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衣人接过金令的瞬间,檐角铜铃被夜风吹得轻响,与他足尖点瓦的细碎声混作一团。
苏小棠盯着那道黑影在月光里拉出细长的影子,直到它彻底融进食府后墙的阴影,喉间才泛起铁锈味——她方才咬得太狠,舌尖渗出了血。
"走了。"陆明渊的指尖在她后颈轻轻一叩,带着安抚的力道。
苏小棠这才发现自己背抵着潮湿的砖墙,冷汗浸透了中衣。
陈阿四的铁勺"当啷"砸在青石板上,震得密室里的瓷罐嗡嗡作响:"狗日的赵公礼!
老子上月还替他挡了尚食局的问责,说他旧伤发作不宜走动......"他踹了脚墙根的霉木柜,木屑混着陈年灶灰簌簌往下掉,"十年前的灶火案?
当年掌事一家七口全死在火里,连本菜谱都没抢出来,合着是有人故意烧的?"
苏小棠弯腰捡起铁勺,金属柄还带着陈阿四掌心的余温。
她望着门楣上漏下的月光,想起三日前赵公礼递来的碧螺春——茶盏边沿有圈极浅的褐色渍,像极了某种药汁。"净灵露。"她突然开口,声音哑得像破了的胡琴,"我前日去太医院,说要调护古膳谱的纸页,老院长特意给了半瓶。"她摸向袖中那方小玉瓶,玻璃壁上还凝着夜露的脸,"他怎么会知道?"
陆明渊从怀里摸出个鎏金手炉,塞进她冻得发僵的手里:"你递帖子时,尚食局的小太监在偏厅磨墨。"他指尖划过手炉上的云纹,"赵公礼的族侄在尚食局当差,每月十五替他送药。"
陈阿四的眼睛瞪得溜圆:"你早知道这老匹夫有问题?"
"知道他不干净,但没想到勾着这么条长线。"陆明渊望着门外渐淡的月光,"十年前灶火案,烧的是前掌事整理的《天工食鉴》。
那书里记着......"他突然顿住,目光扫过苏小棠攥紧的拳头,"小棠,你要查的,从来不是什么厨娘逆袭。"
苏小棠喉结动了动。
她想起第一次用本味感知时,眼前炸开的七彩光晕;想起每次能力透支后,灶神祠那尊泥像眼底会渗出水痕;想起昨日在灶房擦案几,抹布下压着张残页——"灶神转世,以味引魂"。
原来不是巧合,是有人在她每一步都埋了线。
"去焚香阁。"她突然转身,玉牌在袖中烫得厉害,"历代掌事的手札都锁在那儿,十年前的账,该翻出来了。"
陈阿四的粗眉拧成疙瘩:"那阁子的锁是玄铁铸的,钥匙在尚食局大总管手里——"
"我有这个。"苏小棠摸出颈间的玉佩,羊脂玉在暗夜里泛着暖光。
那是母亲咽气前塞给她的,说是"苏家女儿的凭证"。
她记得小时候在柴房翻箱倒柜,总见母亲对着这玉牌发呆,牌底刻着的"膳"字,和御膳房主殿的匾额同一款式。
三人顺着御膳房后巷摸黑走。
陈阿四举着个遮了黑布的灯笼,光晕只够照亮脚边三步。
转过第三道回廊时,苏小棠的心跳突然加快——青砖墙下那株老桂树,枝桠正好搭在焚香阁的飞檐上。
她记得前日替尚食局送点心,瞥见大总管掏钥匙时,锁孔周围有圈极浅的玉痕。
"退后。"她把玉佩按在锁眼上。
凉意顺着指尖窜进血脉,玉佩突然发出幽蓝的光,像秋夜的磷火。"咔"的一声轻响,玄铁锁应声而落。
陈阿四倒抽口凉气:"这玉......你娘到底是......"
