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九日,经一日多的急行军,孟宁之率步骑两千赶路上百余里,终赶至丹阳南山。
稍至丹阳立足,孟宁之率兵在南山扎营,文稷率步骑五千从上游渡江而南下,明晃晃出现在丹徒水道以北,距孟宁之所部仅二十来里。
丹徒水道为秦始皇所修,从丹徒至曲阿,顺着丘陵地势,所开凿一条弯曲的河道。北固山与南山相对,丹徒水道口在北固山以北,然至南山却弯曲而流,流至南山以南,如‘S’形模样。
孟宁之抢夺南山用意明显,便是居高临下,阻止曹军控制水道。而文稷出现在水北纯粹是想夺回南山,时居高临下,南依丹徒水,足以阻击唐兵。
得知文稷兵马忽至,孟宁之短小精悍的身子伫于上头,眺望文稷所领五千兵马。
“将军,敌寇兵马观之恐有四、五千之数,我军兵马不及其数,不如据守固守,等候后续援兵。”尹礼担忧道。
孟宁之思索少许,看向随军的丘郎问道:“奋威有何见解?”
丘郎毫不畏惧,说道:“我军袭渡江东,东南兵民惶恐。今文稷从江北而来,率兵至此无非欲夺南山,凭险以阻我军。”
“今时形势,兵家称客主异势,客贵速战,主贵持重。文稷若设营不出,遣水军分向遂道,会稽兵击吴郡,断我粮辎。待春水长,上江曹休等众军,必沿流赴援,于我北人不利。”
“我军利在骑,威在野,以我之见,破其锐卒,擒其骁将,可震南人。兵锋大涨,闻者多降,是役可战!”
“善!”
孟宁之大喜,说道:“丘郎思虑长远,我意与君相同。客急战,主持重,今不急战,岂不令敌笑我?”
是役南征,张虞恐孟宁之勇有余,而兵略不足,遂安排丘郎以校尉兼任参军,辅孟宁之用兵,并叮嘱孟宁之多听丘郎意见。
今下不用多说,孟宁之下令召集兵马下山列战。时丘郎领精骑五百先行下山压阵,孟宁之自率一千五百名甲士徐徐下山。
而见唐军有意与自己厮杀,文稷非畏战之人,没什么多说话,下令列阵,欲与之决一雌雄。况且唐军占据险要,今若不下山厮杀,他登山急攻,怕没那么好取胜。
下午时分,艳阳高照,清风徐徐,不热不冷端是个厮杀的好时候。
先是鼓声咚咚作响,旌旗挥舞飘扬,两军依照阵法相继列阵。
文稷兵多将广,坐镇中军,调度兵马。因骑少步多之故,遂将两百骑卒布置于后阵,两翼由步卒护卫,列以攻守兼备的鱼鳞阵。试图用优势兵力,正面强攻击破唐军。
孟宁之非安分之辈,不顾左右劝说,披甲持矛,与中军亲卫一起随时冲杀。而因兵马较少之故,将步卒列在正面,两翼由骑卒护卫,骑将为丘郎。观兵马列阵,乃是机动性强的鹤翼阵。
二者阵型之区别,鱼鳞阵步卒层层迭迭,可以通过连续梯队冲击瓦解敌方防线;鹤翼阵两翼向左右展开,形成类似鹤类翅膀的V字布局,依靠两翼兵马机动性,突击或是包抄之用。
因此,二阵区别非常明显,鱼鳞阵兵锋在正面,鹤翼阵杀招在侧翼。
两千厮杀五千,规模远谈不上大,属于是经典厮杀,既考验将领的指挥、勇猛之能力,又有看兵卒慓悍与高纪律性。
风渐渐吹拂过旌旗!
唐军前营八百重装甲士已列好军阵,严密阵型,坚固的甲胄,锋利兵刃,随时能够出击。
孟宁之身入阵中,望着充当箭头的兵卒,大声道:“诸子追随我多年,皆是厮杀老手了。今下深入敌境,你我除死战外,我本无别语可说。但眼下击南贼,我必须申明一点。”
“我受陛下大恩,今日如不胜,我必以死报恩。而天下一统便在眼前,击破五千贼兵,你我得胜而归,陛下必有重赏,望你等尽知!”
