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唐从来不认为,这个时代的人是傻子。
相反,能够在残酷的生存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一个王朝统治者的,无一不是人中龙凤。
他们或许暂时被时代的局限性蒙蔽了双眼,可一旦让他们看到一条全新的、更强大的道路,他们会比任何人学习得都快,模仿得都彻底。
这是一场时间的赛跑。
比的,就是谁能更快地完成内部整合,建立起足以碾压对方的“技术代差”。
“他们派出的间谍呢?”李唐问道。
星辰马上答道:“已经全部在我们的监控之下。按照您的吩咐,我们没有打草惊蛇,而是通过我们安插在他们内部的‘影资’,有选择性地喂给他们一些技术资料。”
“什么资料?”
“比如,一个缺少关键添加剂的水泥配方,一套无法解决高温形变问题的步枪图纸,一份故意夸大某种作物产量但隐瞒了其对地力巨大消耗的农学报告。”
星辰回答道:“这些技术,短期内能让他们看到一点甜头,但长期来看,只会把他们引上歧途,浪费他们宝贵的资源和时间。”
“很好。”
李唐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就是他早就预设的应对策略——信息污染和技术陷阱。
单纯的封锁是愚蠢的,也是不可能做到的。与其防贼一样防着,不如主动开个小门,然后在这个小门后面,挖好无数个大坑。
你想要我的技术?可以,给你。但给你的,是阉割版的,是带后门的,是埋着定时炸弹的。
当你们举全国之力,沿着我给你们指出的“捷径”奋力狂奔时,最终会发现,那是一条通往悬崖的死路。
而到那时,我已经站在了你们无法企及的更高维度。
“我们抛出的技术陷阱虽然很成功,但是,主人,我必须提醒您。”
星辰很理性地发出警示:
“这种小伎俩,只能延缓他们的脚步,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根据我的推演,以吐蕃和阿拔斯王朝的体量,他们试错的成本很高,但容错率同样很高。
最多十年,他们就能通过不断的失败,摸索出一条相对正确的道路。我们必须在这十年之内,建立起对他们的绝对优势。这个优势并非是龙巢基地,而是属于西北王府治下人类社会建立起的优势。”
“十年……”
李唐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喃喃自语道:
“百年树木,十年树人。过去的五年,我只是打下了基础,还得需要两个五年计划,才能真正意义上奠定大局。”
他望着对面墙壁上挂着的那幅巨大的世界地图。那上面,大唐、吐蕃、南昭、天竺、阿拔斯……一个个庞大的王朝帝国板块,犬牙交错。
星辰继续分析道:“我们现在面临的核心问题,依旧是人口和合格的管理者。生产力发展得再快,如果没有足够的人口去消费,没有合格的管理者去组织,最终也会陷入停滞。”
李唐稍作沉思,然后说道:“那就加大商品倾销的力度,让整个大唐王朝每一个集市,每一条街道全部是我们的商品!”
星辰的回答停顿了一下,随即又调出几张数据分析图例。
“我们的商品,对中原各地的商家已经造成了巨大冲击。超过99.5%的手工业作坊即将破产倒闭。其中84.7%的工坊是各大世家和士绅贵族阶层的产业,有14.8%的是传统小手工业从业者。
根据人类社会意识形态分析,中原各大世家和士绅贵族阶层不会坐视这种现象置之不理。他们不会把他们的经济命脉交到我们手里。
短期内,虽然会诞生一批买办团体,并趁机获取大幅利润,但从长期经济发展趋势,他们一定会想办法从我们手里引进技术,进而形成地方保护主义垄断经营模式。又方的利益冲突,不可避免。”
李唐想也不想地说道:“那些手工业作坊破产得越多,对我们越有利。我们正好可以把中原各地所有的小手工业从业者全都迁来西北!至于各大世家和士绅贵族豪门大户怎么样,我管他洪水滔天!”
说完,李唐顿了顿,接着说道:“除了大唐中原,我们还有必要加大向吐蕃、南昭、天竺、波斯等国进行大宗商品倾销!他们不是想利用跟我们做生意的机会引进技术吗,呵呵,本王可以满足他们!”
