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连山腹地的“龙巢”基地,工业制造的机器轰鸣声昼夜不息。
数以万计的机器人高效运转,将从冈底斯山脉通过超高压管道输送而来的矿石,转化为各种工业产品。
“报告主人,‘夸父’能源矩阵核心吊装完成,预计三天后可进行首次能量激发测试。”李虎沉稳的语音在李唐耳边响起。
李唐站在巨大的控制中心,屏幕上显示着各种实时数据流。
他看着中央那颗如同心脏般跳动的能量核心,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无限能源,这将是西北王府腾飞的真正翅膀。
“‘应龙’战斗机器人的量产进度如何?”李唐问道。
“‘应龙’原型机已通过所有压力测试,其搭载小型电磁轨道炮和高能激光武器的接口已完成适配。首批一百台‘应龙’已下线,正在进行实战模拟训练。预计月内可达到日产五十台的产能。”李虎汇报。
“很好。”李唐满意地颔首。
这些“应龙”机器人,将是西北王府在军事上的绝对底牌。它们不仅具备强大的火力,更拥有超越时代的信息战能力,足以将任何来犯之敌碾压成渣。
它们才是确保龙巢基地核心机密不会泄露的真·强力武装力量。
“龙巢基地”之外,西北王府的各项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五年计划”的第一个年度,已初见成效。在农业方面,李唐引入了现代育种技术和化肥,结合水利灌溉系统,使得原本贫瘠的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新龟兹城周边,大片麦田金黄,玉米杆高耸入云,产量是旧时代的三到五倍。这彻底解决了八百万人口的温饱问题,甚至实现了粮食盈余。
工业上,除了“龙巢”这个核心,各地也兴建了小型工厂。
纺织厂、水泥厂、玻璃厂、钢铁初级加工厂拔地而起,为西北王府提供了基础的民用和军用物资。
铁路网在戈壁滩上迅速延伸,将一座座新兴的城镇和军营串联起来,大大提高了物资运输效率。
而这一切的基石,是李唐对“人”的改造。
数以百万计的各族民众,在王府的强制推动下,进入了“扫盲班”和“技术培训中心”。他们学习统一的语言、文字,接受基础的科学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
从前的牧民和流民,如今成为了识字的工人、农民,甚至是初级技术员。他们不再是沉默的羔羊,而是拥有知识和技能,能够创造价值的“人”。
“老师!”
一道清脆的声音响起,娜扎小跑着来到李唐身边,她的脸上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和求知的热情。
如今的娜扎,已不再是当初那个懵懂的回鹘少女,她身着一套简洁干练的制服,胸前佩戴着一枚代表“科技教”的齿轮与麦穗交叉的徽章。
“新龟兹城的科技教宣讲堂,今日又新增了三千名信众。其中有近半是吐蕃商人及其随员。”
娜扎的语气带着一丝兴奋,“他们对‘科技’的力量感到无比好奇,尤其是我们展示的‘声光电’实验,让他们惊为天人,纷纷表示愿皈依我教。”
李唐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娜扎果然没有让他失望。
“科技教”的创立,并非简单地将科学包装成宗教。
李唐深知,在这个时代,直接推行纯粹的唯物主义科学体系,无异于空中楼阁。
而宗教的力量,根植于人心深处,是维系社会秩序的重要纽带。
他所做的,是将科学的原理、技术的应用,以一种“神谕”的形式传达出去,让人们在敬畏“神迹”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科学的逻辑和实用性。
娜扎作为“科技教”的第一代圣女,肩负着与苯教、摩尼教、拜火教等传统宗教势力角力的重任。
她没有采取粗暴的镇压,而是运用李唐传授的“魔法打败魔法”的策略。
在一次公开的辩论中,一位苯教的大法师声称能呼风唤雨,引来信徒无数。娜扎则在王府的广场上,当众展示了“人工降雨”技术。
她利用王府的蒸汽机和简易的喷雾装置,在干燥的空气中制造出了一片“雨雾”。
她并没有强调这是神迹,而是解释道:“此乃吾王所授‘水汽循环之理’,借天地之力,以巧夺天工。此等技艺,并非神灵独有,只要掌握其理,人人皆可为之。”
她又在另一次宣讲中,用简单的电磁感应原理,让一个小小的灯泡在众人面前发光,并解释道:
“此为‘光之神谕’,并非凭空而来,乃是‘电’之奥秘。掌握‘电’之力量,可照亮黑夜,亦可驱动万物。”