“哈哈!”
“将军何事这么啰嗦?”
有人大笑道:“我固山营兵追随将军十余年,承受蒙陛下器重,多有抚慰,兵员提拔,赏赐丰厚,我等必为陛下效死力!”
“裴二郎所言有理,营中兵卒多是勇士,晓得固山之威名。今莫说为了陛下厚恩,为了战功都要杀贼!”校尉马宇说道。
固山营为孟宁之早年所统校营,与陷阵营待遇几乎一样。今兵马厮杀,孟宁之将旧部老卒放在前排。
“我家中差了女婢,容我宰了贼首立功。”有张狂者吆喝道。
刀口舔血之辈,话说的越是稀疏平常,大概已看淡生死。反而叫嚣者,或许刚被筛选入营不久。
“杀贼立功!”
孟宁之高呼了声,众人齐声应和,声音之大连曹军兵卒都能听到。
两侧五百骑卒倒是安静准备厮杀,检查辔绳、弓弦、箭矢、甲胄,听着将校叮嘱的话语。
随着鼓声骤响,步骑无不肃然。八百甲士持长矛、握长刀,一往无前杀去。五百唐骑披甲持弓、握矛,策马缓缓前行。
望着列阵而来的唐军步骑,文稷心中惊疑。
上次射阳之役,他心腹部曲多死伤,导致了直领兵马变少。而今他麾下五千兵马不少是夏侯尚调配的兵马,可谈的上精壮,但与精兵有些差距。
而今唐军步骑行进之井然,这是他厮杀至今少有见过的一支军队,甚至可以说步骑配合之协调,仅眼前这支兵马,这让文稷颇是心忧。
唐军步骑全员披甲不说,但士气之高昂,步伐不急不慢,能保持阵型长距离行军,可以说是非常少见,远观可谓强军!
唐军步骑并进,随着距离的拉长,骑卒超越步卒,两翼两百多骑卒奔出,利用弓箭袭扰两翼曹军,甚至有人尝试挑冲后阵曹骑。
唐骑中丘郎非常嚣张,近身诱曹卒开弓,又抽身离之,稍后加速骑射,趁得空隙,射落两人,引起曹军步卒阵阵惊呼。
挑冲步卒一番,顺着骑卒的道路,丘郎逼近后阵的曹骑,借着加速前冲,挥舞环首刀,先砍倒一骑,击落一骑,大挫出击厮杀的曹骑士气。
文稷脸色不好看,他竟看到曹骑出击之后,竟非唐骑之手,竟一次照面,便被杀得离散,陷入被唐骑围杀的状态下,差距太大了。
唐骑发起冲击不久,唐军八百甲士渐渐逼近。
曹军阵内箭矢齐飞,射向唐军步卒,然前排盾牌、甲胄的坚固承受了不少的杀伤,纵有兵卒中箭,仅惨叫几声便加快脚步杀向曹卒。
很快,唐卒甲士捣入军阵,犹如银瓶乍破之声,响彻原野上。
校尉马宇身先士卒,侧身让开一杆刺来的长矛,挥刀跻身冲杀,刀刃从脖颈斜切而下,之后狠狠一抽,血如泉涌。
一刀下去,瞬间身上中两矛,一矛被甲胄滑走,另一矛顺着甲叶往里刺,但被二三层甲胄所阻。
抽出刀,马宇凶狠砍劈,利刃斩在头颅上,又了结一人。
趁着敌军混乱之际,在左右的掩护下,马宇又斩一人。短时间内,连杀三人,可谓剽悍至极!
而有校尉身先士卒带头,如马宇一般向前冲杀的唐卒众多。兵卒深入敌军,左劈右斩,勇不可当,是几乎动摇了曹军前排方阵。
时丘郎忽率百骑折返,趁着前阵承受唐军甲士冲击时,持弓奔驰而过,箭矢随之倾泻在侧翼上,反复骑射三次,侧翼曹卒招架不住。
抓住时机,丘郎持矛冲击侧翼,百骑轰鸣声响起,排江倒海的声势,非人力所能挡。先前尚且稳固的侧翼,在唐卒冲击与骑射打击下,已在处于混乱边缘。
随着唐骑冲击,骑未近人时,因担心遭受骑卒的冲撞,曹军便发生溃败。
铁骑入侧翼,配合步卒厮杀,前排千余人被杀得狼奔豕突,甚至波及中军阵型。
见步骑双双受挫,唐军凭步骑配合作战,突破前排方阵,这让文稷脸色铁青,身边曹军将校为之色变。
“杀!”