“对了,必须利用好这次机会,顺便帮他们进行金融货币改革!”
李唐越说思维越发散:“本王当初发行的那套金币银币和铜币,有点太过于想当然了。印纸币,才是金融王道!
他们不是想要我们帮助他们建设电报局和电话局吗?呵呵,正好可以以此为条件,把我们的四大银行全都开到他们的各个主要城镇去!”
通电,通邮,通电报,通电话。
只要把这四大通控制在手里,所有各方或敌对、或友好势力都会成为脱光衣裤的小姑娘,任由本王随意凌辱!
任何时代,掌握了先进的技术优势,就一定能实现软性经济殖民。
“王爷,如果加大商品倾销力度,玥妹妹的压力会很大。”
拓跋尼孜适时提醒李唐,很认真地说道:
“西北总商会在中原各地铺设的交易网虽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同时带来的管理统计以及后勤保障工作已经有点不堪负重。玥妹妹过于好强,她一直在想办法自己解决。不过,臣妾知道,她应该快撑不住了。”
“我知道。”
李唐轻轻点头为意,淡然说道:“就整体而言,属于我们的直营店数量,远比加盟店或商户少得多。前期为了扩大营响,她花了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直营店的经营上,其实这有点费力不讨好。”
拓跋尼孜闻言怔了怔,随即很是费解地问道:“王爷,你既然知道,为何不提醒她?”
“每个人的成长,都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以她的骄傲,吃点苦头,很正常,也是她必须要有的一段经历。”
李唐语重心长地答道:“有些事,需要她在实际工作中去亲身体会,去悟。她是个很有想法的人,不过,得多摔几个跟头,多撞几面南墙,她才会成长得更快更成熟。”
“您可真够狠心的。”
拓跋尼孜有些不满地白了李唐一眼,幽幽说道:“臣妾是不是也得跟玥妹妹一样?”
“呵呵,你以为呢?”
李唐在她的翘臀上不轻不重地拍打了两下,蔻尔笑道:“就连娜扎那丫头也不会例外。”
喜欢晚唐:开局一条船
相反,能够在残酷的生存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一个王朝统治者的,无一不是人中龙凤。
他们或许暂时被时代的局限性蒙蔽了双眼,可一旦让他们看到一条全新的、更强大的道路,他们会比任何人学习得都快,模仿得都彻底。
这是一场时间的赛跑。
比的,就是谁能更快地完成内部整合,建立起足以碾压对方的“技术代差”。
“他们派出的间谍呢?”李唐问道。
星辰马上答道:“已经全部在我们的监控之下。按照您的吩咐,我们没有打草惊蛇,而是通过我们安插在他们内部的‘影资’,有选择性地喂给他们一些技术资料。”
“什么资料?”
“比如,一个缺少关键添加剂的水泥配方,一套无法解决高温形变问题的步枪图纸,一份故意夸大某种作物产量但隐瞒了其对地力巨大消耗的农学报告。”
星辰回答道:“这些技术,短期内能让他们看到一点甜头,但长期来看,只会把他们引上歧途,浪费他们宝贵的资源和时间。”
“很好。”
李唐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就是他早就预设的应对策略——信息污染和技术陷阱。
单纯的封锁是愚蠢的,也是不可能做到的。与其防贼一样防着,不如主动开个小门,然后在这个小门后面,挖好无数个大坑。
你想要我的技术?可以,给你。但给你的,是阉割版的,是带后门的,是埋着定时炸弹的。
当你们举全国之力,沿着我给你们指出的“捷径”奋力狂奔时,最终会发现,那是一条通往悬崖的死路。
而到那时,我已经站在了你们无法企及的更高维度。
“我们抛出的技术陷阱虽然很成功,但是,主人,我必须提醒您。”
星辰很理性地发出警示:
“这种小伎俩,只能延缓他们的脚步,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根据我的推演,以吐蕃和阿拔斯王朝的体量,他们试错的成本很高,但容错率同样很高。
最多十年,他们就能通过不断的失败,摸索出一条相对正确的道路。我们必须在这十年之内,建立起对他们的绝对优势。这个优势并非是龙巢基地,而是属于西北王府治下人类社会建立起的优势。”
“十年……”
李唐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喃喃自语道:
“百年树木,十年树人。过去的五年,我只是打下了基础,还得需要两个五年计划,才能真正意义上奠定大局。”
他望着对面墙壁上挂着的那幅巨大的世界地图。那上面,大唐、吐蕃、南昭、天竺、阿拔斯……一个个庞大的王朝帝国板块,犬牙交错。
星辰继续分析道:“我们现在面临的核心问题,依旧是人口和合格的管理者。生产力发展得再快,如果没有足够的人口去消费,没有合格的管理者去组织,最终也会陷入停滞。”
李唐稍作沉思,然后说道:“那就加大商品倾销的力度,让整个大唐王朝每一个集市,每一条街道全部是我们的商品!”