"进去再说。"陆明渊推开门,霉味混着墨香扑面而来。
月光从雕花窗棂漏进来,照见满架的羊皮卷和木匣。
苏小棠的目光扫过"永乐二十三年"、"景泰七年"的标签,最后停在最里层的檀木架上——那里摆着本皮面发脆的旧书,封皮上的字迹被虫蛀了大半,却能勉强认出"灶神"二字。
她刚要抬手,陆明渊突然按住她的手腕。
阁外传来巡夜太监的梆子声,"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苏小棠望着那本书在月光里投下的影子,突然想起赵公礼说的"残卷"。
或许答案,就藏在这积灰的纸页里。
苏小棠的指尖刚触到那本《灶神纪要》的封皮,陈阿四的粗喘就撞在她后颈:"这书皮脆得跟薄饼似的,你轻着点!"她没应声,指腹沿着虫蛀的豁口慢慢摩挲,羊皮纸发出细不可闻的碎裂声——像极了她这二十年来被命运碾碎又粘合的人生。
翻开第一页时,尘灰扑簌簌落在她手背上。
陆明渊不知何时站到她身侧,袖中沉水香混着纸页陈腐气钻进鼻腔。
苏小棠盯着泛黄的字迹,喉间突然发紧:"每代需选宿主承其愿......"她念得很慢,每个字都像烧红的铁钉钉进耳膜,"若宿主违誓,天地反噬......"
"小棠。"陆明渊的指尖点在她发颤的手背上,"你看这里。"他另一只手翻到内页,墨迹斑驳处画着个圆睁双目、手持锅铲的泥像,与灶神祠那尊几乎分毫不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画像旁的批注被虫啃去半角,却清晰留着"本味感知,引魂之媒"八个字。
陈阿四突然踉跄着后退两步,铁勺砸在木架上发出闷响:"合着你那破能力,是给灶神当引魂幡?
老子就说你前日做松鼠桂鱼时,怎么能尝出洞庭新荷的露水味!"他抓了把乱发,指节捏得咔咔响,"那回你用本味感知到第七味就晕过去,莫不是......"
"是反噬。"苏小棠的声音轻得像飘在阁中的灰,"每次用能力消耗体力,其实是在透支宿主的命数。"她想起第一次用能力时,眼前炸开的七彩光晕里,分明有泥像的影子在笑;想起上个月连续用了三次后,在灶房吐了半盆黑血——原来不是偶然,是神在催命。
陆明渊的拇指在她手背上轻轻碾了碾,替她合上那本要灼穿掌心的书:"还有更要紧的。"他转身从另一侧木架抽出本绣着云纹的古籍,封皮上"御厨密档"四个字被金漆描过,在月光下泛着冷光。
书页哗啦翻到中间,他突然顿住,指节重重叩在纸页上:"看这里。"
苏小棠凑过去,就着月光看清那行字:"舌尖之战,乃灶神转世之试炼,胜者继承神位,败者魂飞魄散。"她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疼得眼眶发酸——原来从她第一次尝出食材本味开始,就被推上了这场非生即死的赌局。
陈阿四凑过来扫了眼,突然踹了脚木架:"赵公礼那老匹夫,十年前烧《天工食鉴》,现在又搞这神神叨叨的局!
合着他是想当那什么灶神?"他突然扭头盯着苏小棠,粗眉拧成疙瘩,"你呢?
你打算怎么办?"
阁外巡夜的梆子声又响了,"天干物燥——小心火烛——"尾音被穿堂风扯得支离破碎。
苏小棠望着窗外被月光拉长的树影,想起母亲咽气前塞给她的玉佩,想起在侯府柴房里啃冷馍时发的誓:"我要站到最高处,让所有人都看清楚,苏小棠不是谁的棋子。"
她突然把《灶神纪要》往怀里一揣,玉牌在颈间撞出清脆的响:"我们不能再被动应对。"月光漏进窗棂,在她眼底碎成两簇小火苗,"我要以'天膳阁'名义办一场'天下厨会',邀请南北名厨、四方食商,甚至尚食局的人都来。"
陆明渊的眉梢挑了挑,唇角扬起抹极淡的笑:"引蛇出洞?"
