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内死寂。
那“敌人还是朋友?”的质问,如同边塞最凛冽的朔风,裹挟着黄沙与血腥,粗暴地刮进了这金水河环绕、青石隔绝的清凉世界。
它如此直白,如此野蛮。
“刘指挥使,”林灵素的声音依旧保持着平稳,但那份清朗之下,已透出金石摩擦般的冷硬,“你可知,你在与谁说话?此地,又是何处?”
他微微前倾身体,黄绶金纹的鹤氅在动作间流淌着不容亵渎的威严:
“这里是玄天观,大宋道君皇帝敕建之地,神霄玉清在人间的道场。本座蒙官家赐号‘通真达灵’,掌天下道教事。”
林灵素的目光,如实质般落在刘然脸上,带着俯视道:“而你,不过是庆州军第九指挥使,无品无秩,仅凭些许边功骤得入汴京。是谁,给了你如此胆量,敢在本座面前,问此悖逆之言?”
林灵素的声音不高,却仿佛蕴含着上位者不容置疑的威压。
殿角侍立的华服道士和护法道人,连呼吸都屏住了,额角渗出细密的冷汗。空气仿佛凝固成了沉重的铅块,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他们实在难以置信,本以为威胁观主张如晦已是此人胆大了,不料即使是在林师面前,也不改这嚣张的姿态。
他难道不知道,林师可是能与当今官家坐而论道之人?
只需要一句小小的进言,或就能断送他的前途了!
他是怎么敢的?
然而面对这足以让汴京许多官员都腿软的斥问,刘然却笑了。
那笑容并非狂妄,也非挑衅,反而带着一种近乎坦荡的了然。
“林道长,你说得对。”刘然的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穿透了殿内的凝滞,“这里是玄天观,官家亲封的道场。你是‘通真达灵’的林师,是能与天子坐而论道的人物。”
刘然抬起头直视林灵素,没有丝毫躲闪:“而我刘然,就是一个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西北武夫。无品无秩呵。”
他嘴角勾起一丝极淡的、带着血味的嘲讽,“但那又如何?”
“至于胆量?”刘然的目光扫过林灵素华贵的法服,扫过殿内精雅的陈设,最后落回林灵素的身上,“林道长,你问我胆量从何而来?”
他猛地站起身,动作并不剧烈,却带着一股战场上淬炼出的、磐石般的沉重力道。
“我的胆量,是在战场厮杀而出的!”
“我的胆量,是踩着袍泽的尸体,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时,刻在骨头里的!”
刘然的声音并不高亢,反而低沉压抑,每一个字都像是从胸腔深处挤压出来,带着浓厚的西北劲风。
他向前一步,逼近紫檀几案。
“林道长,你说汴京的繁华,说官家的恩宠,说你的神霄玉清…这些,离我太远了!太远了!”刘然咧嘴一笑:“但我知道什么距离我近,你知道么?这便是五步之内,匹夫可见血。”
“所以,”林灵素的声音恢复了最初的平静,甚至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你来此就是为了血溅五步?”
“是否血溅五步,这得看林道长了。”刘然很是平静道:“你想要利用我,这没什么,但是我想知道你的盘算是什么,以及我的位置是什么。”
刘然重新坐了下来,拿起桌上那杯早已凉透的茶,一饮而尽。
“林道长,你放心,我今日可不仅仅是讨债的。”他的声音恢复了最初的沉稳,甚至带上了一丝奇异的冷静,“我是来问路的。”
“问路?”林灵素眉梢微挑,这个转折出乎他的意料。
“对,问路。”刘然的目光再次落到那块军牌上,“问一条,是敌是友的路。”
他抬起头,直视林灵素,眼神锐利如刀:“我刘然是个粗人,不懂你们汴京城里弯弯绕绕的规矩,但我知道一点:在这大宋,想做事,想活命,得看清谁是朋友,谁是敌人。”
“朋友,可以一起走路,一起扛刀;敌人,那就得在他捅刀子之前,先把他捅死!”
“林道长,你的神霄派,在汴京里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都知道…这些,都和我刘然没多大关系。”刘然的语气斩钉截铁,“我只想知道,你林灵素如今已有如此威望,却在幕后将我卷入,那我刘然是你要拉拢的朋友?还是你要扫清的障碍?”
“是敌?是友?”