每一次宣讲,每一次演示,都如同在人们心中埋下一颗种子。
当人们看到“科技教”能够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更高产的粮食、更坚固的房屋、更便捷的交通、甚至更有效的医疗(虽然目前仅限于基础卫生和外伤处理)——他们开始动摇对旧有信仰的执着。
娜扎不仅传播科学知识,更注重推广“科技教”的核心价值观:求实、创新、进取、奉献。她告诉信徒们,真正的神迹不是虚无缥缈的祈祷,而是通过劳动和智慧,改变世界,创造美好生活。
“老师,最近吐蕃的苯教僧侣开始在边境地区煽动民众,散布谣言,说我们西北王府是魔鬼的仆从,窃取了神灵的力量。”娜扎有些担忧地说道。
李唐闻言,眼中闪过一抹不屑。
这是意料之中的反扑。当旧秩序的根基被动摇时,它们必然会奋起反抗。
“无妨。”
李唐很是不以为然地淡淡道:
“他们散布谣言,我们便用事实说话。娜扎,你可派人去边境的‘科技示范区’,向那些吐蕃百姓展示我们的高产农作物、我们的自来水管道、我们的飞艇和火车。
你可以告诉他们,这些都不是魔鬼的力量,而是我们西北王府用科技的力量为所有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所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福祉。”
“至于那些冥顽不灵的苯教僧侣……”
李唐的目光投向远方,眼中寒光一闪,冷声哼道:
“李虎,我需要你调动‘应龙’,在合适的时机在边境地区进行一次神罚行动,目标以那些苯教反动寺庙为主。
一旦发现任何试图破坏边境和平、煽动叛乱的行为,无须上报,立刻打击!本王必须让这些僧侣明白,谁才是这片土地上真正的主宰。”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阴谋诡计都只是跳梁小丑。
西北王府的崛起,是建立在科技力量的碾压之上,是建立在对生产力本质的深刻理解之上。
他要做的,就是让这个时代的每一个人都明白,科技,才是真正的神谕,才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
数以万计的机器人高效运转,将从冈底斯山脉通过超高压管道输送而来的矿石,转化为各种工业产品。
“报告主人,‘夸父’能源矩阵核心吊装完成,预计三天后可进行首次能量激发测试。”李虎沉稳的语音在李唐耳边响起。
李唐站在巨大的控制中心,屏幕上显示着各种实时数据流。
他看着中央那颗如同心脏般跳动的能量核心,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无限能源,这将是西北王府腾飞的真正翅膀。
“‘应龙’战斗机器人的量产进度如何?”李唐问道。
“‘应龙’原型机已通过所有压力测试,其搭载小型电磁轨道炮和高能激光武器的接口已完成适配。首批一百台‘应龙’已下线,正在进行实战模拟训练。预计月内可达到日产五十台的产能。”李虎汇报。
“很好。”李唐满意地颔首。
这些“应龙”机器人,将是西北王府在军事上的绝对底牌。它们不仅具备强大的火力,更拥有超越时代的信息战能力,足以将任何来犯之敌碾压成渣。
它们才是确保龙巢基地核心机密不会泄露的真·强力武装力量。
“龙巢基地”之外,西北王府的各项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五年计划”的第一个年度,已初见成效。在农业方面,李唐引入了现代育种技术和化肥,结合水利灌溉系统,使得原本贫瘠的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新龟兹城周边,大片麦田金黄,玉米杆高耸入云,产量是旧时代的三到五倍。这彻底解决了八百万人口的温饱问题,甚至实现了粮食盈余。
工业上,除了“龙巢”这个核心,各地也兴建了小型工厂。
纺织厂、水泥厂、玻璃厂、钢铁初级加工厂拔地而起,为西北王府提供了基础的民用和军用物资。
铁路网在戈壁滩上迅速延伸,将一座座新兴的城镇和军营串联起来,大大提高了物资运输效率。
而这一切的基石,是李唐对“人”的改造。
数以百万计的各族民众,在王府的强制推动下,进入了“扫盲班”和“技术培训中心”。他们学习统一的语言、文字,接受基础的科学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
从前的牧民和流民,如今成为了识字的工人、农民,甚至是初级技术员。他们不再是沉默的羔羊,而是拥有知识和技能,能够创造价值的“人”。
“老师!”
