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章 客气啥-《中年离婚,赌石暴富,前妻后悔》

  林凡赶紧摆手。

  “客气啥。”

  “以后常来玩。”

  二柱子在旁边喊。

  “葡萄熟了一定来啊!”

  车开走了。

  院里安静下来。

  二柱子脱了褂子。

  搭在竹竿上晒。

  “凡哥,今天真热闹。”

  他往石凳上坐。

  “比赶集还热闹。”

  林凡点头。

  “是挺热闹。”

  小花收拾着碗筷。

  “导演说。”

  “片子明年就能播。”

  “到时候全国都能看见咱铺子。”

  林凡望着墙上的奖牌。

  又看了看院里的葡萄藤。

  风一吹。

  叶子沙沙响。

  像是在说啥。

  他突然觉得。

  不管片子播不播。

  这些老物件。

  这些日子。

  都好好的。

  比啥都强。

  夜幕降临时。

  灯亮了。

  照亮了修好的物件。

  照亮了爬满架的葡萄藤。

  林凡坐在石凳上。

  喝着茶。

  听着二柱子跟小花说笑话。

  心里头暖暖的。

  这日子。

  就该这么过。

  热热闹闹。

  踏踏实实。

  纪录片团队走后的第二天。

  天刚亮。

  林凡就被葡萄藤上的麻雀吵醒了。

  叽叽喳喳的。

  吵得人睡不着。

  他起来推开窗。

  见二柱子蹲在葡萄架下。

  正瞅着那串青葡萄乐。

  “凡哥,你看。”二柱子指着葡萄。

  “好像又大了点。”

  林凡凑过去瞅。

  还真是。

  比昨天圆了点。

  “再长几天。”他拍了拍二柱子的肩。

  “就能尝个味儿了。”

  二柱子咽了咽口水。

  “能有王奶奶家的葡萄甜不?”

  “差不多。”林凡笑着说。

  “咱这是自己种的。”

  “吃着更得劲。”

  正说着。

  小花骑着电动车来了。

  车筐里装着个纸箱子。

  “凡哥,你看这是啥。”

  小花打开箱子。

  里面是些彩色的线。

  红的、绿的、蓝的。

  还有几副绣花针。

  “我想给风琴绣个垫子。”她拿起红线比划。

  “绣上葡萄藤。”

  “跟咱院的葡萄配。”

  林凡点头。

  “中啊。”

  “你手巧。”

  “绣出来肯定好看。”

  晌午头。

  日头毒得很。

  林凡蹲在院里修那个旧犁耙花架。

  有根木柄有点松。

  他往里面塞了点木楔子。

  二柱子蹲在旁边帮着递锤子。

  “凡哥,”他突然说。

  “昨儿拍纪录片的师傅说。”

  “咱这铺子能上电视。”

  “到时候是不是有好多人来?”

  “可能吧。”林凡敲着锤子。

  “来就来呗。”

  “咱该干啥干啥。”

  二柱子乐了。

  “那我得把院子扫干净点。”

  “别让人家笑话。”

  林凡笑了。

  “你这小子。”

  “还挺爱干净。”

  正说着。

  李奶奶来了。

  手里拎着个小篮子。

  “林凡啊。”她往石凳上坐。

  “给你送点杏。”

  “刚摘的。”

  “酸溜溜的。”

  “解解渴。”

  林凡拿起一个。

  咬了一口。

  酸得眯起了眼。

  “真酸。”

  “酸才好呢。”李奶奶笑着说。

  “酸能提神。”

  “你修这些物件。”

  “得精神头足。”

  小花拿着针线出来。

  见了杏也拿起一个。

  刚咬一口。

  脸就皱成了一团。

  逗得李奶奶直笑。

  下午。

  林凡找出那个旧瓷瓶。

  想在瓶身上画点啥。

  他拿起毛笔。

  蘸了点墨。

  在瓶身上画了片葡萄叶。

  歪歪扭扭的。

  倒也像那么回事。

  二柱子凑过来看。

  “凡哥,你这画得不如小花绣的。”

  “我这是瞎画。”林凡放下毛笔。

  “跟人小花没法比。”