最后四个字,刘然说得极慢,极重,如同战鼓最后的擂响,重重敲在林灵素的心头。
殿内再次陷入沉默,但这一次的沉默,与之前的剑拔弩张截然不同。空气依旧凝滞,却涌动着一股无形的暗流,是审视,是权衡,是利益的碰撞与媾和。
林灵素的目光,长久地停留在刘然脸上。
那张年轻、粗粝、带着风霜痕迹的脸,此刻在他眼中,不再是鄙夷的对象,反而像一块未经雕琢却蕴含着惊人硬度的璞玉。
那份在巨大的名利之后,非但没有被冲昏头脑,反而能够迅速恢复冷静,那份敢于直面于他、以命相搏来问路的决绝与智慧……都远远超出了一个“边塞莽夫”的范畴。
他需要重新评估这个年轻人。
林灵素的手指在光滑的扶手上轻轻敲击,发出细微的笃笃声,这是他陷入深度思考时的习惯动作。
他脑中飞速运转,权衡着利弊。
打压刘然?此刻易如反掌。只需一个眼神,殿角那两个气息沉凝的护法道人,就能让这个手无寸铁的边军指挥使血溅当场。
后果呢?一个刚刚被他们还有朝堂其余人捧起、有“千人破万骑”名声的少年将领,在玄天观内被诛杀?
无论用什么理由遮掩,都会被有心人利用,而此时正是他即将带领神霄派崛起之时,在此刻掀起轩然大波。
边军会怎么想?那些本就对神霄派心怀不满的朝臣会如何借题发挥?
甚至,官家赵佶那里,该如何解释?
更关键的是,失去了一个可能掌握在手中、在军中楔入钉子的机会。
拉拢刘然?风险同样存在。
此子桀骜不驯,绝非易于掌控之辈。
今日他能以军牌叩问,明日就可能以刀兵相向。
但是……他的价值呢?
林灵素的目光再次扫过那块染血的军牌。
神霄派要大兴,光靠神权理论取悦君王、聚敛香火打击佛教是不够的。
他需要更坚实的根基,更广泛的触角。军权!这是大宋最敏感、却也最核心的权力之一。
若能通过刘然,在西北边军中埋下一颗属于自己的种子,哪怕只是一颗桀骜不驯的种子,其潜在价值都难以估量。
这刘然是一头饿虎,如今更是有勇有谋,有底层根基,有军功傍身,更有一种天然的、和浮华汴京的疏离感,这恰恰是神霄派可以借力、甚至引导的。
“忠孝成仙”的理论需要现实的武力来捍卫。刘然和他代表的边军力量,不正是一把可以打磨的、指向神霄派敌人的利刃吗?
无论是朝堂上的政敌,还是未来要大力打压的佛门势力,甚至是……未来可能出现的、威胁神霄派地位的内部挑战者?
至于那五万贯?那不过是刘然用来敲门的砖头,一个表明态度和实力的由头。能用钱解决并收买人心的问题,在林灵素眼中从来都不是问题。
玄天观日进斗金,五万贯虽巨,但若能换来一个潜力巨大的军中盟友,值!
更重要的是,林灵素从刘然身上,看到了一种连他自己都感到警惕的特质,那是一种近乎本能的、穿透虚妄直达核心的能力。
此人或许不懂经义玄学,却深谙权力与人性的本质。这种人,要么收为己用,要么就必须尽早、彻底地毁灭。
而毁灭的成本和风险,在当下看来,显然高于收服。
无数念头在林灵素脑中电光火石般闪过,利弊权衡在瞬间完成。
他脸上的冰霜彻底消融,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不可测的平静,甚至嘴角缓缓勾起一丝极淡的、意味深长的笑意。
“朋友……”林灵素缓缓开口,打破了漫长的沉默,声音不高,却清晰地回荡在寂静的偏殿内,“刘指挥使,你这‘朋友’二字,问得极好,也问得极重。”
他缓缓站起身,玄色道袍如水垂落,黄绶金纹在殿内柔和的光线下流淌着内敛的华贵。他没有再看那块军牌,目光平和地落在刘然脸上。
“我林灵素所求,非一家一派之私利,乃为神霄玉清之正道昌明,为我大宋之国运绵长。”他的话语带着一种宏大叙事的庄严,“此道艰险,非志同道合者不能行。路上有荆棘,有魑魅,更需披荆斩棘、降妖除魔之力。”
他向前踱了一步,姿态从容,仿佛刚才的激烈对峙从未发生。
“刘指挥使忠勇无双,心系袍泽,更怀赤子之心。此志,此情,此力……”林灵素微微颔首,语气似带着一种真诚的赞许,“与本座欲护持之正道,并非背道而驰,反有相通之处。神霄之天,亦庇佑忠勇之士;神霄之法,亦可助守土安民。”
刘然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有那双深潭般的眼睛,依旧锐利地捕捉着林灵素话语中的每一个细微变化。
“至于你那些埋骨青山的兄弟……”林灵素的声音低沉下来,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悲悯,“他们为国捐躯,英魂不泯。玄天观将设水陆大醮七日,广开法坛,超度亡魂,引渡其魂归神霄,永享清静。所需资费,皆由本观承担。这,算是本座对你‘朋友’之问的一点心意,也是对忠魂的一点告慰。”
超度法事!这是林灵素抛出的第一个实质性“善意”。
刘然放在膝盖上的手,指节微微动了一下。
“至于你那军牌……”林灵素话锋一转,脸上那丝若有若无的笑意加深了,“刘指挥使的军牌,足以抵五万贯!”
