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7章 两仪殿里听故事-《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李复想的简单,但是显然,宫里的李世民,等不及了。

  宫内传旨的内侍来泾阳王府的时候,净街鼓已经响起来了。

  但是传旨内侍有皇帝手谕,有宫中的令牌。

  巡城的金吾卫,见令是要放行的。

  别说是净街鼓正在响,就是三更半夜,也要放行。

  李复筷子刚伸出去,外面就有下人来报,说宫中来人了。

  李复皱眉。

  这时候来?

  赶紧伸筷子先吃两口。

  “先让人在厅中候着,我收拾妥当马上过去。”李复说道。

  先找个借口,拖一会儿,自己吃两口饭再说。

  不然,指不定是什么糟心事,让人吃不下饭呢。

  传旨的内侍被带到了厅中,好吃好喝照顾着,上的也是好茶。

  约莫一刻钟后,李复来到了前厅中。

  内侍见到李复,赶忙起身行礼。

  “殿下,陛下口谕,请您即刻入宫。”

  李复挑眉:“这么急?连顿饭都不让人吃完?”

  内侍赔笑道:“陛下说,您若嫌宫里的膳食不合口味,甘露殿的小厨房已经备好了您爱吃的羊肉馅饼。”

  李复眼皮一跳,好家伙,自己刚吃完。

  再去宫中吃,再给吃顶着。

  李复摆了摆手。

  “算了,晚膳什么的,我也不是那么的在意,还是陛下的召见要紧。”

  李复也是捡着好听的话说。

  万一这内侍,趁着自己不在,在李二凤跟前蛐蛐自己咋整。

  就算是他不主动提起,架不住李二凤会问呐。

  他好奇心还是很重的。

  “内监可知,陛下这个时候让我进宫,所为何事?”李复好奇问道:“这大晚上的,净街鼓都过了。”

  “殿下放心,有宫中令牌,金吾卫是要放行的。”内侍说道:“陛下说,让您进宫,去两仪殿,讲讲故事后续,让殿下在去宫中的路上,好好准备准备。”

  李复惊讶了一瞬,随即蹙眉。

  好一个李二凤。

  早不说。

  特奶奶个腿儿的从庄子上到长安城这一路上,自己这一顿猜啊。

  合着,是去宫里给他讲故事啊。

  想都不用想,肯定是孩子们把自己给“卖”了。

  小孩嘛,好奇心重,问题也多,指不定见到魏征以后还问问魏征,有没有睡着了做梦,梦到一条龙被他监斩,砍了头。

  甚至说不定问到李二凤头上了。

  不过,谁这么大胆啊。

  唐王游地府,都敢跟李二凤说?

  李复将四个孩子都过了一遍。

  李承乾不能,他是兄长,是太子,稳重的很,知道这故事里,编排完魏征编排他阿耶,他哪儿敢在他爹跟前用这故事找不自在,所以,他不会主动提起。

  李恪?

  那更不可能了。

  这孩子在庄子上还活泼一些,在宫中,听杨妃的,保持低调,不会时常在李二凤跟前晃悠。

  李泰?

  这小家伙,甚得李世民疼爱,有这个机会,有这个胆量........但是........

  思来想去,嫌疑最大的两个孩子。

  青雀和丽质。

  李复乘坐马车入宫,他长途跋涉的从庄子上到长安城来,即便是进宫,也是一步都不想走。

  李世民倒也贴心,入宫之后,有步辇赏赐给他,让他乘步撵到两仪殿面圣。

  李复看着准备的如此妥帖,心中也是直打鼓。

  李二凤,你最好是真的想听故事。

  仅仅只是听故事而已.......

  李复在庄子上给孩子们讲故事,孩子们听完了都有诸多问题。

  更何况李世民!

  李复也没指望着这个故事能瞒过李世民去,编排了人家,就有接受人家询问,为人家答疑解惑的义务。

  更别说,故事里,还牵扯了一些事情,能够好好的完成,对于朝廷,是有大好处的。

  本来这事儿是给太子的课业!

  而且,是留给太子的大礼包!

  毕竟,寺庙里的东西,很多。

  但是这个礼包,也不是那么好开的,也算是比较考验人的。

  等到若干年后,李承乾有了把握,有了办法,甚至是,有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班子,说不定,还能拿着这个礼包,好好检验一番呢。

  结果呢?

  怕不是这个礼包要到李世民手里。

  而李世民但凡知道了,是一定忍不住要开的。

  故事都还没有讲完,李世民这么着急召见自己,这故事的结局,怕不是要提前许多啊。

  坐在步辇上的李复唉声叹气。

  李复来到两仪殿,外面的天色已经黑了下来,两仪殿内灯火通明。

  殿门敞开,正殿内情形一览无余。

  殿外内侍见到李复,躬身行礼。

  “殿下,请。”

  内侍客客气气的将李复请进了两仪殿。

  李复叹息最后一声,而后迈步走进了两仪殿中。

  李世民抬头,看向李复。

  “还没进来呢,就听见你在门口唉声叹气的,怎么了?不愿意来?”李世民笑问。

  “倒也不是,就是没想到,这么急。”李复实话实说。

  “跟我来吧。”李世民起身,往内殿走去。

  李复赶忙跟上。

  内殿之中,李承乾,李恪,李泰还有李丽质都在这里,有的在练字,有的捧着书卷研读,李丽质手里则是拿着个手臂大小人形木偶,那木偶上画满了黑点点,黑点点旁边用蝇头小楷写着穴位名称。

  孩子们见到李复来了,皆是眼神一亮。

  李丽质最先蹦起来,手里的人偶"啪嗒"掉在地上:"王叔!"

  李恪放下毛笔,墨汁在宣纸上晕开一小片乌云。

  "王叔。"少年规规矩矩行礼。

  李泰直接扑过来抱住李复的胳膊。

  “王叔王叔,终于又见到您了,故事的后续呢?”

  “猴子还压在花果山下呢。”

  上回他们回来之前,李复就只讲到唐僧马上要踏上西天取经的路途了。

  孩子们都沉浸在自己思索出来的“阴谋”上面。

  那时候一时间也没继续往后想。

  李复被吵得脑仁疼,一抬头正对上李承乾含笑的眼睛。

  转身看向李二凤。

  李二凤负手站在灯影里,嘴角噙着意味深长的笑。

  "怀仁啊..."皇帝陛下拖长了声调,"孩子们可都等着呢。"他指了指内殿角落——那里不知何时多了张矮榻,榻上摆着茶水果脯,活脱脱个说书场子。

  李复也是真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