗拒启用那些传统的读书人来王府做官,这就更加差上加差。
只要一想到他一心想把西北几百万目不识丁的老百姓全都培养成学生、工人、士兵和基干民兵,她觉得他心中的压力比他都大。
如果不是他手里有一批仿生智能机器人担任科技教使徒四处奔走传授传播各种技能和知识,她都不敢想象西北会乱成什么样子。
可以说,他完全是凭他一己之力硬撑起西北的天。而且还是一片跟外面进行割裂的天!
他不惜成本,不遗余力地培养她们,磨炼她们,为的就是要在西北构建一个与传统封建王朝绝然不同、前所未有的国家体系。
在这个类似精密机器的体系中,每一个人,无论亲疏远近,都必须成为一个能够独立运转、独当一面的关键齿轮。
“王爷,您是打算慢慢放手?”
拓跋尼孜趴在他强壮结实的胸膛上,边说边用玉手指尖在胸大肌上划着圈圈。
“嗯!”
李唐轻抚着她有些凌乱的秀发,点头说道:“我必须学会放手,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凡事都事必亲躬,基础我已经替你们打好打牢,上面的建筑得靠你们一层一层去盖。”
“王爷的意思是,未来的西北王府,将不再仅仅依靠您一个人的智慧和决断?”
拓跋尼孜若有所思,立刻抓住了问题的核心。
“不错。”
李唐很认真地点头答道:
“我,或者说龙巢基地的存在,是这个体系的底层架构和最终保障,但绝不是日常运转的唯一核心。
我想要的,是一个具备自我纠错、自我发展、自我迭代的机制和体系。它就像一个精密的生命体,即使我这个‘大脑’暂时休眠,它的‘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也能自主应对大部分危机。”
他伸出手指,在空气中轻轻划过,接着说道:
“玥儿掌管的商业,是这个生命体的‘血液循环系统’,负责输送养分;你和娜扎未来要承担的,一部分是‘神经系统’,负责情报传递和危机预警;
而郭昕、铁列都、德布南赞他们率领的军队,则是‘免疫系统’,负责清除内外部的威胁。
你们每一个人,每一个部门,都必须学会独立思考,独立运作。我可以为你们提供最先进的工具,最强大的后盾,但路,终究要你们自己去走。”
“可是……王爷……”
拓跋尼孜还是忍不住问出了那个最关键的问题:
“万一我们走错了路,犯下了无法挽回的错误,那该怎么办?比如玥妹妹的商业扩张,一旦资金链断裂,或者引起中原世家门阀的联合绞杀,后果不堪设想。”
李唐闻言,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微笑:
“我为什么敢放手让你们去做?因为我给了你们这个时代独一无二的容错能力。你以为,我让你们铺设到中原各地的电报和电话网络,仅仅是为了通讯方便吗?”
说着,李唐让星辰显示龙巢基地的总控指挥中心。
“从这里,通过无线电信号,我可以在半个时辰之内,联络到远在长安、洛阳,甚至是广州的任何一个站点。
玥儿的每一笔大额资金调动,每一次重要的商业决策,星辰的数据库里都有实时备份和风险评估。一旦某项指标超过预设的警戒线,系统会立刻向我报警。”
“这就好比一个棋手,你们是在棋盘上落子的棋手,而我,是那个拥有随时‘悔棋’权限的规则制定者。
你们尽管大胆地去下,去尝试各种棋路。下得好了,是你们的功劳和成长;下得差了,甚至要满盘皆输了,我会在最后一刻,把棋盘拨乱反正。”
李唐的语气沉稳而有力,充满了无可辩驳的逻辑思维:
“西北王府如今的体量,已经输得起。我们的工业产值,足以支撑我们犯十次、二十次商业上的错误。
我们的军事实力,足以让我们无视任何因为商业失败而引发的外部威胁。所以,不要怕犯错。错误,是最好的老师。
我需要的,不是一群永远不会犯错的木偶,而是一群从错误中汲取养分,然后变得更加强大的雄鹰!”
拓跋尼孜仰起脸媚眼如丝,痴痴地看着李唐,心中有种莫名的踏实和安全感。
有个强大的男人做依靠,真好。
他早已在她们看不见的维度,为她们铺设了一张巨大而坚实的安全网。
她们看似在悬崖峭壁上行走,实则脚下是万丈深渊之上的透明坦途。他那所谓的“狠心”,其实是最高级别的信任与最深层次的保护。
想通了这一点,拓跋尼孜的心境豁然开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她将脸蛋凑近,在李唐嘴角轻轻吻了一下,语气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坚定:
“臣妾明白了。请王爷放心,尼孜绝不负王爷所托。”
“很好。”
李唐满意地点点头,随即话锋一转,“对了,你这次突然提前从长安回来,应该还有别的什么事吧?”