他轻轻一拂袖,姿态潇洒:“只要刘指挥使你点头,这五万贯钱,就是你的了。”
“我可知你那庆州这几年可是钱财周转颇为艰难,当今蔡太师收天下州县茶酒之税入汴京,供其使用。”
“而如今你只要点头,就有五万贯,青山寨边军遗孤抚恤、伤残将士也能有安置之资了。”
刘然微微颔首。
这林老道,心思缜密,手腕圆融,更兼是个大户。
他提出的方案,几乎堵死了自己所有可能继续质疑的点,而且做得滴水不漏。
“至于如晦与李驸马……”林灵素语气轻松下来,仿佛在谈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不过是场误会。指挥使心忧边事,情急之下有所冲撞,本座自会向他们解释。年轻人血气方刚,忠义之心可嘉,想必驸马爷与我的弟子也能体谅。”
轻描淡写间,就将一场可能引发轩然大波的事件化解于无形。
不仅给了刘然台阶下,更彰显了自己在汴京无与伦比的影响力,连驸马被威胁,他都能一句话摆平。
刘然看着林灵素。
此刻的林灵素,脸上带着温和而睿智的笑容,眼神深邃如海,周身散发着一种令人信服、甚至让人忍不住想要追随的魅力。若非亲眼所见,谁能相信片刻之前,此人还曾鄙夷于他?
“刘指挥使,”林灵素走到刘然面前,隔着那张放着染血军牌的紫檀几案,向他伸出了手,“这回可满意?”
这是最后的姿态,也是最明确的信号。
刘然的目光从林灵素伸出的手,落到几案上那块沉默的军牌上。
殿内檀香袅袅,金水河细微的水流声隐约可闻。空气仿佛凝固了。
他没有立刻去握那只手。
时间仿佛被拉长。殿角的华服道士和护法道人,连呼吸都停滞了,紧张地盯着刘然。
林灵素伸出的手悬在半空,姿态从容,眼神平静,仿佛蕴含着无限的耐心和包容。
刘然缓缓抬起自己的右手。那只手,指节粗大,布满厚茧和几道狰狞的刀疤,皮肤粗糙黝黑,与林灵素那白皙如玉,从不属于一个世界。
他的动作很慢,带着一种战场归来的沉重感。他没有去看林灵素,目光依旧落在那块刻着“庆州军第一将,第玖指挥使刘然”的旧木军牌上。指尖轻轻拂过那干涸发黑的“刘然”二字。
终于,他抬起了头,深潭般的眼睛迎上林灵素深邃的目光。那里面,没有感激涕零,没有受宠若惊,只有一种近乎冷酷的清醒和决断。
他伸出右手,没有去握林灵素的手,而是用那只布满伤痕的手掌,稳稳地、用力地拍在了林灵素伸出的手掌之上!
“啪!”
一声清脆的击掌声,在寂静的殿内骤然响起,如同惊雷!
这不是文士的揖让,不是盟友的握手,而是边军之中的约定方式!
林灵素的手掌被拍得微微一震,掌心传来对方厚茧和疤痕的坚硬触感,以及一股沛然的、不容置疑的力量。
他眼中瞬间闪过一丝极淡的讶异,随即被更深的笑意取代。
“好!”林灵素反手一扣,也用力握住了刘然的手腕!“痛快!刘指挥使果真是性情中人!”
