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昭唐暮汉 (2/3)-《暮汉昭唐》

  金陵,尚书台。

  “大事不好了!”

  年轻侍郎急步至中堂,向荀彧急报道:“令君,唐人浮海杀至吴郡,今已夺吴县、毗陵,兵马将至武进、云阳。”

  “什么?”

  堂内官吏本不满侍郎急急燥燥的样子,但忽闻唐军登陆吴郡的消息,众吏无不震惊。更惶恐者,手中笔竟被吓掉落在地上。

  荀彧神情难看,他没想到唐军竟敢如此大胆,浮海数百里偷渡至吴郡。吴郡作为江东赋税大郡,如若归降唐人,势必会对朝廷造成极大的影响。

  当然了,影响最大之事莫过于唐军将会杀向金陵,前线本就不利,而金陵兵马仅有数千人,需紧急召集兵马,今怕不是会让京畿人心浮动。

  “速让子脩将军前来!”荀彧缓过神来,急声道。

  “诺!”

  趁曹昂未至之时,或有尚书张纮说道:“令君,金陵有山水之固,今若等兵马集结,再让少将军前往,纮恐唐人已夺险要。不如集结兵马之余,让广陵、江都之兵南下,占据丹徒,以扼敌水、陆之道。”

  “可!”

  荀彧吩咐道:“传令于夏侯尚、文稷二将,抽调精兵南下丹徒,阻唐人西进金陵之道。”

  “遵命!”

  见众人神情慌乱,荀彧深呼吸说道:“封烟四起,国家危机,诸卿为国之肱骨,当各守其职,若有违者以渎职罪论处。”

  “诺!”众官吏齐声应道。

  未过多久,曹昂疾步至中堂,荀彧引曹昂至偏殿。

  “令君急诏,不知所为何事?”曹昂问道。

  荀彧如实说道:“唐人浮海偷渡江东,今兵锋将至丹徒,我已命人驻守丹徒险要。而仅凭广陵兵马不足以灭贼,非少将军领兵前往不可。”

  曹昂神情骤变,很快冷静下来,问道:“唐寇兵马多少?”

  “暂不知细情,或数千人,或上万人。”荀彧说道:“丞相出征前,留少将军执掌兵马。敌寇意在灭我,而需急招兵马两万,劳少将军统领出征平寇。”

  曹昂说道:“国家危难,我掌兵马,出征讨贼乃义不容辞之事。令君安坐金陵,我立即召集兵马。”

  荀彧说道:“我已让京畿诸县招募兵丁,少将军领兵先行,后续另有兵马为援!”

  “善!”

  曹操离开金陵时,因担心兵权问题,于是便让曹昂执掌兵权。而荀彧具有紧急征调郡兵的权利,故今荀彧除了能遣曹昂外,实际上无其他大将能够委任?

  当然了,几乎所有将领都被曹操安排到淮南与荆楚领兵作战。

  至于广陵的夏侯尚、文稷拥有拒绝的权利,然在兵势危机之下,二人作为曹操心腹,岂会拒绝荀彧的吩咐!

  在南汉小朝廷备战之际,唐军浮海杀至江东的消息,不知何人泄露,竟传遍金陵内外。

  张昭本在尚书台任职,得知荀彧让曹昂率兵前征唐人,向左右感叹道。

  “我朝所恃者无非大江,然唐人前破曹仁于大江,又浮海渡至东南,敌与我共饮江水,我军岂能久持?”

  “若不及时降唐,曹操基业覆没,家小性命难保!”

  “张公慎言!”

  恐有曹操耳目,刘基打断说道:“今为国家尽力,何来曹公基业。”

  “哼!”

  张昭冷哼了声,说道:“治政残酷,待下严苛,岂有文武愿为他效死力。今唐军逼近,人心各异,耳目惶恐,安会顾忌你我。”

  曹操在军功封爵上不仅恩薄,对待文臣官吏上也谈不上多好。

  如曹操性格严厉,笔吏掾属稍不合心意,便加以杖刑。如何夔为了不被侮辱,常携带毒药,誓死不愿被处以杖刑。

  不仅好施杖刑,曹操中后期难纳良言,稍有意见不如其意,便会施加刑法。如曹操南征孙权时,遭遇雨季,诸部不愿进军。

  曹操大怒,下令诛杀任何劝谏之人。贾逵刚直上疏,被曹操下狱羁押,若非聪慧自保,恐贾逵已被曹操所杀。

  崔琰之事不用多说,先时大为重用,稍不如意,曹操便逼杀崔琰。

  若仔细例数曹魏诸臣史书,几乎能见曹操性格严酷之案例,不如意非罚便杀。与同时期孙、刘形成鲜明对比。

  当然了,孙、刘性情亦会变化,如孙权老年昏庸,引发两宫之乱,及逼死陆逊之事。

  曹操性格严厉,而张昭属于是性情刚直之辈。今有张虞在中原对比,他岂会看得上曹操?