"对。"苏小棠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书脊,"他们布了十年的局,总要有个收网的时候。
我办厨会,就是要让他们以为......"她顿了顿,眼底的光烧得更旺,"以为我还在按他们的剧本走。
等他们跳出来摘桃子,就是我收网的时候。"
陈阿四突然一拍大腿,铁勺在掌心颠得哐哐响:"好!
老子这就去翻库房,把二十年没动过的雕花蒸笼找出来——"他话说到一半突然噤声,盯着苏小棠身后的木架。
苏小棠顺着他的目光转头,正看见最顶层的檀木匣"咔嗒"一声开了条缝。
一本裹着青布的古籍从匣中滑落,带起的风掀动了桌上的《灶神纪要》。
布页翻飞间,五个墨色大字撞进众人眼底——《舌尖之战录》。
陆明渊的手已经按上腰间的玉牌,陈阿四的铁勺也举到了胸前。
苏小棠却没动,她望着那本书摊开在石案上,第一页的画像在月光下若隐若现:画中女子手持金勺,脚下跪着七个形容模糊的身影,题字被虫蛀去大半,只余"胜者......神位"几个字。
梆子声再次响起时,苏小棠弯腰捡起那本书。
青布封皮触手生凉,像极了她第一次用本味感知时,从灶神泥像眼底渗出的水痕。
"走。"她把两本书都塞进陆明渊怀里,"该让他们知道,这盘棋,该由我来落子了。"
三人鱼贯而出时,陈阿四回头望了眼那扇敞开的门。
月光正漫过石案,将《舌尖之战录》的纸页照得透亮,隐约能看见内页画着的金令图案——与今夜黑衣人手中那枚,分毫不差。
喜欢灶神的味觉:庶女厨娘逆袭录
苏小棠盯着那道黑影在月光里拉出细长的影子,直到它彻底融进食府后墙的阴影,喉间才泛起铁锈味——她方才咬得太狠,舌尖渗出了血。
"走了。"陆明渊的指尖在她后颈轻轻一叩,带着安抚的力道。
苏小棠这才发现自己背抵着潮湿的砖墙,冷汗浸透了中衣。
陈阿四的铁勺"当啷"砸在青石板上,震得密室里的瓷罐嗡嗡作响:"狗日的赵公礼!
老子上月还替他挡了尚食局的问责,说他旧伤发作不宜走动......"他踹了脚墙根的霉木柜,木屑混着陈年灶灰簌簌往下掉,"十年前的灶火案?
当年掌事一家七口全死在火里,连本菜谱都没抢出来,合着是有人故意烧的?"
苏小棠弯腰捡起铁勺,金属柄还带着陈阿四掌心的余温。
她望着门楣上漏下的月光,想起三日前赵公礼递来的碧螺春——茶盏边沿有圈极浅的褐色渍,像极了某种药汁。"净灵露。"她突然开口,声音哑得像破了的胡琴,"我前日去太医院,说要调护古膳谱的纸页,老院长特意给了半瓶。"她摸向袖中那方小玉瓶,玻璃壁上还凝着夜露的脸,"他怎么会知道?"
陆明渊从怀里摸出个鎏金手炉,塞进她冻得发僵的手里:"你递帖子时,尚食局的小太监在偏厅磨墨。"他指尖划过手炉上的云纹,"赵公礼的族侄在尚食局当差,每月十五替他送药。"
陈阿四的眼睛瞪得溜圆:"你早知道这老匹夫有问题?"