“那五万贯,三日内,必有专人持本座手令,送至指挥使在汴京的居所,或由指挥使指定之处。”林灵素松开手,语气恢复了一贯的从容,却带着一种尘埃落定后的轻松,“水陆大醮之事,即刻着人去办。张如晦与李驸马那边,指挥使不必挂心。”
他转身,对殿角的华服道士吩咐道:“清源,去取我神霄派的‘九宸护心镜’来。”
那华服道士清源躬身领命,快步离去,片刻后捧回一个紫檀木匣。林灵素打开木匣,取出一面巴掌大小、非金非玉、材质古朴、正面刻有繁复云篆符文的护心镜。
“此镜虽非神兵利器,却也经本座亲自加持,蕴一丝神霄清炁,可宁心静气,略避邪祟。”林灵素将护心镜递给刘然,神色郑重,“权当本座赠予朋友的见面之礼。愿指挥使持此镜,护心明性,在边关为家国再立新功。”
这礼物送得极有分寸。既非过于贵重引人猜忌,又带着神霄派的独特印记和祝福。
刘然没有推辞,双手接过那面微凉的护心镜,入手沉甸甸的。他看了一眼镜面那玄奥的符文,便随意收入怀中。“谢林道长厚赠。”
“指挥使远来辛苦,想必还未用膳。清源,引指挥使去‘静思堂’,备一席素斋,好生款待。”林灵素温和地吩咐。
“是,林师。”清源恭敬应道,转向刘然,姿态已带上明显的尊重:“刘指挥使,请随贫道来。”
刘然最后看了一眼紫檀几案上那块孤零零的军牌,又深深看了一眼林灵素,抱拳道:“林道长,告辞。”
随即转身,跟着清源大步流星地走出偏殿。
殿门缓缓合拢,将外界的喧嚣再次隔绝。
林灵素没有立刻坐下,他负手而立,目光落在空荡荡的紫檀几案上,仿佛那块染血的军牌仍在。殿内只剩下他和两名气息沉凝的护法道人。
良久,林灵素才缓缓踱回主位坐下。他端起桌上那杯早已凉透的茶盏,指腹摩挲着冰凉的杯壁,眼神深邃难测。
“师尊,”一名护法道人低声开口,带着询问,“此人桀骜难驯,今日之举更是狂妄至极,为何……”他未尽之言,显然对林灵素如此轻易放过甚至拉拢刘然感到不解和一丝不安。
林灵素没有看他,只是端起茶杯,轻轻呷了一口冰冷的残茶,苦涩的滋味在舌尖蔓延。
“清静,”他缓缓开口,叫的是那名护法道人的道号,声音低沉而充满力量,“你看他,像什么?”
清静道人一怔:“弟子愚钝,只觉此人粗鄙无礼,胆大包天,犹如一头闯入琼苑的野牛……”
“野牛?”林灵素嘴角勾起一丝奇异的弧度,那弧度里蕴含着洞察一切的锐利,“你看错了。”
他放下茶杯,指尖在光滑的几案上轻轻划过。
“此人看似粗粝莽撞,实则心如明镜。他今日所为,步步为营,直指核心。亮军牌,号五万贯,就是想在这汴京再度扬名,他这一喊,怕是朝堂上不少大臣都知道了。扣人质,扬言杀人,是以雷霆手段破我清净门庭,逼我现身。”
“他问‘是敌是友’,更是妙手,逼我在这玄天观内,给他一句话!他赌的,就是本座,不会、也不敢在此时此地,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碾死他!”
林灵素的分析,让清静道人背后渗出冷汗。他回想刘然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竟真如师尊所析,环环相扣,深意重重!
“更难得的是,”林灵素眼中闪过不在意,“他懂得借势,更懂得何时收手!点到即止,并未一味沉溺。当我抛出法事与抚恤之策,他立刻便知这是台阶,更是合作的基石。他收下护心镜,接受款待,姿态放低,便是明白,今日之目的已达,过犹不及。”
“此子,绝非粗鄙武夫。”林灵素顿了顿道:“粗粝其外,锦绣其中。看似鲁莽冲动,实则心思缜密,胆大心细,对人心、对局势的把握,有着近乎野兽般的直觉!更兼杀伐果断,在军中必有根基威望。假以时日,加以引导……”
林灵素的目光变得无比幽深,仿佛穿透了眼前的殿宇,看到了更远的未来。
“他今日能借一块军牌、一身孤胆,逼得本座现身。他日,焉知不能为我神霄派,在这大宋的军伍之中,撬开一条通天之路?甚至……”
林灵素没有说下去,但那未尽之意,已让两名护法道人心中剧震。
“清静,”林灵素收回目光,语气恢复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传令下去。五万贯抚恤款,从观中‘济世库’支取,账目务必清晰,本座要亲自过目。告诉如晦,今日之事,就此揭过,对李驸马,就说刘指挥使酒后失仪,本座已代为责罚,改日再由如晦亲自登门致歉。”
“弟子遵命!”清静道人凛然应诺。
林灵素挥了挥手,示意他们退下。
殿门再次合拢,只剩下他一人。
林灵素独自坐在空旷华丽的偏殿内,指尖无意识地在紫檀几案上那块无形的“军牌”位置轻轻敲击着。
那“敌人还是朋友?”的质问,如同边塞最凛冽的朔风,裹挟着黄沙与血腥,粗暴地刮进了这金水河环绕、青石隔绝的清凉世界。
它如此直白,如此野蛮。
“刘指挥使,”林灵素的声音依旧保持着平稳,但那份清朗之下,已透出金石摩擦般的冷硬,“你可知,你在与谁说话?此地,又是何处?”