见步骑配合打出奇效,孟宁之振臂一呼,率七百兵卒向前冲杀,犹如梭哈般,将所有筹码压上。
在孟宁之杀入阵中后,厮杀的唐军步骑大受鼓舞。本在混乱、崩溃的曹阵,仅在短时间内,便被唐卒冲杀至文稷跟前不远。
“贼帅在前方,旗下便是文稷,擒杀有赏!”
“杀!”
步卒轰然应诺,提着大刀、长矛杀了上去。步骑先是撤离人群,稍后整顿了下兵马,再次从侧翼反冲。
面对唐军兵卒如雨泄般冲击,曹军中阵没撑多久,便有兵卒逃窜。
马宇不用多说,他强行率部打开缺口,领头厮杀至今,随行兵卒死伤不少,身上布满伤口,浑身是血,面容狰狞。
而今更多的甲士们沿着被破开的缺口,不断拥挤涌入阵中,杀得曹军奔走而逃。受驱赶的曹兵在死亡威胁下,向前裹挟其余曹军。
见战场形势恶劣,文稷气得要亲自下场冲杀,然被亲兵所阻拦。
“将军,我军兵马已败,今当速撤!”侍从道。
文稷骂道:“今时再败,丞相岂能容我!”
“丞相自身难保,何来为难将军!”侍从说道。
文稷紧咬嘴唇,他本以为能凭兵多击破唐军,而不料凭两千兵马就被杀败。今甚至被杀到中军附近,令人实在难以相信!
他都已经兵败了,后续曹昂率领的两万老弱岂不更不堪一击!
显然曹氏在江东的统治即将结束,而他为曹操出生入死多年,算得报答了曹操恩德。若是不降的话,此番回去怕会被治罪,毕竟他先后两次败于唐人。
“兵败,那便降了吧!”
为不陪曹氏覆没,文稷叹气道。
“将军英明!”
稍至丹阳立足,孟宁之率兵在南山扎营,文稷率步骑五千从上游渡江而南下,明晃晃出现在丹徒水道以北,距孟宁之所部仅二十来里。
丹徒水道为秦始皇所修,从丹徒至曲阿,顺着丘陵地势,所开凿一条弯曲的河道。北固山与南山相对,丹徒水道口在北固山以北,然至南山却弯曲而流,流至南山以南,如‘S’形模样。
孟宁之抢夺南山用意明显,便是居高临下,阻止曹军控制水道。而文稷出现在水北纯粹是想夺回南山,时居高临下,南依丹徒水,足以阻击唐兵。
得知文稷兵马忽至,孟宁之短小精悍的身子伫于上头,眺望文稷所领五千兵马。
“将军,敌寇兵马观之恐有四、五千之数,我军兵马不及其数,不如据守固守,等候后续援兵。”尹礼担忧道。
孟宁之思索少许,看向随军的丘郎问道:“奋威有何见解?”
丘郎毫不畏惧,说道:“我军袭渡江东,东南兵民惶恐。今文稷从江北而来,率兵至此无非欲夺南山,凭险以阻我军。”
“今时形势,兵家称客主异势,客贵速战,主贵持重。文稷若设营不出,遣水军分向遂道,会稽兵击吴郡,断我粮辎。待春水长,上江曹休等众军,必沿流赴援,于我北人不利。”
“我军利在骑,威在野,以我之见,破其锐卒,擒其骁将,可震南人。兵锋大涨,闻者多降,是役可战!”
“善!”
孟宁之大喜,说道:“丘郎思虑长远,我意与君相同。客急战,主持重,今不急战,岂不令敌笑我?”
