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0章 打磨-《中年离婚,赌石暴富,前妻后悔》

  二柱子点头。

  “我跟张老师说。”

  “她肯定答应。”

  小花坐在旁边绣花。

  听见这话抬起头。

  “我再抄几本。”

  “省得不够看。”

  下午。

  镜框的胶干透了。

  林凡拿起砂纸。

  轻轻打磨。

  红木的颜色越来越亮。

  像块浸了油的宝石。

  二柱子蹲在旁边瞅。

  “凡哥,你这手艺。”

  “比镇上的木匠强多了。”

  林凡笑了。

  “我这是瞎琢磨。”

  “哪比得上正经木匠。”

  正说着。

  院外传来叫卖声。

  是卖冰棍的。

  二柱子耳朵尖。

  “凡哥,我去买冰棍。”

  他转身就往外跑。

  不一会儿。

  二柱子举着三根冰棍回来。

  给林凡和小花各递一根。

  自己叼着一根。

  吃得吸溜响。

  “真凉。”他抹了抹嘴。

  “比井水还凉。”

  小花小口咬着。

  冰碴子沾在嘴角。

  像颗小珍珠。

  傍晚的时候。

  镜框彻底修好了。

  林凡往上面挂了串干薄荷。

  风一吹。

  香得人直眯眼。

  刘老五他爹来取的时候。

  看得直咂嘴。

  “比原来还精神。”

  “谢谢您啊凡小子。”老爷子抱着镜框。

  “我这就给孙子挂屋里去。”

  林凡送他到门口。

  “慢点走。”

  “别磕着。”

  老爷子回头摆手。

  “知道知道。”

  夜幕降临时。

  院里的灯亮了。

  薄荷的香味混着葡萄藤的青气。

  飘得满院都是。

  二柱子滚累了。

  瘫在石凳上。

  铁环扔在旁边。

  还在微微晃动。

  林凡坐在石凳上。

  喝着凉茶。

  小花收拾着晒好的薄荷。

  “凡哥,”她突然说。

  “明天赶集。”

  “咱去淘点老物件不?”

  林凡点头。

  “去。”

  “说不定能淘着宝贝。”

  风从院外吹进来。

  竹匾里的薄荷轻轻晃。

  像在点头。

  林凡望着墙上的奖牌。

  心里头暖暖的。

  这日子啊。

  就像这修好的镜框。

  有点小裂纹不怕。

  只要用心补补。

  照样能照出亮堂堂的光景。

  赶集这天。

  天刚蒙蒙亮。

  林凡就被二柱子的敲门声吵醒了。

  “凡哥,快起来!”二柱子在门外喊。

  “再晚赶不上早集了!”

  林凡揉着眼睛起来。

  见小花已经骑着电动车等在门口。

  车筐里放着个空麻袋。

  “装老物件用的。”小花笑着说。

  到了集上。

  人已经不少了。

  卖菜的、说书的、耍杂耍的。

  吵吵嚷嚷的。

  二柱子眼睛瞪得溜圆。

  东瞅瞅西看看。

  “凡哥,你看那摊子!”他指着不远处。

  “摆着好多旧玩意儿!”

  林凡走过去一看。

  摊上摆着个旧铜炉。

  几个豁口的碗。

  还有个掉了漆的铁皮玩具车。

  摊主是个白胡子老头。

  正眯着眼抽烟。

  “这铜炉咋卖?”林凡拿起铜炉。

  沉甸甸的。

  底上刻着个“福”字。

  “五十。”老头吐了个烟圈。

  “老物件了。”

  “当年暖手用的。”

  林凡掂量着。

  “四十中不?”

  老头瞅了他一眼。

  “中。”

  “看你是真心喜欢。”

  二柱子拿起那个铁皮玩具车。

  车轱辘掉了一个。

  “这能改不?”他举着车问。

  林凡接过来看了看。

  “能改成个小存钱罐。”

  “把轱辘焊上。”

  “再在车顶钻个口。”

  二柱子乐了。

  “那我要了!”