听李唐这么一问,拓跋尼孜顿时想起一件事,禁不住暗自啐了自己一嘴,她真是昏了头了。
她起身坐直身子,脸上神情严肃地说道:
“王爷,三天前,查·卢西波相发信息给我,说是他的人从吐蕃高层截获了一份的情报,虽然内容残缺,但经过语义分析和逻辑补全,我们推断出一个惊人的可能性。”
“说。”李唐闻言目光陡凝。
拓跋尼孜正色说道:“我推测,吐蕃人似乎正在策划一场针对大唐重要人物的刺杀行动。根据多方情报交叉验证,目标……有极大概率是当朝太子,李桓。”
“太子李桓?”
李唐的眉头瞬间锁紧,随即问道:“可有证实?”
“目前还在继续搜集线索和证件。”
拓跋尼孜摇头说道:“不论结果怎样,臣妾觉得这件事太大,所以必须赶回来亲自跟您当面汇报。”
李唐伸手拿起香烟和打火机,点燃一支抽了好几口。
李桓,是大唐现任皇帝唐宪宗李纯的长子,也是大唐未来的继承人。
这小子虽然在历史上并非一个雄才大主,但他的存在,本身就代表着大唐朝廷的稳定和法统的延续。
一旦太子遇刺身亡,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储位之争。
届时,朝堂必将陷入剧烈动荡,各个皇子背后的势力会疯狂角力,整个大唐的国策和意志将陷入空前的分裂与内耗。
而最主要的是,李桓目前人在新龟兹。如果他在船山书院遇刺,西北王府面临的压力将空前沉重。
这对于正在利用大唐这个庞大市场进行商品倾销和资本渗透的西北王府来说,绝对是一个灾难性的消息。
一个混乱、内斗的中原,会严重阻碍李唐的经济扩张计划,甚至可能导致中原各地藩镇趁机重新割据,烽烟四起,彻底打乱他“和平演变”的战略布局。
喜欢晚唐:开局一条船
身为他的枕边人,她很清楚西北王府当前最大的短板是什么。
他用了近五年时间培训她们,目的很简单,他需要能独当一面的人才为他所用。
然而,西北的底子实在太差了。加上他强烈抗拒启用那些传统的读书人来王府做官,这就更加差上加差。
只要一想到他一心想把西北几百万目不识丁的老百姓全都培养成学生、工人、士兵和基干民兵,她觉得他心中的压力比他都大。
如果不是他手里有一批仿生智能机器人担任科技教使徒四处奔走传授传播各种技能和知识,她都不敢想象西北会乱成什么样子。
可以说,他完全是凭他一己之力硬撑起西北的天。而且还是一片跟外面进行割裂的天!
他不惜成本,不遗余力地培养她们,磨炼她们,为的就是要在西北构建一个与传统封建王朝绝然不同、前所未有的国家体系。
在这个类似精密机器的体系中,每一个人,无论亲疏远近,都必须成为一个能够独立运转、独当一面的关键齿轮。
“王爷,您是打算慢慢放手?”
拓跋尼孜趴在他强壮结实的胸膛上,边说边用玉手指尖在胸大肌上划着圈圈。
“嗯!”
李唐轻抚着她有些凌乱的秀发,点头说道:“我必须学会放手,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凡事都事必亲躬,基础我已经替你们打好打牢,上面的建筑得靠你们一层一层去盖。”
“王爷的意思是,未来的西北王府,将不再仅仅依靠您一个人的智慧和决断?”
拓跋尼孜若有所思,立刻抓住了问题的核心。
“不错。”
李唐很认真地点头答道:
“我,或者说龙巢基地的存在,是这个体系的底层架构和最终保障,但绝不是日常运转的唯一核心。
我想要的,是一个具备自我纠错、自我发展、自我迭代的机制和体系。它就像一个精密的生命体,即使我这个‘大脑’暂时休眠,它的‘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也能自主应对大部分危机。”
他伸出手指,在空气中轻轻划过,接着说道:
“玥儿掌管的商业,是这个生命体的‘血液循环系统’,负责输送养分;你和娜扎未来要承担的,一部分是‘神经系统’,负责情报传递和危机预警;
而郭昕、铁列都、德布南赞他们率领的军队,则是‘免疫系统’,负责清除内外部的威胁。
你们每一个人,每一个部门,都必须学会独立思考,独立运作。我可以为你们提供最先进的工具,最强大的后盾,但路,终究要你们自己去走。”
“可是……王爷……”
拓跋尼孜还是忍不住问出了那个最关键的问题:
“万一我们走错了路,犯下了无法挽回的错误,那该怎么办?比如玥妹妹的商业扩张,一旦资金链断裂,或者引起中原世家门阀的联合绞杀,后果不堪设想。”
李唐闻言,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微笑:
“我为什么敢放手让你们去做?因为我给了你们这个时代独一无二的容错能力。你以为,我让你们铺设到中原各地的电报和电话网络,仅仅是为了通讯方便吗?”