是役南征,张虞恐孟宁之勇有余,而兵略不足,遂安排丘郎以校尉兼任参军,辅孟宁之用兵,并叮嘱孟宁之多听丘郎意见。
今下不用多说,孟宁之下令召集兵马下山列战。时丘郎领精骑五百先行下山压阵,孟宁之自率一千五百名甲士徐徐下山。
而见唐军有意与自己厮杀,文稷非畏战之人,没什么多说话,下令列阵,欲与之决一雌雄。况且唐军占据险要,今若不下山厮杀,他登山急攻,怕没那么好取胜。
下午时分,艳阳高照,清风徐徐,不热不冷端是个厮杀的好时候。
先是鼓声咚咚作响,旌旗挥舞飘扬,两军依照阵法相继列阵。
文稷兵多将广,坐镇中军,调度兵马。因骑少步多之故,遂将两百骑卒布置于后阵,两翼由步卒护卫,列以攻守兼备的鱼鳞阵。试图用优势兵力,正面强攻击破唐军。
孟宁之非安分之辈,不顾左右劝说,披甲持矛,与中军亲卫一起随时冲杀。而因兵马较少之故,将步卒列在正面,两翼由骑卒护卫,骑将为丘郎。观兵马列阵,乃是机动性强的鹤翼阵。
二者阵型之区别,鱼鳞阵步卒层层迭迭,可以通过连续梯队冲击瓦解敌方防线;鹤翼阵两翼向左右展开,形成类似鹤类翅膀的V字布局,依靠两翼兵马机动性,突击或是包抄之用。
因此,二阵区别非常明显,鱼鳞阵兵锋在正面,鹤翼阵杀招在侧翼。
两千厮杀五千,规模远谈不上大,属于是经典厮杀,既考验将领的指挥、勇猛之能力,又有看兵卒慓悍与高纪律性。
风渐渐吹拂过旌旗!
唐军前营八百重装甲士已列好军阵,严密阵型,坚固的甲胄,锋利兵刃,随时能够出击。
孟宁之身入阵中,望着充当箭头的兵卒,大声道:“诸子追随我多年,皆是厮杀老手了。今下深入敌境,你我除死战外,我本无别语可说。但眼下击南贼,我必须申明一点。”
“我受陛下大恩,今日如不胜,我必以死报恩。而天下一统便在眼前,击破五千贼兵,你我得胜而归,陛下必有重赏,望你等尽知!”
“哈哈!”
“将军何事这么啰嗦?”
有人大笑道:“我固山营兵追随将军十余年,承受蒙陛下器重,多有抚慰,兵员提拔,赏赐丰厚,我等必为陛下效死力!”
“裴二郎所言有理,营中兵卒多是勇士,晓得固山之威名。今莫说为了陛下厚恩,为了战功都要杀贼!”校尉马宇说道。
固山营为孟宁之早年所统校营,与陷阵营待遇几乎一样。今兵马厮杀,孟宁之将旧部老卒放在前排。
“我家中差了女婢,容我宰了贼首立功。”有张狂者吆喝道。
刀口舔血之辈,话说的越是稀疏平常,大概已看淡生死。反而叫嚣者,或许刚被筛选入营不久。
“杀贼立功!”
孟宁之高呼了声,众人齐声应和,声音之大连曹军兵卒都能听到。
两侧五百骑卒倒是安静准备厮杀,检查辔绳、弓弦、箭矢、甲胄,听着将校叮嘱的话语。
随着鼓声骤响,步骑无不肃然。八百甲士持长矛、握长刀,一往无前杀去。五百唐骑披甲持弓、握矛,策马缓缓前行。
望着列阵而来的唐军步骑,文稷心中惊疑。
上次射阳之役,他心腹部曲多死伤,导致了直领兵马变少。而今他麾下五千兵马不少是夏侯尚调配的兵马,可谈的上精壮,但与精兵有些差距。
而今唐军步骑行进之井然,这是他厮杀至今少有见过的一支军队,甚至可以说步骑配合之协调,仅眼前这支兵马,这让文稷颇是心忧。
唐军步骑全员披甲不说,但士气之高昂,步伐不急不慢,能保持阵型长距离行军,可以说是非常少见,远观可谓强军!