  小花在旁边翻着一堆旧布料。

  突然喊:“凡哥,你看这个!”

  是块深蓝色的土布。

  上面用金线绣着朵牡丹。

  虽然有点褪色。

  却依旧好看。

  “给风琴当桌布正好。”小花摸着布料。

  “这布咋卖?”林凡问。

  老头抬头瞅了瞅。

  “二十。”

  “当年是地主家小姐的嫁妆。”

  小花赶紧掏钱。

  “我要了。”

  像捡着宝似的。

  把布叠得整整齐齐。

  往前走。

  见个老太太摆着个旧针线笸箩。

  里面装着些针头线脑。

  还有个铜顶针。

  磨得发亮。

  “这顶针卖不?”林凡拿起顶针。

  老太太点点头。

  “五块。”

  “当年纳鞋底用的。”

  “现在眼睛花了。”

  “用不上了。”

  林凡付了钱。

  把顶针揣兜里。

  “能改个戒指托。”他笑着说。

  “给银锁片当底座。”

  二柱子凑过来看。

  “凡哥,你咋啥都能改?”

  林凡笑了。

  “不是能改。”

  “是它们都有别的用处。”

  集上快散的时候。

  他们的麻袋已经装满了。

  铜炉、玩具车、土布、顶针。

  还有个二柱子非要买的旧算盘。

  珠子少了两颗。

  “回去给它补上。”二柱子抱着算盘。

  “跟张大爷的那个作伴。”

  往回走时。

  太阳已经升得老高。

  二柱子扛着麻袋。

  累得呼哧呼哧喘。

  小花骑着电动车。

  筐里放着那个铜炉。

  “凡哥,”她回头说。

  “咱中午吃啥?”

  林凡想了想。

  “去王婶家吃饺子吧。”

  “她包的韭菜馅最好吃。”

  到了王婶家。

  王婶正蹲在院里择韭菜。

  见他们回来。

  赶紧站起来。

  “买着好东西了?”她笑着问。

  林凡打开麻袋。

  王婶眼睛一亮。

  “这铜炉真精神!”

  “我家正好缺个香炉。”

  “改改就能用。”林凡说。

  王婶赶紧去和面。

  “你们坐着歇会儿。”

  “饺子马上就好。”

  二柱子把玩具车摆在桌上。

  拿着根小棍。

  假装在开车。

  逗得小花直笑。

  吃饺子的时候。

  二柱子狼吞虎咽的。

  嘴里塞得满满的。

  “王婶,你包的饺子太香了!”

  王婶乐了。

  “慢点吃。”

  “不够还有。”

  林凡慢慢吃着。

  心里头挺舒坦。

  这赶集的日子。

  真不赖。

  往回走时。

  麻袋轻了不少。

  二柱子手里的玩具车。

  被他用绳子绑着。

  拖着在地上走。

  “咕噜咕噜”响。

  像在唱歌。

  小花把那块土布搭在电动车把上。

  风一吹。

  像面小旗子。

  到了铺子。

  他们把淘来的东西一一摆出来。

  铜炉擦干净了。

  放在桌上。

  透着温润的光。

  铁皮玩具车摆在窗台上。

  等着改造成存钱罐。

  那块土布。

  小花已经铺在了风琴上。

  牡丹图案正对着琴键。

  二柱子突然说。

  “凡哥,”

  “咱下次啥时候再赶集?”

  林凡望着院里的葡萄藤。

  “等葡萄熟了。”

  “摘了葡萄去赶集卖。”

  二柱子乐了。

  “那我得多浇点水。”

  “让它们长得快点。”

  夜幕降临时。

  灯亮了。

  照在那些新淘来的老物件上。

  铜炉里插了支干艾草。

  香得很。

  林凡坐在石凳上。

  手里转着那个铜顶针。

  觉得这日子。

  就像这赶集淘来的物件。

  看着普通。

  却藏着说不尽的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