星辰的回答停顿了一下,随即又调出几张数据分析图例。
“我们的商品,对中原各地的商家已经造成了巨大冲击。超过99.5%的手工业作坊即将破产倒闭。其中84.7%的工坊是各大世家和士绅贵族阶层的产业,有14.8%的是传统小手工业从业者。
根据人类社会意识形态分析,中原各大世家和士绅贵族阶层不会坐视这种现象置之不理。他们不会把他们的经济命脉交到我们手里。
短期内,虽然会诞生一批买办团体,并趁机获取大幅利润,但从长期经济发展趋势,他们一定会想办法从我们手里引进技术,进而形成地方保护主义垄断经营模式。又方的利益冲突,不可避免。”
李唐想也不想地说道:“那些手工业作坊破产得越多,对我们越有利。我们正好可以把中原各地所有的小手工业从业者全都迁来西北!至于各大世家和士绅贵族豪门大户怎么样,我管他洪水滔天!”
说完,李唐顿了顿,接着说道:“除了大唐中原,我们还有必要加大向吐蕃、南昭、天竺、波斯等国进行大宗商品倾销!他们不是想利用跟我们做生意的机会引进技术吗,呵呵,本王可以满足他们!”
“对了,必须利用好这次机会,顺便帮他们进行金融货币改革!”
李唐越说思维越发散:“本王当初发行的那套金币银币和铜币,有点太过于想当然了。印纸币,才是金融王道!
他们不是想要我们帮助他们建设电报局和电话局吗?呵呵,正好可以以此为条件,把我们的四大银行全都开到他们的各个主要城镇去!”
通电,通邮,通电报,通电话。
只要把这四大通控制在手里,所有各方或敌对、或友好势力都会成为脱光衣裤的小姑娘,任由本王随意凌辱!
任何时代,掌握了先进的技术优势,就一定能实现软性经济殖民。
“王爷,如果加大商品倾销力度,玥妹妹的压力会很大。”
拓跋尼孜适时提醒李唐,很认真地说道:
“西北总商会在中原各地铺设的交易网虽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同时带来的管理统计以及后勤保障工作已经有点不堪负重。玥妹妹过于好强,她一直在想办法自己解决。不过,臣妾知道,她应该快撑不住了。”
“我知道。”
李唐轻轻点头为意,淡然说道:“就整体而言,属于我们的直营店数量,远比加盟店或商户少得多。前期为了扩大营响,她花了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直营店的经营上,其实这有点费力不讨好。”
拓跋尼孜闻言怔了怔,随即很是费解地问道:“王爷,你既然知道,为何不提醒她?”
“每个人的成长,都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以她的骄傲,吃点苦头,很正常,也是她必须要有的一段经历。”
李唐语重心长地答道:“有些事,需要她在实际工作中去亲身体会,去悟。她是个很有想法的人,不过,得多摔几个跟头,多撞几面南墙,她才会成长得更快更成熟。”
“您可真够狠心的。”
拓跋尼孜有些不满地白了李唐一眼,幽幽说道:“臣妾是不是也得跟玥妹妹一样?”
“呵呵,你以为呢?”
李唐在她的翘臀上不轻不重地拍打了两下,蔻尔笑道:“就连娜扎那丫头也不会例外。”
喜欢晚唐:开局一条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