一道清脆的声音响起,娜扎小跑着来到李唐身边,她的脸上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和求知的热情。
如今的娜扎,已不再是当初那个懵懂的回鹘少女,她身着一套简洁干练的制服,胸前佩戴着一枚代表“科技教”的齿轮与麦穗交叉的徽章。
“新龟兹城的科技教宣讲堂,今日又新增了三千名信众。其中有近半是吐蕃商人及其随员。”
娜扎的语气带着一丝兴奋,“他们对‘科技’的力量感到无比好奇,尤其是我们展示的‘声光电’实验,让他们惊为天人,纷纷表示愿皈依我教。”
李唐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娜扎果然没有让他失望。
“科技教”的创立,并非简单地将科学包装成宗教。
李唐深知,在这个时代,直接推行纯粹的唯物主义科学体系,无异于空中楼阁。
而宗教的力量,根植于人心深处,是维系社会秩序的重要纽带。
他所做的,是将科学的原理、技术的应用,以一种“神谕”的形式传达出去,让人们在敬畏“神迹”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科学的逻辑和实用性。
娜扎作为“科技教”的第一代圣女,肩负着与苯教、摩尼教、拜火教等传统宗教势力角力的重任。
她没有采取粗暴的镇压,而是运用李唐传授的“魔法打败魔法”的策略。
在一次公开的辩论中,一位苯教的大法师声称能呼风唤雨,引来信徒无数。娜扎则在王府的广场上,当众展示了“人工降雨”技术。
她利用王府的蒸汽机和简易的喷雾装置,在干燥的空气中制造出了一片“雨雾”。
她并没有强调这是神迹,而是解释道:“此乃吾王所授‘水汽循环之理’,借天地之力,以巧夺天工。此等技艺,并非神灵独有,只要掌握其理,人人皆可为之。”
她又在另一次宣讲中,用简单的电磁感应原理,让一个小小的灯泡在众人面前发光,并解释道:
“此为‘光之神谕’,并非凭空而来,乃是‘电’之奥秘。掌握‘电’之力量,可照亮黑夜,亦可驱动万物。”
每一次宣讲,每一次演示,都如同在人们心中埋下一颗种子。
当人们看到“科技教”能够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更高产的粮食、更坚固的房屋、更便捷的交通、甚至更有效的医疗(虽然目前仅限于基础卫生和外伤处理)——他们开始动摇对旧有信仰的执着。
娜扎不仅传播科学知识,更注重推广“科技教”的核心价值观:求实、创新、进取、奉献。她告诉信徒们,真正的神迹不是虚无缥缈的祈祷,而是通过劳动和智慧,改变世界,创造美好生活。
“老师,最近吐蕃的苯教僧侣开始在边境地区煽动民众,散布谣言,说我们西北王府是魔鬼的仆从,窃取了神灵的力量。”娜扎有些担忧地说道。
李唐闻言,眼中闪过一抹不屑。
这是意料之中的反扑。当旧秩序的根基被动摇时,它们必然会奋起反抗。
“无妨。”
李唐很是不以为然地淡淡道:
“他们散布谣言,我们便用事实说话。娜扎,你可派人去边境的‘科技示范区’,向那些吐蕃百姓展示我们的高产农作物、我们的自来水管道、我们的飞艇和火车。
你可以告诉他们,这些都不是魔鬼的力量,而是我们西北王府用科技的力量为所有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所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福祉。”
“至于那些冥顽不灵的苯教僧侣……”
李唐的目光投向远方,眼中寒光一闪,冷声哼道:
“李虎,我需要你调动‘应龙’,在合适的时机在边境地区进行一次神罚行动,目标以那些苯教反动寺庙为主。
一旦发现任何试图破坏边境和平、煽动叛乱的行为,无须上报,立刻打击!本王必须让这些僧侣明白,谁才是这片土地上真正的主宰。”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阴谋诡计都只是跳梁小丑。
西北王府的崛起,是建立在科技力量的碾压之上,是建立在对生产力本质的深刻理解之上。
他要做的,就是让这个时代的每一个人都明白,科技,才是真正的神谕,才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