他微微前倾身体,黄绶金纹的鹤氅在动作间流淌着不容亵渎的威严:
“这里是玄天观,大宋道君皇帝敕建之地,神霄玉清在人间的道场。本座蒙官家赐号‘通真达灵’,掌天下道教事。”
林灵素的目光,如实质般落在刘然脸上,带着俯视道:“而你,不过是庆州军第九指挥使,无品无秩,仅凭些许边功骤得入汴京。是谁,给了你如此胆量,敢在本座面前,问此悖逆之言?”
林灵素的声音不高,却仿佛蕴含着上位者不容置疑的威压。
殿角侍立的华服道士和护法道人,连呼吸都屏住了,额角渗出细密的冷汗。空气仿佛凝固成了沉重的铅块,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他们实在难以置信,本以为威胁观主张如晦已是此人胆大了,不料即使是在林师面前,也不改这嚣张的姿态。
他难道不知道,林师可是能与当今官家坐而论道之人?
只需要一句小小的进言,或就能断送他的前途了!
他是怎么敢的?
然而面对这足以让汴京许多官员都腿软的斥问,刘然却笑了。
那笑容并非狂妄,也非挑衅,反而带着一种近乎坦荡的了然。
“林道长,你说得对。”刘然的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穿透了殿内的凝滞,“这里是玄天观,官家亲封的道场。你是‘通真达灵’的林师,是能与天子坐而论道的人物。”
刘然抬起头直视林灵素,没有丝毫躲闪:“而我刘然,就是一个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西北武夫。无品无秩呵。”
他嘴角勾起一丝极淡的、带着血味的嘲讽,“但那又如何?”
“至于胆量?”刘然的目光扫过林灵素华贵的法服,扫过殿内精雅的陈设,最后落回林灵素的身上,“林道长,你问我胆量从何而来?”
他猛地站起身,动作并不剧烈,却带着一股战场上淬炼出的、磐石般的沉重力道。
“我的胆量,是在战场厮杀而出的!”
“我的胆量,是踩着袍泽的尸体,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时,刻在骨头里的!”
刘然的声音并不高亢,反而低沉压抑,每一个字都像是从胸腔深处挤压出来,带着浓厚的西北劲风。
他向前一步,逼近紫檀几案。
“林道长,你说汴京的繁华,说官家的恩宠,说你的神霄玉清…这些,离我太远了!太远了!”刘然咧嘴一笑:“但我知道什么距离我近,你知道么?这便是五步之内,匹夫可见血。”
“所以,”林灵素的声音恢复了最初的平静,甚至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你来此就是为了血溅五步?”
“是否血溅五步,这得看林道长了。”刘然很是平静道:“你想要利用我,这没什么,但是我想知道你的盘算是什么,以及我的位置是什么。”
刘然重新坐了下来,拿起桌上那杯早已凉透的茶,一饮而尽。
“林道长,你放心,我今日可不仅仅是讨债的。”他的声音恢复了最初的沉稳,甚至带上了一丝奇异的冷静,“我是来问路的。”
“问路?”林灵素眉梢微挑,这个转折出乎他的意料。
“对,问路。”刘然的目光再次落到那块军牌上,“问一条,是敌是友的路。”
他抬起头,直视林灵素,眼神锐利如刀:“我刘然是个粗人,不懂你们汴京城里弯弯绕绕的规矩,但我知道一点:在这大宋,想做事,想活命,得看清谁是朋友,谁是敌人。”
“朋友,可以一起走路,一起扛刀;敌人,那就得在他捅刀子之前,先把他捅死!”
“林道长,你的神霄派,在汴京里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都知道…这些,都和我刘然没多大关系。”刘然的语气斩钉截铁,“我只想知道,你林灵素如今已有如此威望,却在幕后将我卷入,那我刘然是你要拉拢的朋友?还是你要扫清的障碍?”
“是敌?是友?”