"知道他不干净,但没想到勾着这么条长线。"陆明渊望着门外渐淡的月光,"十年前灶火案,烧的是前掌事整理的《天工食鉴》。
那书里记着......"他突然顿住,目光扫过苏小棠攥紧的拳头,"小棠,你要查的,从来不是什么厨娘逆袭。"
苏小棠喉结动了动。
她想起第一次用本味感知时,眼前炸开的七彩光晕;想起每次能力透支后,灶神祠那尊泥像眼底会渗出水痕;想起昨日在灶房擦案几,抹布下压着张残页——"灶神转世,以味引魂"。
原来不是巧合,是有人在她每一步都埋了线。
"去焚香阁。"她突然转身,玉牌在袖中烫得厉害,"历代掌事的手札都锁在那儿,十年前的账,该翻出来了。"
陈阿四的粗眉拧成疙瘩:"那阁子的锁是玄铁铸的,钥匙在尚食局大总管手里——"
"我有这个。"苏小棠摸出颈间的玉佩,羊脂玉在暗夜里泛着暖光。
那是母亲咽气前塞给她的,说是"苏家女儿的凭证"。
她记得小时候在柴房翻箱倒柜,总见母亲对着这玉牌发呆,牌底刻着的"膳"字,和御膳房主殿的匾额同一款式。
三人顺着御膳房后巷摸黑走。
陈阿四举着个遮了黑布的灯笼,光晕只够照亮脚边三步。
转过第三道回廊时,苏小棠的心跳突然加快——青砖墙下那株老桂树,枝桠正好搭在焚香阁的飞檐上。
她记得前日替尚食局送点心,瞥见大总管掏钥匙时,锁孔周围有圈极浅的玉痕。
"退后。"她把玉佩按在锁眼上。
凉意顺着指尖窜进血脉,玉佩突然发出幽蓝的光,像秋夜的磷火。"咔"的一声轻响,玄铁锁应声而落。
陈阿四倒抽口凉气:"这玉......你娘到底是......"
"进去再说。"陆明渊推开门,霉味混着墨香扑面而来。
月光从雕花窗棂漏进来,照见满架的羊皮卷和木匣。
苏小棠的目光扫过"永乐二十三年"、"景泰七年"的标签,最后停在最里层的檀木架上——那里摆着本皮面发脆的旧书,封皮上的字迹被虫蛀了大半,却能勉强认出"灶神"二字。
她刚要抬手,陆明渊突然按住她的手腕。
阁外传来巡夜太监的梆子声,"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苏小棠望着那本书在月光里投下的影子,突然想起赵公礼说的"残卷"。
或许答案,就藏在这积灰的纸页里。
苏小棠的指尖刚触到那本《灶神纪要》的封皮,陈阿四的粗喘就撞在她后颈:"这书皮脆得跟薄饼似的,你轻着点!"她没应声,指腹沿着虫蛀的豁口慢慢摩挲,羊皮纸发出细不可闻的碎裂声——像极了她这二十年来被命运碾碎又粘合的人生。
翻开第一页时,尘灰扑簌簌落在她手背上。
陆明渊不知何时站到她身侧,袖中沉水香混着纸页陈腐气钻进鼻腔。
苏小棠盯着泛黄的字迹,喉间突然发紧:"每代需选宿主承其愿......"她念得很慢,每个字都像烧红的铁钉钉进耳膜,"若宿主违誓,天地反噬......"
"小棠。"陆明渊的指尖点在她发颤的手背上,"你看这里。"他另一只手翻到内页,墨迹斑驳处画着个圆睁双目、手持锅铲的泥像,与灶神祠那尊几乎分毫不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画像旁的批注被虫啃去半角,却清晰留着"本味感知,引魂之媒"八个字。
陈阿四突然踉跄着后退两步,铁勺砸在木架上发出闷响:"合着你那破能力,是给灶神当引魂幡?
老子就说你前日做松鼠桂鱼时,怎么能尝出洞庭新荷的露水味!"他抓了把乱发,指节捏得咔咔响,"那回你用本味感知到第七味就晕过去,莫不是......"