唐军步骑并进,随着距离的拉长,骑卒超越步卒,两翼两百多骑卒奔出,利用弓箭袭扰两翼曹军,甚至有人尝试挑冲后阵曹骑。
唐骑中丘郎非常嚣张,近身诱曹卒开弓,又抽身离之,稍后加速骑射,趁得空隙,射落两人,引起曹军步卒阵阵惊呼。
挑冲步卒一番,顺着骑卒的道路,丘郎逼近后阵的曹骑,借着加速前冲,挥舞环首刀,先砍倒一骑,击落一骑,大挫出击厮杀的曹骑士气。
文稷脸色不好看,他竟看到曹骑出击之后,竟非唐骑之手,竟一次照面,便被杀得离散,陷入被唐骑围杀的状态下,差距太大了。
唐骑发起冲击不久,唐军八百甲士渐渐逼近。
曹军阵内箭矢齐飞,射向唐军步卒,然前排盾牌、甲胄的坚固承受了不少的杀伤,纵有兵卒中箭,仅惨叫几声便加快脚步杀向曹卒。
很快,唐卒甲士捣入军阵,犹如银瓶乍破之声,响彻原野上。
校尉马宇身先士卒,侧身让开一杆刺来的长矛,挥刀跻身冲杀,刀刃从脖颈斜切而下,之后狠狠一抽,血如泉涌。
一刀下去,瞬间身上中两矛,一矛被甲胄滑走,另一矛顺着甲叶往里刺,但被二三层甲胄所阻。
抽出刀,马宇凶狠砍劈,利刃斩在头颅上,又了结一人。
趁着敌军混乱之际,在左右的掩护下,马宇又斩一人。短时间内,连杀三人,可谓剽悍至极!
而有校尉身先士卒带头,如马宇一般向前冲杀的唐卒众多。兵卒深入敌军,左劈右斩,勇不可当,是几乎动摇了曹军前排方阵。
时丘郎忽率百骑折返,趁着前阵承受唐军甲士冲击时,持弓奔驰而过,箭矢随之倾泻在侧翼上,反复骑射三次,侧翼曹卒招架不住。
抓住时机,丘郎持矛冲击侧翼,百骑轰鸣声响起,排江倒海的声势,非人力所能挡。先前尚且稳固的侧翼,在唐卒冲击与骑射打击下,已在处于混乱边缘。
随着唐骑冲击,骑未近人时,因担心遭受骑卒的冲撞,曹军便发生溃败。
铁骑入侧翼,配合步卒厮杀,前排千余人被杀得狼奔豕突,甚至波及中军阵型。
见步骑双双受挫,唐军凭步骑配合作战,突破前排方阵,这让文稷脸色铁青,身边曹军将校为之色变。
“杀!”
见步骑配合打出奇效,孟宁之振臂一呼,率七百兵卒向前冲杀,犹如梭哈般,将所有筹码压上。
在孟宁之杀入阵中后,厮杀的唐军步骑大受鼓舞。本在混乱、崩溃的曹阵,仅在短时间内,便被唐卒冲杀至文稷跟前不远。
“贼帅在前方,旗下便是文稷,擒杀有赏!”
“杀!”
步卒轰然应诺,提着大刀、长矛杀了上去。步骑先是撤离人群,稍后整顿了下兵马,再次从侧翼反冲。
面对唐军兵卒如雨泄般冲击,曹军中阵没撑多久,便有兵卒逃窜。
马宇不用多说,他强行率部打开缺口,领头厮杀至今,随行兵卒死伤不少,身上布满伤口,浑身是血,面容狰狞。
而今更多的甲士们沿着被破开的缺口,不断拥挤涌入阵中,杀得曹军奔走而逃。受驱赶的曹兵在死亡威胁下,向前裹挟其余曹军。
见战场形势恶劣,文稷气得要亲自下场冲杀,然被亲兵所阻拦。
“将军,我军兵马已败,今当速撤!”侍从道。
文稷骂道:“今时再败,丞相岂能容我!”
“丞相自身难保,何来为难将军!”侍从说道。
文稷紧咬嘴唇,他本以为能凭兵多击破唐军,而不料凭两千兵马就被杀败。今甚至被杀到中军附近,令人实在难以相信!
他都已经兵败了,后续曹昂率领的两万老弱岂不更不堪一击!
显然曹氏在江东的统治即将结束,而他为曹操出生入死多年,算得报答了曹操恩德。若是不降的话,此番回去怕会被治罪,毕竟他先后两次败于唐人。
“兵败,那便降了吧!”
为不陪曹氏覆没,文稷叹气道。
“将军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