最后四个字,刘然说得极慢,极重,如同战鼓最后的擂响,重重敲在林灵素的心头。
殿内再次陷入沉默,但这一次的沉默,与之前的剑拔弩张截然不同。空气依旧凝滞,却涌动着一股无形的暗流,是审视,是权衡,是利益的碰撞与媾和。
林灵素的目光,长久地停留在刘然脸上。
那张年轻、粗粝、带着风霜痕迹的脸,此刻在他眼中,不再是鄙夷的对象,反而像一块未经雕琢却蕴含着惊人硬度的璞玉。
那份在巨大的名利之后,非但没有被冲昏头脑,反而能够迅速恢复冷静,那份敢于直面于他、以命相搏来问路的决绝与智慧……都远远超出了一个“边塞莽夫”的范畴。
他需要重新评估这个年轻人。
林灵素的手指在光滑的扶手上轻轻敲击,发出细微的笃笃声,这是他陷入深度思考时的习惯动作。
他脑中飞速运转,权衡着利弊。
打压刘然?此刻易如反掌。只需一个眼神,殿角那两个气息沉凝的护法道人,就能让这个手无寸铁的边军指挥使血溅当场。
后果呢?一个刚刚被他们还有朝堂其余人捧起、有“千人破万骑”名声的少年将领,在玄天观内被诛杀?
无论用什么理由遮掩,都会被有心人利用,而此时正是他即将带领神霄派崛起之时,在此刻掀起轩然大波。
边军会怎么想?那些本就对神霄派心怀不满的朝臣会如何借题发挥?
甚至,官家赵佶那里,该如何解释?
更关键的是,失去了一个可能掌握在手中、在军中楔入钉子的机会。
拉拢刘然?风险同样存在。
此子桀骜不驯,绝非易于掌控之辈。
今日他能以军牌叩问,明日就可能以刀兵相向。
但是……他的价值呢?
林灵素的目光再次扫过那块染血的军牌。
神霄派要大兴,光靠神权理论取悦君王、聚敛香火打击佛教是不够的。
他需要更坚实的根基,更广泛的触角。军权!这是大宋最敏感、却也最核心的权力之一。
若能通过刘然,在西北边军中埋下一颗属于自己的种子,哪怕只是一颗桀骜不驯的种子,其潜在价值都难以估量。
这刘然是一头饿虎,如今更是有勇有谋,有底层根基,有军功傍身,更有一种天然的、和浮华汴京的疏离感,这恰恰是神霄派可以借力、甚至引导的。
“忠孝成仙”的理论需要现实的武力来捍卫。刘然和他代表的边军力量,不正是一把可以打磨的、指向神霄派敌人的利刃吗?
无论是朝堂上的政敌,还是未来要大力打压的佛门势力,甚至是……未来可能出现的、威胁神霄派地位的内部挑战者?
至于那五万贯?那不过是刘然用来敲门的砖头,一个表明态度和实力的由头。能用钱解决并收买人心的问题,在林灵素眼中从来都不是问题。
玄天观日进斗金,五万贯虽巨,但若能换来一个潜力巨大的军中盟友,值!
更重要的是,林灵素从刘然身上,看到了一种连他自己都感到警惕的特质,那是一种近乎本能的、穿透虚妄直达核心的能力。
此人或许不懂经义玄学,却深谙权力与人性的本质。这种人,要么收为己用,要么就必须尽早、彻底地毁灭。
而毁灭的成本和风险,在当下看来,显然高于收服。
无数念头在林灵素脑中电光火石般闪过,利弊权衡在瞬间完成。
他脸上的冰霜彻底消融,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不可测的平静,甚至嘴角缓缓勾起一丝极淡的、意味深长的笑意。
“朋友……”林灵素缓缓开口,打破了漫长的沉默,声音不高,却清晰地回荡在寂静的偏殿内,“刘指挥使,你这‘朋友’二字,问得极好,也问得极重。”
他缓缓站起身,玄色道袍如水垂落,黄绶金纹在殿内柔和的光线下流淌着内敛的华贵。他没有再看那块军牌,目光平和地落在刘然脸上。
“我林灵素所求,非一家一派之私利,乃为神霄玉清之正道昌明,为我大宋之国运绵长。”他的话语带着一种宏大叙事的庄严,“此道艰险,非志同道合者不能行。路上有荆棘,有魑魅,更需披荆斩棘、降妖除魔之力。”
他向前踱了一步,姿态从容,仿佛刚才的激烈对峙从未发生。
“刘指挥使忠勇无双,心系袍泽,更怀赤子之心。此志,此情,此力……”林灵素微微颔首,语气似带着一种真诚的赞许,“与本座欲护持之正道,并非背道而驰,反有相通之处。神霄之天,亦庇佑忠勇之士;神霄之法,亦可助守土安民。”
刘然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有那双深潭般的眼睛,依旧锐利地捕捉着林灵素话语中的每一个细微变化。
“至于你那些埋骨青山的兄弟……”林灵素的声音低沉下来,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悲悯,“他们为国捐躯,英魂不泯。玄天观将设水陆大醮七日,广开法坛,超度亡魂,引渡其魂归神霄,永享清静。所需资费,皆由本观承担。这,算是本座对你‘朋友’之问的一点心意,也是对忠魂的一点告慰。”
超度法事!这是林灵素抛出的第一个实质性“善意”。
刘然放在膝盖上的手,指节微微动了一下。
“至于你那军牌……”林灵素话锋一转,脸上那丝若有若无的笑意加深了,“刘指挥使的军牌,足以抵五万贯!”