"是反噬。"苏小棠的声音轻得像飘在阁中的灰,"每次用能力消耗体力,其实是在透支宿主的命数。"她想起第一次用能力时,眼前炸开的七彩光晕里,分明有泥像的影子在笑;想起上个月连续用了三次后,在灶房吐了半盆黑血——原来不是偶然,是神在催命。
陆明渊的拇指在她手背上轻轻碾了碾,替她合上那本要灼穿掌心的书:"还有更要紧的。"他转身从另一侧木架抽出本绣着云纹的古籍,封皮上"御厨密档"四个字被金漆描过,在月光下泛着冷光。
书页哗啦翻到中间,他突然顿住,指节重重叩在纸页上:"看这里。"
苏小棠凑过去,就着月光看清那行字:"舌尖之战,乃灶神转世之试炼,胜者继承神位,败者魂飞魄散。"她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疼得眼眶发酸——原来从她第一次尝出食材本味开始,就被推上了这场非生即死的赌局。
陈阿四凑过来扫了眼,突然踹了脚木架:"赵公礼那老匹夫,十年前烧《天工食鉴》,现在又搞这神神叨叨的局!
合着他是想当那什么灶神?"他突然扭头盯着苏小棠,粗眉拧成疙瘩,"你呢?
你打算怎么办?"
阁外巡夜的梆子声又响了,"天干物燥——小心火烛——"尾音被穿堂风扯得支离破碎。
苏小棠望着窗外被月光拉长的树影,想起母亲咽气前塞给她的玉佩,想起在侯府柴房里啃冷馍时发的誓:"我要站到最高处,让所有人都看清楚,苏小棠不是谁的棋子。"
她突然把《灶神纪要》往怀里一揣,玉牌在颈间撞出清脆的响:"我们不能再被动应对。"月光漏进窗棂,在她眼底碎成两簇小火苗,"我要以'天膳阁'名义办一场'天下厨会',邀请南北名厨、四方食商,甚至尚食局的人都来。"
陆明渊的眉梢挑了挑,唇角扬起抹极淡的笑:"引蛇出洞?"
"对。"苏小棠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书脊,"他们布了十年的局,总要有个收网的时候。
我办厨会,就是要让他们以为......"她顿了顿,眼底的光烧得更旺,"以为我还在按他们的剧本走。
等他们跳出来摘桃子,就是我收网的时候。"
陈阿四突然一拍大腿,铁勺在掌心颠得哐哐响:"好!
老子这就去翻库房,把二十年没动过的雕花蒸笼找出来——"他话说到一半突然噤声,盯着苏小棠身后的木架。
苏小棠顺着他的目光转头,正看见最顶层的檀木匣"咔嗒"一声开了条缝。
一本裹着青布的古籍从匣中滑落,带起的风掀动了桌上的《灶神纪要》。
布页翻飞间,五个墨色大字撞进众人眼底——《舌尖之战录》。
陆明渊的手已经按上腰间的玉牌,陈阿四的铁勺也举到了胸前。
苏小棠却没动,她望着那本书摊开在石案上,第一页的画像在月光下若隐若现:画中女子手持金勺,脚下跪着七个形容模糊的身影,题字被虫蛀去大半,只余"胜者......神位"几个字。
梆子声再次响起时,苏小棠弯腰捡起那本书。
青布封皮触手生凉,像极了她第一次用本味感知时,从灶神泥像眼底渗出的水痕。
"走。"她把两本书都塞进陆明渊怀里,"该让他们知道,这盘棋,该由我来落子了。"
三人鱼贯而出时,陈阿四回头望了眼那扇敞开的门。
月光正漫过石案,将《舌尖之战录》的纸页照得透亮,隐约能看见内页画着的金令图案——与今夜黑衣人手中那枚,分毫不差。
喜欢灶神的味觉:庶女厨娘逆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