  小花听见了。

  脸一红。

  “凡哥画得挺好。”她拿起瓷瓶看。

  “我照着这叶子绣。”

  “肯定像。”

  林凡笑了。

  “那你可得多费点劲。”

  太阳快落山时。

  风凉快了点。

  林凡坐在石凳上喝茶。

  小花坐在旁边绣花。

  红线在布上绕来绕去。

  慢慢显出葡萄藤的样子。

  二柱子蹲在葡萄架下。

  数着葡萄。

  一个、两个、三个。

  “凡哥,”二柱子突然喊。

  “你看那只麻雀。”

  林凡抬头。

  见一只麻雀落在葡萄架上。

  正啄着一片叶子。

  二柱子想赶走它。

  林凡摆摆手。

  “让它啄吧。”

  “叶子多着呢。”

  “凡哥,”小花放下针线。

  “你说咱这铺子。”

  “以后会不会一直这样。”

  “热热闹闹的。”

  林凡望着院里的葡萄藤。

  又看了看墙上的奖牌。

  “会的。”他肯定地说。

  “只要这些老物件在。”

  “只要咱在。”

  “就一直热闹下去。”

  夜幕降临时。

  灯亮了。

  照亮了院里的葡萄藤。

  照亮了小花绣了一半的垫子。

  林凡坐在石凳上。

  喝着茶。

  听着二柱子哼着跑调的歌。

  心里头踏踏实实的。

  这日子。

  就像这慢慢长熟的葡萄。

  不管酸的甜的。

  都是自己的日子。

  挺好。

  天还没亮。

  林凡就听见院外有动静。

  扒着门缝一看。

  是刘老五他爹。

  扛着个旧木箱子。

  站在门口瞅。

  “刘大爷,早啊。”林凡打开门。

  老爷子吓了一跳。

  “凡小子,你起得够早。”他把箱子往院里搬。

  “这是我家老柜子上的镜子。”

  “镜框裂了。”

  “你看能修不?”

  林凡打开箱子。

  镜子蒙着层灰。

  镜框是红木的。

  雕着缠枝纹。

  裂了道缝。

  倒不影响看。

  “能修。”他摸着镜框。

  “我给您粘粘。”

  “再刷层漆。”

  “挂在屋里当装饰。”

  刘老五他爹乐了。

  “就知道你有辙。”

  “这镜子当年陪我娶媳妇的。”

  “现在想挂孙子房里。”

  “让他也沾沾喜气。”

  林凡点头。

  “保准修得跟新的一样。”

  正说着。

  二柱子叼着馒头跑来了。

  手里还攥着个铁环。

  “凡哥,你看我捡的。”他举着铁环。

  “滚着玩可带劲了。”

  林凡瞅了瞅。

  铁环锈得厉害。

  “我给你磨磨。”

  “再缠圈红绳。”

  “滚着更顺手。”

  小花骑着电动车来的时候。

  车筐里装着个竹筛子。

  里面是新摘的薄荷。

  “凡哥,”她把筛子往石桌上放。

  “王奶奶说这薄荷晒好了。”

  “装香囊正好。”

  她拿起一片叶子。

  往鼻尖凑了凑。

  “真香。”

  林凡拿起薄荷闻了闻。

  清清凉凉的。

  “是挺香。”

  “等晒干了。”

  “给李奶奶的书签也串上点。”

  小花点头。

  “我这就去晒。”

  她把薄荷倒在竹匾里。

  摊得平平整整。

  晌午头。

  日头正毒。

  林凡蹲在院里修镜框。

  胶水刚抹上。

  得等干透。

  二柱子滚着铁环。

  在院里转圈。

  “咕噜咕噜”响。

  像头小毛驴。

  “轻点滚。”林凡喊。

  “别把镜框震歪了。”

  二柱子赶紧放慢速度。

  “凡哥,”他喘着气。

  “张老师说。”

  “邻村的学校想借咱的《物件会说话》。”

  “给孩子们当课外书。”

  林凡笑了。

  “让他们拿去。”

  “说好了。”他补了句。

  “看完得还回来。”

  “那可是咱攒了好久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