他轻轻一拂袖,姿态潇洒:“只要刘指挥使你点头,这五万贯钱,就是你的了。”
“我可知你那庆州这几年可是钱财周转颇为艰难,当今蔡太师收天下州县茶酒之税入汴京,供其使用。”
“而如今你只要点头,就有五万贯,青山寨边军遗孤抚恤、伤残将士也能有安置之资了。”
刘然微微颔首。
这林老道,心思缜密,手腕圆融,更兼是个大户。
他提出的方案,几乎堵死了自己所有可能继续质疑的点,而且做得滴水不漏。
“至于如晦与李驸马……”林灵素语气轻松下来,仿佛在谈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不过是场误会。指挥使心忧边事,情急之下有所冲撞,本座自会向他们解释。年轻人血气方刚,忠义之心可嘉,想必驸马爷与我的弟子也能体谅。”
轻描淡写间,就将一场可能引发轩然大波的事件化解于无形。
不仅给了刘然台阶下,更彰显了自己在汴京无与伦比的影响力,连驸马被威胁,他都能一句话摆平。
刘然看着林灵素。
此刻的林灵素,脸上带着温和而睿智的笑容,眼神深邃如海,周身散发着一种令人信服、甚至让人忍不住想要追随的魅力。若非亲眼所见,谁能相信片刻之前,此人还曾鄙夷于他?
“刘指挥使,”林灵素走到刘然面前,隔着那张放着染血军牌的紫檀几案,向他伸出了手,“这回可满意?”
这是最后的姿态,也是最明确的信号。
刘然的目光从林灵素伸出的手,落到几案上那块沉默的军牌上。
殿内檀香袅袅,金水河细微的水流声隐约可闻。空气仿佛凝固了。
他没有立刻去握那只手。
时间仿佛被拉长。殿角的华服道士和护法道人,连呼吸都停滞了,紧张地盯着刘然。
林灵素伸出的手悬在半空,姿态从容,眼神平静,仿佛蕴含着无限的耐心和包容。
刘然缓缓抬起自己的右手。那只手,指节粗大,布满厚茧和几道狰狞的刀疤,皮肤粗糙黝黑,与林灵素那白皙如玉,从不属于一个世界。
他的动作很慢,带着一种战场归来的沉重感。他没有去看林灵素,目光依旧落在那块刻着“庆州军第一将,第玖指挥使刘然”的旧木军牌上。指尖轻轻拂过那干涸发黑的“刘然”二字。
终于,他抬起了头,深潭般的眼睛迎上林灵素深邃的目光。那里面,没有感激涕零,没有受宠若惊,只有一种近乎冷酷的清醒和决断。
他伸出右手,没有去握林灵素的手,而是用那只布满伤痕的手掌,稳稳地、用力地拍在了林灵素伸出的手掌之上!
“啪!”
一声清脆的击掌声,在寂静的殿内骤然响起,如同惊雷!
这不是文士的揖让,不是盟友的握手,而是边军之中的约定方式!
林灵素的手掌被拍得微微一震,掌心传来对方厚茧和疤痕的坚硬触感,以及一股沛然的、不容置疑的力量。
他眼中瞬间闪过一丝极淡的讶异,随即被更深的笑意取代。
“好!”林灵素反手一扣,也用力握住了刘然的手腕!“痛快!刘指挥使果真是性情中人!”