  瞧着二旬出头的刘基,张昭捋须微叹,提醒说道:“先君敬重陛下,与丞相共立陛下,于朝有大功。然先君病逝,敬舆下有诸弟,莫要与之同流,当审时度势。”

  “唐皇仁厚识才,所下之州郡,多委贤慧者之辈,敬舆不如从之。”

  刘基晓得张昭所说之语,恭敬道:“张公良言,基不敢忘啊!”

  “你我皆好自为之!”张昭说道。

  刘繇无治乱安邦之能,其以儒生外镇,本身是东汉衰微,欲重振声望的象征。在曹操南下淮南前,刘繇被袁术压着打。

  曹操南下之后,刘繇凭借旧时基础,与曹操达成合作,并共选新天子。而因早亡之故,刘繇在江东风评远好于曹操,因此作为儿子的刘基在江东享受崇高的名望,仅二旬出头便在尚书台任职。

  唐军有席卷之势,本无意为曹操效力的张昭盼望唐人速灭曹氏。而刘基因父亲刘繇之故,他具备相应的独立政治资源或名望,他不忠于曹操,仅为南汉小朝廷效力,若是投降的话,唐人会更愿意接纳。

  今唐军不仅引起朝廷官吏震动,而被曹操囚于府上的刘备得知此消息,悲喜之情交加。

  “哈哈!”

  刘备拍案而笑,说道:“曹孟德,纵你夺我基业,然却逃不了败亡。无我守上游,凭你一人奔波两州,又岂会来得及!”

  刘备可以说是爽翻了,当年他被曹操用下三滥手段坑了。而今曹操费尽心思打下基业,终于要覆没了,曹操今后待遇怕不是与他相同,当个富家翁等死。

  之前曹操出兵时,他请求随行用兵,实如曹操所料,他想趁机报复曹操。

  但笑着笑着,刘备又忽然悲伤起来。

  “汉室四百年莫非将亡?”

  刘备掩面哭泣,他的一生坎坷,年少为游侠,立志建立功业。击黄巾,讨张纯,才混得一小官职。去了洛阳,结识曹操,本以为能为汉室效力。岂料随着董卓入京,天下陷入群雄割据,分崩离析之中。

  他先随陈纪在平原任职,因民乱又在公孙瓒下效力。时见张虞遣使联络,出于拯救汉室之念,傻乎乎追随张虞破关中。

  随着张虞侵吞关中,他才明白天下所有诸侯无非都在争夺天下,于是他辅佐刘协,希望能恢复汉天子声势。

  然二袁争夺天子,他随天子沦落到袁术帐下。见过天子的屈辱,他渐渐明白,恢复汉室,大概率无法指望刘协,最终他将希望放在自己身上。

  结果现实给了他沉重的一击,他一直将曹操视为在汉室大旗下一同抗击张虞的盟友,然曹操费尽心血哄骗他,到了江东他才发现自己被囚禁,故他既痛恨曹操,又为自己愚蠢而生气。

  而今曹操兵败,刘备为之前所受囚禁屈辱而吐气,又为神器易主的现实而伤感。

  “使君何故哭泣?”程秉问道。

  刘备用袖口擦拭泪水,说道:“我今悲伤,实为天下易主。汉室施恩数百年,因桓、灵二帝败坏基业,引董卓入室而亡,备不得不叹!”

  见状,程秉安抚说道:“使君,天下自有寿命,昔汉前周兴,周亡汉继。汉室四百年,犹入暮年。唐室初兴,正值昭年。或唐兴数百载,自有新朝代之。”

  “我居金陵多年,与诸吏交谈,深感唐皇英武。天子归降,唐皇授以公爵,封土裂国,无所不有,可见唐皇之仁。”

  “望天下百姓得以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