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6章 不着急-《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虽然这不是一日之疾,是从北周甚至更早的时候就如此了。

  但是如今,是大唐!

  “阿耶息怒,莫要因此气坏了身子,还有许多事,等着咱们去做呢。”李承乾宽慰道:“此时此刻跟他们置气,倒是没有这个必要,这个问题,魏大夫也说了,并非是大唐才开始出现,此乃顽疾,想要治愈,非一日之功,短时间内,是动不得的。”

  李承乾生怕自家阿耶一个上头,直接派百骑司把大兴善寺给查抄了。

  这可不行啊。

  里面牵扯的太广泛了。

  朝廷还要用人呢。

  查抄了,给人家定什么罪名呢?

  翻翻大唐的律法,不痛不痒罢了。

  还把所有人都给得罪了,造成朝野动荡,眼下来看,不值当,而且,眼下也无计可施。

  "按《户婚律》,私度僧尼者徒三年..."李承乾说道:“就算是查到了寺院擅自收纳普通百姓为僧侣,治了他们罪名,但是,跟咱们所看到的,不一样。”

  这罪名,太轻了。

  而且,治罪归治罪,寺庙的问题,依旧没有得到解决。

  一整天,李承乾都在两仪殿中。

  连今日的功课,李世民都下旨暂且延到明日了。

  李世民点头应声。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缓缓松开攥紧的拳头,指节已然发白。

  “你说的对,这病根,扎的太深了,急火猛药,反倒会要了命。”

  情绪稳定下来的李世民,脑袋也清醒了。

  “不急,阿耶可以等。”李世民平淡地说着。

  李承乾却是看见父亲眼中闪过一丝鹰隼般的锐光。

  “时候不早了,明日还要上早朝,咱们也都各自回去歇着吧。”李世民笑了笑,望向李承乾的时候,收了目光中的锐利,带上了几分慈爱。

  “是,阿耶保重身体,早些休息,儿臣先告退了。”李承乾起身行礼,而后退出了两仪殿。

  人在庄子上,李复根本想不到,原先只是随便给李承乾布置点课业,让他去寺庙走走看看,结果,李世民也掺和进去了。

  这一掺和,事儿就大了。

  如果只是李承乾的话,可以慢慢来,有足够多的时间去让李承乾发现问题,思考问题。

  但是李二是个急性子,一旦发现问题,那这个问题,就能成为他心里的一个疙瘩。

  这个疙瘩不抚平,他心里就难受。

  李复接到李世民的旨意后,一脸懵。

  自己在庄子上小日子过的好好的,怎么突然就要召见自己去长安城,入宫面圣了?

  不要啊,自己庄子上的事儿都还没忙完呢。

  虽然没什么需要自己亲力亲为的,但是........

  跟宫里沾边,准没好事定律.......

  李复跟宫里来的人打听。

  “陛下可有说,让我入宫,所为何事?”

  前来送信的人摇头。

  “只是陛下身边的王大监传陛下口谕,让殿下回长安,进宫。”

  李复默默叹息一声。

  行吧。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不去也不行啊。

  不去那就是抗旨了。

  信使是中午到的,李复是下午启程的。

  临走前还依依不舍的跟老婆道别呢。

  “陛下找你,必定是有要事,不消几日,就能回来,夫君又何必一副小女儿状?更何况,今年也就端午中秋,咱们回了长安两趟,夫君此番回去,也要去见一见太上皇,去一趟英国公府。”李韶劝说着:“我带着狸奴,在家里等着夫君回来。”

  李复点头。

  是啊,得去大安宫看看了。

  今年见太上皇的次数,都比往年少了,因为留在庄子上守着老婆孩子的缘故。

  正好,这次回长安,去大安宫看看,顺便也能汇报汇报庄子上行宫的事情。

  虽说行宫这边经常派遣信使前往大安宫,但是信使哪儿有自己亲自跟太上皇说来的实在?

  还要去老丈人家拜访拜访。

  回一趟长安,也是有诸多事情要办的。

  在长安才是闲不下来的。

  要是时间合适,免不得要被程咬金他们拉去吃饭叙旧的。

  李复叹息一声。

  “行,那我忙完了,就赶紧回来。”

  李韶笑着点头:“好,我和狸奴在家等你,万事多思虑,谨慎一些。”

  “恩。”

  说完后,李复上了马车,伍良业等护卫随行,马车离开宅邸,沿着大道往官道上去了,直奔长安城。

  马车上李复还在想,到了长安之后,进宫,见到了李承乾,孩子会不会让自己给他讲故事的后续。

  毕竟,之前走的时候,就惦记着,恋恋不舍的。

  然后自己就出现在了宫中,可躲不过咯。

  暮色降临之际,李复终于晃悠到了长安城里。

  这个点,也不适合入宫,干脆就直接奔着泾阳王府去了。

  等明日,早朝时间过后再进宫就是了。

  正好上午去找李二凤,问问他到底把自己叫到长安城来是为了啥。

  下午还能去大安宫看看太上皇。

  这一天的安排,完美。

  马车停在了泾阳王府门口。

  此时净街鼓还没响起来呢。

  李复踩着脚凳下车,王府的门房连忙上前相迎。

  见到自家主君,激动的神色溢于言表。

  赶忙着人回宅子送消息。

  李复刚进门,老周就急匆匆的迎出来了。

  “郎君。”老周上前见礼。

  李复笑着摆了摆手。

  “自家人。”

  “郎君舟车劳顿,是要先歇息一会儿,还是先用膳?”老周问道。

  “让厨房准备完善吧。”李复吩咐着:“今日回来的仓促,未曾提前让人回来送信,让厨房随便准备一些就是了。”

  老周脸上堆满笑意。

  “主君回家,厨房怎能随便,郎君放心,厨房那边准备起来很快的。”

  泾阳王府的厨子在整个长安城可都是出了名的,要是连自家郎君都伺候不好,那真是打了自己的脸了。

  穿过三重院落,熟悉的桂花香扑面而来。

  不多时,老周来禀报,说厨房已经将饭菜准备好了,询问是到厅中用饭,还是在房中用饭。

  “送到房中来吧。”

  坐了一路的马车,实在是算不上舒坦,李复这会儿,不想走动。

  老周应声,吩咐下人去厨房传话,让厨房的人将饭食送到郎君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