说着,李唐让星辰显示龙巢基地的总控指挥中心。
“从这里,通过无线电信号,我可以在半个时辰之内,联络到远在长安、洛阳,甚至是广州的任何一个站点。
玥儿的每一笔大额资金调动,每一次重要的商业决策,星辰的数据库里都有实时备份和风险评估。一旦某项指标超过预设的警戒线,系统会立刻向我报警。”
“这就好比一个棋手,你们是在棋盘上落子的棋手,而我,是那个拥有随时‘悔棋’权限的规则制定者。
你们尽管大胆地去下,去尝试各种棋路。下得好了,是你们的功劳和成长;下得差了,甚至要满盘皆输了,我会在最后一刻,把棋盘拨乱反正。”
李唐的语气沉稳而有力,充满了无可辩驳的逻辑思维:
“西北王府如今的体量,已经输得起。我们的工业产值,足以支撑我们犯十次、二十次商业上的错误。
我们的军事实力,足以让我们无视任何因为商业失败而引发的外部威胁。所以,不要怕犯错。错误,是最好的老师。
我需要的,不是一群永远不会犯错的木偶,而是一群从错误中汲取养分,然后变得更加强大的雄鹰!”
拓跋尼孜仰起脸媚眼如丝,痴痴地看着李唐,心中有种莫名的踏实和安全感。
有个强大的男人做依靠,真好。
他早已在她们看不见的维度,为她们铺设了一张巨大而坚实的安全网。
她们看似在悬崖峭壁上行走,实则脚下是万丈深渊之上的透明坦途。他那所谓的“狠心”,其实是最高级别的信任与最深层次的保护。
想通了这一点,拓跋尼孜的心境豁然开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她将脸蛋凑近,在李唐嘴角轻轻吻了一下,语气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坚定:
“臣妾明白了。请王爷放心,尼孜绝不负王爷所托。”
“很好。”
李唐满意地点点头,随即话锋一转,“对了,你这次突然提前从长安回来,应该还有别的什么事吧?”
听李唐这么一问,拓跋尼孜顿时想起一件事,禁不住暗自啐了自己一嘴,她真是昏了头了。
她起身坐直身子,脸上神情严肃地说道:
“王爷,三天前,查·卢西波相发信息给我,说是他的人从吐蕃高层截获了一份的情报,虽然内容残缺,但经过语义分析和逻辑补全,我们推断出一个惊人的可能性。”
“说。”李唐闻言目光陡凝。
拓跋尼孜正色说道:“我推测,吐蕃人似乎正在策划一场针对大唐重要人物的刺杀行动。根据多方情报交叉验证,目标……有极大概率是当朝太子,李桓。”
“太子李桓?”
李唐的眉头瞬间锁紧,随即问道:“可有证实?”
“目前还在继续搜集线索和证件。”
拓跋尼孜摇头说道:“不论结果怎样,臣妾觉得这件事太大,所以必须赶回来亲自跟您当面汇报。”
李唐伸手拿起香烟和打火机,点燃一支抽了好几口。
李桓,是大唐现任皇帝唐宪宗李纯的长子,也是大唐未来的继承人。
这小子虽然在历史上并非一个雄才大主,但他的存在,本身就代表着大唐朝廷的稳定和法统的延续。
一旦太子遇刺身亡,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储位之争。
届时,朝堂必将陷入剧烈动荡,各个皇子背后的势力会疯狂角力,整个大唐的国策和意志将陷入空前的分裂与内耗。
而最主要的是,李桓目前人在新龟兹。如果他在船山书院遇刺,西北王府面临的压力将空前沉重。
这对于正在利用大唐这个庞大市场进行商品倾销和资本渗透的西北王府来说,绝对是一个灾难性的消息。
一个混乱、内斗的中原,会严重阻碍李唐的经济扩张计划,甚至可能导致中原各地藩镇趁机重新割据,烽烟四起,彻底打乱他“和平演变”的战略布局。
喜欢晚唐:开局一条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