“那五万贯,三日内,必有专人持本座手令,送至指挥使在汴京的居所,或由指挥使指定之处。”林灵素松开手,语气恢复了一贯的从容,却带着一种尘埃落定后的轻松,“水陆大醮之事,即刻着人去办。张如晦与李驸马那边,指挥使不必挂心。”
他转身,对殿角的华服道士吩咐道:“清源,去取我神霄派的‘九宸护心镜’来。”
那华服道士清源躬身领命,快步离去,片刻后捧回一个紫檀木匣。林灵素打开木匣,取出一面巴掌大小、非金非玉、材质古朴、正面刻有繁复云篆符文的护心镜。
“此镜虽非神兵利器,却也经本座亲自加持,蕴一丝神霄清炁,可宁心静气,略避邪祟。”林灵素将护心镜递给刘然,神色郑重,“权当本座赠予朋友的见面之礼。愿指挥使持此镜,护心明性,在边关为家国再立新功。”
这礼物送得极有分寸。既非过于贵重引人猜忌,又带着神霄派的独特印记和祝福。
刘然没有推辞,双手接过那面微凉的护心镜,入手沉甸甸的。他看了一眼镜面那玄奥的符文,便随意收入怀中。“谢林道长厚赠。”
“指挥使远来辛苦,想必还未用膳。清源,引指挥使去‘静思堂’,备一席素斋,好生款待。”林灵素温和地吩咐。
“是,林师。”清源恭敬应道,转向刘然,姿态已带上明显的尊重:“刘指挥使,请随贫道来。”
刘然最后看了一眼紫檀几案上那块孤零零的军牌,又深深看了一眼林灵素,抱拳道:“林道长,告辞。”
随即转身,跟着清源大步流星地走出偏殿。
殿门缓缓合拢,将外界的喧嚣再次隔绝。
林灵素没有立刻坐下,他负手而立,目光落在空荡荡的紫檀几案上,仿佛那块染血的军牌仍在。殿内只剩下他和两名气息沉凝的护法道人。
良久,林灵素才缓缓踱回主位坐下。他端起桌上那杯早已凉透的茶盏,指腹摩挲着冰凉的杯壁,眼神深邃难测。
“师尊,”一名护法道人低声开口,带着询问,“此人桀骜难驯,今日之举更是狂妄至极,为何……”他未尽之言,显然对林灵素如此轻易放过甚至拉拢刘然感到不解和一丝不安。
林灵素没有看他,只是端起茶杯,轻轻呷了一口冰冷的残茶,苦涩的滋味在舌尖蔓延。
“清静,”他缓缓开口,叫的是那名护法道人的道号,声音低沉而充满力量,“你看他,像什么?”
清静道人一怔:“弟子愚钝,只觉此人粗鄙无礼,胆大包天,犹如一头闯入琼苑的野牛……”
“野牛?”林灵素嘴角勾起一丝奇异的弧度,那弧度里蕴含着洞察一切的锐利,“你看错了。”
他放下茶杯,指尖在光滑的几案上轻轻划过。
“此人看似粗粝莽撞,实则心如明镜。他今日所为,步步为营,直指核心。亮军牌,号五万贯,就是想在这汴京再度扬名,他这一喊,怕是朝堂上不少大臣都知道了。扣人质,扬言杀人,是以雷霆手段破我清净门庭,逼我现身。”
“他问‘是敌是友’,更是妙手,逼我在这玄天观内,给他一句话!他赌的,就是本座,不会、也不敢在此时此地,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碾死他!”
林灵素的分析,让清静道人背后渗出冷汗。他回想刘然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竟真如师尊所析,环环相扣,深意重重!
“更难得的是,”林灵素眼中闪过不在意,“他懂得借势,更懂得何时收手!点到即止,并未一味沉溺。当我抛出法事与抚恤之策,他立刻便知这是台阶,更是合作的基石。他收下护心镜,接受款待,姿态放低,便是明白,今日之目的已达,过犹不及。”
“此子,绝非粗鄙武夫。”林灵素顿了顿道:“粗粝其外,锦绣其中。看似鲁莽冲动,实则心思缜密,胆大心细,对人心、对局势的把握,有着近乎野兽般的直觉!更兼杀伐果断,在军中必有根基威望。假以时日,加以引导……”
林灵素的目光变得无比幽深,仿佛穿透了眼前的殿宇,看到了更远的未来。
“他今日能借一块军牌、一身孤胆,逼得本座现身。他日,焉知不能为我神霄派,在这大宋的军伍之中,撬开一条通天之路?甚至……”
林灵素没有说下去,但那未尽之意,已让两名护法道人心中剧震。
“清静,”林灵素收回目光,语气恢复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传令下去。五万贯抚恤款,从观中‘济世库’支取,账目务必清晰,本座要亲自过目。告诉如晦,今日之事,就此揭过,对李驸马,就说刘指挥使酒后失仪,本座已代为责罚,改日再由如晦亲自登门致歉。”
“弟子遵命!”清静道人凛然应诺。
林灵素挥了挥手,示意他们退下。
殿门再次合拢,只剩下他一人。
林灵素独自坐在空旷华丽的偏殿内,指尖无意识地在紫檀几案上那块无形的“军牌”位置轻轻敲击着。